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的经典著作,其小说读本以及影视版本均受到了读者及观众的喜爱。小说与影片通过不同的叙事形式、人物设置以及主题风格,展现了影视作品与小说读本的差异性,但同时在精神内涵上,两者通过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对主人公不屈服于自然的奋斗精神形成了一致的阐述。尽管在某些方面电影与小说呈现了不同的诠释特征,但仍然让观众通过影视的表达,感受到了海明威想要表现的思想内涵。可以说电影版《老人与海》是以全新角度诠释小说作品的过程。据此,本文对比《老人与海》的小说版本和影视版本,探究两者的共同点、一致性,分析两者的差异性,揭示电影的亮点,感受原著的思想核心。
关键词:老人与海;小说读本;文学语言
一、《老人与海》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的共同点
《老人与海》影视版本在塑造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老人形象时,与小说读本如出一辙。《老人与海》创作于1952年,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可见其核心的文体风格是成熟而优秀的。电影版本在核心主题上维持了原作的风格,从而进一步体现原作的主旨,表达时代的精神,探究人类的尊严与优雅的风度。正是与原著高度的一致性,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因而和原著一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人物性格是整个小说中十分鲜明的特征。主人公的硬汉性格在小说与电影中均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他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在海上面对重压时,仍然保持着坚定、乐观的态度。这种坚定的意志精神表达了人类面对生活重压时,呈现出的高雅风度,或者说是人类尊严的集中体现。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以这一人物性格为主。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这一人物性格,利用生动形象的抗争画面,表达了主人公的思想特征、性格特点。除了经典的海上斗争画面以外,桑地亚哥的回忆也与人物性格的表达息息相关。他梦到与黑人比赛掰手腕、梦到草原上的狮子。这些内容对于塑造主人公人物性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促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主人公所表达出的坚毅、执着,从安静的梦境中缓缓地传达给观众。电影塑造出的永不服输的坚毅性格与小说完全一致,形成了核心主题的有力展现。正是电影《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过人之处,凸显出了海明威在小说人物性格展现方面的优势,即丰满、细致、令人感同身受。
(二)主题思想的一致性
《老人与海》通过桑地亚哥不断拼搏、战胜困难的情节,来体现人的尊严以及人的价值,这与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状态冷漠有一定的关联。海明威通过大量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核心的主题,那就是坚定、坚韧不拔、迎接挑战。电影同样通过多个细节,展现了这种主题精神。桑地亚哥与小男孩的对话以及与小男孩父母的对话,可以了解他实际的生活情况,他的生活境况处于被社会孤立的状态,没有人愿意同他交往,绝大多数人冷落他,也有一些人唾弃他。然而,在这种淡漠、冷酷的社会环境中,有两个主题显得弥足珍贵。一是与其他人不同,穿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展现善良与纯真的小男孩。他的善良与其他人的认知无关,他没有冷漠地对待桑地亚哥,反而从他的视角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老人形象。二是桑地亚哥自己的选择,他并没有受外界的影响选择一蹶不振。相反,他坚定地相信自己始终会与这片海站在一起,有着如战士般的精神,生理上的老,并未使他失去征服海洋的梦想与追求。无论是电影与小说,都为世人展现了这种克服困难的精神。桑地亚哥在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他的奋斗精神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三)形象塑造的一致性
