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增艺养心修德的曲艺百宝书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孙立生先生编著的《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时,无比兴奋,倍受鼓舞。该著作包罗万象,涵盖曲艺审美、曲藝创作、曲艺表演、曲艺传承、职业操守等方面内容,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艺谚艺诀,根植于生活,通俗易懂、活泼清新、真挚朴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以贯之传播了中华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既有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也有艺术观念、业内门道,更有生存之道、发展谋略、市场博弈、适应社会的民间智慧和价值追求,其系统的分类、精准的诠释、哲理的剖析,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集中反映了曲艺的风俗画卷。一代代精华积淀,又一代代弃旧图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是一部增艺、养心、修德的实用价值的百宝书。

一把金钥匙,开启曲艺之门


  艺谚艺诀,多为传统艺人在长期艺术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感悟、心得、体会的凝练与结晶。那时大多曲艺人的生活没有着落,颠沛流离,捉襟见肘,历经盛衰荣枯、门庭冷落、惨淡经营,但窘迫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却没有能够阻止曲艺人对曲艺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忠诚和敬畏,他们在曲艺艺术的殿堂中游走历练和不断积累探索传承。经过大浪淘沙、岁月磨砺,流传至今的艺谚艺诀,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句句哲理深邃,精辟提振,启迪人生,感悟社会,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成为艺术殿堂中的瑰宝、从艺人的座右铭和创作者的方法论。
  孙立生先生在艺谚艺诀中,按照自己对曲艺的理解,总结出曲艺各种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物的语言、动作、习惯的特点,“字清、情准、气匀、韵浓、板稳、腔顺”“白眼珠子黑眼仁儿,说话就要有眼神儿;眼神儿看出心里的事儿,眼神儿是那说话的魂儿”“嘴里有劲儿,心里有事儿;眼里有神儿,身上有范儿”,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曲艺人的鞭策和激励,每一句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流入心底化为前行的动力。这与他长期的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收集不无联系,他更多地用现代的思维去诠释如何创作,如何审美,如何表演,如何才能与观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得到更多的受众群体。我们有时在创作中苦于找不到好的方式,演员在表演中陷入苦恼,通过艺谚艺诀,如同得到一把开启心灵智慧的钥匙,顿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模糊的概念明晰了,陌生的词语熟悉了,对专业术语的了解由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对书、扣儿、活、包袱、正活、外插花、书外书、评、风搅雪、净口等专业术语有了一定了解,说话不会说外行话,渐渐找到门路走上了正道。

  艺谚艺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它根植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是将曲艺人时刻铭记身上的职责努力介入现实、影响现实。尤为重要的是,引导促使曲艺从业人员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关注现实,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新时代的文艺创造,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讲好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创作出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话说在正理上,道走在正路上。

一把连心锁,融入曲艺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一句句艺谚艺诀,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泥土芳香、摄人心魄的生活气息和回味无穷的隽永魅力,滋养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积淀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把对曲艺的人生哲理、感受感悟、从艺艰辛、追求信仰、功力功底,也把对曲艺的挚爱倾注笔端,溢满心间。
  “站如苍松滴翠,坐如玉树临风,心似春花怒放,目似故友重逢”,说书人的品德和品格,从艺者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追求,以曲艺独有的幽默、含蓄方式去演绎情与理、爱与恨、悲与喜。“宁让艺术压着钱,别让钱压着艺术”“功保艺,德保人”“演员看艺德,无德艺难活”“以声动人者,难以持久;以情动人者,地久天长”“一遍拆洗一遍新”“情要真,先抓心”“说书唱曲劝人方”“说透人情方为书”,雅中透着俗趣,俗中含着雅意,无不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基因,启迪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正确把握艺术提升和深入生活的关系,在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思想主题、表现内容,融入和传递着曲艺精髓,推动曲艺生态健康发展。“话是开心的钥匙”“不隔语,不隔音,更要紧的是不隔心”“一方水土一方民,还是乡曲最赢人”,道出了曲艺与生活最近,与群众最亲的紧密联系。“故事人人会讲,各有巧妙不同,疾徐快慢自如,道事叙理从容”,道出了从艺者的艺术智慧。
  艺谚艺诀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血脉,给我们从事曲艺工作灌注了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精神血脉;艺谚艺诀中穿透着对艺术追求的敬仰,广大曲艺工作者要让曲艺的创作理论融进血脉里,融进情怀里,融进对曲艺事业的无比忠诚中,真正让艺谚艺诀闪烁艺术的光芒;用真情真言真心讲好时代的故事,发出时代强音,让艺谚艺诀真正地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创作和生活中,使之成为一种经验智慧。

