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教片的艺术创新与文化传递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上至天文气象,下至地理地貌,大至宇宙太空,小至细胞细菌,均是科教片所表达的内容、拍摄的对象。和一般电影、纪录片不同,科技纪录片主要以“科学知识传播、科学内容表达为核心”,但是却需要结合受众的观影习惯、观影需求来合理创新表达手法。技术发展、拍摄技巧发展为科教片提供了新的拍摄思路以及表达方法,本文结合实例,简要论述了当代科教片艺术创新与文化传递发展趋势,望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科教片;拍摄手法;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5-0053-02
  科教片是以影像为载体传播当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艺术形式、科普形式,具有唯物辩证思想教育的基本特征,可让受教育者增长知识。科技纪录片应用传统电影视听表演手段,以纪录片的方式解释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同时传播已成熟的科学文化知识。由此可见,科技纪录片和一般纪录片、科普视频、电影的表现目的、表现手法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在实际操作中达到预想的科普效果存在较大难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的审美眼光在不断变化,传统简单直观的表现手法无法较好地吸引受众。这就需要纪录片的拍摄与时俱进。在准确直观表达的基础上提升艺术手法,采用电影化的脚本、拍摄和架构手法,进行艺术创新,增加知识性之外的价值传递,从而提升自身的吸引力,达到较好的科教效果。
  《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由上影集团于2013年承制,围绕医学、光学、农业、新能源、环保等方面,制作了12集科教纪录片。该系列纪录片在国内饱受赞誉,且有诸多可借鉴之处,从中可窥见当代科教片在技术方面的突破创新方向以及多形态发展特征,具体如下。
  一、由《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制作过程
  引发的思考
  在《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双面抗生素》一片,从题目论证到影片选题,历经半年多制作时间,最终完成长达50分钟的科普片。在世界范围内,滥用抗生素都是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大多数民众对抗生素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部分从医人士对抗生素的认识也存在较大的误区。当国家开始大力整治抗生素滥用现象,社会各界就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保证该科普片的科学性、严肃性,制作组在前期准备了大量工作,主要为:(1)制作组在拍摄前期邀请国内的药学专家,通过面谈以及远程访问,同步搜集相关素材;(2)积极借鉴BBC、Discovery出品的医学纪录片,参考相应的表达手法、拍摄手法、后期制作手法;(3)编导小组在做好准备工作后,以会议等形式开始对影片流程、内容进行推演,整合影片内的关键词,同步演绎相应的情景段落、知识点段落、历史资料段落等,将相应问题以小纸片的方式拼接起来。最终,经过缜密的讨论以及构思,形成了既有真实案例的纪实类拍摄,也有过往事件的情景再现演绎,同步配合暗喻画面、专家访谈、民众访谈的多样化科普片。
  从近几年的影片放映情况可了解到,传统的、单一的叙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下民众的影片观赏需求,而《双面抗生素》在这方面就有独到的创新之处。具体表现为:(1)《双面抗生素》通过引用运动员对抗场景、国家军备竞赛场景、国际象棋对弈场景来解释抗生素和细菌之间的对抗关系,通过此类案例、画面进行类比,让受众充分理解影片中表达的内容,同时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2)为展现抗生素的两面性,《双面抗生素》摄影组选择十数年前的真实案例,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以及真人访谈的方式,将受众代入到真实的场景中,最后影片通过一个汽车行驶长镜头以及画外收音独白来升华《双面抗生素》所表达的主题理念,即“抗生素可救人也可杀人”;(3)《双面抗生素》中采用了专家访谈情景,八位专家均设计有差异化的采访场景,而非是僵硬的讲述,专家们通过结合专业知识以及案例来解析抗生素,有针对性地解释某一个知识点,整体过程较短,但是衔接流畅,简单易懂。《双面抗生素》所采取的手法在科普片中算是新的尝试,它没有完全参考传统纪录片,全篇采用讲故事的手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故事衔接,并有的放矢地设计悬念,配合音乐、访谈、情景演绎,渲染出惹人注目的影片氛围。从《双面抗生素》的放映效果来看,该表现方式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二、国内优秀科教片的的艺术创新
  (一)大量使用电影手法
  回顾近几年国内较为优秀的科教片,在影片内融入剧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手法,多数影片都偏向于通过故事来阐述科学,根据预先的企划,制造出或者还原出科学场景,同时纳入拟人表述,烘托悬疑色彩,创造视觉奇观。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该科教片长达百集,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又如,《科学的力量》通过科学家们的故事,丈量科学的广度与厚度,剖析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背后的推动力。由此可见,国内科教片正顺应受众需求开始进行改革,这些手法都是为提高科教片的趣味性,提高科教片的可看性。诚然,科教片和电影、纪录片存在较大差异,并不能完全通过剧情来达到科普目的,科教片最重要的功能仍旧是传播科学知识。