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推行的大背景下,教育目标也有所变化,新课标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课程是初中学生了解物质的构成,认识世界客观规律地有效途径,化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重要帮助。化学本身的知识存在着很强的联系性,各个知识点之间既有细微区别又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不进行对比,很难准确区分知识点之间的差别。而很多化学教师只是按照教材顺序来讲解知识,没有建立教学内容之间的對比模型,没有通过对比来介绍化学物质的内在区别与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容易把零散的知识点搞混淆,对学习化学感到困难。教师需要适当运用对比教学法,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对比和区别,比较同类的物质具有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本文主要针对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中的运用展开论述,为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教学 比较教学法
初中化学涉及物质的表面特性、内在特性、化学特征、化学特征等不同的维度,化学是具有很强逻辑性和推理性的学科,衍生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都是比较碎片化的。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如果分不清该知识点所对应的内容,就很容易感到力不从心,感到知识储备不足,甚至出现知识脱节的现象。教师需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根据物质和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归纳出两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探究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把握各个层次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以下是关于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运用比较教学法的相关建议。
一、对不同的物质进行横向比较
对于大部分的初中学生来说,如何理解化学中的同一范围中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是难度比较大的事情,化学教学中涉及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并且有一些化学物质的外在形状是一模一样的,仅仅依靠人类的肉眼是无法准确区分这些物质的,还需要借助化学反应才可以把他们区分开来。因此,学生在判断这些物质时就很容易产生混淆,对于化学物质理解不够透彻,就难以理解系统性的化学计算公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化学教学时运用比较法,把不同的化学物质串联起来,一起讲解这些物质,并进行内在和外在特征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对化学课程有一个连贯性的认识,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各种盐类》这部分化学内容时,可以把氯化钠和碳酸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在外表特征上,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是白色的小颗粒状固体,即它们的外表具有相似性。在气味上,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没有气味的物质,如果靠嗅觉是无法准确区分它们的属性的。在内在特征方面,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它是离子化合物的一种,而碳酸钠则是有钠离子和碳酸根构成。在化学特性上,氯化钠遇到水只会溶解在水里,是一种化学反应,即氯化钠和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碳酸钠放到水里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是碳酸钠和水相遇就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产生了CO2,CO2不溶于水,以气体的形式溢出。通过这样吧两种物体放在一起对比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二者的外在联系,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两种物质之间的化学特性的区别,只要学生记住了其中一种物质的特征,就可以推断出另外一种物质的特性,让学生可以清晰地记忆知识点。
二、不同化学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对比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条件是化学反应的基础,而在不同的化学条件中,即使是同样的化学物质也会发生不一样的反应,产生不同的新物质。化学条件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化学条件对物质化学反应的影响。
例如,平时经常看到的铁,如果把一根铁丝绑上红磷,然后把红磷点燃,迅速把铁丝放到充满氧气的试管之中,然后就会看到红磷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火花,在红磷持续燃烧的过程中,试管内考试产生大量的白烟,直到红磷被烧完。这时候,抽出铁丝,可以看到铁丝变黑了,而且和氧气在高温燃烧的环境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新的黑色固体物质,即是四氧化三铁。这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会产生四氧化三铁这种物质,而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在红磷燃烧后,试管内的产生的物质则是氧化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四氧化三铁的物质,虽然二者都含有氧原子和铁原子,但是构成他们的原子式不同,导致了这二者是有着千差万别的物质。教师通过在不同的化学反应条件下进行实验,让学生对比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学会正确区分在如何条件下得到何种物质。
三、比较同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
除了化学物质本身之外,化学环境也是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范畴,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化学知识来为人类社会服务。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比较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化学反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不同环境中发挥同一化学物质的作用,做到学以致用。、
在学到《宇宙的化学物质》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都知道,人类需要依靠氧气才能够存活下来,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很多星球是没有氧气存在的,或者说氧气的含量非常少,如果人类要想登上其他星球,如何携带和保存氧气呢。即同样都是氧气这种物质,在不同的大气环境中,氧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含量,探究氧气在不同环境中的保存方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这是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在环境的区别,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初中化学具有很强的知识连贯性和科学性,学生容易对化学知识产生混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比较化学物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可以准确区别各种物质和化学反应,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白丽敏,徐宝芳.比较教学法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2]李文龙.初中化学比较教学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教学 比较教学法
