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那人·那法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其他还有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各1道,北京卷2道。2020年,在抗击疫情和高考延期背景下,命题专家坚守“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立足于“稳”,着手于“巧”,体现了为国选才的政治担当和实践智慧,既保持了高考作文命题在年度上的方向性风格,又呼应了本年度独特的社会现象,更进一步落实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回顾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大体来说,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全国Ⅰ卷:历史人物评说。考查主题: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全国Ⅱ卷: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考查主题: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Ⅲ卷: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考查主题:反思自我、规划人生。新高考I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考查主题: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新高考Ⅱ卷:带你走近某地。考查主题:文化自信、地域文化。题型与文体集中在三大类型:1.任务驱动型: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2.新材料作文:新高考I卷、浙江卷、江蘇卷、上海卷、天津卷、北京卷(大作文题);3.命题作文:新高考Ⅱ卷、北京卷(小作文题)。
  笔者以全国Ⅲ卷为例,探讨高考作文中的核心素养和备考导向。
  一、那文:“等闲识得高考面,万紫千红总不变”
  《道德经》有言:“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老子提倡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正如近三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与历年题目相比确实有所变化。就拿全国Ⅲ卷来说,2018年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我看高考”,2019年是人文情怀漫画类,2020年出现了书信体。书信属于应用文,对于平时惯写记叙文、议论文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无论是事件现象类、寓言漫画类,还是应用文体式,都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高考评价体系考查内容趋向明显,即总体体现“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家国情怀”五个层面。“核心价值”层面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思考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学科素养”层面体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关键能力”层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必备知识”层面指引学生掌握探索问题情境时必须具备的知识,如演讲稿、书信写作的基本常识;“家国情怀”层面厚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可以说,近三年的作文试题总体趋向于体现这五个层面的要求。
  总的来说,高考作文无论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还是全国Ⅲ卷,作文题目合理创设情境,立足学生视角与现实对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个性阐述,在现实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尤其是全国Ⅲ卷已加入或隐或显的任务,加入对语言运用的目标考查,因此要在日常写作教学中突出应用性、真实性、情境性、思辨性,在备考中着重从“立德树人”导向和思维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立足事件、立足自身,理性思考和写作。
  二、那人:“万考丛中一点红,动人文色不须多”
  刘醒龙曾言:“我由于智慧的匮乏,思想的浅薄,便只能选择用灵魂和血肉来写文章了!唯有如此,我流浪的精神与情感,才能找到笔尖那么大小的家园!”[1]这段话是一个作家最为真实的自我写作状态,强调了写作中的主体意识。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中也提出了“自己”的重要性。可是反观当前的语文作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写作程式似八股文,写作中运用的素材千篇一律,随处可见司马迁、爱迪生、海伦·凯勒等,写作时表达的情感唯恐不能感人,加上很多个感叹号,最后还牢牢地体现写作的精华——弘扬正能量,无数个“啊”应接不暇,学生写作的主体性更是无从体现。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文章中有了“我认为”“在我看来”等这些字眼就是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主体意识,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于是乎,学生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越写越难写的焦躁中,高分作文更是一种奢望。笔者以为,学生作文之所以乏善可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文章主题不显,立意雷同,缺乏创新,披着议论文的外套写记叙文,不敢大胆尝试;二是文章论证结构不清,思维混乱,分论点间关系游离重合,忽视材料限制,随意性太强;三是文体意识弱,文章格式不规范;四是缺乏主体意识,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只停留在作文材料的表意上,思维能力不强,自我认识不足。
  梁衡提倡写文章要写大事、大情、大理。即学生在写作时不能拘泥于一隅之地,应体现大局观,要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观,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例如2020年全国卷Ⅲ优秀作文片断:
