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创新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分析了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机械类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社会才能得以发展。创新型社会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企业、社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显得更加迫切。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目标是具有一定技能的专门人才,其能力的构成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其二就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前者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上,这方面往往是学校和学生关注的重点;后者主要体现在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和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上,这经常被施教者和受教者所忽视,但恰恰是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显得更为重要。
  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意义
  1.迎接知识经济的需要。
  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然而教育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创造力教育,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传统的以资金、设备和原材料为主,而是取之不竭、可以再生产的智力资源,即知识。创新型人才是知识创新的载体,创新型人才是知识创新的载体,创新型人才要依靠学校培养,关键是创造力的培养。
  2.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千变万化,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学生从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到走上社会时可能已经陈旧了。因此,学校要认识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锻炼创造能力。
  3.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创新能力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当今社会依靠的是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这就需要大量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来实现。有调查表明,在高校毕业生中,最受欢迎的是那些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也就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
  二、高职机械类学生创新教育的对策
  当前培养的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除须具备高职教育要求的政治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三条专业特色:第一,宽口径的知识能力结构;第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具有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然而,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依托于实践。在实践中传授学生知识,使其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创新的能力。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的教师队伍。
  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自觉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锤炼自身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不断提高突破自己和他人已有经验和结论的勇气和魄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培养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过程中,要承认教育对象个性的存在及其差异的合理性,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让他们可以独立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或从事创造性活动。任何创造活动都是对原有理论、观点、方法的突破。因此,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尊重、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这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3.竞赛训练与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实行“做中学”“做中教”。
  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完成的项目式创新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大量采用企业情境式、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及时吸取创新成果和竞赛内容,促进实训教学;积极开发各类配套系列创新实训教材和讲义;建立实训室开放制度,由学生自行管理创新实验室的日常运作。
  4.竞赛训练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推进实训设施开放。
  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对于技能型创新人才尤为重要。在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牢牢把握实践这一根本,对能够同时满足教学和竞赛需要的实训项目实行优先立项。在硬件上采用与企业同步的实训设备,在软件上对真设备负载以“竞赛训练项目”,将企业制造“真要求”融入实训教学,建成了能够启发创新思维、拓展创新空间和开展创新实践的一流实训平台,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机械技能与创新训练实践基地。以校外合作企业为支撑,建设实训室和工作室。实践基地的运作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和校内开放理念,学生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在开放式实训基地有计划地开展来自于学校、企业、竞赛等技能和创新项目的训练。
  5.创新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传统考核方式是偏重知识测试,忽视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实行重点考核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也就是根据课程的特点,探索不同的考试方法;在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判中要看其是否有创新的思路和巧妙的解题方法,立论是否言之有理,杜绝传统的只认定一个标准答案。
  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合理的评价标准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合理的评价标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激情。高校应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不应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综合情况,即是否可以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是否具有知识迁移能力,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在教育中,我们应向学生多提供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活动平台,通过积极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造和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有意识地将潜存在学生身上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造潜质、潜能引发出来,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我们现在提倡的“项目教学法”以模块、项目为教学主线,在一个个项目中引导学生去学习,去自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也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勤于辩论,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创新的各个方向或多个方向探索,使他们的思维更顺利地向新的方向发散,向更多的方向发散,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凤云,苑成存.创造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缪凯歌,郭涛.创新实用教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明强等.工科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03,(4).
  [4]仇荣国.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0).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要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接近它、认同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一个学生对化学学习有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努力学习。在这里,我结合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备课,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它要求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学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摘 要: 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我们当前的整个教学工作,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落实到我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根据新课标理念,一节好的生物课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初中生物课呢?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初中生物课 备课 上课 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角色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讲解者,而要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009年10月20日,深秋的林城贵阳,已略显寒意。但在市郊的永乐乡水塘村的山乡农家,不时传出的一阵阵欢声笑语,却让整个寒冷的秋天显得暖意融 October 20, 2009, late autumn
作者从美育不同于一般美学理论和一般教育学理论的角度,把握美育的特殊规律和要求,以高等师范教育为美育实践对象,探究美育在高等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并结合高等师范中文专业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教师素质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应然选择,因此,如何通过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机制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选择。校本教研的理念是: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关注实际,贴近教师;其策略是: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理论与
随着贷记卡业务的快速发展,贷记卡风险问题也日益暴露,一些行贷记卡不良透支率居高不下,并已经成为制约贷记卡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对贷记卡风险防范已成为当务之急.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工作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第一线的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并提出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 辅导员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优势 参与途径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从心理常态分布来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是适应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