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草芬芳穿经年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观契诃夫在莫斯科郊区的梅里霍沃故居前,我做了一些功课,踏进故园后,一切似曾相识。林间树木、起居器物和书房陈设,跟书里介绍的几乎一样,透着一种古老气息。
  这是一处幽静的乡下庄园,起居室、储藏室、会客室等七八座房屋坐落其间,相互间隔几十米,中间有高大的树木,绿荫遮了一地。契诃夫的写作小屋未跟书房卧室连在一起,是一座尖顶木屋,带有露天阳台,屋前盛开着红白相间的花草。居住在这里,契诃夫像个孤独的守林人。
  我獨自来到一座木屋前,门口一小片绿色的植物,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边上插着几块标牌,可我看不懂上面的俄文。进到虚掩的门里,里面有一位俄罗斯老妇人,应是看房子的管理员。我很好奇那是什么植物,打着手势向她询问。几番手语后,我还是一副木然的样子。老妇人急了,一把将我拉进屋里,指着悬壶、针刀、药瓶几样器物给我看,然后躺到一个长椅上,不住地呻吟,还做着喝水的样子。这下我明白了,她在表演生病,绿色的植物是熬水的草药。我突然想起了,契诃夫是个医生啊!
  契诃夫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的生意不景气,依然想尽办法让子女都接受教育。1879年,契诃夫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学习。上学期间,他展现了写作才华,经常给画报配写故事挣得稿费,贴补家用。
  毕业后,契诃夫在莫斯科近郊行医,其间写了不少小说,引起了一些老作家的关注。64岁的散文家德米特里给契诃夫去信,劝他严肃地写作,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没有分量的打趣文章上。老作家的来信对契诃夫激励很大,他开始审视生活和写作,后面的小说转向了社会深层。1888年发表了《草原》,俄国科学院授予他“普希金奖”,一下声名鹊起,报刊纷纷向他约稿。
  在国内的中学语文课本上,我们就开始接触契诃夫,最先学习的是他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后来还有《装在套子中的人》《海鸥》等。契诃夫成为选文较多的外国作家之一,从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像就是身边一位善良的老熟人,再如何变化都取代不了他的位置。他的作品充满了同情心、民主性和批判精神,一看到他的名字,就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只受人谴责的变色龙!
  紧扣时代的病症,煎熬一副济世的灵药。这是契诃夫能够成为一个代表广大人民心声的世界著名作家的原因。然而,契诃夫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何能成就伟大愿望呢?
  在赢得最初的光环和声名时,契诃夫保持了冷静,他觉得作品的文学纯度不够,两部剧本被皇家剧院拒绝。他写下:“我违心地过着一种为了卢布的狭隘生活,我的写作活动是一桩可鄙的工作,我不尊重我写的东西,真该在硫酸里洗个澡,来一个脱胎换骨。”
  为了接近社会底层、洞悉最真实的人性,在患上肺结核的早期,契诃夫毅然独自奔赴远东流放犯生存的库页岛。他穿过漫长又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在库页岛停留了3个月,还漂流到了黑龙江上,在瑷珲边城驻过足,最后乘船经香港、新加坡、锡兰等地返回莫斯科。
  远游归来后,契诃夫思想变化很大,他在梅里霍沃购买了这处乡下房子,打算安静地书写自己的思考。庄园修整扩建后,他将父母接来一起生活,在莫斯科的妹妹玛利亚也经常来陪同。契诃夫在这里写出了小说《第六病室》,叙述一个医生因为亲近神经病患者,被人视为不正常而关进病室。小说批判了摧损鲜活生命的僵化制度,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
  在庄园生活,契诃夫倾心农民,协调办了两所学校,参加人口普查,积极防治霍乱。他喜欢培育草木,种植了很多药草,免费送给病人。契诃夫曾送给高尔基一块手表,上面刻着“契诃夫医生赠”,他更高兴别人称他是个医生,行医使他了解到了社会病根,他要把药草种到更广阔的文字世界里。
  几年间,契诃夫创作了《农民》《在峡谷里》《出差》《海鸥》《三姐妹》等充满时代道德激情的小说和剧本。他住房的东墙下,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小戏台,台下放着几排长条椅子,他写出的剧本就在这里试演,让附近的平民前来观看。他说他的戏剧要在树林里布景,然后根据他们的感受和渴求修改。后来每部作品在莫斯科的大剧院上演,轰动了街巷,戏剧里表达的想法和希望,直抵人心深处。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一个没人能比的艺术家,这是说他有一颗纯洁的爱心。一个作家,不仅要写出反映时代的作品,也要关注冷暖、给出方子,实现抵达。除此,再华丽的文字,都是缺乏重量的,更谈不上划时代。
  后来,契诃夫的肺病越来越严重,多次咳血,到外地治疗了几次。他觉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抓紧写出戏剧《樱桃园》,最后一次回到梅里霍沃庄园时,在小戏台试演了一回。农民们和他依依不舍,他卖掉了庄园换钱治病,只身去了气候温暖的雅尔塔。
  不久,这部戏剧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观众,女演员奥尔加由此爱上了契诃夫。两人书信往来,不久秘密结婚,却长期两地分居。
  契诃夫一生是寂寞的,婚后4年就病逝了,年仅44岁。奥尔加后来一直未再婚,好像在延续着樱桃园的故事。
  我在庄园里看到了一尊高高的契诃夫石像,上面刻着俄文,碑下放着几支鲜花,以为他安息在这里,后来参观莫斯科的新圣母修道院公墓,才知道他并不安葬在庄园里。契诃夫离世后,妹妹玛利亚极有远见,将这个庄园重新买了回来,恢复了过去的陈设。她一直在这里守护到94岁高龄离世。
