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哎,第14课我真不知道上些什么?文章这么简单,学生一读就懂,真没什么可教的?”
“可不是吗?人教版中这篇文章是被安排在二年级,我半课时就‘解决’了。而且,我上课时生怕学生会问我问题!”
一进办公室,就听到张老师与夏老师在谈刚刚上过的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
“怕问什么?”我不禁答腔问道。
“我怕学生会问:下雨时,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让给了萨沙。为什么爸爸不直接给孩子萨沙?”
“再说,爸爸、妈妈都没有把雨衣让给托利亚,这托利亚当时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啊?”吴老师皱着眉头补充道。
“嗯,是个问题,这些我真没想到!”
铃声响了,我带着忧虑、担心与不安走进教室。
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接下来概括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假日,萨沙一家人去森林度假,突然下起了雷雨,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让给了萨沙。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一切顺利。可好景不长,读第1自然段时,学生就开始提问:老师我有问题——既然他们是一家人,为什么不直接说:父亲、母亲、姐姐托利亚和弟弟萨沙,而特别指出: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
我无言以对,留下这个问题继续阅读。
“老师,我有问题!”思维活跃的T同学举手了,“为什么爸爸不直接把雨衣给萨沙,而是先给妈妈,妈妈再给萨沙?”
果然,学生提出了我事先担心的问题。
“我知道!”K同学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如果直接给萨沙,就不好说‘最弱小’的了,那就不会引出萨沙的疑问与妈妈的对话,也就不会有下文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了!”
“对!”同学们异口同声,深表认同。
我惊诧——自己深深担心不解的问题,K同学从作者构思与表达的角度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且“深得人心”。
“是的,看来作者是——”
生齐答:“精心安排!”
“巧妙构思!”我补充道。
“我还有一个问题,那爸爸为什么不把雨衣先给托利亚,再给萨沙?这样也是三个人之间的传递呀,萨沙还是最弱小的?”T同学不依不饶地追问。
“托利亚也是小孩子,她说不出妈妈那样的话!”L同学回答道。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借妈妈之口说出来是最合理、最恰当的!托利亚毕竟和萨沙一样是小孩子,这样才合情合理嘛!”我不禁借题发挥,慷慨陈词。
“那么,最好应该是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给托利亚,托利亚再给萨沙,这样不是更好吗?” T同学打破沙锅问到底。
“不需要了,第1自然段中特别指出‘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说明了萨沙是一家人中最弱小的,直接由妈妈传给萨沙就行了,再经过托利亚就显得累赘了,不简洁了!没有必要这样写!”
学生连连点头。
“哦,对了!再想想第1自然段中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说姐姐托利亚和弟弟萨沙,而特别强调‘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现在你知道了吗?”我趁势追问。
“就是要告诉我们托利亚比萨沙大。”
“这是为下文——”
“打基础。”“作铺垫。”“埋下伏笔。”……同学们纷纷说道。
“那么,像这样在文章的前面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的巧妙构思的地方在文中还有吗?”我兴奋之至。
“有!有!第1自然段中‘天气闷热’就是为下面‘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埋下伏笔。”
“否则,后面写下雨,就显得太突然了!”我补充强调。
“还有第2自然段写野蔷薇的句子,这样为最后萨沙把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打下基础。”
“是啊,第2自然段描写野蔷薇的句子,一是为下文埋伏笔,同时也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森林的美好!”
“还写出了当时萨沙一家人非常快乐!”
“说得好!第2自然段写野蔷薇这一处描写可谓一箭三雕!妙!”
“好,假如你就是萨沙,文章最后一句——你会怎么说?”(出示填空题)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地问道。
“神气”、“骄傲”、“自豪”、“理直气壮”、“自信”……同学们的答案脱口而出。
教师课前深深担忧的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还是在课堂上被学生真实地提了出来,这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的教学过程,也是文本特点客观存在使然。这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外,意外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那样的顺利与轻易,远没有教师课前所担忧的那样“难办”。原因何在?
主要原因是受教师的思维惯性与教学定势的影响。教师担心的不能求解的问题是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出发,是仅从对文本内容解读的角度提出的问题。聪明而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是从作者写作的角度,从文章构思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这恰恰符合了文本的“文学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如我们解读《愚公移山》时思考“为什么愚公非要移山,不搬家”一样——也是未能从作者构思立意、表达主旨的角度去思考!