小说和电影都通过多个方式对人物进行了塑造,尤其是在主人公的形象上。小男孩儿对于老人的回忆、老人在海上的遭遇、老人斗争的过程、老人的梦境以及自己的回忆,小说中这些直接的描写,对突出他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为了精神追求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电影同样从这一角度对老人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塑造。虽然他年事已高,但依然为了收获和生活,选择出海捕鱼。当他面临一个人漂泊在大海上的境遇时,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始终将捕到大马林鱼作为自己的理想。不仅与海中的大马林鱼搏斗,同时在面对鲨鱼时不屈不挠、勇敢抗争。这种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不惧怕困难的精神,是常人难以想象和具备的。正是由于老人坚定的信念、决不放弃的精神,才使老人做出与海洋斗争的行为。老人在海洋中的生存,就如同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一样。老人的形象塑造在于不惧人生中的危机与挑战,战胜生命中出现的“鲨鱼”,捕获属于自己的“大马林鱼”。人们所追求的财富、自由理想,都是通过勇敢斗争所得来的。尽管老人体力不足、已经年迈,但他在精神上从未想过放弃,他依靠坚定的决心,用一点食物与淡水,打败了绝望的心理,赢回自己的战利品。
二、《老人与海》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的差异性
尽管《老人与海》的电影版本与小说读本存在着一致性,在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形象塑造方面高度统一。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诸多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电影对于主人公不屈服精神的刻画,了解文字及电影呈现的不同情感冲击,更加深入地了解《老人与海》这部作品。
(一)文学语言叙事和影视造型叙事的差异
小说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叙事手段上的不同。小说运用了文学的语言,进行循序渐进的铺设叙事。而电影则是运用了影视的造型语言,通过画面形象的塑造,来完成视觉冲击的叙事。这种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小说是文字描写,属文学作品;而电影是空间视觉及声音的动态场景,创造的视觉造型画面。文学语言叙述,更有助于把控细节。“日落后,他把布袋围住颈项,覆在背上,又小心翼翼地把它垫在绕肩的索底。这么一来,他便有办法向前俯靠在船头,简直是有点舒服了”。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布袋围住颈项的动作,小说也通过细致的描写,详细地解释了这一行为的原因,用这一细节突出老人对于出海的熟悉以及海上的艰苦。电影显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解释原因,它通过声音以及动态的视觉造型来完成叙事。当出现这一画面时,我们能够通过老人的行为、表情来感受“有点舒服了”这样的感觉。除了细节的差异,音乐及画面的情感塑造也是小说与电影在叙事手段上的重要差异。电影能够通过音乐及画面表现多种概念性的场景。而小说仅仅能够通过读者的共鸣与想象来感受丰富的情感内容。例如电影《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出海时,渔灯点点、夜色深沉,小男孩在岸边挥手告别,夜色美好而朦胧。静逸的夜景,暗示了老人出海后不可预估的狂风暴雨。而小说只能通过语言塑造情景,无法真正地将画面呈现出来。此外,电影在画面描绘上更加丰富,海滩上的海鸥、漂泊在海上的漁船,唯美的画面与电影配乐融合在一起,营造温馨、和谐、惊险的戏份。而小说显然不能够有声有色地描述这些场景。电影是视觉的享受,无论是蔚蓝的大海,还是一望无际的天空,都给予人直接的视觉冲击。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给予的是文字的描绘,通过作者精炼细致的语言,老人在海上的斗争场面随着读者的想象无限延伸。小说和电影在叙事方面都构建了一幅宏大的画面。小说用语言的叙事形式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电影则通过细致的造型叙事,利用极致的画面,展现造型叙事艺术。 (二)全知叙事视角和限知叙事视角的差异
叙事就是讲故事,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原著,叙事都是这些文化活动中所体现的核心功能。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艺术,而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是故事的核心。由此可见,小说叙事与电影的叙事都是表达作品核心主题的观念。而叙事过程由哪一个角度、哪一个方面进行切入,就是叙事视角。
