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对科学技术普及重视程度的增加,需要更多科普工作者加入科普宣传推广工作,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策略,为国家科普人才建设和科普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国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1]科普志愿者是科学普及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普志愿者是指遵循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知识和才能,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组织或参与社会公益性科普宣传和教育的服务活动, 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而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士。[2]高职院校具有先天的优势,高职教育强调实践,学生热爱实践,应当承担起科普志愿者工作的责任。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对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培养优秀的科普志愿者,将广大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投身一线的科普事业中去。
一、高职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高等院校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科普宣传;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举办讲座和提供咨询”。[3] 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和学生对科普工作和科普志愿者认识和重视严重不足,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有科普志愿者这一称谓,极大地限制了高职院校科普教育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发展,例如科普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科普志愿者的招募门槛过低,科普志愿者缺乏实践平台,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普教育工作和科普志愿者服务建设的瓶颈。
二、高职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专业水平
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相较于其他志愿服务而言,对志愿者的专业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前期,要注重对志愿者的培训培养。首先,做好科普志愿者的选拔。优先选择与志愿服务工作相关的对口专业和高水平人才,因为这样能够使得大学科普志愿服务者对志愿服务的内容更加熟悉、更容易上手,与此同时,也可以帮助专业同学将书本内容转化为实践,并通过实践讲科学道理更好地表现出来。其次,做好科普志愿者的相关培训。依托学校、政府、企业、协会与社区进行协同培养,通过开设讲座、培训班、科普大赛、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最后,管理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紧抓培训环节,提高科普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平。在进行科普志愿者培训时,不仅仅是要求需要向志愿者培训相关的工作内容,更需要培养大学科普志愿者的精神品质,要树立起大学科普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等等,同时也需要提升大学科普志愿者的社交礼仪和管理策划的相关能力。在对志愿者培养的不断推进中,就能够为科普志愿服务增添新的力量,推动科普志愿服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搭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实践平台
科学普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投入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在科普志愿服务的推进中,高职院校要建立多方联动的科普志愿者管理运行机制,搭建高校-政府-协会-企业-社区五维一体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平台,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科普服务的同时提高科普志愿者培养效率和效果。首先,学校通过各类社团和志愿者组织,组建科普志愿者团队甚至社团,鼓励大学生参与进科普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协调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能够在课余时间内在学校、社区、街道等地积极展开科普志愿服务的工作。其次,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学校的内部优势,利用教师、图书馆、实训室等资源优势,针对社会、中小学等组织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在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科普志愿者。最后,通过学校的多方联动单位,一方面为科普志愿者提供急救员、营养师等职业证书考证机会,另一方面,探索学校与科协、科普教育基地、青年志愿者、公益组织、甚至企业等的具体合作模式,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科普基地、中小学等,主动积极展开科普服务工作,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科普服务,以此达到长期有效的科普服务工作机制。
(三)完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管理机制
学校首先要加强对科普志愿者的公开招募和登记管理工作,不断扩充专业科普志愿者队伍。其次,通过调研现有的各类机构的科普志愿者管理办法,建立科普志愿者管理规范,着重强调程序的管理控制,让科普志愿者队伍管理流程化、使得科普志愿者管理工作易操作,具有可复制性,进而便于组建各级科普志愿者队伍。学校通过制定科普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培训、考核、活动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选拔出有责任、有一定专业知识并对科普活动感兴趣的志愿者,并注重对志愿者的过程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进而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科普志愿者。同时,建立健全在校大学生参加科普工作的组织机制,通过高校科协或学生团体组织,积极动员更多的大学生注册成为科普志愿者。通过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在校大学生参加科普工作。鼓励高校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科普活动,加入服务“三农”的农村基层科普志愿者队伍。
三、结语
高职院校建设科普志愿者队伍,一方面是国家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良好途径。新时代下对创新型人才、綜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践联系起来,不仅夯实了专业,提高了组织协调和交流沟通能力,也通过志愿服务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科普中国·科普中国第二季度网络舆情报告[EB/OL].[2020-5-30].http://yuqing.people.com.cn/NMediaFile/2018/[…]chrome-extension://ibllepbpahcoppkjjllbabhnigcbffpi/http://www.kepuchina.cn/notice/bg/201807/P020180718475927533019.pdf
[2]梁皑莹.美国科普场馆志愿者服务对我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之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2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EB/OL].[2020-5-30].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2-07/10/content_297301.htm
作者简介:
