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秦淮河畔说秦淮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兆言,高产。
  迄今为止,12部长篇,再加上数不尽的中短篇和散文随笔,在与他同期出道的作家中。恐怕是最能稱之为“著作等身”的一位。
  1957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过了普通人退休的年纪,可是他似乎一点都没有停止笔耕的打算,新出版的《南京传》是他的又一本力作。“先锋派”也好,“新历史小说作家”也好,无论是什么头衔,他对南京这块土地,总是投注了太多的爱与热情。在他,这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也是他装载人物与命运的文化空间。
  这是他的命运吗?作为革命先烈的后代,他为叶至诚和姚澄收养,他的名字,就是姚澄的“姚”与叶至诚的“诚”各取一半的结晶。
  叶家的家学渊源滋养着他,尽管他一开始并没有想过以写作谋生,但命运让他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作家,并且感恩着。正因于此,他每天坚持写,不断地写,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职业作家”的本分。

出生与童年


  南都周刊:我是最近才知道,也挺吃惊的,就是你的亲生父母其实是革命烈士,你亲生父母的人生经历你没有专门考察过?想来应该也是很传奇的,有没有将他们的故事写成一部小说?
  叶兆言:我考察过,暂时还没写,确实是很值得写。我觉得我写作的资源和我的出身、我的实际生活差别其实还蛮大的。当然我写作中也有第一人称的我,但总的来讲我这个人会把虚构和非虚构区别得特别清楚。其实写小说的话,完全考验你的虚构能力。我的小说尽管有时候装腔作势搞得像真的一样,其中会出现很多历史人物、历史考证,但其实那都是假的。就像我们现在的这栋房子一样,这栋房子就是假的,我进来时一看写的是焕章别墅,我当时就在想是不是当年冯玉祥被软禁在这儿的?结果发现完全是虚构的。
  我觉得小说其实也就是这样,都是无中生有的虚构。你要说有点影子的话,那个影子就是拿来骗人的,就是软装潢弄两张照片,照片好像是真的,搞得跟真的一样。有人要说你的小说写得很真实,我觉得这不是表扬。
  南都周刊:你爷爷叶圣陶也是著名的童话作家,你从小就是看巴尔扎克和雨果的小说吗?还是说更早的时候也看过你爷爷写的童话?
  叶兆言:没有,我小时候没看过什么童话,我的童年生活其实跟文化无关,因为我小时候文学尤其是世界文学名著是禁书,不让读的。我父母也认为这个书对人没好处,所以我就觉得我的人生很奇怪,我当时自己特别想上大学,我家里既不乐意我当作家,也不太赞成我考大学,当然也没有反对,就是这样。最后我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觉得有很多偶然因素,没有什么必然性。
  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上高中,高中毕业后我闲了一年,我印象中那时候有后来的翻译家傅惟慈,当时也是不务正业的人,我们喜欢在一起谈世界文学名著。那时候谈世界文学名著,像今天也喜欢搞排行榜,最好的作家是谁啊,我们就装腔作势地去排啊,托尔斯泰第一,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排第几,喜欢这样。
  在这个时候就会把没看过的世界文学名著都读了,也不叫补课,可能也是为了炫耀。读小说的话,你说你们能看多少小说?况且谈小说就跟今天很多人谈球类一样的。因为谈嘛,谈不出来就丢脸,你就会乱看。像现在一本时髦的书你没看过。好像就不好意思一样。
  我觉得没有实用的目的在里面。我不认为我成为作家一定跟这个有关系,我觉得我一直是一个从来没有大红大紫的作家,我写了很多,其实很多人对我的作品并不了解。
  我把我自己的每一次写作,视作是对我以往作品的拯救。你今天写一篇作品,如果它特别出色,读者读了以后很可能会因此去看我以往很多很多的作品。
  我的作品真的很多,我的散文出了有十多本肯定是有的。各种类型都有。比如说《陈旧人物》是一种类型,跟《陈旧人物》完全不一样的长的、短的各种都有。写作跟吃饭差不多,你总是要吃饭的,肚子饿了总要吃。我也不觉得写作是一件多么庄严、多么伟大的事情,我从来没有觉得写作是这样。我也不觉得我的作品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写的作品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影响。反正比较起来,我觉得文学作品有那么多,缺我一本、少我一本一点关系都没有。是我需要它,它完全可以不需要我。

