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瞒您说,入行15年来我竟然没有参加过一次长安汽车的试车活动,也没有真正测试过任何一辆长安品牌的新车,缘份没到吗?再仔细回想一下,好歹我是开过长安车的,就是20年前那台让我又爱又恨的长安小面,曾经开着它在老家四处乱窜,还在高速路上抛锚历险……故事多了!
当然,我对长安的印象不应该也不会停留在那个遥远的小面时代,20年来见证了一大批自主品牌的起起落落,而长安算是其中发展得较为稳健的一个。我查了一下,刚刚过去的2017年,长安汽车乘用车总销量超过了百万辆,在所有品牌当中排名第七,按说这成绩也还算不错。不过仔细分析一下它的销量构成,你就会发现,为其冲量的几乎都是CS打头的SUV,再有就是MPV,轿车的业绩则下滑得比较厉害。比如一直担纲长安轿车阵营头马的逸动,虽然这款车6年来总销量已达到72万台,但它去年也才卖了92504辆,比2016年的156372辆退步了不少。究其原因,就是这一批轿车基本都已车型老化后劲不足,该升级换代了。
好在一大波新车很快就拍马驾到,继睿骋CC率先推出之后,第二代逸动也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亮相了。这次接到试驾邀请函才知道,长安玩的是双箭齐发,除了之前已被广为关注的逸动之外,还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弟——逸动DT。DT是啥意思呢?长安官方解释这是Dream Time(圆梦时刻)的缩写,意味着这是一款基础家用型产品,以其更低廉售价和高性价比,定位于要圆首次购车梦的年轻人。总之,长安让逸动和逸动DT在紧凑型轿车市场联手出击,肯定是想搞出更大的事情来。
承袭长安轿车家族最新的表情包——“蝶翼式”前脸
车圈也有点像娱乐圈,想搞事起码得有一定的颜值。乍一看,采用长安汽车最新设计风格的这两款车都堪比满面春风的“小鲜肉”,而它们身上最亮眼的就是车头那个“蝶翼式”进气格栅,这正是代表长安轿车最新家族特征的“表情包”,之前在睿骋CC上就露过脸。没错,从面相上看是有点像雷克萨斯,但显然线条没那么锋利,更多是用飘逸舒展又富有张力的弧线,勾勒出一个迎风翱翔的“翼装飞行侠”,感觉还挺帅气。至于说到整体造型,那肯定还是逸动更有范儿,侧面它有前后起伏律动的双腰线来烘托动感,后面的溜背式车尾让身形更为流畅,而内嵌灯带的长形尾灯也能更好地与前面相呼应。相比之下,线条较为简单的逸动DT就缺乏一些设计感,好在也長得还算顺溜。
此外,车身尺度会也影响到视觉效果,尤其对于三厢轿车而言。第二代逸动的长宽高分别是4710mm、1820mm、1505mm,轴距达到了2700mm,比前代车型长出了一小截,在这个A 级别的身材上,自然更利于塑形并出彩,也能更好地构造内部空间。逸动DT的相应尺寸是4575mm、1750mm、1500mm,轴距也就2610mm,毕竟是小了一号,所以总觉得它有点长不开。
更值得称道的是车内环境,首先两款车在内饰设计上都很下功夫,平底的运动式方向盘、扁平的分层式环抱仪表台,以及顺势向外延展开来的车门饰板,各部分的造型都堪称和谐统一,低调中透出优雅。唯一让我觉得有点浮夸的,就是逸动DT车内出现的那道金色饰条。其次,两款车的内饰质感也很棒,可以说已经大大超越了该价位车型的平均水平。尤其是逸动,车内各处该包裹的地方都包裹了超纤皮革,装饰效果上佳的双色缝线更是触目可及,搭配上钢琴漆、多彩亚光电镀以及高光电镀的各类面板,再加上有着漂亮打孔格纹的座椅,让人感觉既养眼又舒适。按说逸动DT在这方面也做得很不错了,至少看上去是这样,如果不刻意去按一下那个硬质的注塑仪表台,你可能不会意识到,它在成本控制上还是比逸动更严苛一点。
10.25英寸的高清横屏,大大提升体验感
逸动和逸动DT内饰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那块10.25英寸中控触摸屏的所处位置了。都是一样的分辨率高达1920*720P的高清大长屏,只不过一个横亘收纳于逸动的中控台之内,一个则悬浮伫立在逸动DT的中控台上方,看上去都很有科技感。在这个“外拼灯、内拼屏”的电子化时代,自主品牌的确更应该敢想敢为,从体验感上去征服消费者。实际上,这个大屏以及它所包含的in Call 3.0智能互联系统及相关软件的确很给力。比如在车载4G网络的加持下,这个高德导航的车机版就非常好用了,不但能通过微信互联方式用手机帮车机设置目的地,并根据实际路况启用在线导航,还能与家人朋友分享车辆实时位置和行程,甚至绑定支付宝来轻松支付停车费。另外,用“小安、你好”即可唤醒的语音识别系统也很厉害,识别准确率非常高,语义理解能力也超强,诸如空调调温、导航目的地设定这些功能,动动嘴就都能搞定。对了,在逸动试驾车上我还看到原厂就预装了行车记录仪,看来留给后市场商家的商机是越来越少了。
两款车在内饰设计和质感打造上都下足了功夫,车载电子系统也很好用
动力方面就没有什么新意了,首发的逸动搭载的仍旧是原来那台采用缸内直喷技术(GDI)的1.6升四缸自吸汽油发动机,它的最大功率是94kW,峰值扭矩是168Nm。从账面数据来看,这台发动机其实还是很优秀的,毕竟升扭力超过了100Nm/L,而从11.8:1的压缩比也可见其强化程度之高。现款逸动XT RS的那台1.5T增压发动机未来会不会装到逸动上面?我想应该有这个可能。此外,传动系统方面也没啥变化,依旧是5速手动以及来自爱信的6速自动变速箱,关于这台6AT,我想成熟老道这个词都被它用滥了,谁让人家就是那么稳定可靠呢?