  亲爱的准高一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再过两个月,你们就将以优异的中考成绩步入理想高中的大门,开启一段新的学习旅程。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你们是否满怀憧憬与希望·是否在思考“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学长,在与高中母校挥手告别之际,我想跟你们分享我常照“自省镜”,画好自画像的经验。
  常照知识之镜,提升自我,为自画像增添灿烂的亮点。“腹有诗书气自华。”个人的谈吐与其学识息息相关,我们只有在青葱岁月里吸取知识养分,才能厚积薄发,成为更优秀的人。
  常照内修之镜,修炼德行,为自画像勾勒精神风骨。章炳麟曾言:“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青年人的德行内修将影响国家的发展,万万不可任由德行的洪流于民族的血脉中沉静消亡。
  常照责任之镜,勇担己责,为自画像点染高光的色彩。爱国是人生中最大的责任。古往今来,士人秉持着责任的信念走上读书报国的道路。
  学姐:××
  2020年7月7日[2]
  在这段文字中,不难发现小作者的作文功底,文章规矩中见大气,层次清晰,论证有力,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逐层递进,文章内容也随之逐步深入,从而使得整个论证过程充分有力。文辞非常精美,不仅巧妙引用经典名言和名人事例,还加入自己的思想,整篇文章思维磅礴,语言凝练,读起来非常畅快,富有意蕴。   三、那法:“熟练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高考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写文章同样如此,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的打磨,可从情感上细琢,可从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可从朋友圈的点评中升级,这些都能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获得。简言之,文章需要练,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备考建议。
  (一)加强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作文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重视思维品质,重视论证层次,突出材料和观点间的逻辑关系,这是作文发展的大趋势。笔者认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可从批注式阅读教学和提纲训练两个模块来进行。批注式阅读写作和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疑激思,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引导学生“会思考”,在阅读过程中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将文段圈注出来,并在边上写下自己的问题或感想、体悟,用问题或感悟的形式,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寻,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当下的新青年,因为有了问题才能激趣,有了疑思,学生才能带着问题进入文本,真正与文本沟通,与作家沟通。激趣是第一步,讓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紧接着,笔者认为要鼓励学生以“联”促思,触类旁通。整合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不仅仅给教师带来一大挑战,同样也给学生带来挑战,学生在学习完零散的知识后,学一块丢一块,到总复习的时候一问三不知,缺乏整合能力,因此把握这种联想的批注方法,对学生大有裨益。批注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由此及彼,自觉地由文内迁移到文外,促进学生学会迁移知识,归纳整合信息。如讲授《缘事析理》一课,可用圈点批注法赏析文章分论点的构思是否符合文意,同时课下选用一篇考场作文,让学生分析分论点是否恰当。学生通过知识迁移,不仅能掌握写作技巧,而且能培养比较思维能力。且看批注:
  敦敦教诲,是一盏明灯。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敦敦教诲,是一把戒尺,育我少年,为国为民。
  日久生情,沉淀越醇,日夜陪伴,守望未来。
  (批注内容:文章整体结构清晰,文笔流畅,读起来默默涓流,但小作者还可以从语言上再进行打磨,第三个分论点和前面两个在结构和句式上不统一,语词可进行调整,三个分论点间内在联系不够密切,需要注意内在逻辑顺序。)
  论点修改:
  敦敦教诲,是一盏明灯。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敦敦教诲,是一把戒尺,育我少年,为国为民。
  敦敦教诲,是一张门票,渡我少年,怒马鲜衣。
  学生通过反复对比文章的分论点,不仅能快速理顺文章的结构,而且能增强对语言的敏锐度,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打开了思维的大门后,接下来要进行创作,“写”是关键一步,以写引导学生读,提升学生的表达力,让学生学会最大限度地运用阅读材料,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上升到解读阶段。学会“借”用,日积月累,学生不仅慢慢地解除了“囊中羞涩”的问题,而且写作个性化和表达能力也会显著提升。批注式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即性写作,更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让写作训练处于“永远进行时”。
  除此之外,思维能力还体现在提纲的训练上,提纲训练是结构的训练,文章的行文结构清晰明确,思路清楚流畅,才能让人有一气呵成之感。提纲训练,多是五至六段式结构,分为标题、开头、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小结、结尾。经过不断重复的训练,学生在写作时,文字越来越凝练,行文越来越流畅,论点越来越清晰明了,论点间内在逻辑也随之增强。或许有的老师会质疑,这种训练方式无疑是“戴着镣铐在舞蹈”,行文框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个性,实则不然,对于作文能力差的学生而言,训练作文的结构很有必要,结构是思想的载体,是语言的支撑。笔者认为:其一,训练结构是熟悉形式,对于最熟悉的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作文,学生易于掌握,易于练习,易于形成“半成品”,打磨成范文,利于在考场上发挥;其二,学生经常遇到这几种常见的分论点形式,经过一两年的不断锤炼,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推陈出新,形成属于自己的结构,而那些还没有办法进行任何改变的学生,至少能够触摸到高考思维的脉络,在考场上能够从容应对,或许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加强语言能力的训练,形成个性化语言