孙欢欢(1983—),女,河南信阳人,现供职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商务礼仪。
关键词:高职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国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1]科普志愿者是科学普及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普志愿者是指遵循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知识和才能,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组织或参与社会公益性科普宣传和教育的服务活动, 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而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士。[2]高职院校具有先天的优势,高职教育强调实践,学生热爱实践,应当承担起科普志愿者工作的责任。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对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培养优秀的科普志愿者,将广大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投身一线的科普事业中去。
一、高职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高等院校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科普宣传;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举办讲座和提供咨询”。[3] 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和学生对科普工作和科普志愿者认识和重视严重不足,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有科普志愿者这一称谓,极大地限制了高职院校科普教育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发展,例如科普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科普志愿者的招募门槛过低,科普志愿者缺乏实践平台,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普教育工作和科普志愿者服务建设的瓶颈。
二、高职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专业水平
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相较于其他志愿服务而言,对志愿者的专业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前期,要注重对志愿者的培训培养。首先,做好科普志愿者的选拔。优先选择与志愿服务工作相关的对口专业和高水平人才,因为这样能够使得大学科普志愿服务者对志愿服务的内容更加熟悉、更容易上手,与此同时,也可以帮助专业同学将书本内容转化为实践,并通过实践讲科学道理更好地表现出来。其次,做好科普志愿者的相关培训。依托学校、政府、企业、协会与社区进行协同培养,通过开设讲座、培训班、科普大赛、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最后,管理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紧抓培训环节,提高科普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平。在进行科普志愿者培训时,不仅仅是要求需要向志愿者培训相关的工作内容,更需要培养大学科普志愿者的精神品质,要树立起大学科普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等等,同时也需要提升大学科普志愿者的社交礼仪和管理策划的相关能力。在对志愿者培养的不断推进中,就能够为科普志愿服务增添新的力量,推动科普志愿服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搭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实践平台
科学普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投入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在科普志愿服务的推进中,高职院校要建立多方联动的科普志愿者管理运行机制,搭建高校-政府-协会-企业-社区五维一体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平台,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科普服务的同时提高科普志愿者培养效率和效果。首先,学校通过各类社团和志愿者组织,组建科普志愿者团队甚至社团,鼓励大学生参与进科普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协调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能够在课余时间内在学校、社区、街道等地积极展开科普志愿服务的工作。其次,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学校的内部优势,利用教师、图书馆、实训室等资源优势,针对社会、中小学等组织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在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科普志愿者。最后,通过学校的多方联动单位,一方面为科普志愿者提供急救员、营养师等职业证书考证机会,另一方面,探索学校与科协、科普教育基地、青年志愿者、公益组织、甚至企业等的具体合作模式,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科普基地、中小学等,主动积极展开科普服务工作,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科普服务,以此达到长期有效的科普服务工作机制。
(三)完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管理机制
学校首先要加强对科普志愿者的公开招募和登记管理工作,不断扩充专业科普志愿者队伍。其次,通过调研现有的各类机构的科普志愿者管理办法,建立科普志愿者管理规范,着重强调程序的管理控制,让科普志愿者队伍管理流程化、使得科普志愿者管理工作易操作,具有可复制性,进而便于组建各级科普志愿者队伍。学校通过制定科普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培训、考核、活动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选拔出有责任、有一定专业知识并对科普活动感兴趣的志愿者,并注重对志愿者的过程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进而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科普志愿者。同时,建立健全在校大学生参加科普工作的组织机制,通过高校科协或学生团体组织,积极动员更多的大学生注册成为科普志愿者。通过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在校大学生参加科普工作。鼓励高校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科普活动,加入服务“三农”的农村基层科普志愿者队伍。
三、结语
高职院校建设科普志愿者队伍,一方面是国家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良好途径。新时代下对创新型人才、綜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践联系起来,不仅夯实了专业,提高了组织协调和交流沟通能力,也通过志愿服务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科普中国·科普中国第二季度网络舆情报告[EB/OL].[2020-5-30].http://yuqing.people.com.cn/NMediaFile/2018/[…]chrome-extension://ibllepbpahcoppkjjllbabhnigcbffpi/http://www.kepuchina.cn/notice/bg/201807/P020180718475927533019.pdf
[2]梁皑莹.美国科普场馆志愿者服务对我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之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2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EB/OL].[2020-5-30].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2-07/10/content_297301.htm
作者简介:
孙欢欢(1983—),女,河南信阳人,现供职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商务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