逸动DT的整个动力级别要比大哥低一级,1.6升发动机是多点电喷而不是直喷,因此技术参数要略弱一点。与其搭配的自动变速箱也是4AT,如果说6AT成熟老道,那该说它老当益壮还是倚老卖老呢?除了试驾的这套1.6升自吸动力,逸动DT还可搭载1.0T三缸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配6速手动变速箱。从动力配备来看,逸动DT倒是更接近于现在的悦翔V7,再综合其他方面透露的信息,看来长安在轿车的排兵布阵上确有整合之意。
从海拔接近500米的东部华侨城下到大鹏海边的七星湾,这一路试驾的是逸动,但只能老老实实地编队慢行,返程上山倒是可以自由试驾,然而又换成了逸动DT。所以,我对于动力的体验其实并不全面。对于逸动,只感觉它的初段扭力还是挺充沛的,中后段的兴奋度则不太强调,加上爱信6AT的管束也挺严,手动模式下也早早主动升档,转速表指针几乎很难触及红区。这样的设定可以理解,毕竟是一台强调舒适省油的家用车,能平顺稳当地驾驶,那才是最重要的。回转山路上一路攀升,逸动DT也没让我失望,几次上坡途中快速超车,这对于动力总成而言都是挺大考验,好在它的动力迸发和降档反应都还算利索,4AT应付这种情况倒是更简单直接。
十万级的家轿也装上自适应巡航,腿脚解放了!
其实一路编队行驶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充分体验逸动高配车所装备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真没想到,这个几年前还高高在上的高科技已经委身于区区十万的家用轿车。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博世9.3代ESP,通過同样来自博世的毫米波雷达来进行测距,在0-150km/h车速范围内都能启用。尽管没有转向辅助和车道保持功能,光是通过自动跟车将腿脚解放出来,已经让我觉得无比轻松了。这一路的山路、高速、城市道路,我几乎全程都开着ACC,自认为可以给该系统打到85分。想要吐槽的有三点:第一,即使跟车距离调到最近,低速时与前车之间还是留有一个多车身的距离,很容易被加塞;第二,在低速急弯时会突然跟丢,转过弯后重新锁定前车之前,会有个突然加速前冲的过程,虽然知道预碰撞制动系统最终会出手相助,但还是挺吓人!建议修改一下程序,加速可以再缓一点;第三,在收费站口能否识别横杆的抬放?我想试一下但没这胆量。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两款车的底盘表现吧。第二代逸动和逸动DT的方向盘总回转圈数都是2.8圈,都是偏向运动和操控的设定。低速时感觉逸动的转向力度比较轻,跑快后又变得沉稳起来,并且这套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回正和循迹性都调得很好。逸动DT的方向盘低速时稍沉一点,我更喜欢这种手感。另外,两款车都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似乎逸动的调校也是更偏舒适一点,但它对于那种连续的小减速块的反应又有点过激,这方面有待提高。逸动DT大概是考虑要经常坐更多乘客,悬架调得更硬朗。试驾当天风力很大,高速行驶时海风甚至吹得车身发飘,有机会得再试一下正常行驶的稳定性。虽然外面海风呼啸,但车内似乎听不到,感觉这两款车隔音降噪的措施都还挺到位的,NVH的基本功也不赖。对了,长安官方对逸动的制动性能非常自信,这次试驾也没有机会好好体验,将来做性能测试时我们再补上这一课。
试驾之前,长安已经公布了这两款车的预售价:第二代逸动是8-11万元,逸动DT是6-8.8万元,看来这是要上下通吃的节奏!我更期待即将推出的第二代逸动XT,这个号称自主品牌两厢车颜值担当的家伙,会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吗?
这一路我都开着ACC自适应巡航,可以给它的表现打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