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借鑒了第二外语(L2)的动机理论,对工程学本科生在中国学习英语以外的第三外语(L3)的动机进行研究。定量分析数据表明,工科生在学习L3时,最强的动机为提高语言能力,其次是理想自我和内在动机。然而,在L3学习者中,工具型动机和应当自我激励都不强烈。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动机研究;语言学习
一、研究背景
语言学习动机与语言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对人们语言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1]。Gardner将动机分类为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融合性动机指的是人们希望通过学习语言融入某一特定群体,而工具性动机指的是人们希望通过学习语言来满足一些客观的需要,如通过考试等[2]。基于其融合性动机理论,D?rnyei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把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以及二语学习经历[3]。该理论认为理想自我是对未来自己的期待,应该自我指的是重要他人对自己的期待。除了上述动机分类之外,Busse和Williams开展了对英国学生学习德语的动机研究,发现提高语言能力以及内在动机这两个概念在问卷中得分最高,因此这两个概念也可以借鉴到对三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去[4]。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
1.哪一种动机种类在第三语言学习中影响最大?
2.这些动机种类之间有联系吗?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本次研究借鉴了Busse和Williams的问卷,并根据调查对象的转变进行了修改。问卷第一部分调查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含了六个维度:融合性动机,工具性动机,理想自我,应该自我,提高语言能力,内在动机,每个维度包含4-5道题。
2.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了东南大学108名学习了英语为L2及其他语言为L3的工科本科生,其中男生占比52%,女生占比48%, 均匀分布在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学习的L3集中在德语,法语,日语,俄语这四门语言。
3.数据分析方法
所有收集的数据均通过SPSSAU软件完成。首先对收集的答案根据李克特量表进行编码,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非常同意,以此计算了六种动机因素的平均值。第二步计算了各项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用来探讨各项动机种类之间的联系。
三、分析结果
1.平均值分析
通过计算六种动机因素的均值发现,除了应该自我这一因素得分最低外,平均值2.21分,其中五种动机均对学生学习L3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平均值均超过3.0。得分最高的是提高语言能力这一动机因素,说明这一群体学习L3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对提高语言能力的渴望。其次理想自我以及内在动机也成为其学习L3的主要动力。
2.各动机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在这六种动机因素中,理想自我和内在动机相关性最强,皮尔逊系数为0.315,这说明学生学习L3的乐趣与他们对自己理想中熟练掌握这门语言的形象有着密切关系。提高语言能力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强,皮尔逊系数为0.283,其他几种动机因素并无明显相关性。
四、结论与思考
有关L2学习动机的理论很多,其主要集中在研究英语作为L2的学习动机。本文通过借鉴L2学习动机理论,研究了中国工科生学习L3的动机。结果表明他们学习L3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并且学习的动机并不受限于别人对他们的期望,比如父母及周围重要的人。基于该发现,本文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等方面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工科学生L3的学习。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C. (1985).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London: Arnold.
[2]Gardner, R. C. (2001). Integrative motiv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tiv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3, 1-19.
[3]D?rnyei, Z. (2005). 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4]Busse, V., & Williams, M. (2010). Why German? Motivation of students studying German at English universities.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38(1), 67-85.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动机研究;语言学习
一、研究背景
语言学习动机与语言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对人们语言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1]。Gardner将动机分类为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融合性动机指的是人们希望通过学习语言融入某一特定群体,而工具性动机指的是人们希望通过学习语言来满足一些客观的需要,如通过考试等[2]。基于其融合性动机理论,D?rnyei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把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以及二语学习经历[3]。该理论认为理想自我是对未来自己的期待,应该自我指的是重要他人对自己的期待。除了上述动机分类之外,Busse和Williams开展了对英国学生学习德语的动机研究,发现提高语言能力以及内在动机这两个概念在问卷中得分最高,因此这两个概念也可以借鉴到对三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去[4]。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
1.哪一种动机种类在第三语言学习中影响最大?
2.这些动机种类之间有联系吗?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本次研究借鉴了Busse和Williams的问卷,并根据调查对象的转变进行了修改。问卷第一部分调查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含了六个维度:融合性动机,工具性动机,理想自我,应该自我,提高语言能力,内在动机,每个维度包含4-5道题。
2.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了东南大学108名学习了英语为L2及其他语言为L3的工科本科生,其中男生占比52%,女生占比48%, 均匀分布在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学习的L3集中在德语,法语,日语,俄语这四门语言。
3.数据分析方法
所有收集的数据均通过SPSSAU软件完成。首先对收集的答案根据李克特量表进行编码,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非常同意,以此计算了六种动机因素的平均值。第二步计算了各项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用来探讨各项动机种类之间的联系。
三、分析结果
1.平均值分析
通过计算六种动机因素的均值发现,除了应该自我这一因素得分最低外,平均值2.21分,其中五种动机均对学生学习L3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平均值均超过3.0。得分最高的是提高语言能力这一动机因素,说明这一群体学习L3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对提高语言能力的渴望。其次理想自我以及内在动机也成为其学习L3的主要动力。
2.各动机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在这六种动机因素中,理想自我和内在动机相关性最强,皮尔逊系数为0.315,这说明学生学习L3的乐趣与他们对自己理想中熟练掌握这门语言的形象有着密切关系。提高语言能力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强,皮尔逊系数为0.283,其他几种动机因素并无明显相关性。
四、结论与思考
有关L2学习动机的理论很多,其主要集中在研究英语作为L2的学习动机。本文通过借鉴L2学习动机理论,研究了中国工科生学习L3的动机。结果表明他们学习L3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并且学习的动机并不受限于别人对他们的期望,比如父母及周围重要的人。基于该发现,本文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等方面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工科学生L3的学习。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C. (1985).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London: Arnold.
[2]Gardner, R. C. (2001). Integrative motiv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tiv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3, 1-19.
[3]D?rnyei, Z. (2005). 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4]Busse, V., & Williams, M. (2010). Why German? Motivation of students studying German at English universities.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38(1), 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