全知叙事视角就是作者以上帝视角,以客观的角度对故事进行总体的叙述,作者是整个小说的全知者,他无所不知;而限知叙事视角则是以作品中特定的人物角色去观察整个世界,以他的所知所感,从特定的角度、限定的认知范围,对事件进行叙述,从而获得对应的体验和感受。尽管小说与电影采用的均是全知及限知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但显然小说更倾向于作者的主观意识。作者作为全知者,在小说中的出现更为频繁。小说以全知叙事视角为主,而电影则以限知叙事视角为主。小说开篇就交代了“那老人独驾轻舟,在墨西哥湾暖流里捕鱼,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在老人独自一人出海后,到了夜晚,“黎明之前,海上寒冷,他便在船板上撑体取暖。它能撑多久,我就能撑多久,他想”。这些叙事都是以第三者的角度,站在全景的视角上对发生的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这就是全知的叙事视角。桑地亚哥出海的背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的内心形态,他所带有的情感以及体验,都由这种全知的叙事视角展开。小说由全知视角逐步叙述这些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在海上斗争的过程中,全知视角更是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让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意图,产生感同身受的阅读效果。电影与小说运用了同样的全知叙事视角讲述故事,但插入了更多的限知叙事视角,以人物的体验来代替客观的介绍。这里人物的体验并不是指出现的其他渔民,或始终对老人表达出善意的小男孩,相反电影以老人作为主观叙事视角,它将老人作为限知叙事视角的切入点,通过以老人的体验完成客观介绍,从而让观众通过老人的行为思想,感受人物内心世界。限知叙事视角促使影片在重点情节上实现了情感的渲染。尽管影视作品呈现出的画面变幻多姿,但仍然促使其在叙事视角上统一而令人感同身受。
(三)女性描写、设置和女性角色缺席的差异
一般来说,一部小说的人物塑造,除了主人公以外,还会利用女性角色来凸显其中不同人物的特性,丰富人物群像的刻画。而《老人与海》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小说中女性角色的缺席。可以说,整部小说中最为主要的女性角色就是老人钓到的雌性马林鱼,除此以外,整部作品没有任何女性角色登场。老人的妻子过世多年,老人的女儿远嫁他方。这种缺乏塑造女性角色的特征,既让《老人与海》区别于其他作品,又让《老人与海》缺乏从女性视角上表达特定的观点。然而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海明威忽视或不选择塑造女性角色,电影运用了一定的场景,对女性角色进行了描绘、设置,改变了女性角色的缺席这一特征。
首先,影片塑造了一个原著中没有出现的女性形象,老人的妻子,她代表的是社会中饱含善意的人。初到小镇,她并没有打算久留,也对老人不感兴趣。随着停留小镇的时间越长,她开始关注老人。当她发现老人出海两天仍未归来时,她并没有像其他妇女一样翘首以望,反而积极地行动起来,不仅跑到当地市政府求助,更是提议找条小船去寻找老人。这位善良的人最终没有成功实行救援计划,然而她却通过自己的梦境满足了美好的愿望:我梦见他被一条大船救了,看上去像塞尔维亚国王号。他美美地吃了一顿,有鸡肉炒饭、小牛肉,好吃极了!
其次,影片塑造了老人的女儿。与小说里女儿远嫁他方从未出现不同,电影中女儿从哈瓦那归来,看望他年迈的父亲。小说中小男孩为老人披上一块大毛巾的行为,在电影中改为由他的女儿完成。女儿不仅为父亲带来了水果,还劝他和她一起回到哈瓦那。从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关爱。尽管影片中女儿第二次出现时发了一通牢骚,让人觉得她赡养父亲是出于怕被别人说闲话,然而影片最后她奔向老人的动作,她跟在老人身边问:“您想见见您的孙子吗?”这些行为和言语,都表达出她对父亲诚挚的关爱及深厚的感情。
(四)硬汉人物叙事主题与和谐、爱的主题差异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桑地亚哥具备了所有的硬汉特质。他生活曲折,但是却经受住了磨难的考验;他面对周围人的闲言闲语依然选择了出海远行;他成功捕获大马林鱼,并抵御鲨鱼的进攻;他不顾身体上的病痛,面对理想毫不动摇;他忍受着海上的孤独,顶着狂风暴雨的重压,但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态度。小说在硬汉人物叙事主题方面,通过对桑地亚哥人物形象的塑造,将这种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老人与海》小说读本本身取材于一个古巴渔民的亲身经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特征。作者的创作风格更着重表现桑地亚哥的形象。人们从小说的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即使被毁灭,也不能够被打败”的精神。