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众多教育专家关注的项目。现如今,核心素养的提出再次为教育培养的真正意义打上了一个大的问号。在信息大数据时代进步下,人类社会不断地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俨然已经成为了学校教师必须承受的责任。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实践
一、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建立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与现实生活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教师需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内容,通过知识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学习目标,深入发掘核心素养内涵,将其具象化、形象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计算公式,并能够通过公式推导完成解题任务。在这一课教学内容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集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感,学习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推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建立符号意识等方面。通过课堂探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以思维为驱动,实现核心素养的外化,实现从理论教育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二、在知识技能培养中融合数学核心素养教育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同时又要高于基本技能。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蕴含于知识的认知、理解、发现、应用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其核心枢纽,在概念基础上形成各种公式、定理,进而实现测量、运算等实践操作。因此,教师需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理解概念关系,梳理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基本推理和模型理解能力。
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托马斯小火车”情境,每节车厢可以乘坐4位乘客,5节车厢能够坐多少名乘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会用连续想象的形式获得答案,但如果用乘法进行计算,那么通过“4×5”就能够直接得出答案。这样的情境引导有利于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乘法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还需要教师将其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同时还能活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数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掌握更多的数学解题方法,进而建立起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强化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例如,在综合运算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真实情境:班上有12个同学参加了书法兴趣组,参加绘画组的人数比书法班少3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又比绘画组多6人,问班上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兴趣小组?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四、借助生活情境使小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
很多小学生学不好数学,就是因为没有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他们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有意识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或者说是没有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这明显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性质与意义》这部分内容时,我先为学生讲了一个充满趣味性的生活小故事为学生导入新知识:我们都知道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人都要吃月饼,张爷爷家也有一个大月饼,他给最大的孙子分了13的月饼,给排行老二的孙子分了26的月饼,给最小的孙子分了39的月饼。你们说说,张爷爷的这种分法公不公平?根据这样的问题,大家纷纷陷入了思考,并结合自己之前的知识基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张爷爷的做法是很公平的,大家都是得到一样多的月饼,听到学生得出这样的答案,我及时导入分数的相关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借助数学绘本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所谓绘本,顾名思义,是指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以表达特定主题和情感为宗旨。绘本中的图案颜色丰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绘本,可以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比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数”这部分内容时,为学生提供了《首先有一个苹果》的数学绘本。这本绘本的内容很简单:“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了出来。三只鸟想吃那些虫子。四个猎人打那些鸟……”作者将枯燥无味的数字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融入到了故事中,符合小学生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不管在哪个画面中,苹果总是有一个,虫子总是有两条,小鸟总是有三只……学生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寻找,将数字和形象结合起来,并随着情节发展不断巩固对数字概念的认识。具有情节性的绘本能以巧妙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总结:数学素养的本质是文化素养,其主要目的是开放学生的思维,在小学学习阶段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意识进行培养,并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習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运用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春兰.如何在教学中逐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
[2]郑小林.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2).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实践
一、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建立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与现实生活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教师需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内容,通过知识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学习目标,深入发掘核心素养内涵,将其具象化、形象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计算公式,并能够通过公式推导完成解题任务。在这一课教学内容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集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感,学习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推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建立符号意识等方面。通过课堂探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以思维为驱动,实现核心素养的外化,实现从理论教育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二、在知识技能培养中融合数学核心素养教育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同时又要高于基本技能。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蕴含于知识的认知、理解、发现、应用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其核心枢纽,在概念基础上形成各种公式、定理,进而实现测量、运算等实践操作。因此,教师需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理解概念关系,梳理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基本推理和模型理解能力。
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托马斯小火车”情境,每节车厢可以乘坐4位乘客,5节车厢能够坐多少名乘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会用连续想象的形式获得答案,但如果用乘法进行计算,那么通过“4×5”就能够直接得出答案。这样的情境引导有利于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乘法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还需要教师将其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同时还能活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数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掌握更多的数学解题方法,进而建立起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强化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例如,在综合运算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真实情境:班上有12个同学参加了书法兴趣组,参加绘画组的人数比书法班少3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又比绘画组多6人,问班上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兴趣小组?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四、借助生活情境使小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
很多小学生学不好数学,就是因为没有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他们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有意识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或者说是没有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这明显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性质与意义》这部分内容时,我先为学生讲了一个充满趣味性的生活小故事为学生导入新知识:我们都知道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人都要吃月饼,张爷爷家也有一个大月饼,他给最大的孙子分了13的月饼,给排行老二的孙子分了26的月饼,给最小的孙子分了39的月饼。你们说说,张爷爷的这种分法公不公平?根据这样的问题,大家纷纷陷入了思考,并结合自己之前的知识基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张爷爷的做法是很公平的,大家都是得到一样多的月饼,听到学生得出这样的答案,我及时导入分数的相关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借助数学绘本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所谓绘本,顾名思义,是指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以表达特定主题和情感为宗旨。绘本中的图案颜色丰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绘本,可以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比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数”这部分内容时,为学生提供了《首先有一个苹果》的数学绘本。这本绘本的内容很简单:“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了出来。三只鸟想吃那些虫子。四个猎人打那些鸟……”作者将枯燥无味的数字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融入到了故事中,符合小学生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不管在哪个画面中,苹果总是有一个,虫子总是有两条,小鸟总是有三只……学生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寻找,将数字和形象结合起来,并随着情节发展不断巩固对数字概念的认识。具有情节性的绘本能以巧妙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总结:数学素养的本质是文化素养,其主要目的是开放学生的思维,在小学学习阶段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意识进行培养,并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習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运用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春兰.如何在教学中逐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
[2]郑小林.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