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有句话:“官大看北京,钱多数福建。”这是清末民初对福建商帮的最好写照。福建人与生俱来与海洋为伴,闽商的发展与大海息息相关。相对于民风保守的北方和内地,福建商人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论语》中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福建商帮却无视传统观念,照样远游海内外,经商打天下。
海外经商由来已久
福建人经商最早见于史书记载:从南朝末期开始,除了进行国内的商业活动之外,还与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有定期的商贸和海船往来。闽人的崇商意识,发端于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治闽期间,他利用福州、泉州多良港,使之成为南北乃至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元代曾在泉州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使“泉州为世界最大港之一”。
福建“负山环海,田不足耕”,加上封建社会苛刻繁重的租税,福建人为了谋生而“轻生死”,从家乡带着丝绸、药物、糖纸、瓷器、手工艺品等特产,搭上商船,从福州、泉州出发,顺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运销世界各地。
有些商人经商之后,定居异国他邦。长而久之、代代相传,福建商人成为侨居国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有人曾经形容:“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人。”福建有海外华侨11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籍港澳同胞120多万人,闽籍台胞几百万人,闽籍华人资产存量超过3000亿美元。他们经商有方、顺势而为、积累财富、拓展商贸,商业资本,十分活跃。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闽商成为与山西、陕西、宁波、洞庭、广东、徽州、江右、山东、龙游商帮齐名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福建海商最常见的经商方式,就是广泛联络沿海居民,建立了许多据点,利用据点收购出海货物,囤积国外走私商品,以利销售。
福建商帮,派生出福州、泉州、兴化、延平、漳州、宁德等商帮,福州和泉州的商人是闽商的杰出代表。19世纪以来,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可圈可点的领军风云人物,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被称为“万金油大王”的胡文虎;被誉为印尼华商、东南亚首富,集“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于一身的林绍良;被称为“世界糖王”,开了香格里拉酒店闻名世界的“酒店大王”——马来西亚郭氏集团总裁郭鹤年等。
福建文化是多元性文化,福建人经商各有其特点、各有其门道、各有其不同的组织。以地缘来划分,福建商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闽南商帮、福州商帮、兴化商帮。闽南商帮在向海外贸易时,形成了具有垄断性质的海商集团,凭借家族势力行商,积极争取官方和乡族支持,最终夺得东南海上贸易大权。
在向海外进行贸易时,闽南商帮不放弃国内市场,利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优势,基本上垄断了对台贸易。从宋代起,闽台贸易在泉州港和台北港进行,明代拓展到漳州的月港、晋江的安平、惠安的獭窟、厦门的嵩屿、浯屿、曾厝和台湾的鸡笼、淡水等地对渡。
闽商帮派名目繁多
甲午战争后,日本专营厦台航线,闽商却常用内河小轮船,在泉、漳一带转运对台物资。抗战胜利后,闽南商帮凭着自身优势参加对台贸易,在上海经商的泉州人租用货船,往返于泉州、厦门、上海、台湾之间。在对台贸易的闽南商帮中,经营的项目也有所侧重,泉州商人大多经营茶叶,龙海商人大多经营纸箱,惠安商人大多经营中药材等。
福州商帮,经营项目不同,帮派名目繁多,近现代时最多达200多个,分别有纸帮、木帮、油帮、茶帮、果子帮、锡青帮等,各帮都设有办事机构。资金最为雄厚的茶帮,在福州有固定牌号40余家,每家资金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福州商帮善于根据对方需要组织货源,台湾渔民喜用茶子饼喂鱼,福州商帮就从古田、闽清、永泰等地,组织茶子饼等货源到台湾,20世纪早期,每年高达四五千吨。福州的古田商帮,兴修福州古田会馆,留存的三通碑刻,是研究近代闽江流域商业发展的重要史料。
兴化(莆仙)商帮仅次于闽南、福州商帮,在福建商帮中别有特色。兴化商帮在莆仙地区形成了几个繁荣的商业区,涵江区曾被称为“小香港”,经商者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兴化商帮善于向国内其他地方拓展,形成鲜明特点。
兴化商帮在福州经营的特点:一是业务广泛,如南北货、食糖、烟叶、棉布、鞭炮、桔饼等;二是开设钱庄,如仙游林云阶、林阿贵开设天吉钱庄;三是组织运输;四是行帮繁多,如经营南北货的有“锦远堂”,经营食糖的有“聚星堂”,制造桔饼的有“浚星堂”,烟帮有“加兰堂”,经纪人有“坏远堂”等;五是活动频繁,以此增加凝聚力,如庆赞、办学、帮助同乡处理疾病丧葬等。莆田商人在国内的延伸力极强,无论天山南北,长城内外,都可找到他们的踪影。
明清以来,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福建商人被迫将主要的目标转向国内市场,活跃在中国许多重要的城市和商业口岸。他们在各地城镇和口岸建立了闽商会馆,至今在上海南浦大桥附近,耸立于高楼大厦的众多楼群之间,有一座外表并不起眼的低矮建筑,名为“三山会馆”。它是公元1897年,在上海经营果桔生意的福建商人投资兴建。明清时期,福建商帮会馆,遍及全国13个省市,确切可考又直接以会馆或公所为名的就多达39个。
经商理念极具特性
