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本科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科学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趋势,学科交叉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以北京化工大学“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为研究依托,在充分调动师生双方主动性的基础上,构建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师生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和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从管理模式、交叉研讨课、科教协同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同类院校开展相关探索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协同创新;学科交叉;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协同”一词是德国学者哈肯于1971年首次提出,意指一个系统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加总,而是各子系统之间互相协调、合作产生了新的功能,形成了“1+1>2”的效应。协同理念从诞生之日起就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企业并购、资产管理等诸多社会领域,许多协同研究机构应运而生,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IO-X项目”、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科技园、瑞典乌普萨拉的“BIO研究项目”等。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的众多科学突破主要是发生在学科交叉点,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有41.02%的获奖成果属于交叉学科研究。高校人才培养依托的是专业平台,专业是由学科来支撑,但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导致专业口径偏窄成为一个久而未决的问题,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高校必须深入探索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与融合,为学生构建更加宽口径的学科知识架构,为跨越多学科的交流和碰撞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能力。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认为,学生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在深度上擅长一个专门的领域,在广度上接触几个不同的学科。这也是突出强调了不同学科协同效应的重要性。
   通过调动师生主动性实现双方目标协同
  教育是师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主动源于兴趣,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由此,以学生为主体、科研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则完全集中了师生双方的关注点。一方面,教师的主动性在于能够发现有潜力的学生,为自己的研究团队增添新鲜的力量。学校组建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团队”,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建立以研讨式、项目式、研究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适宜的科研课题项目,以课题研究贯穿始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尊重学生个体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选择申报基于不同学科背景下的“学科交叉班”。学生身处研究与学习相融合的环境,参加团队组会、研讨课、科研项目研发等学术活动,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由師生研究关注点的融合实现双方认知的协同。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师生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
  学校通过实施“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 坚持高水平、高起点构建教师之间交叉、学生之间交叉和师生交叉的立体化融合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团队构成高起点。团队必须是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机构等高水平科研团队,团队成员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任课教师组成,打破单一学科界限,促进团队内部多学科交叉融合。另一方面,学生选拔的高标准和多元融合。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采取小班授课形式,成立学科交叉班。要求学生的成绩达到优良水平,对本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充满兴趣,才有申请入班的面试资格。交叉班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且不同学科专业,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碰撞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博”起来;同时,学生由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共同构成,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引导作用,使低年级学生尽早进入研究角色,实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间学生的网络交叉学习模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起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学科交叉打造学生立体融合的学习研究空间。
   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全过程
  1.学生管理采取所在学院和学科交叉团队协调管理模式。学科交叉班学生实行“学院制”与“学科交叉团队管理制”相结合的形式。学生须完成所在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科交叉团队研究制定学科交叉培养方案,包括为学生开设研讨课程,安排学生选修部分跨专业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团队组会、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课题研究等活动。学科交叉团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别记入学生的通识课学分、创新学分,报学院备案。
  2.构建多学科交叉课程学习计划。学科交叉团队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因材施教,建立个性化的学科交叉课程学习计划。一是开设学科交叉研讨课,由团队骨干教师为学生授课。研讨课的授课形式不限,教学内容面向科研实际课题和学科前沿,教学中采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式等形式,就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问题、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师生之间开展交流和研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制定跨学科学习方案。出于跨学科学习的需要,学科交叉团队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有针对性地制定选修其他相关学科课程的个性化方案,实现课程间的协同,获取跨学科知识,拓展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3.科教协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一是学科交叉团队将项目研究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团队指导学生参与“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横向研究项目等各类项目的研究,不断提升学生对本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认知,培养交叉学科思维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团队组会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把握相关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锻炼感知和关注学科交叉问题的能力,提高多学科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二是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相融合。团队整合学科优势资源,开设项目式课程,设计创新实验,制定面向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计划并组织相关教学活动。
  4.建立灵活的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重在能力考核。研讨课教学质量评价重点放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上,加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考核形式多样化,主要采取文献查阅、小论文、大作业、交流报告等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学生科研体验与课题研究成效;团队对学生定期给予能力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将其参与科研体验和课题研究成果转换为学生的创新学分。
  北京化工大学关于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探索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发掘出了自身的潜力,多学科的素养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近年来,学校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通过制度建设得到了保证,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进行精英教育做出了有益尝试。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育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文明需求。高校要做好美育工作,提升目标和思想高度是强化美育工作的前提,加强顶层设计是做好美育工作的保障。高校应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各方力量,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资源共享、校园文化等方面为美育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美育;高校;新时代;人才培养   美育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美育并不是新的工作和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
期刊
摘 要: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两个大局”,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北京工商大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好红色校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奋斗力量,在今年申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基础上,大力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形成扎根京华大地办学育人的新发展实践,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起步。  关键词:红色基因;综合改革;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大国工匠,这些工匠所具有的工匠精神是人才培养之“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转变观念、充实内容、丰富形式,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利用行企资源优势,克服观念困局与实践困境,从营造社会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性、培养职业创造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现实困境  1.工匠精神
期刊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引导为主轴,旨在通过回答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将其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运用,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以及培养大学生理论思考习惯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结合“0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启“问”的闸门,引导大学生“敢问”“能问”“会问”。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讲授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期刊
摘 要:积极探索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既是推动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索“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有益尝试,也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探索要兼顾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线上课程的建设应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并行;要重视能力导向和产出导向,努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认同感。  关键词:新闻学;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
期刊
摘 要: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必将引起评价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探索“课程+课堂”双维度、多方式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模式,形成记录范式供教师使用,构建了“优化教学评价设计—细化教学组织实施—完善教学过程监控—加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实现路径,为高校教师实施课程过程性评价提供有效借鉴,为学校推进课程过程性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的旋即而来,打开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但新道德伦理又使网络思政教育陷入困境。在阐释人工智能发展给网络思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把握好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自律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思政,建立完善学校整体人工智能体系、多角度提升教育者“人机协作”能力以及加快网络思政向智能思政转型,使网络思政更好地发挥铸魂育人功能。  关键词:人工智能;网络
期刊
摘 要: 校友资源的丰富性、预见性和延续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需求的多样性、反复性和持续性存在着天然内生机理的契合,具有耦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校友基因的激活,建立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友信息大数据;校友文化的凝练,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和内容范式;校友精神的弘扬,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友感化和调适机制。最终实现二者的同向同行,达到“过来人”陶染“现在人”的目的,促进协同育
期刊
摘 要:高校依托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厘清学习内容、落实主体责任、丰富学习形式,从而引领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高校;推进方式  高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须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本文以对外经济贸易大
期刊
摘 要:增加亲和力是高校思政课教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现代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推动思政课教改,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主要探讨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之一的“对分易”在思政课考勤、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课堂师生交流以及平时成绩计分等方面的教学应用。结合在思政课开展“历史上感动瞬间”小组课堂演講比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