小说配合简洁的语言,带来了深刻的思想,既表达了海明威自身深刻的情感,也让读者从小说情节中慢慢体会到小说所带来的深刻内涵。电影在凸显桑地亚哥硬汉人物的思想主题上,同样投下了浓墨重彩。但与之对应的是电影在“和谐与爱”的主题上的开拓。电影中,除了硬汉桑地亚哥的刻画,小男孩马诺林也是其中的主要角色。与小说中小男孩只在开头和结尾出现不同,电影里小男孩马诺林与老人快乐的回忆紧密相连。小男孩儿是善良纯真的角色代表,桑地亚哥与小男孩有多处对话的场景。通过这些场景,桑地亚哥表达了他对打鱼的快乐回忆。对话中,桑地亚哥脸上写满了慈祥与爱意,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他为整部影片提供了慈祥与爱意的基调。老人对于海的感情并不是抗争,相反,大海是他理想的源泉,是他深爱的“拉马”,他对大海怀揣着深厚的热爱之情。小男孩儿对桑地亚哥的关心、帮助,也体现了他对桑地亚哥无私的关怀。这些场景都呈现出和谐友爱的基调,传达出一种平等的关爱。无论是小男孩对桑地亚哥的爱,还是桑地亚哥对于大海的爱,都是电影对于主题的扩展,从硬汉人物的叙事主题向和谐与爱的主题的追寻与探索。
三、结语
海明威作为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在一战做过战地记者,因此拥有战地小说的写作经验。然而这篇1952年发表的《老人与海》,却与之前的战地小说有着很大的反差。《老人与海》对之后的文学作品产生了诸多影响,例如文学风格等,还引起电影版本的改编。电影《老人与海》与小说版维持了核心主题的统一,在认知叙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叙事视角差异。电影作为视觉及听觉的艺术,艺术形式比小说更为丰富,视听语言和画面语言更为多样。由此可见电影与小说文本之间的差异。本文通过理性分析版本之间的异同,能够深入地感受《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所营造的形象、表达的人物性格以及力图凸显的时代精神和主题。
参考文献:
〔1〕胡琼方.对比《老人与海》的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分析[J].《北方文学:下》,2013:110-111.
〔2〕段绍俊.对比《老人与海》的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J].电影文学,2010:101-102.
〔3〕胡翠琴.电影《老人与海》和小说文本的对比解读[J].电影文学,2015:102-104.
关键词:老人与海;小说读本;文学语言
一、《老人与海》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的共同点
《老人与海》影视版本在塑造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老人形象时,与小说读本如出一辙。《老人与海》创作于1952年,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可见其核心的文体风格是成熟而优秀的。电影版本在核心主题上维持了原作的风格,从而进一步体现原作的主旨,表达时代的精神,探究人类的尊严与优雅的风度。正是与原著高度的一致性,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因而和原著一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人物性格是整个小说中十分鲜明的特征。主人公的硬汉性格在小说与电影中均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他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在海上面对重压时,仍然保持着坚定、乐观的态度。这种坚定的意志精神表达了人类面对生活重压时,呈现出的高雅风度,或者说是人类尊严的集中体现。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以这一人物性格为主。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这一人物性格,利用生动形象的抗争画面,表达了主人公的思想特征、性格特点。除了经典的海上斗争画面以外,桑地亚哥的回忆也与人物性格的表达息息相关。他梦到与黑人比赛掰手腕、梦到草原上的狮子。这些内容对于塑造主人公人物性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促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主人公所表达出的坚毅、执着,从安静的梦境中缓缓地传达给观众。电影塑造出的永不服输的坚毅性格与小说完全一致,形成了核心主题的有力展现。正是电影《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过人之处,凸显出了海明威在小说人物性格展现方面的优势,即丰满、细致、令人感同身受。
(二)主题思想的一致性
