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公平正义理论探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ovicovicov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结晶,它以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和严谨全面的研究范式对社会主义的探究学习和理论建构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本文从思想内容、基本特点和当代价值三个角度深入剖析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并根据中国实际国情,从实质内涵、实现保障和内容体系三方面提出实现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公平正义;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中国化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高举“自由平等”的大旗,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公现象,驳斥资产阶级的公平正义观,主张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他们在对无产阶级和未来社会主义的阐释中详细阐述了公平正义思想,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的思想内容
  社会公平的根源、社会公平的目标、社会公平的标准、社会公平的实现,这四项内容建构起“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的基本框架。
  社会公平的根源。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社会公平决定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现实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抽象。”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研究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在生产、交换和消费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社会不公现象是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以及由此出现的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其受所有制不同、分配方式的差异等的影响将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社会公平的目标。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才能摆脱自然的奴役和束缚,成为真正意义的自由人,人人平等,进而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公平的标准。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标准,一定的社会公平观念、思想和意识决定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公平观念随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公平是一个具体范畴,不存在抽象的标准,社会公平受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立场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的实现。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保障,由此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平分配制度,人们只有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平等,真正消灭阶级,才能彻底实现社会公平。[1]
  (二)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的基本特点
  (1)价值基点方面,公平正义的个体性通过公平正义的社会性表现出来。马克思主张以人为本,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点,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同样个人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社会发展,两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依赖的关系。个人的价值要通过社会得以实现和提升,正义的个体性通过公平正义的社会性表现出来。
  (2)思想内涵方面,公平正义的形式性服务于公平正义的实质性。正义的实质性不仅高度规范政治制度和法律条规的合理性,甚至渗透到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2]
  (3)判断标准方面,正义的历史性的实现趋向于实现正义的永恒性的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是永恒性的主题,但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公平正义这一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也会随之滞后性,因此相对性正义的历史性的实现趋向于实现正义的永恒性的追求。
  二、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1)体现了对全面刺激推动物质生产快速持久发展的具体要求。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这句话强调了消灭阶级需要许多客观条件的积累,例如政治制度的高度民主、法律体制的高度健全,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其他一切客观条件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虽然肯定了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暴力革命对消除不公平现象的重要性,但想从根本上消除不公平,实现公平必须要树立持久作战的信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全面跟进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精诚合作。因此,全体社会成员精诚合作,全面刺激推动物质生产的快速持久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2)缩短了公平正义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工人运动到经济改革,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实践告诫人民,以劳动为统一尺度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平等,与人民追求的“政治自由、权力平等”仍相去甚远。但资本主义的形式平等仅限于抽象意义上把按劳分配中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即资产阶级法权;而社会主义的平等大大高出资本主义的平等,社会主义不仅确定了政治平等,而且也确定了社会平等。因此,共产主义中的形式平等与资本主义的形式平等相比,具有进步性和创新性。
  (3)辨析了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利于推进实质正义的实现与完善。在批判资本主义公正原则的过程中,马克思区分了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正是一种形式公正,真正的实质主义应该是没有剥削压迫,没有阶级,没有利益冲突,没有任何强制。通过辨析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推进实质正义的实现与完善。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
  (1)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公平正义的实质内涵。公平正义的实质内涵是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继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公平拓展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双向发展,不断巩固扩大社会服务体系,政府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政能力。具体做到在经济公平上,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公平就业。在教育公平上,要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深化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巩固公平正义的实现保障。政治上,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
  (3)奋力争取实现“四平”,完善公平正义的内容体系。“四平”包括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和分配平等。一是加大立法工作,不受社会地位、种族、地区、职业、家庭出身等外在条件的制约,平等地赋予公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二是打破“行业歧视”、“地方垄断”和“灰色收入”等“潜规则”,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得到有效行使。三是政府加大顶层设计力度,统筹兼顾,努力使各方利益达到平衡点,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四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区域差距,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结晶,它以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和严谨全面的研究范式对社会主义的探究学习和理论建构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陆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5.31
  [2]李园园.《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6
  [3]李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探要》.[M ].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3.3.11
其他文献
领导干部从事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活动,工作相对复杂,综合素质较高,内心活动往往比一般社会成员更为复杂和丰富。这个群体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重任,身心负荷较为繁重。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压力过重容易导致亚健康,干部心理健康是长期以来被忽略的一个话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况,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应该是大有裨益。  一、领导干部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扰  (一)焦虑感突出  领导干部的焦虑感主要
期刊
【摘 要】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开展的成败,决定人才质量的优劣。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举步维艰。此项工作旨在改变农村中学生思想行为,引领他们始终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培育大多数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劳动者。下面分三个方面叙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之管见,以冀“观民风者行者得焉”  【关键词】现状分析;成因;应对策略  一、现状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令人不堪忧伤,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期刊
近年来,国家屡次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给予职业教育非常大的重视,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也让职教这一事业出现了新的生机。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及在校学生与毕业学生人数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从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中职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通过“内外兼修”的方法得到突破。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每年中考、高考结束后,都是职业院校的“招生大战”。在全国职校就
期刊
【摘 要】各高等院校近年来开始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将绩效管理运用于辅导员管理之中。本文以绩效管理为视角,研究绩效管理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不足,提出了完善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在动态管理过程形成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调整绩效考核思路,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综合素质
期刊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并总结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探索了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详细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要求
期刊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是防腐倡廉工作的第一关卡,虽然近期来大多数曝光查处的“高官”落马似乎越过了基层组织的监察机关,但不容忽视的是,基层组织的纪检监察更贴近群众,因此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履职能力既是防腐的“根”,又是固政之“本”。  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结构深刻调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腐败问题进入高发、多发、易发状态。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过硬的工作队伍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于当今我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反腐倡廉思想,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等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了他们所继承的反腐倡廉思想。他们认为,腐败现象不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它是私有制以及国家公共机关和"常设公职人员"的伴生物;消除腐败的根本措施在于消灭私有
期刊
【摘 要】作为地方农合机构,一方面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服务农村金融、社区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国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桥梁,肩负着服务“三农”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及环境发展变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必须以新视角、新模式加以转变。  【关键词】农合机构;思想政治;创新;企业管理  多年来,广东省农合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县域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和不断发展,对环保局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促进环保局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环保局思想政治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不少成果问世, 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高水平、符合我国农村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康积极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 就没有国民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