从钳工到研究生


  南都周刊:当了四年的钳工,那时候对未来有没有绝望?
  叶兆言:没有,谈不上,用绝望这个词不真实。文学有一个基本特点。你必须得说老实话。因为我做工人的时候,工人阶级跟今天的工人阶级完全不一样的。我做工人阶级的时候是别人都要下乡,我可以留城。那时候你能留在城里就了不得了,你还能做工人,虽然是小工厂但那个年代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我觉得挺伟大的。只是真心话,我不喜欢做工人。不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工人每天干的活都是一样的,太单调了。我不觉得工人这个行当低,我只是说真心话我不喜欢它,因为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
  其实我钳工真是做得很好,这个和家庭教育有关系。我是个特别认真的人,我钳工技术相当好。我买了很多钳工的书,还上夜校,我真心想做一个好钳工。但是我更想读书,更想考大学,那时候恢复高考对我来说真是命运转折。但是我也承认。如果我还在工厂我的命运可能就会变得很差,因为我那个工厂已经完全消失了,现在最底层的就是我这一辈当年的工人,就是这帮朋友。他们有个群,所以我还知道他们,我真是感到非常悲哀。为什么呢?让我感到最不明白的就是大量的毛粉都集中在他们里面。这是我感到最奇怪的一点。
  南都周刊:那时候地位更高,可能是这个原因。
  叶兆言:我觉得不是这个原因,跟地位真是没有关系,我觉得和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断地在阅读,不断地在了解这个世界。而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那个时代,停留在那个时代。我在工厂我自己知道,大多数的工人也就是一个星期吃一次肉,居住环境极差。我记得写过一个短篇,在回忆当年的时候感觉到很惊讶。我就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还能怀念那个时代,因为那个时代惨不忍睹。那个时代,上海普通家庭,一家就只有一个房间,所有的人没有最基本的公共空间,没有卫生设施,我觉得我们再重新回去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我的这些工人,当他们回忆起那个时代的时候,他们会产生莫名其妙的虚构。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们当年的工人师傅,他有一輛自行车,前面坐个微大一点的小孩。后面再坐一个更小的让他老婆抱着的婴儿,就是这样天天上下班。那时候是两三月的小孩要去喂奶,那些工人过得真是很窘迫、很紧张、很难受,那种日子真是很穷啊。我们有时候到工人家庭里面去坐坐,一个家就是我们现在坐的地方一半大,一家都在这里面。
  我就想象不出来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值得赞美的,他们今天的生活再差其实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无法想象为什么他们会赞美那个时代、怀念那个时代。
  南都周刊:那时候相对平等一点。
摄影_孙海

叶兆言


  195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苏州,祖父是中国文学元老叶圣陶。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曾历任金陵职业大学教师,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等,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等,散文集《流浪之夜》等。
  叶兆言:对,你可以理解成这样。但我觉得这个相对平等也是虚构的。是想象的。我觉得可能是说话的习惯,并不完全是真实的想法,有时候就是人云亦云,没真用脑袋想。因为我和他们真正在一起时,他们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的。
  南都周刊:后来就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叶兆言:对,上大学了。我的人生有了两个重大改变。如果没有考大学这件事情,那我肯定还是做工人。
  另一个改变是我成为专业作家。当然我也知道专业作家会被人诟病,说我们是体制内包养的“二奶”。这个不管他,这不重要。但我还是很感激,确实我想象不出一个写作的人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我想你们做编辑记者的,都可能会有写作的热情。当你们感到自己没有充足的时间写,你们也会羡慕我们。陈村有时候很愤怒,会跟别人争吵,觉得对专业作家有时候还要拥护。我说你别拥护了,我们这些专业作家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为你享受了体制内的好处,咱们就偷着乐吧,占了便宜,别人骂两句是应该的。
  我跟外国作家也谈过这个事情,确实从这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让你写作自由。我觉得写作的自由是特别重要的,当专业作家以来,没有人强迫我写过什么,我都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一直很感谢我的这两次转变。有时候做梦醒过来都挺高兴,可能小时候不喜欢写作,也没想到进行写作,但是自从我变成职业作家以后,我真是无法跟你形容我对写作如何的喜欢,我真是太喜欢这件事了。也很正常,它让我感到活得很滋润,我一辈子能写作,还能以它为生。我就觉得非常好了。如果用体育来形容的话,就是说一个喜欢打球的人,你可以不停地打球,而且居然打球还能养活自己,这种人生我觉得是比较幸运的。

