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流行歌曲,推动人类进步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陆正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诗词及性别文化研究。出版学术著作有《歌词学》、《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翻译著作《音乐符号》、《音乐-媒介-符号》。陆正兰老师所著的《歌曲与性别-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一书,分内外篇,共十二章:分别从歌曲的文本性别和文化性别,阐述了当代歌曲中特殊的性别性。性别性是人为与意的区分,在流行歌曲文化中最为体现。且在中国当代文化版图上,流行歌曲是一个特殊的,既活跃又繁丰的性别文化场域。陆正兰老师认为,从流行歌曲性别意义特殊的生成和传播机制出发,其独有的性别性理论尤为重要。“流行”推动着歌曲的发展,也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关键词】性别性;流行歌曲;排行榜;自我矮化;中国风
  本书研究对象是中国当代流行歌曲,作者通过选取有n个重大意义的音乐网站排行榜歌曲,作为其研究对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歌曲”作为一个音乐范畴进入研究者视野,随着对“流行歌曲”定义的展开,理论界和文化界对其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近二十年:中国流行歌曲在文化产业的覆盖力和影响力超过以往年代。相比之下,性别研究的成果很少,起因于性别研究进入歌曲视野较晚。当代流行歌曲的性别研究,大部分属于传媒学和社会学。由于歌词对一首歌曲的文化意义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出现了很多从当代歌词进入性别研究的论文。
  内篇
  “歌”是一种呼应交流的方式:情感呼应,是歌曲中最本质的结构特征。据研究调查发现,情歌在每个时代歌曲题材中都占据了多数。博古至今,均有多数诗词描述男女情爱。在《诗经》中,“风诗”占总书的52%,其中涉及性爱婚姻主题的歌均占“风诗”的80%,今日甘肃的“花儿会”、瑶族的“耍歌堂”也都是对歌传情。在任何歌曲中,“兴”是尤为重要的,作为整首歌的开篇之句,受到历代论学者的重视。朱熹在《诗经集传.关雎注》中就曾指出,“兴”的位置十分重要,只有确立兴句,才可前后呼应;若不在章首,绝不可称之为兴。“兴”是一种特殊的“呼”,分为五种关联方式,共两组:一组是不相关,包括语音兴呼、触物兴呼;另一组是相关,包括写景兴呼、比喻兴呼。唯独曲式兴呼介于两组之间,可有关联也可无关联。简单来讲,歌词文本结构呼应,是歌词内部之间的呼应关系;歌词文本内部性别结构,存在于词与词之间,句行与句行之间,段与段之间,构成一种由小到大的顺序递增结构,即呼应既是歌词的骨架,又是歌词的文本与识体。
  歌词呼应音乐,包含性别呼唤。例如:进行曲等慷慨激昂的歌曲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男性气质的音乐。而摇篮曲则会要求更多的女性气质。这种自然分工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歌曲的类型,很自然的将歌曲分为男歌和女歌。
  顾名思义,适合男性演唱的歌称为男歌。适合女性演唱,并意图让女性演唱的歌称为女歌。男歌分为显形男歌和隐形男歌。前者在歌题上就可判别出来。男女间歌,指的是男女对唱的歌曲,通过演唱进行一种性别操演。另外两种歌曲形式分别为跨性别歌和无性别歌。前者是一种男性和女性歌众可以互换性别进行传唱的歌曲形式,后者,在表面上则看不出性别,也可供任何人歌唱。由此看见,歌曲的文本性别性,复杂却十分重要。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歌曲,只要作为歌曲被演唱出来,均可令听众感受到歌曲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的情感。而歌曲中各种人称代词的含意也会因人称出现顺序而发生改变。歌曲具有“歌唱言说”的的表意方式,分为叙事和叙情,但两者结合为“言说”。在“言说主体”中,隐含言说者作为第一层主体,即隐含在文本中的拟人格形象,是作品价值观的拟人格体现,“讲述主体”是歌曲的第二层主体,该主体较为明显,是歌曲的言说者。第三个主体为行动主体,即故事和情感中的人物。
  歌曲中的一则广告,一幅画都作为一个文本来表达意义,而文本本身具有社会性的身份。它是“个人声音”相对的“社会声音”。歌曲的交流在很大范围内是性别之间的交流,因此其身份构建过程非常复杂。同时,也是影响到歌众的理解与接受。这一点将在外篇展开来讲述。
  外篇
  歌曲的生产与传播共分为五个基本环节:歌词-音乐-表演-媒介-传唱。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主体,歌曲在主体中传播并以此将众多主体连接起来。在一首歌的文本创作中,分为曲词形式和歌词形式,由此构建了歌曲的文本符号形式特征,也含着歌曲文本的创作性别意图。它只是词作者给予所作歌词之间文本的身份,它不一定同作者的生理性别一致。
  例如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作者会使用“性别面具”。在中国古代,词作者经过多样化处理可以使歌曲文本性别呈现各种细腻的变易,而当代流行文化的体制都使文本中性别角色更加定型化。歌曲众创造的文本有很多,这种文本作为一种有力的“形式”符码,除了本身的表达的意义之外,还表达对各类事件的评判。
