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诗文对中学生的影响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古诗文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都有良好的启示。如今,新课程已经把古诗文诵读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点和突破口。中学阶段,诵读经典古诗文,不仅可以开发、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还可以养成良好品格,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诵读古诗文对中学生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诵读古诗文,可以拓宽学生视野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举措。在古诗文教学中, 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自觉地学习。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通过在班中诵读赛,竞争参赛资格。还可以将诵读与书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诗词写成书法作品在学校橱窗展览。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因此,许多诗词在背诵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这就不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可完成。只要教师善于唤醒学生的背诵潜能,学生就会把背诵古诗词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随时、随地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成为一种需要,而学生时期记下的古詩词将成为永恒的东西,一生受益。
  二、诵读古诗文,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经典教育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背诵经典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综合性、立体性的系统工程。就内容而言,它不仅涉及到中西经典文化,同时也包括中西经典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就效果而言,经典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把这些经典不求理解地背记,也不只是为了有利于以后文科的学习,甚至也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最美、最善良、最高雅的文化熏陶,最重要的是为学生养成天性,造就一生高尚幽雅的人格。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踏实认真,勇往直前。正是“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各种诵读活动可以使学生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向上,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文情怀。
  三、诵读古诗文,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有助于中学生形成“真、善、美”“平等、自由、正义”等极具人文价值的观念。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这些出自国学经典的名句,让学生的行为有了明显的变化。爱同学、爱父母、爱长辈,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言行逐渐增多,中华文明在他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四、诵读古诗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推动国学诵读,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点,早有学者说得透彻:“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问题,那就是语言材料的丰富。一个人语言贫乏,必然带来思维的贫乏;而随着思想的丰富,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丰富。不论思想还是语言,都要靠积累才能丰富起来。思想和语言的积累都是终生的事,积累的途径也是各式各样的。诵读优秀的书面言语作品,无疑是语言与思想同步积累的最好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配备的国学教材读本,借力于经典国学诵读,塑造学生人格,重振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今天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为了颂千年经典,兴传统文化,铸中华灵魂,开世界眼光,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深广文化底蕴、心灵完美、体魄健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志当存高远”,教师就是要将学生扶上巨人的肩膀,让他们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巨人的肩膀上,去俯视世界。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显然,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课外阅读会有这种作用呢?这是因为它是一种阅读教学。在课外阅读中,阅读者是为了了解内容而去阅读的,通过阅读,他获得了新的信息,
期刊
近两年来,在课堂质量工程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对传统的说明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依照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引导学生学说明文,不单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说明文基本的文体常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理解生活,从而借说明文这种文体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活态度和观察方法。因为说明文的教学实践性很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材料,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它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的指导,
期刊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具体而言,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智力正常、人际关系较好、主导心境愉快、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人格完整、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方面。  不过,判断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不能简单依据某一方面,而要全面观察,谨慎行事。要掌握青少年的正常心理
期刊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作为我们老师,总是希望班级里的小朋友都很聪明、很懂事,但是好像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班也不例外。我是中班的时候接手这个班的,现在已经大班了,我们班有一个男孩子××,在班级里可称得上是“调皮大王”了,让我们做老师的备感无奈,甚至于束手无策。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在集体教学活动时,孩子们都很认真地听老师上课,只有××注意力不集中,还坐不住,人一会儿站起
期刊
静, 是我们班一个有点特别的孩子。说她特别也是因为静:她太安静了,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无论谁跟她说话,她总是微笑着不说话,或者轻轻低下头,谁也不理。时间长了,小朋友们不喜欢跟她玩了,而她倒是安于待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孩子的孤僻,加上在学习上也有些吃力,我总是想和静的家长溝通一下。几次跟孩子说,都没有下文,我决定给静的妈妈打个电话,可令我没想到的是,静的妈妈也是一个让我觉得安静的女人,除了听我说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状态。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语文教学要不断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
期刊
2014年秋季开学,我调入王坪小学并接任了学校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没想到的是,这竟是我从教以来遇到的语文基础最差的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非常差。每节语文课,我总感到力不从心,每次提问,学生都以答不上来收场,甚至是读课文,很多学生还断不开句子……最让人头疼的是作文课,总有那么几名学生不能按时交作业,全班28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作文语句生硬、词不达意。写作成了本班学生语文成绩的短板。 
期刊
绘本是一种融合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两种媒体而呈现出来的故事。在以图为载体的教学中,几乎不需要着手于文字,教育内涵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已经深入人心。甚至仅仅是美图,都会让学生爱不释手。在视觉冲击鲜明、烙印深刻、形象具体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知识点的渗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如何选择英语绘本  在国外,英语绘本故事有以下三个分级:初级绘本,适合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学生,一般一页一幅画,配有几个单词
期刊
文言文是古典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许多文言文文质兼美,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丰富着学生的思想,给学生美的享受。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阅读古人留下的文章,从而吸取营养,古为今用。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初级阶段,大纲表述,它的任务也就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并经过积累、整理、思考、探究,使学生能自主地吸纳文言文宝贵的语言资料,感悟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在潜移
期刊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使人深刻体会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也应该进行审美教育,这样可以陶冶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教材中领略大自然的美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图文并茂,里面的很多插图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辽阔的原野,巍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