  “中国的读者热爱契诃夫,因为他们曾经感觉到契诃夫的作品好像就是为他们写的,而且描写他们中间发生的事情。” 巴金如是说。主人不在了,他的气息却一直感染着来此参观的游客。不管岁月如何流逝,那些散发着药草芬芳的作品一直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全面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专业建设的浪潮下,如何保障高质量的本科专业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普通高校都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大多数高校用来检测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多年的实践证明,多数高校的教学评价理念和手段都有待改进。文章以N大学要求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教师发展以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为目标进行改革为契机,提出了发展型教学测评的理论,并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改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
《诗经》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采桑女悠闲轻盈,霞光下相伴回家。采桑葚和采薇采葛一样,弥漫着浪漫的风情和古雅的意蕴。  桑叶是丹青妙手挥毫时泼洒的墨渍,洇在春风里,化作一团氤氲朦胧的绿云。桑叶和春蚕巧妙搭配,成为古老农耕文化册页中的经典插图。桑树皮灰褐色,间以白斑纹,枝杈纵横,树姿壮健。桑间滴落的鸟鸣,清灵流动,大珠小珠落玉盘。夕光濡染,桑树沐着余晖,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如吴冠中的
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两种。  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因喜欢而给予保护;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增添了我们的尊严。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  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譬如一个近
深渊的入口  人人都有一个走进那不可测的深渊的入口,如果他愿意让它开放而不让它为枯枝废物堵塞的话。在青年时代,这个通道是畅通的,但种种忧思和世俗的琐事很快把它填塞堵死,结果我们成为污浊的小湾,跟汪洋大海隔绝。人的灵魂只有通过经常接受真理才能保持纯洁和健康;至少,要跟真理无拘无束地接触。  最好的书  那些使我们安定宁静,恭维我们的学识,使我们满足于我们的环境和成就的书不是最好的书。相反,那些使我们
喵星人在古诗词中特别没有存在感,但是在外国人的诗歌里有很多。搜集了十首关于小猫咪的诗——向它们的神秘致敬,也向喵星人致敬。  猫头鹰和猫  (英)爱德华·李尔  猫头鹰和猫去向大海,  乘一叶豌豆绿的漂亮小舟,  它们带了一些蜜,和好些钱,  用一张五磅纸币包裹。  猫头鹰仰视夜空繁星,  和着一把小吉他唱歌:  “噢,可爱的小猫!噢,猫,我的爱,  你,那么美!  美啊,  美!  真是一只美丽
旧时潮州八景如璀璨珍珠点缀在韩江两岸,互相呼应,又互相映衬,形成集聚效应,如众星拱月,又如锦上添花,使韩江平添了几分妩媚。  韩江,从诞生之初,就拥有独特的生命力。一千多年前,韩江还被叫作鳄溪的时候,并不像今天这么美。那时潮州被称为蛮夷之地,在韩江附近出没的动物除鳄鱼外,还有老虎、野象、毒蛇等等,险象环生,人烟稀少。隋唐以来,中原移民逐渐定居于此,鳄溪也逐渐褪去瘴气,但还没有迎来发展的春天。一直到
晒网的日子,一张又一张渔网在木架上挂好,这个渔村连着那个渔村。海水把粗实的网浸黑,腌重后沉沉垂下,挺直。这是青山的发网、大海的坐标、渔家的长城。这是透明的长城,有方格的长城,有带盐的海风,只不见烽火。  他们的家在长城里,太阳和风来自长城外。落日把晚霞烧红,强风把挂着的网鼓起,好像网裹住了晚霞落日,裹住一团炽烈,好像那火球满网挣扎,企图将网绳烧断。风将那一团炽烈吹旺,苍茫大海浇不息那燃烧,烧得那一
01  弟弟比我小十岁,是95后出生的孩子,小时候脑袋很圆,身体也很圆,像一团胖肉。  他很贪玩,不爱写作业,老师经常请家长。弟弟每次翻开作业本,就说要削铅笔,一支接一支,磨磨蹭蹭能削满满一文具盒。开始我很相信他,会坐在他旁边帮忙。用过铅笔的人都知道,钻笔刀削得太尖,笔芯容易断,所以常常就是我弟用钻笔刀先削个大概,笔芯露出来又不是很尖的时候,我拿一把小刀,桌上垫张纸,帮他一点点磨笔尖,黑色的粉末有
王治国,中学语文教育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优秀语文教师,呼和浩特市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获第五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现场授课一等奖,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被评为呼和浩特市优秀青年教师,多次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教师特等奖。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唤道:“爹爹!
他在自修室,总能看到一个女孩。从看到她的第一眼起,他便喜欢上了她。那个女孩很安静,留一头披肩长发,宛如轻纱一般好看。而第六排靠墙的位置,是她一成不变的座位。他并没有把这份喜欢说出口,只是默默地坐在最后一排,看着她的背影,或微笑,或忧伤,或不安,或发呆……即使她偶尔不经意间回头,他也不敢看她的眼睛,假装看书隐藏内心的不安与羞涩。他不敢走过去向她打個招呼,甚至连看她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他唯一做的,就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