但是,应正视当前科教片接受程度较低的问题,迎合观众喜好、采取观众更容易接受的表现方法,是国内科教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在《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十二集影片,采取了多种表现方式,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具体表现为:(1) 《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的《生的希望》,以“白血病”为主题,为表现其严肃性,完全参照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模式,通过记录三个白血病人的治疗实际情况以及生活,表現白血病指标过程以及治疗技术发展成果;(2)《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的《微创未来》,也将三个实际病例作为叙事基础,采取蒙太奇式的表现手法,展现微创手术的优势;(3)《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的《清洁能源》,将工人、科研人员、工程师作为主角,以篇章分叙的守法,同步结合三维动画以及技术数据,展现燃煤发电相关关键技术,利用沙画来展现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对城市环境净化带来的帮助;(4)《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的《Led电量新生活》,为表现人和光的互动,为提高科普片的现代感、时尚感,在影片开始以及结尾,加入人和光互动的舞蹈片段,将舞蹈作为形式展现科学主题,烘托出光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也是一次较为新颖的尝试。但是,无论哪种创新表现方式,前期必然需要经过充分的准备以及严谨的技术论证,如此才能够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表现出来,这也是拍摄高质量科教片的基础条件。若是为了新奇的表现去采用新的表现手法,不注重科学论证流程以及内容表达,必然会本末倒置。   (二)不断推动技术变革
  数字高清已经全面普及,2K走进了千家万户,4K技术也已经家喻户晓。同时,摄录技术也发生较大变化,技术变革让广大受众对视觉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摄录设备性能的确在技术支持下大幅度提升,比如更真实的色彩还原度、更高清的精细画面等等,这也让诸多以往只存在于理论的拍摄手法有了实现的可能。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科学本身有一定的“白描”特征以及神秘性,常规的拍摄手法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探索性需求以及科学的表达诉求,水下摄影、微距摄影、广角摄影、高动态摄影、延时摄影、显微摄影等技术在表现各类科学技术时大有用武之地,但是在实际尝试中却需要拍摄者慎之又慎。
  比如,《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的《微创未来》,就采用微距拍摄设备,记录了微创手术全过程,在手术室内直接设置多个摄像机位,且不会影响正常手术,若采用传统设备,就不可能满足“不影响、不干扰”这一基本条件;《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的《新能源汽车》,通过高清摄像头以及防抖摄像头,在汽车内外多个角度进行拍摄,得出稳定、高清的记录画面;《上海科技纪录片系列一》中的《节水抗旱稻》,通过采用延时摄影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拍摄成本,有效记录了多个品种水稻开花、生长全过程发生的变化。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掀起了新的影像表达热潮。影视界开始研究虚拟现实的表达技术,多数从业者均认为虚拟现实技术会改变未来的影片表达、交互方式。以电影为例,电影讲究通过演绎、渲染氛围,让受众在独立的观影空间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故事内,让自身感受角色的感情,越是真实的影像内容,越能够获得受众的共鸣。对于科教片而言,也需要让受众产生一定的代入感,虚拟现实技术就为科教片拍摄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科教片拍摄从业者应认识到新技术带来的变革,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找到科教片拍摄的创新点,如此才能够让国产科教片有新的突破。
  技术发展给科教片拍摄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合理采用新兴的拍摄技术,能够让我们以低廉成本拍摄出高表现力的科普画面,并为科教片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必须认识到,科教片拍摄要以内容表达为核心,切勿为追求“新”,而舍弃“真”,要以新的方法、观念来表达出“唯物辩证”的基本思想逻辑。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发展是必然趋势,技术也会让广大受众的观影习惯、需求发生变化。当前,科教片受众对新颖拍摄手法、技巧的期待越发迫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各类新的拍摄技巧,如同星星之火般,将掀起燎原之势。广大从业者应深刻认识到国内优秀、成熟的科教片拍摄方法,顺应广大受众的观影需求,不断革新科教片的拍摄方式,并不断尝试新技术的应用,以创作出更高质量的科教纪录作品。
  参考文献:
  [1]付亚康.媒介技术发展引发的电影空间美学形态演變[J].影视制作,2019:89-91.
  [2]陈军.从《辉煌中国》看纪录片叙事与传播模式的创新[J].当代电视,2018,(005):42-43.
  [3]王家东.技术驱动与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样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03):62-65.