  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的理性精神,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是作文能够征服阅读者的前提条件。情感化和独具个性化的语言更容易征服读者,如“红色的读书亭孤独地立在花园中”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红色的读书亭立在花园中”,这就是语言差异,片语之差,情感却相差甚远。除此之外,在写作过程中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文章矫情。有了真情实感才会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语总关情。这里的情除却内心情感的表达外,还需有理性。综合当前多种社会事件,不难看出,不少人缺乏理智,看待问题缺乏理性思维,思辨空间狭窄,由此出现过激行为。当理性思维退守,就易引起抒情性思维的张扬,因此很多人在发表评论时,未经深思熟虑,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结果导致网络暴力的产生。由此可见,语言的正确使用需情理相融。提升语言,我们应多读书多交流多写作,如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的展示演讲。演讲属于应用文,体现新高考作文对语言运用的要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信表达。
  除了课前展示可以锤炼语言外,诗歌教学写作同样可以帮助提升语言。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的表达密度最高,它有大量的比喻、想象、联想,善用抽象的意象描写含蓄的人事物,在抒情层面更是独具一格。这很符合我们的写作技巧训练,用真情来抒发情感。让学生主动探寻,将古诗歌化为现代诗歌,在原有的基础内容上加入现代元素改编创作,使其具有时代特色。在合情合理的范畴内,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得到思维的训练。语用能力的培养还在于意境上的训练。先让学生找到意象,通过意象和自己对诗歌的把握,学会融合元素,将意向扩展开来,勾勒画面,这画面正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且看优秀文章:   提笔欲云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却任万千思绪倾泻于心,骨鲠在喉汹涌难平。便只道一句:为汝之徒,此生甚幸。
  翻开《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的那句话:“青春就是张扬地笑,也给你莫名的痛。”我问过您,苦痛来自何处?您说:“人生的八苦都是痛的,可是笑着咽下去,就会绽放芬芳。”于是我坚信光着脚奔驰也能奔向美好,“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的盛情绝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吾以十八而立,回望朝夕,皆是字句关情,寄予吾深切关怀与希冀。[3]
  文章用韩愈《师说》开头,行文中加以引用和改编,可以说,小作者运用纯熟,“人生的八苦都是痛的,可是笑着咽下去,就会绽放芬芳”。语句意蕴丰富,既增加文采,又充实了论证内容,可见,诗歌内容的丰富性,有助于丰富文章,增强论证力度。
  除了训练语言基本功,高考作文复习要始终紧扣几个关键能力点:审题、构思、展开。考场作文需一次成文,写完后没有机会再做大幅度修改,在这种情况下,写前构思的快速优化就成为提高分数的关键。构思之后,还需要快速对作文内容做合理、合题的展开。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特征的高考作文题,在内容展开上偏向于“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对此要通过专门训练实现展开过程中发散和严谨的统一。近年来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显著增加了对应用文的考查,对于常见、常考的应用文体,要进行实际训练。训练的目标包括两个层次:基本目標是符合格式要求,更高目标是写出特定文体的内容偏好和风格特质。
  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可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以建党百年为代表的政治社会热点话题,二是近年来倡导的立德树人主题。高考必须重视的主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点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助力个人品行的培养,倡导全球视野,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厚植家国情怀,强化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正确认识自我,明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注重思维发展,提升思辨能力。
  作文教学无论是对思维能力的提升,还是语言的锤炼,最初都离不开训练、模仿,这是创新的开始,在模仿、训练中去感悟,在思辨中升格,在读写中感受写作能力的提升,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拥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从容与自信。
  注释:
  [1]木叶:《刘醒龙:用理想的“有”来抵抗世俗的“无”》,《文汇报》,2014年12月24日,第T01版。
  [2]作文教学研究中心主编:《全国高考优秀作文》,中国儿童少年出版社,2020年,第98页。
  [3]贵州省招生考试院、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贵州省普通高考作文分析》,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0页。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二)文本解读  《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散文代表作,是写人记事散文,有很强的抒情性。作品采用纪实手法,择取父亲
期刊