作家总要有个地盘


  南都周刊:你又写了《南京传》,你给人的感觉是特别执着于写南京。
  叶兆言:《南京传》是个例外,《南京传》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有一本特别流行的书叫《伦敦传》。我研究生同学顾爱彬在译林出版社做社长,他看了这本书以后,说你来写一本吧,这个书只有你能写。就是我能写的这句话,对我已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因为我曾经写过《南京人》,在南京比较流行这本书,我就是不太愿意写《南京传》。当时他给了我《伦敦传》,我看了—下,就跟顾爱彬开玩笑说,要是我来写,起码不会比这本书差。当然这是开玩笑,因为写的方法完全不一样。但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观点,一直想用,但我一直没有用。我一直觉得南京这个城市是适合于从南京来说中国历史,所以我的《南京传》是一本以南京为平台来讲中国历史的书,我其实不是在说南京这个城市的变化有什么,完全跟地方志不一样。
  后来我在腾讯大家连载《南京传》,也觉得我写得不错,好像点击率还凑合。我当时跟苏童说,我现在是网络作家了。
  其实《南京传》真的很简单,《南京传》就是以南京为窗口来书写中国历史。因为有了这个出发点,有了这个角度,我必须写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和我们想象中的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是完全不一样的书,我的体例什么的都很怪。
  从南京这个城市来叙述中国历史是完全另外的一个角度。我特别喜欢历史,这个倒是从小跟所有家庭教育有关系。因为我们家一致认为文史不分家,很多老先生、特别好的老先生既可以是历史系的教授,也可以是文学系的教授,你很难说司马迁的《史记》只是一本历史书,它显然还是一本文学书,文史分不开,可以作为我们文学的源头,也作为历史的源头。
  这种观念对我影响特别深,我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既然你对历史特别有兴趣,就会有很多看历史的眼光。如果把这些眼光混合在一起,就可能会变得比较有意思。比如说南京这个城市的诞生,很多人特别喜欢讲这个城市最早是从哪里发源的,你说这个然后有人再往前说一点,最后甚至说南京还有南京猿人。我们知道有北京猿人,结果真的在南京也发现了猿人。但是这个东西其实和这个城市毫无关系,南京这个城市之所以出现,原因很简单,就是跟中国历史中的三国有关。
  为什么呢?因为孙权作为吴国的领袖驻扎在镇江,如果说赤壁大战打败了那就没有南京,就是因为赤壁大战打胜了以后,孙权就觉得镇江这个位置不足以谋天下。要谋天下,必须要向长江上游走,所以他就往长江上游走。他走的时候很简单,他就选择了一个点,这个点必须是在江边,有很多山。虎踞龙盘的概念,你真要是考察的话,沿着镇江上来太多了,马鞍山也可以,芜湖也可以,都可以。   恰恰他很随意地就选择了南京,我觉得南京的历史就是从他这个很随意的选择开始的。天下三分。他在中国历史上就是这样,我们过去讲南京的特点是虎踞龙盘、风水,其实毫无关系。而且他当时只是临时选一选的,他一直还想往长江上游走。在三国时代的吴国,其发展策略就是要往西、一直往西,他最理想的首都应该是武昌,就是今天的鄂州,不是武汉。
  但是他也很奇怪,他每次上去了又退回来,最后在南京不死不活。其实作为一个城市来说,根本不具备战略的虎踞龙盘。在南京历史上的城市保卫战,打得最漂亮的是谁?很多人都不知道,打得最漂亮的是李后主。解决南唐,宋朝的大军压境,恰恰是南唐李后主还稍微守了守,很多重要的历史改朝换代,南京城几乎没有任何防备,很正常的就和平起义了。明清时期的改朝换代,对南京城市来说就是和后来1949年北京的和平起义完全一样,老百姓还挺高兴,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死人嘛,很多次都这样。
  我叙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我就告诉你这个城市的历史,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这样。恰恰是李后主还挺庄严,跟他的女人说如果城破了,你把什么什么都给我烧掉,他还壮烈了一把。
  这本书你们看过之后,会有另外一番感受。
  南都周刊:关于南京的小说也写了很多,是不是因为南京是你的根所以才写南京的故事?
  叶兆言:那很简单,那其实就跟王安忆写上海一样,作家总要有个地盘。苏童是苏州的香椿树街,总得胡编一个地方,很多作家都喜欢胡编一个地方,以它为基地写小说。因为你写作必须要有空间。文学,我们都是玩的共同的东西,游戏规则就跟体育规则一样,它是共通的。评价一个文学作品的好坏,使用的是一套共同的世界文学标准。世界文学的标准是什么?好像不存在,其实还是存在的。
  南都周刊:你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你写作虽然寫字不多,但是实际上也算是高产,因为每天都在写。
  叶兆言:其实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所有的描述都不一定很准确。最准确的是:如果不写作我几乎没有办法思想,在写作的过程中间,你写了上半句以后还在想下半句,有很多事情通过写了以后才想通的、才想明白的,否则其实都是假的。像随口聊都是信口开河、说话可以不负责任。但是你落实成文字以后,确实会发现一些具体很简单的问题,比如会不会写、能不能写。所以从写作开始,很多东西我是不相信,第一我不相信天才,我觉得没有什么天才不天才的,真的是这样。我也不相信什么灵感,我想所有的写作者都有灵感。