  [4]其其格.基于媒体融合下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 《二我》作为一部具有科学幻想色彩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版方面根据作者意愿将其归类于一种新的文学类别——未来主义小说。相较于作者标榜的“未来主义”,国内科幻学者吴岩所提出的“科幻未来主义”却更加符合《二我》的定位。《二我》所呈现的后科技突破景象,可以联系现今的“后人类”思想状态。这一思想状态囊括了技术认知、哲学思潮,并将科学的纯技术讨论联系至人文语境,再形而上学化。而这部小说的重点,在于描绘“
期刊
摘 要: 书画是内容,装裱是形式,两者相统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长物志》书画卷对于书画装裱的介绍详实实用,对装裱艺术的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归纳概括出文震亨对装裱艺术的美学理想,从“程式化”装饰美的推崇、“因时制宜”装裱美原则的崇尚、“古雅”装裱美的追求,抛砖引玉,探讨中国传统装裱技艺精髓之所在,传递中国传统美学观念。  关键词: 《长物志》书画装裱;美学思想;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亲爱的,胡雪岩》这部剧主要讲述了胡雪岩一生大起大落,其生命历程紧扣晚清国运兴衰。他凭借善造时势、知人善任的能力,从家徒四壁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时局动荡,他以独到的眼光及财力,协助王有龄及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官商两栖的胡雪岩一生有所追求,在政商两界都与洋人对着干,同时亦不计成本地赠医施药,惠及贫苦大众。本文主要从隐喻、间离、故事节奏和舞美这四个方
期刊
【摘要】 小小说和长中短篇小说一样,都是通过人物、故事情节等来完成的叙事文体。但是由于小小说篇幅短小,其所拥有的内在审美空间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在小小说理论体系中,“空间意识”“美学空间”尚未列入其中。本文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学及书法绘画理论,对小小说的文本结构与美学发展特性进行探析,发现小小说从最初单纯的叙事模式渐渐成熟不断创新,除了完整的故事表达,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空间形象、叙事语境、留白
期刊
【摘要】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诗和写文章是一样的道理,为了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诗人亦追求结构上的跌宕起伏、曲折变化。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中又明确提出能结合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从而启发自己的写作。本文重点探究了三种跌宕曲折的诗歌结构,并联系具体诗歌体味了这三种结构的艺术效果,其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学生可对此加以借鉴,从而帮助自己打开写作的
期刊
【摘要】 死亡是悬置在每个人头上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开启了人类最丰盛的情感之门,同时也激发了每个人对生存价值的追寻。而田耳作为以书写人性本真为宗旨的作家,也试图从死亡中探寻生命的精髓。他借助文字搭建了一个叫“佴城”的世界,多篇小说共同讲述着佴城人们的死亡故事。花季少年自杀,校园意外身亡,复仇、自然死亡等等不同类型死亡的发生成为他小说的常态,死亡也在他的小说中起到了多重作用。本文将通过对田耳小说中的死
期刊
【摘要】 审美移情是一种重要的审美体验范式,通过主客体之间相互交融,以达到由景及情、物我两忘的境界。格非在“江南三部曲”中运用了许多意象,集中体现审美移情对意象美的塑造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本文将从个人情感注入的移情本质、景中含情的移情手法、审美对象激发读者共同与个人双重激情这三方面,试析“江南三部曲”中的意象美。  【关键词】 “江南三部曲”;审美移情;意象美;共同与个人双重激情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 严家炎在《<呐喊><彷徨>的历史地位》中说道:“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呐喊》和《彷徨》被视为20世纪中国小说的开山与高峰之作。在创作过程中,鲁迅的革命思想随着革命形势的瞬息万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因此本文将对鲁迅在各个阶段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探究鲁迅革命思想的发展变化的历程。  【关键词】 革命思想;转变;《呐
期刊
【摘要】 在戏剧作品中,“戏中戏”现象时有出现。作为有着“冠绝千古”之美名的传奇剧本,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同样存在“戏中戏”现象。本文从宽泛的“戏中戏”的界定出发,以《桃花扇》文本为依归,总结归纳出三种《桃花扇》中的“戏中戏”类型,并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审美效果等方面探讨其功用,以期对《桃花扇》的艺术特色作出别样的观照和研究。  【关键词】 桃花扇;戏中戏;功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 潘承谋系清末民初吴中著名词人。作为世擅倚声的潘氏家族后人,他秉守家学,其词作既包含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亦可见出家族词学渊源的传承。从地域文学来看,潘承谋赓续吴中词学传统,其词学观念与创作实践均受到以戈载为首的吴中词派之影响。在词学活动方面,他与众多吴地词人结社酬唱,以遗民身份组织并参与“六一词社”。潘承谋的多重身份都显示着他所具有的“传统性”,颇能代表吴中传统词学的“最后辉煌”。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