  陆正兰老师举例将中国与西方的流行歌曲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其性别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两学界相差很大差异。中国歌曲以抒情为主,叙事歌词很少,但这不等于没有广义的叙述性。只是其数量少,且与抒情混杂,难以发现。现如今,随着歌曲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叙述成分越来越显露。叙述分为人素,时素与地素,歌曲借三要素与表现对象建立关系,且叙述与抒情本身有一种性别差异。叙述是借用事件来曲折地表现,在表意程度上比较复杂。
  在古代,女性缺乏言说权,被称为“美”的这种审美标准都是男性眼中的女性标准,但“女性”和“美”并不是两个互相包含的范畴。女性常会出现自我矮化现象,如在女歌中的自我物化,把自己比喻成男性占有并使用的器物;又如女性将个人塑造成男性关注的最大符号资本,也称主体自限。并且经过数千年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导性女性节节退让,主体自我意识丧失。并且至今,女性依旧频频弱者情感,这也从反面证明了爱情在当今社会性别心理的严重变形。若不解决自我身份问题,女性将依然呈自我矮化现象。在当今社会复杂的语境中,性别关系的走向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爱情歌曲中,“男歌”的情感焦虑比女歌多,女歌大多体现在付出没有回报的苦恼与怨恨,而男性则体现其无法遮掩的强烈占有欲。
  流行歌曲的另一种特殊的体裁是摇滚音乐。自80年代开始出现摇滚歌曲,其文本是男歌;到了20世纪90年代,其开始出现阴柔化转向,男性气质也渐而消融成一般情歌。21世纪初,摇滚性别间歌开始出现,建立了超越情歌的摇滚文化范式。
  现如今,流行起一般“中国风”文化,并且成功地投合了当今中国社会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这一现象表面上只是娱乐行为,背后却折射出当今中国女性性别出色回归传统保守价值的隐秘心理。
  了解了陆正兰老师所著的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性别”并非是一个不重要,不值得探讨的课题。人类对理想的性别关系的向往,只是对合理的性别伦理道德渴求的一种。在流行文化中,歌曲是传递人类内心,情感最直接,最灵敏的方式,也是人与社会交流,融合的重要渠道。而歌曲又与性别性息息相关。性别性最明显的,抑或最复杂的都是歌曲,这种最基本的情感表达,作为人类不断认识自我情感的镜子,对把握当代性别文化的发展极其重要。而流行歌曲是一种性别实践性最强的艺术,流行歌曲来自于大众,“大众”即“我们”;流行歌曲作为大众普遍认同的方式与歌曲类型,推动着人类的发展文明的过程。
  作者简介:张明君,女,现为德州学院音乐表演系 2012级4班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是评述和介绍性的文章,笔者就声乐专业长期缺乏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进而导致被同行认为是“最简单的专业”这一评论,评述并介绍了石惟正教授《声乐学基础》这本书籍的问世在声乐理论、声乐研究和声乐教育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该书在写作目的和书籍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石惟正;《声乐学基础》;特色评述  音乐是艺术中的一大种类,是人类文化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表演又因乐
期刊
【摘要】“音乐居于最高的主宰地位”是莫扎特歌剧的创作原则。因此他的歌剧创作是以富于个性的咏叹调和富于戏剧性的重唱为基础。在歌剧《费加罗婚礼》中,莫扎特就十分巧妙地把重唱、宣叙调和咏叹调综合在一起,通过音乐来表现复杂的戏剧情节,幽默与悲哀、愤怒与诙谐在这部歌剧中都得到了完美体现。本文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婚礼》为切入点,根据部分片段的演唱技巧、剧情的矛盾冲突等表演因素说明莫扎特歌剧的魅力之所在,借此
期刊
【摘要】广场舞满足了现代人们的身心健康需求,顺应了社会潮流,近几年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全国。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现场访谈等方法,对广场舞在福州地区的现状调查进行分析,希望为今后福建省广场舞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福建;广场舞;现状;分析  “有广场的地方就有广场舞,有广场舞的地方就有广场舞大妈”相信这句话对大家并不陌生,同时这句话也反映出当前广场舞盛行的现状:大妈是广场舞的主力军,
期刊
【摘要】在儿童的钢琴启蒙教学中,教师、家长、琴童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像卧式钢琴的三条琴腿,缺一不可。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没有钢琴陪练经验的家长来说,对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练琴习惯往往不知所措。本文从识谱能力的培养、视奏能力的培养、制定合理的练琴计划、如何学会练琴四个方面帮助家长在儿童学琴初期,建立起良好的独立练琴习惯。  【关键词】钢琴教学;独立性;识谱;视奏  引言  钢琴的启蒙教育较早,一般在学龄