福建文化,具有极其明显的区域特性。福建不同区域人的不同性格,对从商理念产生了直接影响。福州人生性谨慎,讲究实效实惠,做每一件事都要先估量一下,有没有收益,有多少收益,对那种“猪宰白讲价”的没把握之事,一般都慎之又慎。同属福州邻近县,文化性格有差异,成就也会不一样。
福清,人善行贾,人爱面子,讲究场面,生意做好赚了钱,热衷于搞排场、演戏、请客、办酒席、盖房子,资金不是投入再创业。长乐人,历来有出海行商传统,“近海之民,走海如鹭。”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曾从长乐出发,长乐人极富冒险精神,出海外成为一种时尚,家中生活很富裕,也要出海讨生活。
泉南人,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晋江、石狮一带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声名”;“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他们不仅敢冒险,还能善于做生意;他们有敏锐的商业头脑,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泉南人赚了钱,不是先存起来,而是马上扩大经营规模。他们重信誉、守条约、不失信,大富翁远远比其他区域商人多。
兴化(莆仙)人,素有经商传统,却太节俭、放不开,故有“神仙难赚莆仙钱”之说。兴化商人认为:苦是天经地义,做生意靠头脑、靠韧劲,为了推销商品,硬是不顺白眼,赚一分是一分,赚一厘是一厘。即使腰缠万贯,也是一钱当作两钱用,与晋江、石狮一带商人,一掷千金豪举,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对外界保持警觉,喜欢生活在老乡圈子里,喜欢“抱团”经商,只要兴化一人有事,大家都会挺身而出。
福建人信奉一条商业古训:和为贵。闽商内部凝聚力强,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职工就是家庭一员,团结紧密,企业爆发力极强。他们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不行下次来。在闽商眼里,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客户,相与一人得条路,得罪一人打堵墙,他们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营造,真正把“四海之内皆兄弟”当成了格言。
福建人奔走各地,恋乡爱祖的心情始终像风筝线一样牵扯着他们,取得成就后回馈桑梓成了普遍的做法。他们涉足各个行业,无论是商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到处都有福建人的身影。他们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经济发展,为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热心慈善公益事业,乐善好施,行善不倦。在当今慈善界,闽商可谓是独领风骚。
正是福建人的可贵精神和固有素质,才会出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的盛况,才有福建人叱咤国内外,独领风骚的壮观。“爱拼才会赢”的商业理念,这日益成为中国的商业灵魂。“破门而出能飞天,冲门而进能翔海”的理念,造就了闽商远游海内外的丰硕成果。
海外经商由来已久
福建人经商最早见于史书记载:从南朝末期开始,除了进行国内的商业活动之外,还与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有定期的商贸和海船往来。闽人的崇商意识,发端于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治闽期间,他利用福州、泉州多良港,使之成为南北乃至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元代曾在泉州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使“泉州为世界最大港之一”。
福建“负山环海,田不足耕”,加上封建社会苛刻繁重的租税,福建人为了谋生而“轻生死”,从家乡带着丝绸、药物、糖纸、瓷器、手工艺品等特产,搭上商船,从福州、泉州出发,顺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运销世界各地。
有些商人经商之后,定居异国他邦。长而久之、代代相传,福建商人成为侨居国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有人曾经形容:“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人。”福建有海外华侨11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籍港澳同胞120多万人,闽籍台胞几百万人,闽籍华人资产存量超过3000亿美元。他们经商有方、顺势而为、积累财富、拓展商贸,商业资本,十分活跃。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闽商成为与山西、陕西、宁波、洞庭、广东、徽州、江右、山东、龙游商帮齐名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福建海商最常见的经商方式,就是广泛联络沿海居民,建立了许多据点,利用据点收购出海货物,囤积国外走私商品,以利销售。
福建商帮,派生出福州、泉州、兴化、延平、漳州、宁德等商帮,福州和泉州的商人是闽商的杰出代表。19世纪以来,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可圈可点的领军风云人物,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被称为“万金油大王”的胡文虎;被誉为印尼华商、东南亚首富,集“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于一身的林绍良;被称为“世界糖王”,开了香格里拉酒店闻名世界的“酒店大王”——马来西亚郭氏集团总裁郭鹤年等。
