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010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测评西部民族地区“五区三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最后基于测评结果提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
  [作者]陈作成,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龚新蜀,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河子,832000
  [中图分类号]FD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147-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新疆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批准号:07&ZD028)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阶段滞后、微观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活动等原因使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民族地区,难点也在民族地区。这是由我国民族地区的战略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这两个目标,就要补齐西部民族地区这块“短板”,要建立健全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现实分析
  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维持快速增长势头,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与生态改善的发展援助。另一方面是市场的支持,随着新一轮重化工业的推动,资源开采和加工类产业的市场需求增大,矿产品、原材料价格上升,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化工、水泥等类产业较快发展,而这些产业往往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充裕,技术和人才相对缺乏。在经济增长方面,发展模式是初级要素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长期锁定在低层次、低效益的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艰难性。
  民族地区内部资本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依赖于外来投资。地方出于政府追求政绩的客观需要,担心过于严格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标准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从而倾向于放宽准入标准。这种倾向与短期政绩目标相一致,但与长期发展目标相冲突。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语言、习惯、风俗,这既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限制因素。投资者进人民族地区时,必须考虑到文化、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增大了交易成本。民族地区本身的封闭惯性,对国内外与民族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构成阻碍,限制了要素的快速流入,削弱了区域经济潜力的发挥。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问的矛盾,同时生产的发展与分配关系偏离共同富裕目标的矛盾日益突出,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城乡收入差距加大,民族差距拉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绝对贫困等问题日益凸显。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常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在某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最优发展方式为目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当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改变时,根据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选择以最优发展方式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长的粗放性、经济环境发展的非持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构成了现今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外生的,内生动力不足,使西部民族地区难以实现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的不足,从总体上看主要体现为“四个依赖”:产业成长依赖资源、经济增长依赖投资、市场活力依赖国有部门与地方经济依赖政府财政。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包括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方式差距的共性问题,也包含着民族地区与我国发达地区之间发展方式差距的特有问题;既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本身的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既存在一些短期的、暂时性的发展矛盾,也存在着一些中长期的矛盾。加快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带动、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因此要加强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能力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二是优化经济结构。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要优化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结构。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西部民族地区要基于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是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发展成果的体现,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让发展成果更能够体现社会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协调,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区域内分享的公平、公正。   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框架
  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以结构化和层次分解方法构建指标体系,描述和评价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转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增长、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合理分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描述。
  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五个角度测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经济规模两个方面,发展动力包括市场化程度、消费动力与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经济结构包括要素结构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资源环境包括能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包括民生改善与城乡协调两个方面。
  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客观事实作为基本依据,保证统计指标能够科学地、客观地、准确地度量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级指标由经济增长、发展动力、经济结构、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五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1个,根据一级指标在各方面的主要特征确定;三级指标23个,由以可观测、易统计原则确定的能反映二级指标的具体经济、社会指标组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如表1: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数体系构建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数(EDMTI)是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由五个分项指数构成的一个总指数,测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其中分项指数为经济增长指数、发展动力指数、经济结构指数、资源环境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
  EDMTI指数体系分为指标体系、无量纲化方法、权重体系和合成方法体系。采用指数功效函数的改进模型作为EDMTI指数无量纲化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d=Ae(x-xs)/(xh-xs)B