《老人与海》通过桑地亚哥不断拼搏、战胜困难的情节,来体现人的尊严以及人的价值,这与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状态冷漠有一定的关联。海明威通过大量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核心的主题,那就是坚定、坚韧不拔、迎接挑战。电影同样通过多个细节,展现了这种主题精神。桑地亚哥与小男孩的对话以及与小男孩父母的对话,可以了解他实际的生活情况,他的生活境况处于被社会孤立的状态,没有人愿意同他交往,绝大多数人冷落他,也有一些人唾弃他。然而,在这种淡漠、冷酷的社会环境中,有两个主题显得弥足珍贵。一是与其他人不同,穿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展现善良与纯真的小男孩。他的善良与其他人的认知无关,他没有冷漠地对待桑地亚哥,反而从他的视角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老人形象。二是桑地亚哥自己的选择,他并没有受外界的影响选择一蹶不振。相反,他坚定地相信自己始终会与这片海站在一起,有着如战士般的精神,生理上的老,并未使他失去征服海洋的梦想与追求。无论是电影与小说,都为世人展现了这种克服困难的精神。桑地亚哥在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他的奋斗精神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三)形象塑造的一致性
小说和电影都通过多个方式对人物进行了塑造,尤其是在主人公的形象上。小男孩儿对于老人的回忆、老人在海上的遭遇、老人斗争的过程、老人的梦境以及自己的回忆,小说中这些直接的描写,对突出他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为了精神追求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电影同样从这一角度对老人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塑造。虽然他年事已高,但依然为了收获和生活,选择出海捕鱼。当他面临一个人漂泊在大海上的境遇时,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始终将捕到大马林鱼作为自己的理想。不仅与海中的大马林鱼搏斗,同时在面对鲨鱼时不屈不挠、勇敢抗争。这种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不惧怕困难的精神,是常人难以想象和具备的。正是由于老人坚定的信念、决不放弃的精神,才使老人做出与海洋斗争的行为。老人在海洋中的生存,就如同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一样。老人的形象塑造在于不惧人生中的危机与挑战,战胜生命中出现的“鲨鱼”,捕获属于自己的“大马林鱼”。人们所追求的财富、自由理想,都是通过勇敢斗争所得来的。尽管老人体力不足、已经年迈,但他在精神上从未想过放弃,他依靠坚定的决心,用一点食物与淡水,打败了绝望的心理,赢回自己的战利品。
二、《老人与海》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的差异性
尽管《老人与海》的电影版本与小说读本存在着一致性,在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形象塑造方面高度统一。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诸多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电影对于主人公不屈服精神的刻画,了解文字及电影呈现的不同情感冲击,更加深入地了解《老人与海》这部作品。
(一)文学语言叙事和影视造型叙事的差异
小说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叙事手段上的不同。小说运用了文学的语言,进行循序渐进的铺设叙事。而电影则是运用了影视的造型语言,通过画面形象的塑造,来完成视觉冲击的叙事。这种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小说是文字描写,属文学作品;而电影是空间视觉及声音的动态场景,创造的视觉造型画面。文学语言叙述,更有助于把控细节。“日落后,他把布袋围住颈项,覆在背上,又小心翼翼地把它垫在绕肩的索底。这么一来,他便有办法向前俯靠在船头,简直是有点舒服了”。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布袋围住颈项的动作,小说也通过细致的描写,详细地解释了这一行为的原因,用这一细节突出老人对于出海的熟悉以及海上的艰苦。电影显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解释原因,它通过声音以及动态的视觉造型来完成叙事。当出现这一画面时,我们能够通过老人的行为、表情来感受“有点舒服了”这样的感觉。除了细节的差异,音乐及画面的情感塑造也是小说与电影在叙事手段上的重要差异。电影能够通过音乐及画面表现多种概念性的场景。而小说仅仅能够通过读者的共鸣与想象来感受丰富的情感内容。