福建文化是多元性文化,福建人经商各有其特点、各有其门道、各有其不同的组织。以地缘来划分,福建商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闽南商帮、福州商帮、兴化商帮。闽南商帮在向海外贸易时,形成了具有垄断性质的海商集团,凭借家族势力行商,积极争取官方和乡族支持,最终夺得东南海上贸易大权。
在向海外进行贸易时,闽南商帮不放弃国内市场,利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优势,基本上垄断了对台贸易。从宋代起,闽台贸易在泉州港和台北港进行,明代拓展到漳州的月港、晋江的安平、惠安的獭窟、厦门的嵩屿、浯屿、曾厝和台湾的鸡笼、淡水等地对渡。
闽商帮派名目繁多
甲午战争后,日本专营厦台航线,闽商却常用内河小轮船,在泉、漳一带转运对台物资。抗战胜利后,闽南商帮凭着自身优势参加对台贸易,在上海经商的泉州人租用货船,往返于泉州、厦门、上海、台湾之间。在对台贸易的闽南商帮中,经营的项目也有所侧重,泉州商人大多经营茶叶,龙海商人大多经营纸箱,惠安商人大多经营中药材等。
福州商帮,经营项目不同,帮派名目繁多,近现代时最多达200多个,分别有纸帮、木帮、油帮、茶帮、果子帮、锡青帮等,各帮都设有办事机构。资金最为雄厚的茶帮,在福州有固定牌号40余家,每家资金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福州商帮善于根据对方需要组织货源,台湾渔民喜用茶子饼喂鱼,福州商帮就从古田、闽清、永泰等地,组织茶子饼等货源到台湾,20世纪早期,每年高达四五千吨。福州的古田商帮,兴修福州古田会馆,留存的三通碑刻,是研究近代闽江流域商业发展的重要史料。
兴化(莆仙)商帮仅次于闽南、福州商帮,在福建商帮中别有特色。兴化商帮在莆仙地区形成了几个繁荣的商业区,涵江区曾被称为“小香港”,经商者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兴化商帮善于向国内其他地方拓展,形成鲜明特点。
兴化商帮在福州经营的特点:一是业务广泛,如南北货、食糖、烟叶、棉布、鞭炮、桔饼等;二是开设钱庄,如仙游林云阶、林阿贵开设天吉钱庄;三是组织运输;四是行帮繁多,如经营南北货的有“锦远堂”,经营食糖的有“聚星堂”,制造桔饼的有“浚星堂”,烟帮有“加兰堂”,经纪人有“坏远堂”等;五是活动频繁,以此增加凝聚力,如庆赞、办学、帮助同乡处理疾病丧葬等。莆田商人在国内的延伸力极强,无论天山南北,长城内外,都可找到他们的踪影。
明清以来,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福建商人被迫将主要的目标转向国内市场,活跃在中国许多重要的城市和商业口岸。他们在各地城镇和口岸建立了闽商会馆,至今在上海南浦大桥附近,耸立于高楼大厦的众多楼群之间,有一座外表并不起眼的低矮建筑,名为“三山会馆”。它是公元1897年,在上海经营果桔生意的福建商人投资兴建。明清时期,福建商帮会馆,遍及全国13个省市,确切可考又直接以会馆或公所为名的就多达39个。
经商理念极具特性
福建文化,具有极其明显的区域特性。福建不同区域人的不同性格,对从商理念产生了直接影响。福州人生性谨慎,讲究实效实惠,做每一件事都要先估量一下,有没有收益,有多少收益,对那种“猪宰白讲价”的没把握之事,一般都慎之又慎。同属福州邻近县,文化性格有差异,成就也会不一样。
福清,人善行贾,人爱面子,讲究场面,生意做好赚了钱,热衷于搞排场、演戏、请客、办酒席、盖房子,资金不是投入再创业。长乐人,历来有出海行商传统,“近海之民,走海如鹭。”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曾从长乐出发,长乐人极富冒险精神,出海外成为一种时尚,家中生活很富裕,也要出海讨生活。
泉南人,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晋江、石狮一带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声名”;“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他们不仅敢冒险,还能善于做生意;他们有敏锐的商业头脑,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泉南人赚了钱,不是先存起来,而是马上扩大经营规模。他们重信誉、守条约、不失信,大富翁远远比其他区域商人多。
兴化(莆仙)人,素有经商传统,却太节俭、放不开,故有“神仙难赚莆仙钱”之说。兴化商人认为:苦是天经地义,做生意靠头脑、靠韧劲,为了推销商品,硬是不顺白眼,赚一分是一分,赚一厘是一厘。即使腰缠万贯,也是一钱当作两钱用,与晋江、石狮一带商人,一掷千金豪举,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对外界保持警觉,喜欢生活在老乡圈子里,喜欢“抱团”经商,只要兴化一人有事,大家都会挺身而出。
福建人信奉一条商业古训:和为贵。闽商内部凝聚力强,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职工就是家庭一员,团结紧密,企业爆发力极强。他们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不行下次来。在闽商眼里,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客户,相与一人得条路,得罪一人打堵墙,他们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营造,真正把“四海之内皆兄弟”当成了格言。
福建人奔走各地,恋乡爱祖的心情始终像风筝线一样牵扯着他们,取得成就后回馈桑梓成了普遍的做法。他们涉足各个行业,无论是商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到处都有福建人的身影。他们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经济发展,为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热心慈善公益事业,乐善好施,行善不倦。在当今慈善界,闽商可谓是独领风骚。
正是福建人的可贵精神和固有素质,才会出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的盛况,才有福建人叱咤国内外,独领风骚的壮观。“爱拼才会赢”的商业理念,这日益成为中国的商业灵魂。“破门而出能飞天,冲门而进能翔海”的理念,造就了闽商远游海内外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