期刊
【摘要】目标-定制教学法,是以学生就业、创业为主要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对应的学习档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和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地方院本科音乐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该得到不断探索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目标;定制;教学法  在音乐学专业的钢琴教学中,我们提出目标-定制教学法,即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以学生就业、创业为主要目的,根据学生
期刊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核心是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分析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入手,从音乐促进学生的文化底蕴;用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用音乐完满学生的心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利用音乐的旋律,展现学生多彩青春,让学生焕发青春活力的论题。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个性;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与鉴赏能力,借助音乐元
期刊
【摘要】近年来,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受到大众普遍青睐,充分展示了流行音乐和通俗唱法的强大魅力。本文阐述了通俗唱法的发声特点,重点涉及了通俗唱法中气声唱法和喊唱唱法的运用技巧,并讲解了基本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通俗唱法;发声技巧;气声;喊唱  《中国好声音》是由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联合浙江卫视,借鉴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类音乐表演节目。
期刊
【摘要】声乐演唱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集文学、音乐、表演等学科为一体。民族唱法在形式多样的声乐艺术中是最为讲究“以情带声、以声带情”的,换而言之,民族声乐更重视“二度创作”。本文通过《再见了大别山》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曲式结构、音乐元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探究民族声乐中的二度创作。  【关键词】民族声乐;《再见了大别山》;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演唱者将声乐作品搬上舞台的过程,也是词作家和
期刊
【摘要】音乐创作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高级阶段,只有在拥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和音乐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才可开展。因此针对少年儿童的音乐创作教育一直受到忽视。本文笔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孩子们拥有的纯净的心灵和童心未泯的天性反倒是最适于开展音乐创作教育的。笔者从“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中得到启发。认为利用释放孩子的天性开展音乐创作教育应该像诗句中描绘的那样,要在云与水中汲取智慧。  【关键词】音乐创作教育;天性;
期刊
【摘要】我国古筝艺术源远流长,积累有大量的传统曲目。但随着时代发展,生活于当下的听众不再满足于欣赏历史上各个时代的传统筝曲。近年来,由作曲家演奏家组成的古筝音乐创作群体创作了一大批既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古筝新作,其创作技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现象。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山东、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都有自己的新作品。不同流派的筝曲创作上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并将地域音乐特色融入当代筝曲创作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