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共有11套,分别为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新高考Ⅰ卷、II卷,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卷。试题均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把握时代精神,紧扣高考评价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应用写作能力考查,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引领考生坚定理想信念、拓宽认知视野、怀抱家国之情、弘扬奋斗精神。  一、彰显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  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紧跟时代步伐,秉持中国精神,引
期刊
当今社会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对以文字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形成了极大挑战。图像对文字的挤压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以文字作为媒介的原著的阅读。那么在图像具有“霸权”地位的当下,以学生的原著阅读为基础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会受到哪些具体影响呢?对此,笔者以“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改编”为核心设计了一个问卷,对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开展了一次网络调查。经统计,在参与调查
期刊
一、导入  (课前安排学生自行疏通课文。)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  师:这堂课我们主要来谈谈阅读感受,说说《岳阳楼记》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师:其中这样一组问题,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写给谁的?为什么能写出来?  二、环节一:古仁人其人其事  师:作者范仲淹为什么写《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来说一说。  生:滕子京嘱咐写的。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淡然、超脱
期刊
对比辨析,是落实语用的重要路径,在对比辨析中,对语言的理解更易深入、建构更有依托;在语言理解与建构的基础上,对比辨析亦能拓展思维、促发审美、创新文化。叶嘉莹老师在回答大学生关于古诗词作用的提问时说过,“阅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诗歌何以能够“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呢?某种意义上,正是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建构让诗歌存于“我心”,正是在对诗歌的阅读、理解、建构中,我们的思维得以拓展,审美意识得到激发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备受一线教师关注,且让一线教师倍感困惑的便是作文教学。笔者自从接触高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关注高考作文的变化,投入相应的精力去进行研究。从很多一线教师的文章中不难发现,存在一些共性的困惑,而这些困惑,笔者试图概括为三对矛盾:作文分数总量的“多”与学生投入时间的“少”之间的矛盾;实际教学中素材给得“多”与学生考场作文运用得“少”之间的矛盾;作文练习需要的时间“多”与实际
期刊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首先明确了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总体要求。关于这一总体要求,我们可以从《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及其所确定的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两个方面予以解读和确认。  其一,《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国家提出新时代普通高中育
期刊
“加强德育工作,语文教学义不容辞。”[1]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是开展德育的绝佳选择。陶行知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2]德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可现实令人堪忧,中学语文教学德育缺失表现较为明显:教师用知识点架构课堂,以知识点的掌握与否来评判学生之优劣,消泯了德育的实际价值;游离于教材之
期刊
基于语文素养的高考试题讲评教学框架下,构建高考文言类试题讲评教学支架——“教学链”,对文言类文本命题版块“类题”内容进行统整构建,不仅抓住了高考文言类命题文本的语文本体特征,还有对命题考点的综合考量,强化了文言类讲评教学整体感,打破了传统“一篇”碎片化的讲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体系化,贯彻了新课标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精神。文言类文本讲评“教学链”的构建,不仅改变了试题讲评教学体系与范式
期刊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年段特点、单元语文要素以及文本内容特质,精心为学生编著的训练题型,是教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指明了应达成的基础,或是明示了理解文本的路径,或是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或是渗入了教法和学法。课后习题作为一种隐形的教学要素,明确提示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具体训练点,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效迁移运用以及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教师研读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的视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