  其中,d为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值(或功效分值);x为单项指标的实际值;xs为不容许值(或不允许值);xh为满意值(或刚容许值);A、B为正的待定参数。当x=xs时,表示x达到了“不允许值”,取d=60,得到A=60;当x=xh时,表示x达到了“满意值”,取d=100,得到B=-In0.6。
  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是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调整赋值而确定,同时,用加权几何平均模型作为EDMTI指数合成方法。
  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
  (一)数据选取
  西部民族地区界定为“五区三省”,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西藏、青海、贵州、云南。选取2009年五区三省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各省(区)统计年鉴。
  其中,《西藏统计年鉴2010》缺失能源消费量的数据,西藏2009年能源消费数据根据《西藏自治区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推算而得。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数据来源于2010年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发布的《科技统计报告》。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
  运用指数功效函数的改进模型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正向指标,取数据实际值的最大值为满意值,最小值为不允许值;对于逆向指标,取数据实际值的最小值为满意值,最大值为不允许值。采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指标权重见表2),然后用加权几何平均模型合成EDMTI指数(见图1)。
  1、总体评价
  西部民族地区2009年内蒙古EDMTI指数最大,为89.33,依次为广西、西藏、新疆、青海、宁夏、贵州,云南EDMTI指数最小,为73.78。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除内蒙古外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说明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2、分领域评价
  (1)二级指标分项评价
  西部民族地区EDMTI指数由五个分项指数合成,分别是经济增长指数、发展动力指数、经济结构指数、资源环境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
  内蒙古经济增长指数排名第一,为97.36,依次为贵州、宁夏、广西、青海、西藏、新疆,排名最后的是云南,其经济增长指数为63.63。经济增长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70.15,其中内蒙古、贵州、宁夏、广西的经济增长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西发展动力指数排名第一,为90.12,依次为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贵州、宁夏,西藏排名最后,其发展动力指数为69.16。发展动力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94.92,西部民族地区五区三省的经济发展动力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经济结构指数排名第一,为92.96,依次为宁夏、西藏、广西、青海、新疆、贵州,云南排名最后,其经济结构指数为69。经济结构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80,27。西部民族地区中只有内蒙古的经济结构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藏资源环境指数排名第一,为96.83,依次为内蒙古、云南、广西、贵州、新疆、青海,宁夏排名最后,其资源环境指数为68.48。资源环境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75.81,西部民族地区内蒙古、贵州、广西、西藏、新疆和云南的资源环境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宁夏和青海的资源环境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社会发展指数排名第一,为83.29,依次为西藏、宁夏、新疆、青海、广西、云南,贵州排名最后,其社会发展指数为61.58。社会发展指数的全国平均水平为75.92,西部民族地区除内蒙古社会发展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三级指标分项评价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指数除新疆外均高于全国水平,说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规模,除内蒙古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西部民族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排名最后,经济规模指数为60。   除广西的市场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消费动力与创新能力指数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化程度指数广西排名第一,依次为云南、新疆、青海、内蒙古、贵州、宁夏,西藏排名最后;消费动力指数贵州排名第一,依次为西藏、新疆、云南、青海、广西、内蒙古,宁夏排名最后;创新能力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广西、新疆、宁夏、青海、云南、贵州,西藏排名最后。
  内蒙古的要素结构指数和产业结构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西藏的产业结构指数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西部民族地区的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素结构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宁夏、广西、贵州、西藏、青海、云南,新疆排名最后;产业结构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青海、西藏、宁夏、新疆、广西、云南,贵州排名最后。
  广西和西藏的能源可持续利用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西部民族地区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可持续利用指数西藏排名第一,依次为广西、云南、新疆、贵州、内蒙古、青海,宁夏排名最后;生态环境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西藏、云南、贵州、宁夏、新疆、青海,广西排名最后。
  内蒙古的民生改善和城乡协调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和西藏的城乡协调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和城乡协调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生改善指数内蒙古排名第一,依次为新疆、青海、宁夏、西藏、广西、云南,贵州排名最后;城乡协调指数西藏排名第一,依次为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广西,贵州排名最后。
  3、结论分析
  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优于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平均水平,并且优于其他西部民族地区,主要是因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四个二级指标指数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动力指数仅次于广西。
  新疆、宁夏、广西、西藏、青海、贵州、云南等其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动力、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与全国三级指标指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全国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相对贫困,但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市场化程度低,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小,创新能力低;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低;城乡协调水平差,城乡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成果没有实现全民共享,民生有待进一步改善,预防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与民族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五、西部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异质性比较强,不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的具体原因可能差别很大,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关联性非常大,如地理区位上的劣势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民族地区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制度因素的形成;历史基础差和边境地区的敏感性造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一般不会选择在民族地区,进一步引起经济社会资源的匮乏。对影响因素之问的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区分影响某一特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根本因素和直接因素,长期存在的因素和短期可以改变的因素,才能制定出促进特定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结合经济发展方式新的内涵与西部民族地区自身经济发展实际,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一)加快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地增长。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建设,以大型企业为先导,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强大型企业的科技研发力度,确立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为媒介,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创新。