例如电影《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出海时,渔灯点点、夜色深沉,小男孩在岸边挥手告别,夜色美好而朦胧。静逸的夜景,暗示了老人出海后不可预估的狂风暴雨。而小说只能通过语言塑造情景,无法真正地将画面呈现出来。此外,电影在画面描绘上更加丰富,海滩上的海鸥、漂泊在海上的漁船,唯美的画面与电影配乐融合在一起,营造温馨、和谐、惊险的戏份。而小说显然不能够有声有色地描述这些场景。电影是视觉的享受,无论是蔚蓝的大海,还是一望无际的天空,都给予人直接的视觉冲击。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给予的是文字的描绘,通过作者精炼细致的语言,老人在海上的斗争场面随着读者的想象无限延伸。小说和电影在叙事方面都构建了一幅宏大的画面。小说用语言的叙事形式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电影则通过细致的造型叙事,利用极致的画面,展现造型叙事艺术。 (二)全知叙事视角和限知叙事视角的差异
叙事就是讲故事,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原著,叙事都是这些文化活动中所体现的核心功能。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艺术,而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是故事的核心。由此可见,小说叙事与电影的叙事都是表达作品核心主题的观念。而叙事过程由哪一个角度、哪一个方面进行切入,就是叙事视角。
全知叙事视角就是作者以上帝视角,以客观的角度对故事进行总体的叙述,作者是整个小说的全知者,他无所不知;而限知叙事视角则是以作品中特定的人物角色去观察整个世界,以他的所知所感,从特定的角度、限定的认知范围,对事件进行叙述,从而获得对应的体验和感受。尽管小说与电影采用的均是全知及限知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但显然小说更倾向于作者的主观意识。作者作为全知者,在小说中的出现更为频繁。小说以全知叙事视角为主,而电影则以限知叙事视角为主。小说开篇就交代了“那老人独驾轻舟,在墨西哥湾暖流里捕鱼,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在老人独自一人出海后,到了夜晚,“黎明之前,海上寒冷,他便在船板上撑体取暖。它能撑多久,我就能撑多久,他想”。这些叙事都是以第三者的角度,站在全景的视角上对发生的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这就是全知的叙事视角。桑地亚哥出海的背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的内心形态,他所带有的情感以及体验,都由这种全知的叙事视角展开。小说由全知视角逐步叙述这些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在海上斗争的过程中,全知视角更是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让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意图,产生感同身受的阅读效果。电影与小说运用了同样的全知叙事视角讲述故事,但插入了更多的限知叙事视角,以人物的体验来代替客观的介绍。这里人物的体验并不是指出现的其他渔民,或始终对老人表达出善意的小男孩,相反电影以老人作为主观叙事视角,它将老人作为限知叙事视角的切入点,通过以老人的体验完成客观介绍,从而让观众通过老人的行为思想,感受人物内心世界。限知叙事视角促使影片在重点情节上实现了情感的渲染。尽管影视作品呈现出的画面变幻多姿,但仍然促使其在叙事视角上统一而令人感同身受。
(三)女性描写、设置和女性角色缺席的差异
一般来说,一部小说的人物塑造,除了主人公以外,还会利用女性角色来凸显其中不同人物的特性,丰富人物群像的刻画。而《老人与海》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小说中女性角色的缺席。可以说,整部小说中最为主要的女性角色就是老人钓到的雌性马林鱼,除此以外,整部作品没有任何女性角色登场。老人的妻子过世多年,老人的女儿远嫁他方。这种缺乏塑造女性角色的特征,既让《老人与海》区别于其他作品,又让《老人与海》缺乏从女性视角上表达特定的观点。然而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海明威忽视或不选择塑造女性角色,电影运用了一定的场景,对女性角色进行了描绘、设置,改变了女性角色的缺席这一特征。
首先,影片塑造了一个原著中没有出现的女性形象,老人的妻子,她代表的是社会中饱含善意的人。初到小镇,她并没有打算久留,也对老人不感兴趣。随着停留小镇的时间越长,她开始关注老人。当她发现老人出海两天仍未归来时,她并没有像其他妇女一样翘首以望,反而积极地行动起来,不仅跑到当地市政府求助,更是提议找条小船去寻找老人。这位善良的人最终没有成功实行救援计划,然而她却通过自己的梦境满足了美好的愿望:我梦见他被一条大船救了,看上去像塞尔维亚国王号。他美美地吃了一顿,有鸡肉炒饭、小牛肉,好吃极了!
