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多调色儿童本真的语言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语言正是儿童幼小心灵的绽放,纯真自然。习作是小作者内心世界的展示,是一种内在意念的原生态流露,本不需要“调色”。本文分析了学生习作“调色”往往来源于儿童的盲目模仿和教师的错误引导,探讨了如何适度润色语言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润色;现象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学生在习作中为求大义而捏造事实,丧失了童真和童趣。如我和同桌一起跑步,他的跑鞋鞋底穿了,跑不了,我就把自己的新跑鞋和他换,我们俩飞快地跑了一圈又一圈。还有的为了文句独特、别致而连用成语,最终闹成了笑话。对儿童习作中的“调色”现象,教师不必谈虎色变。习作是学生学习表达的载体,通过适当调色,让表达的效果更好,也未尝不可,而如何做到适度才是关键。
  一、谁在习作中“调色”
  (一)源于儿童本身
  现在提倡儿童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将在阅读中吸收和模仿,在习作中“调色”。特别是在有数字要求的文章中,经过一字一行、一词一行,或一个标点、一句话单独成行的形式,使文章的字数达到要求。有作家甚至叫学生瞎折腾也行,就是一句话反复说几次。读多了。久而久之,儿童不由自主地习作中加以模仿,再加上《优秀作文选》的阅读,就如虎添翼地着色,再着色,使习作呈现“优秀”的假象。
  (二)源于教材本身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范例進行分析,欣赏时,时不时会传递给学生什么是好词,什么是佳句。这种传递被强化和明晰后,就会变成一种标准,儿童则会不自觉的将习作向标准靠拢,这是教学的倾向造成的。此外,还有教师评价的导向。教师在学生习作后,都会展示、表扬一定格式的优秀习作,这种评价对习作会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儿童在对比中发现“着色”后的习作会受到表扬和鼓励,于是大部分会主动模仿优秀习作。
  二、常见的几种“调色板”
  (一)运用成语,妙句进行文章调色
  有人说,一篇好文章,就应该运用成语、妙句。这必然让孩子用抄、背等方法积累,硬塞到自己的文章里去。虽然作文表面看上去是美文一篇,却释放不了孩子的纯真语言。但批改者拍手叫好,还会用红笔作上鼓励的标记,甚至在全班交流。有一次,我参加三年级上册看图作文阅卷,作文满分二十分。有个孩子是这样写雨点的大:“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像小石子大的雨点啪啪啪地打在玻璃窗上,那个响叫人害怕。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啦,都看不清了,好像天和地连在一起了。”纵观全文,我不准备扣。另外老师反对说此文没有出现一个成语。如大雨倾盆,瓢泼大雨,没成语积累扣三分。我固执已见,这就是孩子本真语言表达,难得。
  (二)结构模式,进行调味
  我们学习的文本中,往往有几种写法相对固定,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尾点题、总分总等的文章,学生学以致用。高年级学生模仿中学生作文,采用成段排比,引用名人名言。这样套用的文章给人一种固定的,死板的模式,仿佛给文章进行了稳定性的调色。让人无可挑剔也无需挑剔,却味如鸡肋。
  (三)立意崇高化,进行调情
  当今学生作文,喜欢将小事化为大事来写,平凡人写成不平凡品质,普遍事件见道义,景致中见精神……儿童习作思维贴近成人,甚至超于成人,从而达到了成年人所赋予的教育目的,满足了一代人自己未完成或未实现的目标。这种作文反映了孩子作文立意的崇高化,这种现象颇为常见。这样的文章,无论何时、历经多久,阅读时总会给人积极向上的正义感,此作文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三、如何对待习作中的“调色”
  (一)控制“调色”的量
  学生在用词时,能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不必强制要求学生运用成语。造句时,不要刻意追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儿童情动辞发,应该自然表达,自由写作,不为所谓的美名而无病呻吟。立意上,不要一味追求高与大,只要有趣就有意义。平实的、童化的,甚至是略带着天真邪趣的,才符合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和审美。例如在学习《三个儿子》这篇文章后,老爷爷只夸那个帮妈妈提水的孩子。于是我给学生出了一题:我该做哪个孩子 ?说说自己的想法,写成一段话。有个男生说:“我要做那个练歌的孩子,练好了基本功,长大了说不定成为音乐家,我会给父母住别墅,提水的孩子做我的经纪人。”另一男生说:“我喜欢体育,要像练跟头的孩子一样,长大了参加奥运会,如果能成为奥运冠军,我家人就脸上有光了,我们村也有光了,我们国家也有光了。”听个个很有道理,孩子的语言句句真真切切,朴实无华,只是孝敬的时间不同,方式不同。但丝毫不影响表达的效果。如果老师在习作教学中鼓励,多展示类似的本色习作,儿童就不会再盲目追求表达的华丽,从而走向“调色”的死胡同。
  (二)学会合理“调色”
