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看科学道理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0日晚,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Lg Nobel Prize)颁奖“典礼”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行。尽管与会人员也不乏西装革履者,不过满地五颜六色的纸飞机、衣着怪异的工作人员还有现场时不时爆出的观众哄笑,都让这场“仪式”更像一个“party”。
  “搞笑诺贝尔”已经有22年的历史,其目的是为了奖励那些“乍看起来让人发笑,但是随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翻看历届获奖名单,会发现各种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研究。比如,2012年的获奖者们贡献——为什么慢跑时马尾辫会左右晃动?怎么走路咖啡才不会洒出来?黑猩猩如何辨认它的同类……
  咳咳,别笑!这群科学家们绝对能自豪地举起“奖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发表在世界顶尖的学术期刊上,获得了同行,乃至企业界的认可。阅读他们一篇又一篇超专业的论文,大笑之余,不得不对他们的科学专业劲儿肃然起敬。
  流体力学奖
  获奖者:美国 克雷奇特尼科夫(Rouslan Krechetnikov)和 迈尔(Hans Mayer)
  论文:《端着咖啡走路:为什么咖啡会洒出来?》(Walking with coffee: Why does it spill?)
  期刊:《物理评论E》
  是的,为什么咖啡会洒出来,这是一个“流体力学”问题。36个注释,7幅图表,6处公式——这篇发表于2012年4月26日《物理评论E》上的论文,是一个严肃正经的实验研究。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移动任何装满了液体的小型容器都得小心,以避免液体从中洒出。“但是为什么呢?”两名科学家进行实验和测量之后告诉我们,这事儿,很复杂。洒,或者不洒,除人自身走路因素影响外,还牵涉液体晃动的科学;而这,又取决于加速度、力矩和力的复杂互动。
  在研究中,科学家让被试拿着盛有咖啡的杯子,以不同的速度走直线。志愿者或将注意力放在杯子上,小心翼翼防止洒出;或目视前方只管走就行。摄像机会以每秒100帧的速度记录下人的动作和杯子的轨迹;杯子上的一个微型传感器会实时记录溢出情况。
  研究发现,杯中液体前后的晃动有某种固有频率,这频率由容器大小决定。两名研究者表示,普通大小杯子产生的固有频率恰好符合人走路时双腿摆动的频率——这就意味着,在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走路本身就会让咖啡晃荡起来;即使是走路频率的微小改变,也会增强咖啡的震荡,提高泼溅几率。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只要你走路,咖啡就会晃;你要是走的不匀速,咖啡就会溅出来。
  好吧,这个结论似乎没提供什么新鲜信息。那么,重头戏来了,怎样才能防止咖啡洒出来呢? 减小加速度; 保持咖啡液面和杯口适当的距离——至少要是杯子直径的八分之一,通常来说,就是一厘米; 走路的时候盯着自己的杯子。
  通俗来说,就是:走慢点;少倒点;悠着点。
  这一人民群众自发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被两位美国科学家严格地加以证明了。英国研究液体晃动的数学家特纳则认为,尽管给出的建议没什么新意,但是研究者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很有用处的,可以让科学家在不用真的造出这些杯子的情况下,研究不同的杯子设计。特纳还说,这个研究也可以给杯子生产厂商以启示——比如他们可以在杯内画上一条“警戒线”,以减小咖啡溅出几率。
  心理学奖
  获奖者:荷兰 伊尔兰德(Anita Eerland);扎万( Rolf Zwaan);瓜达卢普(Tulio Guadalupe)
  论文:《身体左倾会让埃菲尔铁塔看起来更小》(Leaning to the Left Makes the Eiffel Tower Seem Smaller)
  期刊:《心理科学》
  尽管是三个人的研究成果,但只有瓜达卢普一人来到了颁奖现场。他掏出了伊尔兰德和扎万的合照,两人马上将在荷兰结婚,无暇前来美国领奖。颁奖现场拖上来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五名诺贝尔奖得主亲自上阵,排成一列站在桌子前进行观察。随着一声发号“往左斜”,五名科学家均配合地将身体左倾,来验证如何看会使埃菲尔铁塔更小。