  你对历史特别有兴趣,就会有很多看历史的眼光。如果把这些眼光混合在一起,就可能会变得比较有意思。

  我写作一开始就以沈从文、契诃夫为样板,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契诃夫、沈从文也好,他们写作起点其实也不太高。他们也是写了很多,就一直坚持在这么写,都是从三流作家慢慢写成一流的。我觉得他们写作中间的一个“熬”字,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讲是人生很好的体验。我写作时一直相信沈从文的一句话:你写写写就能写好了,写多了写不好才奇怪。
  我在写作开始的年头曾经遇到过很多小说发表不了的情况,退稿退到鼻青脸肿。那时候我就是用沈从文的话来鼓励自己,觉得要多写。退稿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写得不好,你写好一点,人家就会不退稿了。其实我也知道跟运气有关系,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用运气为自己解释,你更多想想自己可能是不好,多写不就行了嘛。
  当然后来我的看法也有所改变,后来我看了很多人确实写了一辈子,结果越写越坏,还是没写好,那说明这句话还是不对的。但起码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它给了我一种信念,给了我一种支持,也可能就是你说的那种,会让你变得很平淡。那么伟大的作家,他们不也曾经这样吗?你是一个渺小的作家,如果在你的写作过程中间会有一些这样的经历,其实也没有任何关系。我觉得我的写作特别自然,我是慢慢、一步一步就这么老老实实写下来了,我觉得挺好。
  南都周刊:我觉得你的小说更适合改成电视剧、电影,我就是很奇怪,为什么反而改编得比较少。
  叶兆言:我是没有影视缘的人,在我们这波人中,恰恰是我最没有影视缘。苏童的小说被改编得最多,我到现在为止好像就没有什么被改过电影。
  也没什么,第一可能是不适合吧,因为存在决定现实,起码是不适合吧。第二,可能跟运气也有点关系。我刚才说了,因为很多人其实并没看过你的小说,导演根本不知道你也很正常,当然知道了可能也不对他们的胃口吧。我和影视其实没什么关系。都是想象中的。
  其实《一号命令》是特别适合的,但是你也知道它不适合。像《一九三七年爱情》版权始终在转过来转过去,一开始姜文特别喜欢,想改编。事实就是这样:你觉得适合就有人在关注它。你觉得不适合就是因为你看他关注了也没有用,他拍不出来,这就是现状。
其他文献
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柯希莫、韦伯……  达达主义、符号客体、知性的傲慢、实践场域……  嚆(hāo)矢、肯綮(qìng)、祓(fú)魅、玉墀(chí)……  这些陌生的人名、高深的解释、不会读的汉字,并非来自学术大家的研究作品,而是来自一位2020年的浙江高考考生在两个半小时语文考试中,创作的作文《生活在树上》(全文见文末)。网友:我把压箱底的字典拿了出来  8月2日,《教学月刊》公众号
亚洲导演拍外语片,鲜有成功的,就连侯孝贤、王家卫、阿巴斯、奉俊昊这样的文艺片和类型片大师,都难拍出一贯的水准。所以,当正值巅峰之年、有2018年金棕榈奖加持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于今年带着他首部外语片《真相》来为威尼斯电影节开幕时,受到的关注可想而知。  夏天,是他最喜欢的季节;海边,是他是枝裕和最喜欢的场景;家庭,是他一贯的题材。在这部新作《真相》中,是枝裕和的元素都在,虽然没有了树木希林(是枝裕
