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证券公司在IPO暂停的情况下又熬过了半年。
据同花顺iFinD统计,2013年上半年,73家券商总承销规模为741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8210.5亿元,其中IPO承销额为760.92亿元。如果剔除IPO承销,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在债券承销上,整体反而同比下降了6.6%。中信证券承销规模遥遥领先,是第二名海通证券的一倍有余。
券商投行业务成本较高,收益较高的IPO业务一直暂停,而增发、债券承销等业务的收益相对较低,这对券商的控制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5券商债券承销颗粒无收
各券商承销额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继续遥遥领先于其他券商,以1078亿元的承销额稳居第一,承销规模依旧超过千亿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14.5%,但是处在第二第三位置的海通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总承销额分别为461亿元和444亿元,尚不及中信证券的一半。
中金公司承销总额仅为286亿元,排在第七位,而2012年上半年为883.3亿元,排在第二位,其中非IPO承销额为874.6亿元,和这个数字相比,今年上半年下滑67.62%。
具体来看,券商增发承销业务有较大增长,上半年券商增发承销额达到了1410.4亿元,去年同期增发承销额是965.5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6%。
在债券承销方面,规模却有所下降,2013年上半年债券发行承销额为5961.7亿元,占整体承销额的80%。不过,在IPO暂停的情况下,债券承销额同比下滑6.6%,较2012年下半年下滑33.8%。
有5家券商债券承销业务为零,包括国元证券、红塔证券、财富里昂证券、万联证券和华融证券。
国元证券的证券事务代表李克木对《投资者报》记者坦言,国元证券在债券发行方面发展得还不够。在IPO暂停的情况下,公司投行部门更多做一些通道业务产生收益来覆盖成本。同时他还表示,期待IPO早日放开,因为国元证券有较为充足的项目储备。
长江投行人均成本最高
“没有IPO的承销,是不完整的承销。”北京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直言。
据同花顺iFinD统计,2010年、2011年、2012年IPO承销额占总承销额的比例为31%、19%、5%。投行业务中增发与债券业务的承销保荐收入为融资额的1.5%~3%,而IPO业务能达到6%~10%,可见增发配股与债券业务并没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国元证券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在证券承销、保荐业务的成本支出中,其人工成本占到83%;其他业务中,经纪业务人工成本为41%,资产管理业务人工成本为50%,自营投资业务为15%、融资融券业务为22%。券商投行部门员工的薪酬要高于其他业务部门。
根据2012年年报,《投资者报》对19家上市券商证券承销支出及投行部员工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长江证券的人均支出最多,达到230万元;排在第二的是中信证券,人均支出为216万元,其余券商人均支出都少于200万元。
而从成本收入比来看,西部证券达到300%,承销收入仅为0.2亿元,支出却有0.6亿元。方正、东吴、兴业、山西、东北也均超过100%。
在业务锐减的困难时期,控制成本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多家券商选择了对投行部裁员降薪的举措。曾经风光无限的投行保代们随着IPO的暂停,也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在经历了一场史上最严的财务专项核查后,1/3的拟IPO企业撤回了上市申请,让一些保代尝到了粗放地举荐企业的恶果。不少项目负责人选择取消现场负责人、大幅压缩项目成本、严格控制项目质量等方式避免入不敷出。
据同花顺iFinD统计,2013年上半年,73家券商总承销规模为741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8210.5亿元,其中IPO承销额为760.92亿元。如果剔除IPO承销,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在债券承销上,整体反而同比下降了6.6%。中信证券承销规模遥遥领先,是第二名海通证券的一倍有余。
券商投行业务成本较高,收益较高的IPO业务一直暂停,而增发、债券承销等业务的收益相对较低,这对券商的控制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5券商债券承销颗粒无收
各券商承销额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继续遥遥领先于其他券商,以1078亿元的承销额稳居第一,承销规模依旧超过千亿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14.5%,但是处在第二第三位置的海通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总承销额分别为461亿元和444亿元,尚不及中信证券的一半。
中金公司承销总额仅为286亿元,排在第七位,而2012年上半年为883.3亿元,排在第二位,其中非IPO承销额为874.6亿元,和这个数字相比,今年上半年下滑67.62%。
具体来看,券商增发承销业务有较大增长,上半年券商增发承销额达到了1410.4亿元,去年同期增发承销额是965.5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6%。
在债券承销方面,规模却有所下降,2013年上半年债券发行承销额为5961.7亿元,占整体承销额的80%。不过,在IPO暂停的情况下,债券承销额同比下滑6.6%,较2012年下半年下滑33.8%。
有5家券商债券承销业务为零,包括国元证券、红塔证券、财富里昂证券、万联证券和华融证券。
国元证券的证券事务代表李克木对《投资者报》记者坦言,国元证券在债券发行方面发展得还不够。在IPO暂停的情况下,公司投行部门更多做一些通道业务产生收益来覆盖成本。同时他还表示,期待IPO早日放开,因为国元证券有较为充足的项目储备。
长江投行人均成本最高
“没有IPO的承销,是不完整的承销。”北京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直言。
据同花顺iFinD统计,2010年、2011年、2012年IPO承销额占总承销额的比例为31%、19%、5%。投行业务中增发与债券业务的承销保荐收入为融资额的1.5%~3%,而IPO业务能达到6%~10%,可见增发配股与债券业务并没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国元证券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在证券承销、保荐业务的成本支出中,其人工成本占到83%;其他业务中,经纪业务人工成本为41%,资产管理业务人工成本为50%,自营投资业务为15%、融资融券业务为22%。券商投行部门员工的薪酬要高于其他业务部门。
根据2012年年报,《投资者报》对19家上市券商证券承销支出及投行部员工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长江证券的人均支出最多,达到230万元;排在第二的是中信证券,人均支出为216万元,其余券商人均支出都少于200万元。
而从成本收入比来看,西部证券达到300%,承销收入仅为0.2亿元,支出却有0.6亿元。方正、东吴、兴业、山西、东北也均超过100%。
在业务锐减的困难时期,控制成本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多家券商选择了对投行部裁员降薪的举措。曾经风光无限的投行保代们随着IPO的暂停,也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在经历了一场史上最严的财务专项核查后,1/3的拟IPO企业撤回了上市申请,让一些保代尝到了粗放地举荐企业的恶果。不少项目负责人选择取消现场负责人、大幅压缩项目成本、严格控制项目质量等方式避免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