  如何调色才算合理,为了表达的需要,能切实起到增强表达效果而做的“调色”就是合理的。学生阅读多,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词汇,提高表达水平,渐渐达到准确、优美,展示个性表达。为求得语言的精炼,让儿童斟酌、选择、替换、修正中提炼语言,养成修改的习惯。只能自己认真对待,无需他人代替,敷衍了事。但“调色”不是让学生重写作文,教师应给予呵护、鼓励、期待这样收获一定不错。
  (三)要渐渐去“调色”存本真
  “去”与“存”看似矛盾,实则在同一体中。去除“调色”是将优美的语言变成儿童表达的真实状态,正如武术中的招数,招数多了,精了,出招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正如“飞花摘叶也能伤人”。可谓一语惊四座。“去”和“存”是和谐相处的。首先,学生习作时可以大胆想象,思路宽了,文路也就宽了。这就是有自己的写作技巧,不必套用别人去调色文章。其次,每日阅读、每日练笔,每练必改,每练必发表,这习惯有助于习作趋于本真。再次,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使习作素材多样,直抒胸臆,直抒生活是儿童习作应有的本真。
  儿童习作,不会使用自己语言,这是儿童的酸楚,也是为师的悲衰!有效正视习作中的“调色”,有效引导儿童习作,使其呈现本色。
其他文献
投资收益是企业以各种形式对外投资而分得的收益。它不仅包括企业投出货币资金或实物而分回的利润,还包括企业购买有价证券而发生的债券利息收入和股利。《企业财务通则》第2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这两个方面阐述导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将文化教学导
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自古以来,古诗词蕴含着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古诗词,并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且掌握一定的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数占了很大的比重,作文写得好坏决定了学生能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本文针对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高中语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一些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学生的需要,所以,对各个学科进行了创新与改革,这一
暴露在大气中的防腐保温夹克料要具有好的耐候性。本文对影响其性能的基材、改性剂、耐老化体系、润滑体系做了选择,研制出了黑色耐候性架空高密度聚乙烯防腐保温夹克料。该成
<正> (接上期) 9.准备金计提 在许多国家,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规则没有起到尽早控制损失的作用,而是为了满足财政当局需要考虑的“客观”因素。大多数欧盟国家在这方面规定得
【摘要】传统教育忽视了人的情感培养,它没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无法体验人情冷暖;我们的课堂教育束缚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许多学生呈现出情感缺失的现状。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针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培养学生情感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真情;情感;语文课堂;课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让学生们听一首凄婉的歌——《一个真实的故事》,结果让我有点儿欣慰却又十分惊讶:欣慰的
塔河油田重质原油储运系统的阴极保护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输油干线阴极保护和榆油站场阴极保护。本文介绍了重质原油储运系统阴极保护的设计方案、站内阴极保护智能监
针对幸水梨生产栽培上出现果实大小不均、裂果、树势弱等现象,对其生长习性、不同年龄期栽培及疏花疏杲、套袋、激素运用、果实采后管理等各方面配套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适合幸
【摘要】语文知识的艺术再现策略,是指将某一个语文知识点用某种艺术形式转化为艺术品,从而使语文知识实体化和美感化的一种教学策略。这是巩固语文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语文课程与美育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语文知识艺术再现的基本程序是:明确所要艺术化的语文知识点,选择适宜的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形成语文知识的艺术化形态,最后欣赏、评价和再教育。  【关键词】语文知识;艺术再现;内涵;方法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