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屡次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给予职业教育非常大的重视,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也让职教这一事业出现了新的生机。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及在校学生与毕业学生人数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从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中职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通过“内外兼修”的方法得到突破。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每年中考、高考结束后,都是职业院校的“招生大战”。在全国职校就业形势明显优于其他院校的情况下,为什么仍旧是这种“就业好招生难”的情况呢?
(一)对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不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偏差,认为只有实在读不上普高或者大学的,才会被迫选择学习技术。这种轻视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社会公众及用人单位身上,对于政府部门的招考也有限制,更不用说在大城市里落户等问题,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且也体现在职业学校本身,无论是普高还是高等院校,都需要划定一定的分数线,才能够入校就读,只有职业院校不需要通过这一限定,只要愿意过来读书,就能来,当然,从一方面来看,这体现了职教的低门槛性,也使得很多文化不行的学生能够拥有学习一门特长和技术的机会,但是仍有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认为这种低门槛甚至是无门槛代表了职校是没有人愿意去的。
(二)职业院校本身的缺陷
职业院校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和特长,要实践,就必须要有配套的设施设备,有相当丰富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最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很难有一整套完善的硬件设施,一个综合性的职业院校,或许某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较好,但是要达到每个专业都有相关配套的比较完善的设施,还是比较少的,这就限制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度,而就深度而言,不得不提及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了,职业教育主要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教学的深化,但是大多数老师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比较缺乏专业实践能力,造成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专业知识,但是联系不上实际,也缺少了一些学习兴趣。
二、推动职业教肓发展的方式
要突破职教瓶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使得职业教育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有一席之地,重要的方式就是“从内而外,内外兼修”。从“内”而言,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之一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技术并不需要感到自卑和没有前途,要理解劳动是光荣的,技能是宝贵的。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工,而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从学历教育到职业教育,这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认为职教远比不上学历教育,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60行,行行出状元”,职业院校的存在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供了一片沃土。思想转变要从内而外,首先要自我认可,并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才选择来学习技术的,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在技术行业有发展,与其勉强去啃书本,不如解放思想,学习一门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这不仅仅是傍身之计,更加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从“外”而言,职校作为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载体,也必须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充实习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为实践提供场所和保障。同时也需要提升教师素质,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特点,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从上而下的改变教学方式,突出体现职校特色,着重培养一批行业的领军人才,在社会上提高影响力。当前选择就读职业院校的大部分都是不想读书的,或者是家境实在困难的,被迫选择职校教育。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发展,通过生动的技术教育,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动手学;通过扶持,让家境困难的孩子努力学,用心学,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是学习技术,更加是培养人的品性。现在社会的普遍导向是要去做“白领”,做“金领”,而相对于技术工这种“蓝领”不太热衷,但是,技术工却是最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求培养技能人才,不仅技术上要信得过,品格上更要信得过。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德育培养,能遵守公德,明辨是非,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做新一代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在职校就读,不仅仅是要学,还要好好学,学精,学透,这就是个长期的过程。在学校学习打底子,到企业去顶岗实习的时候付诸于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这就要求后续发展要衔接,不仅仅是要进行校企合作,还必须做好“售后跟踪服务”。跟企业的长期合作,听取回馈意见,并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是职校发展的不二选择。
当然,要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使技能人才人尽其用,发挥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只有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自身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使职业教育突破各种瓶颈,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每年中考、高考结束后,都是职业院校的“招生大战”。在全国职校就业形势明显优于其他院校的情况下,为什么仍旧是这种“就业好招生难”的情况呢?
(一)对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不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偏差,认为只有实在读不上普高或者大学的,才会被迫选择学习技术。这种轻视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社会公众及用人单位身上,对于政府部门的招考也有限制,更不用说在大城市里落户等问题,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且也体现在职业学校本身,无论是普高还是高等院校,都需要划定一定的分数线,才能够入校就读,只有职业院校不需要通过这一限定,只要愿意过来读书,就能来,当然,从一方面来看,这体现了职教的低门槛性,也使得很多文化不行的学生能够拥有学习一门特长和技术的机会,但是仍有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认为这种低门槛甚至是无门槛代表了职校是没有人愿意去的。
(二)职业院校本身的缺陷
职业院校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和特长,要实践,就必须要有配套的设施设备,有相当丰富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最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很难有一整套完善的硬件设施,一个综合性的职业院校,或许某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较好,但是要达到每个专业都有相关配套的比较完善的设施,还是比较少的,这就限制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度,而就深度而言,不得不提及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了,职业教育主要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教学的深化,但是大多数老师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比较缺乏专业实践能力,造成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专业知识,但是联系不上实际,也缺少了一些学习兴趣。
二、推动职业教肓发展的方式
要突破职教瓶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使得职业教育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有一席之地,重要的方式就是“从内而外,内外兼修”。从“内”而言,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之一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技术并不需要感到自卑和没有前途,要理解劳动是光荣的,技能是宝贵的。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工,而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从学历教育到职业教育,这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认为职教远比不上学历教育,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60行,行行出状元”,职业院校的存在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供了一片沃土。思想转变要从内而外,首先要自我认可,并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才选择来学习技术的,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在技术行业有发展,与其勉强去啃书本,不如解放思想,学习一门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这不仅仅是傍身之计,更加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从“外”而言,职校作为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载体,也必须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充实习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为实践提供场所和保障。同时也需要提升教师素质,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特点,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从上而下的改变教学方式,突出体现职校特色,着重培养一批行业的领军人才,在社会上提高影响力。当前选择就读职业院校的大部分都是不想读书的,或者是家境实在困难的,被迫选择职校教育。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发展,通过生动的技术教育,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动手学;通过扶持,让家境困难的孩子努力学,用心学,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是学习技术,更加是培养人的品性。现在社会的普遍导向是要去做“白领”,做“金领”,而相对于技术工这种“蓝领”不太热衷,但是,技术工却是最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求培养技能人才,不仅技术上要信得过,品格上更要信得过。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德育培养,能遵守公德,明辨是非,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做新一代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在职校就读,不仅仅是要学,还要好好学,学精,学透,这就是个长期的过程。在学校学习打底子,到企业去顶岗实习的时候付诸于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这就要求后续发展要衔接,不仅仅是要进行校企合作,还必须做好“售后跟踪服务”。跟企业的长期合作,听取回馈意见,并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是职校发展的不二选择。
当然,要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使技能人才人尽其用,发挥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只有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自身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使职业教育突破各种瓶颈,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