一座风向标,指明曲艺之路


  艺谚艺诀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经过民间艺人交流的语言表达,后加之文化学者的润饰,得以在传承中延续。表面上看,有些艺谚艺诀通俗易懂,但仔细斟酌又很难道出它的所以然来。孙立生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它的思想深邃和价值意义,涵义深刻,意思新鲜,细致入微,给读者打开一个思路,让读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得到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碰撞,促使我们要在艺术的传承和挖掘上下功夫,坚守艺术理想,充分发挥曲艺在立心铸魂、凝聚共识、激励斗志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优势专长。   拜师在曲艺界是个老话题,拜师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崇尚尊师的传统美德,以及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和延伸。“各師父,各传授;各把戏,各变手”“名家无定师”“百炼不如一琢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练不了一张嘴”等,这些艺谚艺诀中,从拜师追求艺术,升华到社会责任、社会道德的高度进行剖析,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师徒关系及艺术传承,论述拜师的意义,继承艺术的薪火,既照耀自己又温暖他人,更服务社会。拜师追求的是什么,是师父的名声、学识、修养,还是名与利、崇高的境界;是内在的魅力,还是外在的声望。拜师作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技艺的一种重要途径,需要我们理性思考,认真对待。年轻艺人渴望从师父身上学到对艺术的敬畏和执着,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技艺的经验和门道。师父也希望把自己的艺术经验、生活经验、审美追求、对艺术的坚守传承下去。年轻艺人要保持扎根基层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学习师父坚守艺术的情操,让艺术生命之源奔流不息。
  艺谚艺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曲艺艺术的“根”,也是曲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广大曲艺工作者在艺谚艺诀中锤炼自我,丰富自我,用坚定的文化自信,礼敬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信仰和道德审美体系,构建深厚的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淬炼文质兼美的曲艺作品,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书写精彩艺术人生。