  (二)深化体制改革
  体制约束是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原因。要加快体制改革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建立健全市场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其次,改革政府机构,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使提高效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必须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位给“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健全现代企业体系,提高企业经济绩效。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和城镇的差距对一个区域的基尼系数起决定作用,城镇化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可以使区域的基尼系数变小。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城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城镇化的进行,收入分配结构也会逐步发生变化,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会逐步加强,进而推动需求结构的优化;与此同时城镇化要求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处理好区域发展与民族发展的关系。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带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或者说没有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和发展不同步性,要求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关照到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的发展,使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协调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民族经济发展利益;二是加快能力建设,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由内生动力驱动,而不是盲目地依靠外生推力,提高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要素动员能力,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中。
  [责任编辑:俸代瑜]
其他文献
【摘要】“度戒”是滇东南蓝靛瑶表达生活知识的结构性仪式行为。在国家主流意识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瑶族民间“度戒”仪式很难续持传统的结构边缘,仪式嬗变为交融传统价值和现代工具意识的表达性行为。人们将传统的成年礼“度戒”仪式结构化地发展成为增光家屋“脸面”和抬显家人地位的“夸富”行为,结构化的“度戒”仪式被人们“反结构”地改造成服务于提升家屋地位的工具。  【关键词】蓝靛瑶;度戒;结构;反结构  【作者
期刊
[摘要]民族文化根植于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从地域环境中追溯民族文化之根是塑造民族文化品牌的研究路径。瑰丽神奇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贵州独特的人文景观。世居于此的各民族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然而,在民族文化的挖掘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明显的缺陷与误区,以致使贵州民族文化产品陷入到一种形式华丽而品牌形象却十分不佳的尴尬境地。本文拟从传播人类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贵州各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以及如何正确选择
期刊
【摘要】《布洛陀经诗》不仅是壮族麽教的一部经典代表,更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经诗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既来之于壮族人民的实践又渗透并指导着壮族人民的方方面面,它集中体现在解决以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冤仇上。笔者试图通过对壮族家庭伦理特质和伦理原则的挖掘,突出“家和万事兴”是壮族人民家庭和社会观念中最重要的主题及其现实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布洛陀经诗;家庭伦理;祭神解冤  【作者】罗森壬,武汉
期刊
老挝是中南半岛北部一个内陆国家,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20万,有49个民族,其中佬族占总人口的50.3%,华侨约3万多人。全国通用老挝语,属壮侗语族,与泰、壮语相近,历史上与壮族关系密切。居民多信奉佛教,大小寺庙遍布城乡,其中以万象的銮塔最为著名。  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1945年10月12日独立,1946年建立老挝王
期刊
[摘要]道路的建设与使用使少数民族农村迅速摆脱与外界的“隔绝”或“孤立”状态,融入更为宽广的政治经济过程之中,使“地方性”与“全球化”这一二元关系发生最为直接的碰撞。在普米族村寨玉狮场的道路修建与使用过程中,外部力量的介入与当地人的应对来回反复,成为村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玉狮场村寨聚落的地理条件和发展需求是村民迫切希望修通道路的原因,而其“一个拒绝道路的村庄”的标签却成为修路中最大的障碍。
期刊
【摘要】瑶族何时开始迁入越南,史无明载,学术争讼久悬未结。本文通过对《周玄柜信歌》的破读,并与历史文献相互佐证,得出结论: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县)周玄柜与60户瑶族迁入越南宣光省锡影地区居住,是瑶族向越南迁徒的最早且规模较大的批次。  【关键词】明朝;安南;瑶族;迁徙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1-0095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在贵州民族地区的访谈,重点探讨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保护中存在的四个问题:传承人的认定程序可能存在不公平、不透明;传习人的培养困难,传承人“无徒可教”;不区分传承人类型的整体保护措施存在极大局限性;传承人文化身份逐渐模糊甚至与乡土社会产生冲突。这些问题都对“非遗”及其传承人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为此,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民族自治地方可以通过地方自治立法将上述措施加以规范化。  
期刊
[摘要]龙母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民俗,虽历经千年,却依然生命力旺盛。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发现,龙母文化在民众中传播广泛的背后事实上包含着复杂的权力关系图景:既有国家新意识形态对于仪式传播的挪用,又有市场产业化发展对于文化资源的挖掘,更有转型期社会民众对于“心灵鸡汤”的渴求。国家、市场、社会是龙母文化在当代传播的重要权力推手。同时,本文亦指出权力行使务须适度有限,否则容易造成对文化的破坏和消解。长
期刊
【摘要】在当今中国,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与亚国家层面的“各民族”都被称为民族,这就造成语义的模糊、混用和学界的困扰争鸣;在英文翻译上也难以精准表述,目前的两种译法nationality和ethnic group都引起一些异议。民族概念必须以尊重历史、符合现实、符合我国的族际政治和民族关系为原则。本文试提出当今中国亚国家层次的各民族,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应平等地称之为“族元”——即共同形塑中华民族、
期刊
【摘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形式对处于旅游发展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新村和桂林临桂蝴蝶谷瑶寨景区的乡村旅游与社会矛盾疏解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对社会矛盾疏解的程度在旅游发展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是不一致的,处于旅游稳定阶段的乡村旅游对社会矛盾的疏解作用最大,旅游衰落阶段次之,旅游发展阶段最弱。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矛盾疏解  【作者】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