初中化学涉及物质的表面特性、内在特性、化学特征、化学特征等不同的维度,化学是具有很强逻辑性和推理性的学科,衍生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都是比较碎片化的。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如果分不清该知识点所对应的内容,就很容易感到力不从心,感到知识储备不足,甚至出现知识脱节的现象。教师需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根据物质和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归纳出两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探究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把握各个层次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以下是关于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运用比较教学法的相关建议。
一、对不同的物质进行横向比较
对于大部分的初中学生来说,如何理解化学中的同一范围中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是难度比较大的事情,化学教学中涉及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并且有一些化学物质的外在形状是一模一样的,仅仅依靠人类的肉眼是无法准确区分这些物质的,还需要借助化学反应才可以把他们区分开来。因此,学生在判断这些物质时就很容易产生混淆,对于化学物质理解不够透彻,就难以理解系统性的化学计算公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化学教学时运用比较法,把不同的化学物质串联起来,一起讲解这些物质,并进行内在和外在特征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对化学课程有一个连贯性的认识,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各种盐类》这部分化学内容时,可以把氯化钠和碳酸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在外表特征上,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是白色的小颗粒状固体,即它们的外表具有相似性。在气味上,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没有气味的物质,如果靠嗅觉是无法准确区分它们的属性的。在内在特征方面,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它是离子化合物的一种,而碳酸钠则是有钠离子和碳酸根构成。在化学特性上,氯化钠遇到水只会溶解在水里,是一种化学反应,即氯化钠和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碳酸钠放到水里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是碳酸钠和水相遇就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产生了CO2,CO2不溶于水,以气体的形式溢出。通过这样吧两种物体放在一起对比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二者的外在联系,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两种物质之间的化学特性的区别,只要学生记住了其中一种物质的特征,就可以推断出另外一种物质的特性,让学生可以清晰地记忆知识点。
二、不同化学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对比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条件是化学反应的基础,而在不同的化学条件中,即使是同样的化学物质也会发生不一样的反应,产生不同的新物质。化学条件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化学条件对物质化学反应的影响。
例如,平时经常看到的铁,如果把一根铁丝绑上红磷,然后把红磷点燃,迅速把铁丝放到充满氧气的试管之中,然后就会看到红磷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火花,在红磷持续燃烧的过程中,试管内考试产生大量的白烟,直到红磷被烧完。这时候,抽出铁丝,可以看到铁丝变黑了,而且和氧气在高温燃烧的环境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新的黑色固体物质,即是四氧化三铁。这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会产生四氧化三铁这种物质,而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在红磷燃烧后,试管内的产生的物质则是氧化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四氧化三铁的物质,虽然二者都含有氧原子和铁原子,但是构成他们的原子式不同,导致了这二者是有着千差万别的物质。教师通过在不同的化学反应条件下进行实验,让学生对比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学会正确区分在如何条件下得到何种物质。
三、比较同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
除了化学物质本身之外,化学环境也是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范畴,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化学知识来为人类社会服务。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比较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化学反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不同环境中发挥同一化学物质的作用,做到学以致用。、
在学到《宇宙的化学物质》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都知道,人类需要依靠氧气才能够存活下来,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很多星球是没有氧气存在的,或者说氧气的含量非常少,如果人类要想登上其他星球,如何携带和保存氧气呢。即同样都是氧气这种物质,在不同的大气环境中,氧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含量,探究氧气在不同环境中的保存方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这是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在环境的区别,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初中化学具有很强的知识连贯性和科学性,学生容易对化学知识产生混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比较化学物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可以准确区别各种物质和化学反应,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白丽敏,徐宝芳.比较教学法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2]李文龙.初中化学比较教学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