其次,影片塑造了老人的女儿。与小说里女儿远嫁他方从未出现不同,电影中女儿从哈瓦那归来,看望他年迈的父亲。小说中小男孩为老人披上一块大毛巾的行为,在电影中改为由他的女儿完成。女儿不仅为父亲带来了水果,还劝他和她一起回到哈瓦那。从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关爱。尽管影片中女儿第二次出现时发了一通牢骚,让人觉得她赡养父亲是出于怕被别人说闲话,然而影片最后她奔向老人的动作,她跟在老人身边问:“您想见见您的孙子吗?”这些行为和言语,都表达出她对父亲诚挚的关爱及深厚的感情。
(四)硬汉人物叙事主题与和谐、爱的主题差异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桑地亚哥具备了所有的硬汉特质。他生活曲折,但是却经受住了磨难的考验;他面对周围人的闲言闲语依然选择了出海远行;他成功捕获大马林鱼,并抵御鲨鱼的进攻;他不顾身体上的病痛,面对理想毫不动摇;他忍受着海上的孤独,顶着狂风暴雨的重压,但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态度。小说在硬汉人物叙事主题方面,通过对桑地亚哥人物形象的塑造,将这种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老人与海》小说读本本身取材于一个古巴渔民的亲身经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特征。作者的创作风格更着重表现桑地亚哥的形象。人们从小说的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即使被毁灭,也不能够被打败”的精神。小说配合简洁的语言,带来了深刻的思想,既表达了海明威自身深刻的情感,也让读者从小说情节中慢慢体会到小说所带来的深刻内涵。电影在凸显桑地亚哥硬汉人物的思想主题上,同样投下了浓墨重彩。但与之对应的是电影在“和谐与爱”的主题上的开拓。电影中,除了硬汉桑地亚哥的刻画,小男孩马诺林也是其中的主要角色。与小说中小男孩只在开头和结尾出现不同,电影里小男孩马诺林与老人快乐的回忆紧密相连。小男孩儿是善良纯真的角色代表,桑地亚哥与小男孩有多处对话的场景。通过这些场景,桑地亚哥表达了他对打鱼的快乐回忆。对话中,桑地亚哥脸上写满了慈祥与爱意,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他为整部影片提供了慈祥与爱意的基调。老人对于海的感情并不是抗争,相反,大海是他理想的源泉,是他深爱的“拉马”,他对大海怀揣着深厚的热爱之情。小男孩儿对桑地亚哥的关心、帮助,也体现了他对桑地亚哥无私的关怀。这些场景都呈现出和谐友爱的基调,传达出一种平等的关爱。无论是小男孩对桑地亚哥的爱,还是桑地亚哥对于大海的爱,都是电影对于主题的扩展,从硬汉人物的叙事主题向和谐与爱的主题的追寻与探索。
三、结语
海明威作为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在一战做过战地记者,因此拥有战地小说的写作经验。然而这篇1952年发表的《老人与海》,却与之前的战地小说有着很大的反差。《老人与海》对之后的文学作品产生了诸多影响,例如文学风格等,还引起电影版本的改编。电影《老人与海》与小说版维持了核心主题的统一,在认知叙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叙事视角差异。电影作为视觉及听觉的艺术,艺术形式比小说更为丰富,视听语言和画面语言更为多样。由此可见电影与小说文本之间的差异。本文通过理性分析版本之间的异同,能够深入地感受《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所营造的形象、表达的人物性格以及力图凸显的时代精神和主题。
参考文献:
〔1〕胡琼方.对比《老人与海》的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分析[J].《北方文学:下》,2013:110-111.
〔2〕段绍俊.对比《老人与海》的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J].电影文学,2010:101-102.
〔3〕胡翠琴.电影《老人与海》和小说文本的对比解读[J].电影文学,201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