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化 主体化 科学化 整体化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教好课程的主要依据。对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而主要依赖教材获取知识的英语学科,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教与学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今,江苏省以《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正式出版发行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并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这引发了新一轮的学习课标、教材的高潮,进而将已常态化的课改推向深入。走进新教材,我有如下肤浅思考。
  一、课程目标的全人化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英语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小学高年级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成绩越来越差;而另有少数学生则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轻松且成绩优秀,两极分化不断加大。究其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除了有学生、家庭、教师因素外,还有教材的因素。教材内容多、要求高、课时紧( 一周只有三课时),对孩子而言,无疑增加了难度。学生跟不上进度,学习比较吃力,长此以往,越学越厌。如今,教材难度的降低,将原先三年级书上的10个新授单元和2个复习单元减为8个新授单元和2个Project单元,词汇量也有明显减少。这无疑是对“教育精英化”“矫正过枉”的举措,基础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下基础,而不是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服务的。面对强调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课程目标的全人化这种形势,教师更应坚定这样的信念: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善待每一个孩子,提升他们的整体英语素养。
  二、课程对象的主体化
  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师虽然采用一些手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但更多还是考虑如何有效、可控制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变相的侵权行为,致使学生无法体现和发挥主体性作用。此套教材中Ticking time板块的设定,无疑想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课程对象的主体化。Ticking time板块,让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催人上进的驱动力,所以教师必须放飞学生的自我评价。另外,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提供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的科学化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首先,阅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读得多了,时间长了,语感就慢慢地形成了,有了良好的语感,学生就能克服中英文之间的背景差异,真正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其次,阅读是促使学生掌握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最佳手段。在阅读中记忆单词,可以使单词便于识记、理解和掌握。因为阅读过程中,单词会不断重复。最后,阅读是了解西方风俗文化的最佳手段。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阅读能使得学生开阔视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文化知识,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其意义是重大的。本套教材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每单元就设置了Cartoon time这一阅读板块,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养,这是原先教材的一大突破,体现了课程实施的科学化。
  四、课程内容的整体化
  以往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缺乏单元的“全局”观念,只求一个课时的精彩、完整,这种“各自为战”的局面大大削弱了单元的整体功能。此套教材将修订前的Learn to say 和Look and learn 两个板块整合为一个Story time 板块,删除了以往的词汇教学板块,这样处理使词汇学习与课文学习联系更加紧密。安排的Project (综合语言实践项目)由几个环环紧扣、联系紧密的语言实践活动组成。教材单元各板块之间存在关联,有机结合,使同一单元中几个课时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对整个单元学习活动的整体感,并围绕单元话题有效建构相关语言知识体系,综合语言实践项目也是整合前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有复习,又有拓展。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本身,从“大局着手,通盘考虑,整体设计 ”,使每节英语课犹如穿在一根线上的珍珠灵动而又独放光彩。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使教师尽快走进新教材,理解新理念,实施新课程!
其他文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二》这节传统课而言,很多老师都有过自己的思考,从导入到新授环节的设计,从操作到练习题的安排,都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前不久我校开展的青年教师研究课活动中,姜艳老师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从古到今、从繁到简、从直观到抽象,如行云流水,让人兴趣盎然,体现了教师打破常规的个人思考。  一、巧设导入,让学习充满情趣  【片段一】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能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直观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模糊的数量关系清晰化,使学生便于理解,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解决较复杂关系的应用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线段图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直观化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我们可以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迅速地找到解题
二年级上学期的一堂课,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一次不是“作文课”的作文课。  去年深秋的一天,前一天还是骄阳似火,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到了晚上,却狂风大作,天气骤然变冷。第二天早晨,气温竟然下降了10度左右,好像季节一下子从夏天跨入了冬天。  上午的第一节课是语文,我像往常一样端着书本早早来到教室。只见昨天还大开着的窗户今天关得紧紧的,早早到来的同学们虽然衣服穿得挺厚,可脸儿还是冻得红红的。他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所有情况。当学生的独特感受出现并出乎意料时,我们该怎么做呢?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变成小孩子就是要拥有小孩子的思维。面对课堂上新的生成资源,作为教师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智慧,呵护孩子思维的火花,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让知识超越教材,让教学超越课堂,以生成来应对生成,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从而让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一、
班级管理是一种集体教育形式,班主任要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这一教育目标。当然,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并不是实行教育平均主义,给予每一个学生完全相同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标准化的“零件”。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学生的某些突出问题,班主任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2009年9月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了班主任的权利和职责,提升了班主任的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班
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种抽象的视觉信息为丰富的听觉信息。如果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书声琅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涓涓细流方能汇成大海,浓浓爱意才能培育一代栋梁。在这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和学生在风雨中共同走过。正是这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才使我真正品尝到各种酸甜苦辣,悟出育人之道。  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班主任必须做到言行一致: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正所谓“己所不欲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也是国内外教育的一种新走向。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时常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乃是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还小学生以自学求知的自主权已迫在眉睫。卢梭认为学生所真正需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自己寻求知识的方法。我国古人也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使学生“会学”“乐学
数学课堂虽然没有语文等学科丰富多彩,但是数学课堂的效率高低和教师的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艺术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这座“桥梁”运用恰当,则能扫除师生之间互动的许多障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准确专业,有效指导  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传授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名词术语、公式等,都有非常明确的含义,其所用的语言文字表述要求准确无误,不
【活动背景】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句名言已流传千古,然而现代社会对“感恩”越来越忽略。孩子们享受父母的爱,社会的爱、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回报”对于孩子们来说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次体验感恩的机会,以“心怀感恩,拥抱幸福”为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