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学生的错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9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课堂资源生成的生动丰富的个体,教师要学会睁开慧眼发现学生错误,用心善待学生错误,善于用心捕捉挖掘、巧妙运用错误,巧将学生的错误转变为语文课堂资源生成的生命之水,才能滋润学生成长的课堂乐园。
  一、隐忍错误,等待课程资源生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说是学生,就是教师也会出错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比较生疏的内容,难免要出现认知差错,对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教师要有宽容之心,不仅不能呵斥学生,还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追查,找到出现错误的根源,自然就找到了纠错的办法。可见,这错误就是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千万不可轻易错失机会。
  学生出现认知错误大多是由于思维模糊造成的,引用错误的逻辑推理,得出的自然是错误的思维判断。在学习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时,教师提问:阿炳为什么能够创造不朽名作《二泉映月》呢?有一个学生回答:“因为他眼睛失明了,所以才能专心学习音乐,创造出经典来。”很显然,这个回答是不妥当的。教师并没有做出评价,而是让这个学生将他的理由说完。学生说:“贝多芬耳朵失聪了,创造了众多世界级名曲;保尔柯察金身体残疾了,也创造了巨大成就;司马迁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写下了《史记》。因此,阿炳能够创造经典名曲也是必然规律。”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推理,很多残疾人身残志坚,给我们这些健全人以启示。然后问学生:“是不是残疾人都能够创造经典,而健全人都不能呢?”学生恍然大悟,片面推理自然是以偏概全。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道理,这自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宽容态度,学生这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推理。教师针对性进行反推理,促使学生明白,就是抓住了课堂资源生成机会,对学生错误进行有效利用。
  二、辨析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学信息呈现不稳定性,学生会在什么时间出错,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教师未必都能够判断清楚。一旦错误出现,教师要多对学生出错前因后果都做好分析,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并在具体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做好学习反思,针对自身思想实际进行自我剖析。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思维上升到不同维度上面,还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帮助学生建立灵活多元思维体系。
  在学习《秦兵马俑》时,教师问学生:“你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呢?”有学生回答:“这些兵马俑都是国宝,如果拿出来卖,该卖多少啊?”学生都哄笑起来。教师并没有斥责这个学生,而是笑着继续追问:“你说说看,到底能够值多少钱?”这个学生犹豫了半天:“这兵马俑每一个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给多少钱都不能卖的,都是无价之宝。”教师肯定了学生说法,继续引导:“我们祖先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很多国宝还被遗留在海外。如颐和园的十二生肖铜像还没有完全归位,我们当然不能做败家子。”
  教师抓住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展开引导,很自然实现了教学生成,学生从中获得更多感知,对秦兵马俑的价值有了更清晰认知。
  三、预判错误,收获课堂错误精彩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在哪些环节上出现问题,这些内容常常具有前兆性,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完全可以做出预判。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预设,这是有经验教师的工作常态,通过巧妙预设,让学生在尝试中探索、思辨,从错误体验中走出思维障碍,这也是难得的思维历练机会。
  在引导学习《埃及金字塔》知识点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你感觉这个工程怎么样?其中蕴含着什么呢?如果用中国的长城和金字塔相比,你会什么样的感触呢?”学生很快就给出答案,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学生都说中国的长城更伟大,中国人民了不起。教师问学生:“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学生都能够正确回答出来。教师引导:“既然古代埃及和中国都属于文明古国,这说明两个国家的人民都是勤劳智慧的,当然不需要分出谁高谁低。”很显然,教师一定知道学生会说中国人更智慧,这是朴素的爱国情怀,当然是可以了理解的。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心胸更宽广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学生出错是无可避免的,教师如何来应对,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技巧。“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贝。”这话非常有道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错误,这是学生成长必须要有的经历,也只有在不断出错纠错中,才能促使学生思维不断成熟起来。课堂教学出现错误,其实是难得的教学资源,教师加以科学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步秀霞,教师,现居山东成武。
其他文献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耳边回响着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心中生发出甜甜的幸福。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知道,是学生的周记让我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身为一名普通的语文任课教师,在高中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每周只有那么五六
教《鸿门宴》一课时,涉及了对刘邦评价的内容,我安排了延伸活动,让学生课外阅读《史记·高祖本纪》,结果学生对好些细节产生了理解的分歧。如:  (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有的说是“胆大,心理素质好,不唯唯诺诺,敢戏弄上级,爱玩偶”,有的说是无赖相。  (2)常有大度,不事家人产业。  有的说是“抱负远大,不为小利纠缠”;有的说是“不学无术,游手好闲”。  类似的
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被家长问到,小孩成绩差,尤其是阅读和作文得分很低,做哪些练习能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呢?我在记忆库里努力搜索,希望找到一本高效的练习册,但是,在内心深处,我清楚地认识到,这是治标不治本。  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的文化底蕴,而不是当下流行的答题技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平时不爱看书,没有储藏必需的“粮食”和“枪弹”,等到临场作战时,如何应对?如何取胜?《朗
语文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两方面共同成长的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与传递,需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认同与交流,必然会消除双方心理距离障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迸溅出思维的火花。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语文教学之气,只有情味盎然的语文教学才会受欢迎,才会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教师该如何造“情”呢?  一、语言
契诃夫所处的时代正是沙皇对国家进行极端统治的时期,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曾经在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国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国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而恐惧和害怕的结果就是使人们千方百计地想要保护自己,把自己装在他们自认为安全的“套子”里。像别里科夫那样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想方设法地“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就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大量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作业设计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化学生对课堂的参与与体验,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消化课堂知识,促进课堂的生成与发展,促进个体的思考,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学而不思则罔”,通过完成作业,在思考中解决疑难问题,
寓言、童话、神话,这些故事类课文的教学,讲求鲜明的动感,讲求多感官的调动,讲求思维的灵活,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四环节进行教学。  一、知识窗——了解体裁,走近作者  在学习课文之前,可以调动学生的积累资源,通过共享经典故事,拉近学生与老师、课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了解体裁,走进作者,形成课前的小高潮。  案例一:《夸父逐日》(节选)  (PPT1:《夸父逐日》动画)  师:这个神奇的故事叫什
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常识——“读书人”,需要好好读书;语文教师,更要引领学生做真正的“读书人”。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些做法语文老师可以尝试运用,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延伸课外广读  阅读强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教师应坚持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努力开阔学生视野,巩固课堂阅读成效。  1.拓展选文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
教育是让每个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发现人才,让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做一个热爱国家,热爱和平,崇尚科学,崇尚自由,个性独立,积极进取的有用之才。因此,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应给学生及时提供各种“营养”,滋养学生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健康全面地提升发展。  一、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我们语文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培养的
涵化教育,是以“涵养化育,自然天成”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校本探索。她以“有敬、有执、有容”为育人目标,夯实基础,放眼未来,实现儿童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孩子的一生幸福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新标准把语文课程目的界定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则是学生通过逐渐“涵化”、“养育”所达到的某一高度。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