带着一种使命,揣着一份敬意之情,在一个和风丽日的上午,记者来到扎兰屯市人民检察院这家荣誉满堂的执法机关。在采访检察长赵国章时,我们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到,这位全呼伦贝尔市政法战线上的“理论家”,不仅精通法理,更善于“布兵打仗”。他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开创了检察院工作新局面,谱写出一曲营造和谐环境的新篇章。    打铁先炼自身硬    2006年6月31日,赵国章从呼伦贝尔市中院行政庭长岗位上被派到
龙骧环保饺子包  无论吹什么大包小包风,龙骧的“饺子包”都能跟得上这股潮流——无他,万能百搭,它能容得下你的各种出门必备品。今年饺子包带来全新的My Pliage个性化定制系列中的My Pliage Signature,采用100% 环保再生聚酯帆布作为包袋面料,三种包款尺寸分别采用10个、15个、23个来自西班牙和中国的回收塑料瓶再生面料制成,用时尚焕“旧”的方式支持环保,你愿意吗?理肤泉隔离提
当地时间2019年9月19日,德国慕尼黑,华为举办Mate 30系列智能手机发布会。  短短150天,华为手机转危为安。  “2019年手机发货已经超过两亿台!”华为手机总裁何刚在10月22日发出一条充满感叹号的朋友圈。  在它最危难的5月,华为遭遇了巨大危机:被美国列入贸易管制实体清单,谷歌因此对华为暂停安卓等技术支持,其中包括谷歌地图、YouTube等海外用户重度依赖的应用。任正非把华为手机业
和微信上的“狸宝”聊完后,再和现实中的她见面,总会让人惊叹一番:  “啊!原來你这么成熟?”或者,“啊!原来你这么年轻?”  记者和“狸宝”的第一次见面,属于前者。  “狸宝”在微信上和人聊天画风很活泼,总会让人以为这是90后甚至95后。她擅长用颜文字和表情包,喜欢“23333”这类语气词和网络流行用语,经常会和客户一边聊天一边互黑自家的猫,随手做两个猫的表情包斗斗图,还会给各家的猫起可爱的外号“
重庆“钉子户”事件给法律一个机会    喧嚷已久的重庆“钉子户”事件,迄今为止,应该说仍是良性的。物权法的通过,为公众关注“钉子户”事件提供了再好不过的视角。但是在物权法生效之后,就肯定能杜绝类似"钉子户事件"这样的物权冲突吗?对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的私人利益实行平等保护,是物权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要能够落实,前提必须是对公共利益做相对精确的界定。但遗憾的是,在这点上,物权法不具备可操作性。
早春三四月,原本是踏春的好时节,但在最近举办的“设计之春”第二届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展,记者猛然发现,现在的设计师也太会了吧!只要你多花点心思,宅在家里也照样可以玩得花样百出、不亦乐乎。  80多家中国原创设计品牌、数百位中国艺术家、设计师等带来了自己的创意。无论是手掌可以把玩的小物件,还是如桌椅、灯具这种再常见不过的日常用品,都能让家里原本恹恹雾雾的角落重新舒展。  比如设计师孟也的家具品牌“外WH
马斯克是一个疯狂的人,也是一个有趣的人。面对纷杂而又有趣的世界,这位硅谷钢铁侠又有哪些看法?对于他自己,他是怎么看待的?  日前,欧洲最大的数字出版社Axel Springer和马斯克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聊到了自动驾驶、火星城计划等多个话题。  在这次访谈中,马斯克敞开心扉,不仅大胆谈到自己的观点和下一步计划,更是透露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谈疫情:mRNA是医学的未来  Q:每个人都会死去,但尊
六中全会提出九大目标和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