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c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示实验贯穿于整个初中物理的教学,如何让所有同学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实验数据,也就是说实验的可见度是课堂演示实验是否有效的关键.区别于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要更具有可见度,效果要更明显,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方法,能够提高一些演示实验的可见度,现介绍如下.
  1 利用“转换法”来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所谓“转换法”就是将实验中微小的变化放大,转换成较易观察到的现象.如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用振动的音叉接触细线悬挂的乒乓球,能够明显的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样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又如在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大小不等的力敲击鼓面,虽然能够听出两次声音的强弱不同,但是鼓面的振幅的大小无法看清.可以在鼓面上撒一些豆子,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声音的响度不同,豆子跳起的高度也不同.由此可以说明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多媒体设备在物理课堂的广泛应用,刺激了学生感官的同时,也帮助教师解决了演示实验不易观察的问题.如在演示光的色散实验时,受天气和上课时间的限制,可以利用投影的白光,在屏幕上发生光的色散,效果明显,可见度强.又如在介绍光的折射时,有一个引入实验——在不透明的杯中放入一个硬币,让一个学生后退到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加水,硬币又“浮”上来了.这个实验只能是一个人观察,达不到让所有学生一起体验的效果,借助于实物投影就可以做到,用实物投影的镜头代替学生的眼睛,调整实物投影镜头的角度,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时候,加水,所有学生就能在投影幕上看到硬币逐渐“浮”上来了.
  3 利用磁性教具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现在学校的黑板基本都是磁性的,借助于磁性教具很多演示实验可以直接在黑板上完成,学生看得清楚,又加强了对学生实验的指导.电路连接的教学,一直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老师的指导往往只能停留在嘴上,并没有过多的示范,学生很多不规范的操作往往在连接电路初期就形成了.其实只要在普通电池座、开关、灯座、电流表、电压表等电路元件后面粘上强磁铁,就可以将连接电路在黑板上演示,所有的电学实验都可以在黑板上先演示,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连接电路就更轻松了.
  4 利用“染色”的方法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染色”法就是在原来无色的气体、液体中,染上颜色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增强可见度的效果.如:在探究光的直線传播时,在透明的空气和透明的水中,不易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点蚊香制造白烟以及在水中加几滴牛奶,就可以清楚的看清光的传播路径了.又如,在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中,要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使学生都能看清液柱的上升过程.
  5 利用改进的实验器材完成演示实验
  传统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利用的成像物体主要是蜡烛,这个实验也要求分组实验,效果也不错.但是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总感觉蜡烛作为成像物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亮度不够,而且不能看出像与物是否左右相反.因此,在演示实验中,笔者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重点是要研究像与物是否左右相反,笔者用LED灯作为成像物体,用9个LED灯(手电筒上拆下来的)做成“F”的发光物体,学生很清晰的看出了像的特点,显著增强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而且具备了蜡烛所不能探究的成像特点.
  6 利用自制教具凸显实验现象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式不明确和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方向看不出,笔者总觉得讲解比较费力.因此,在演示实验中笔者选择了粗细合适的白色的自来水管(常见的PVC管,易于加工),用红色的粗导线缠绕在上面,在正反面中间断开并接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在红、绿二极管的上面做相反方向的箭头,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改变接入电源不同的正负极,分别红灯亮、绿灯亮,从而显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再在PVC管的正反面分别用502胶固定两个吸盘,可以吸附在黑板上演示不同绕法、不同电流的螺线管极性,大大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和可视度.再叫学生在橡皮上画个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就可以比较简单判断螺线管极性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根本,而大部分实验是老师的演示实验,所以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的细节,引导他们观察、分析、思考并总结才能达到演示实验的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组成,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规律的发现,定律的得出都离不开实验,所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然而,在农村学校的物理教学中,由于学校的条件差,实验器材缺乏,就连最简单的演示实验都不能完成,更不用说分组实验了,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不能完成应做的物理实验.所以,土法上马做实验,瓶瓶灌灌当器
1 制作原材料  圆柱形铁筒(带盖)一个,高约19 cm,底面直径约13.5 cm;橡皮筋一条,长约42 cm;铁锁一把,重约100 g.见图1.  2 制作过程  (1)在铁筒的底面和顶盖中心各打两个相距约3 cm的小孔,小孔直径0.5 cm.见图2.  (2)把橡皮筋的两端分别穿入铁筒底面的两个小孔中.橡皮筋两端要一长一短, 便于最后绑扎.如图3.  (3)在铁筒中把橡皮筋的两端穿过铁锁.如图
最近笔者发现有一条题目在一轮复习时考过,教师评讲过,学生也都“认真”订正了.可在二轮复习的一次考试中再遇到此原题时,仍然有不少学生无从下手.笔者通过与学生的谈心、交流、发现很多学生当时虽然订正了此题,但只是跟着老师后依葫芦画瓢,并没有从解题方法,物理思想上反省、总结.现把此题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如图1所示,在真空中,半径为b的虚线所围的圆形区间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在磁场右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rn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地震,父亲安顿好妻子后,便急忙奔向儿子所在的学校,可是太晚了,那里早已变成一片废墟.父亲
电场强度是静电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也是高考中的重点考点之一.求电场强度的方法除了常见的定义式法、点电荷场强公式法、匀强电场公式法、矢量叠加法等,下面再介绍几种求解思维.  1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掌握等效替代法法及应用,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步行的人,因为路不平而摔了一跤,他爬了起来,可是没走几步,一不小心又摔了一跤,于是他便趴在地上不再起来了.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爬起来继续走呢?”那人说:“既然爬起来还会跌倒,我干嘛还要起来,不如就这样趴着,就不会再被摔了.”你也肯定见过一种叫做“不倒翁”的玩具,无论你怎么推它、捅它,只要一松手,它立刻又会直立起来,因此,它永远都不会趴下.而在物理学史上,有大量的科学家历经千百
本文针对中对培养中学生文化意识的要求,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方法.
1 实验创新背景  在学生学完《浮力》这章之后,多数老师会发现一个问题,由于学生接触的都是在均匀溶液中固体的悬浮实验,而对液体的悬浮比较陌生,导致学生思维上对阿基米德原理及悬浮条件的理解不够全面.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笔者利用自己在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这个平台,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为目的,设计了这个实验.  选择什么液体来做悬浮实验是至关重要的,颜色太浅不行,
所谓“电学黑箱”即箱内电学元件的种类、个数、连接方式均未知且不能直接打开的观测系统.在高中知识体系下常见的“电学黑箱”有纯电阻黑箱、纯电源黑箱、电源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的黑箱、电阻和二极管组成的黑箱以及含有电容、电感的黑箱.由于黑箱有利于考查学生发散思维、推理、判断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电学黑箱”问题也是高考经常出现的热点.  学生在遇到电学黑箱问题时,常常感到无从应对,束手无策,因为处理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