笔者以为,上面的案例提示我们,关注语文自身的角度。语文课要回归本体,不仅要关注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内容的“表达形式”,要让学生习得语文,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县晶桥中心小学)
“可不是吗?人教版中这篇文章是被安排在二年级,我半课时就‘解决’了。而且,我上课时生怕学生会问我问题!”
一进办公室,就听到张老师与夏老师在谈刚刚上过的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
“怕问什么?”我不禁答腔问道。
“我怕学生会问:下雨时,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让给了萨沙。为什么爸爸不直接给孩子萨沙?”
“再说,爸爸、妈妈都没有把雨衣让给托利亚,这托利亚当时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啊?”吴老师皱着眉头补充道。
“嗯,是个问题,这些我真没想到!”
铃声响了,我带着忧虑、担心与不安走进教室。
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接下来概括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假日,萨沙一家人去森林度假,突然下起了雷雨,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让给了萨沙。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一切顺利。可好景不长,读第1自然段时,学生就开始提问:老师我有问题——既然他们是一家人,为什么不直接说:父亲、母亲、姐姐托利亚和弟弟萨沙,而特别指出: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
我无言以对,留下这个问题继续阅读。
“老师,我有问题!”思维活跃的T同学举手了,“为什么爸爸不直接把雨衣给萨沙,而是先给妈妈,妈妈再给萨沙?”
果然,学生提出了我事先担心的问题。
“我知道!”K同学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如果直接给萨沙,就不好说‘最弱小’的了,那就不会引出萨沙的疑问与妈妈的对话,也就不会有下文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了!”
“对!”同学们异口同声,深表认同。
我惊诧——自己深深担心不解的问题,K同学从作者构思与表达的角度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且“深得人心”。
“是的,看来作者是——”
生齐答:“精心安排!”
“巧妙构思!”我补充道。
“我还有一个问题,那爸爸为什么不把雨衣先给托利亚,再给萨沙?这样也是三个人之间的传递呀,萨沙还是最弱小的?”T同学不依不饶地追问。
“托利亚也是小孩子,她说不出妈妈那样的话!”L同学回答道。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借妈妈之口说出来是最合理、最恰当的!托利亚毕竟和萨沙一样是小孩子,这样才合情合理嘛!”我不禁借题发挥,慷慨陈词。
“那么,最好应该是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给托利亚,托利亚再给萨沙,这样不是更好吗?” T同学打破沙锅问到底。
“不需要了,第1自然段中特别指出‘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说明了萨沙是一家人中最弱小的,直接由妈妈传给萨沙就行了,再经过托利亚就显得累赘了,不简洁了!没有必要这样写!”
学生连连点头。
“哦,对了!再想想第1自然段中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说姐姐托利亚和弟弟萨沙,而特别强调‘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现在你知道了吗?”我趁势追问。
“就是要告诉我们托利亚比萨沙大。”
“这是为下文——”
“打基础。”“作铺垫。”“埋下伏笔。”……同学们纷纷说道。
“那么,像这样在文章的前面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的巧妙构思的地方在文中还有吗?”我兴奋之至。
“有!有!第1自然段中‘天气闷热’就是为下面‘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埋下伏笔。”
“否则,后面写下雨,就显得太突然了!”我补充强调。
“还有第2自然段写野蔷薇的句子,这样为最后萨沙把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打下基础。”
“是啊,第2自然段描写野蔷薇的句子,一是为下文埋伏笔,同时也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森林的美好!”
“还写出了当时萨沙一家人非常快乐!”
“说得好!第2自然段写野蔷薇这一处描写可谓一箭三雕!妙!”
“好,假如你就是萨沙,文章最后一句——你会怎么说?”(出示填空题)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地问道。
“神气”、“骄傲”、“自豪”、“理直气壮”、“自信”……同学们的答案脱口而出。
教师课前深深担忧的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还是在课堂上被学生真实地提了出来,这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的教学过程,也是文本特点客观存在使然。这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外,意外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那样的顺利与轻易,远没有教师课前所担忧的那样“难办”。原因何在?
主要原因是受教师的思维惯性与教学定势的影响。教师担心的不能求解的问题是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出发,是仅从对文本内容解读的角度提出的问题。聪明而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是从作者写作的角度,从文章构思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这恰恰符合了文本的“文学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如我们解读《愚公移山》时思考“为什么愚公非要移山,不搬家”一样——也是未能从作者构思立意、表达主旨的角度去思考!
笔者以为,上面的案例提示我们,关注语文自身的角度。语文课要回归本体,不仅要关注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内容的“表达形式”,要让学生习得语文,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县晶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