一块奠基石,夯实曲艺之基


  面对曲艺高等教育不完善的现状,中国曲协着手组织编写曲艺教材,担当起中国曲艺学科建设的神圣使命和重任,让曲艺学科真正走进高校,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曲艺学科进校园,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熟悉热爱经典,深化中国文化的根基意识,具有特殊的意义。
  艺谚艺诀体现了曲艺的历史性和继承性,蕴藏着曲艺的文化自信,潜移默化地把一种乡愁凝练在里面,让这种文化传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唤起美的记忆和留恋,彰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曲艺文化价值和功能的认知,对曲艺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信心;艺谚艺诀体现了曲艺的开放性和时代性,譬如曲艺与诗词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曲艺与音乐,“字是骨头,腔是肉,板是老师傅”“未成曲调先有情”“歌一曲相思无限,行万里神韵难忘”;曲艺与戏剧,“说书虽小道,事事有根由”“千心万脏,肚内文章”“少到多,多到少,少到好,演活了”;曲艺与舞蹈,“包子好吃不在褶上”“展己之长,掩己之短”“嘴要在板儿上,做要在点儿上,绝招要使在节骨眼上”;曲艺与书法,“有人有事儿,有情有趣儿,还要有劲儿”“音调要准,板式要稳,风格要浓,爱憎要狠”“口唱一句,心唱十句”;曲艺与美术,“唱雨有雨,唱风有风,你若唱的是庙上敲钟,耳朵就得听见山外嗡嗡”等都形象表达出曲艺与之有着各自特殊联系,重生活、接地气、亲百姓、连民心,使观众在欣赏和参与中得到美的享受、乐的愉悦、艺的熏陶、智的启迪。艺谚艺诀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形成独特的曲艺学科,体现其特有的哲理性和专业性。
  艺谚艺诀鲜明的特点、特性和特质,为当代大学生架起接触传统文化、体验曲艺审美的桥梁和纽带,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笔者坚信,曲艺学科走进大学,学生们经过系统的学习培养,从艺谚艺诀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艺谚艺诀中学到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人生观、价值观、艺术审美和专业技能等将取得一定的长进。走向社会之后,带着前人的教诲做一名合格的曲艺艺术工作者和传承者,这将是高校设立曲艺学科的意义所在。
  形成和建立中国曲艺学科是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曲艺界的共同心声,是几代曲艺人特别是老一代曲艺家梦寐以求的夙愿,更是我们当代曲艺工作者真挚迫切的呼声。《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的出版发行,回应呼声,顺应潮流,为扎根生活、心向未来、情系百姓的曲苑增添一本增艺养心修德的百宝书。笔者在此仅代表自己,真诚感谢孙立生先生的辛勤付出!
  (作者:中国曲协曲艺创作委员会秘书长、山西省曲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
  (责任编辑/陈琪颖)
其他文献
第十届天津相声节在海河之滨的金秋时节隆重开幕,有好朋友以“十全十美、实力实事”的评价给以赞美,作为主办者,我们自是不敢以此自居,但是却实在是秉承了“十话十说”的宗旨,希望以天津人对朋友特有的情意、对艺业特有的敬畏,竭尽全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一切,使各地艺友宾至如归,让天津观众开心尽兴。  天津相声界,历时十年,连续十届,旨在为全国相声同行搭建展示技艺、交流心得、增进友谊、互相学习的平台,同时为天津乃至
期刊
曲艺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表演艺术,以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段、简便易行的表演方式、朴实亲切的语言风格、惟妙惟肖的人物摹画、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愉悦着人们的身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可以说,曲艺是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是传统曲艺大县,曲艺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长
期刊
扬州评话以说表细腻、表演传神著名。其中王派《水浒》与康派《三国》堪称扬州评话双璧。前者书词肌理细腻骨肉匀,后者说表传神会意妙处多,两者一时瑜亮,各擅胜场。而因为康国华成名较早,王派传人对他颇有赞誉①。而康氏后人康又华、康重华,皆是芝兰玉树,不堕声名。今适逢康重华先生百年诞辰,我们有必要仔细梳理扬州评话的发展脉络,认真总结康派说书传承和发展经验,并将之应用于当代扬州评话的发展中。  康国华的表演曾给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已经成立整整十六年了。从2003年10月3日的首场演出开始,基本上每个周六的晚上,北京东城区文化馆三楼的小剧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台上是老中青少几代相声演员同堂献艺,尽展风采;台下则是男女老幼全家出动,听相声度周末,其乐融融。  我作为追随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一路走来的忠实观众,同时也作为一名曲艺理论研究人员,每每置身于观众席中,总会被现场的热烈气氛而深深
期刊
中国曲艺艺术的形式繁杂多样,各曲种都有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观众被从事曲艺的演员们尊称为“衣食父母”。正是这些群体的存在,曲艺才得以传承和发展,新的曲艺作品和表现形式不断产生。这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曲艺的发展除了演员们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所谓培养观众,其实是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种修养需要在尊重观众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强化自身的艺术观,主动接近观众,使观众从陌生、认知、承
期刊
1980年春,法国学者罗伯特·如尔曼在南京听了康重华的《三国》之后,表示“得到了艺术与诗的享受”。而俄罗斯学者李福清在《〈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中文版自序里说,他的这本书“只限于研究书面上的民间作品,如《三国志平话》及现代的说书,包括北京的评书、扬州的评话,还研究苏州的评弹及民间传说”。他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就是扬州评话康重华的《三国》、苏州评话张国良的《三国》等。由此观之,康派《三国》对“三国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自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后,70年来,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举世惊叹的人间奇迹,以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0年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昂扬征程中,曲艺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政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
期刊
第三届中华曲艺港澳情展演系列活动在澳门举办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10月28日至30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指导,中国曲艺家协会、广东广播电视台岭南戏曲频道、中国戏剧曲艺家(澳门)联谊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华曲艺港澳情展演系列活动在澳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包括展览、展演、研讨会、进校园交流等子项目,为澳门同胞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曲艺事业发展的喜人成果。(曲讯)中国曲协在四
期刊
近日,中国曲协在充分调研、全面了解曲艺发展现状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基层曲艺工作不断向前的指导性意见,《中国曲艺家协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曲协工作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是一项阶段性成果。作为协会工作的重要抓手,中国曲协会员是全国曲艺队伍的重要骨干,是社会主义曲艺事业的中坚力量,就会员工作情况,结合该《方案》,中国曲协有关负责人接受了《曲艺》杂志记者的专访。  《曲艺》杂志 :会员工
期刊
苏州评弹是谁,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这是三个关于苏州评弹的终极问题。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讲的就是评弹的源与流,即评弹传承的历程,其间始终贯穿着一个苏州评弹是谁的问题。溯流穷源我们才能明了苏州评弹是谁,源流之间有着质的规定性,沿流求源是苏州评弹保持自己的艺术特色,并加以传承的要旨。坚守苏州评弹的本体,我们的传承才能生生不息,日新而不逾矩。道理虽然很清楚,但是现实却不容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