  改变姿势,就能影响判断。这看似荒诞的结论,被一对伉俪科学家以游戏的形式加以验证。参加实验的志愿者被要求站在平衡踏板上回答问题,通过控制和调整被试的压力中心,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被试的姿势;一旦被试偏离压力中心,屏幕上就会弹出警告信息提醒参加实验的志愿者“注意姿势”。
  为了让志愿者意识不到自己的身体有所倾斜,屏幕会持续告诉志愿者他们保持直立;而事实上,研究者在左侧和右侧的传感器上设定了2%的重量偏差,让志愿者在不知不觉间身体右倾或左倾;这种倾斜幅度极其细微,人们一般意识不到。
  研究人员要求被试回答一系列他们可能并不清楚的问题,比如埃菲尔铁塔有多高,城市人口数量有多少等等;或者是限定一个范围,要求被试在1到10之间给出一个数字作为答案。结果显示,在“乱蒙”的情况下,身体左倾的被试对所有数字的估计都比身体右倾或者直立的人要小,甚至估计的埃菲尔铁塔的高度都要比右倾组平均矮12米。研究者估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人们会把头脑中的数字按照从左到右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当人们需要对某件事情做出数值上的判断时,他们会从记忆中提取一个数字。
  简单来说,在不清楚埃菲尔铁塔高度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估计呢?可能我们会先回忆一个好像跟埃菲尔铁塔高度差不多的建筑,然后再进行推算。当人们身体左倾的时候,更容易回忆数值偏小的东西。所以,“一定是我的姿势不对”,这句网络上的搞笑用语,有了华丽丽的科学依据。
  物理学奖
  获奖者:美国 凯勒(Joseph Keller);戈尔茨坦(Raymond Goldstein);英国 沃伦(Patrick Warren);罗宾(Robin Ball)
  论文:《马尾辫的形状及头发纤维束的统计物理学》(Shape of a Ponytail and the Statistical Physics of Hair Fiber Bundles)
  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一群没有马尾辫的大老爷们将兴趣点放在了女人的马尾辫上。或许灵感来自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在论文中,研究者言辞恳切地写道:“直到现在,我们对这个可能是最简单的问题都没有答案——马尾辫是什么形状的?考虑到平均每人有100000根头发,即使只有一部分头发扎在一起成为马尾辫,其数量也极其庞大——这是统计物理学中的难题。”
  剑桥大学的戈尔茨坦研究复杂物理体系,这一撮毛发就成为他和同事们的研究对象。他们一直想要确定这么一件事情——马尾辫的形状能不能从单单一根头发的性质推导出来。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字母和计算式之后,研究者认为,头发的关键参数包括弹性、密度和卷曲度。这些性质决定了一根头发的弹性有多好;另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则是头发的长度。科学家得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描述马尾形状的公式,他们给这个公式起了个颇有童话气息的名字——“长发公主”指数。
  长发公主指数低的马尾,会呈扇状散开;而长发公主指数高的马尾,重力大于头发之间的弹力,会柔顺地垂下。“结果这么简单,我们都震惊了!”观众默默地表示,我们也震惊了。戈尔茨坦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莫名其妙的,一群秃头的中年男人围坐一起,突然发现马尾辫里蕴藏着这么多奇妙的物理学原理。相关领域人士表示,他们的研究也许可以帮助业界生产更好的洗发护发产品,也有助于计算机动画产业更好地描绘人物的头发。
  研究马尾的同仁可真是不少。斯坦福大学的数学家凯勒为了弄清楚马尾辫的运动原理,一头扎入了数学建模和机械实验中去。他认为,马尾辫像是一个行为颇有规律的系统,但是它明明由数以万计单个的纤维丝组成,每一个与另一个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对于数学建模来说,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多对象问题”。不过,在物理的帮助下,现在这个多对象问题已经成为“一系列简单的公式”。于是,这位可爱的数学家解开了慢跑者马尾辫左右晃动的秘密。
  责任编辑:尹颖尧
其他文献
学校安排了一学期的临床实习,于是我们来到了某县人民医院,我想当然地以为在这里没什么可学的。但是,一学期下来,熊猫老师让我念念不忘。  熊猫老师姓周,是普外科的医生。在我看来,如果有比手术刀更锋利的,那一定是熊猫老师犀利的为人。这个长相毫无杀伤力的中年男人,有着一颗奔腾的心。潮人必备的大黑框镜是他扮萌的工具,乍一看颇有《功夫熊猫》中阿宝的气质,熊猫老师由此得名。  由于渐入寒冬,穿脱手术服很不方便,
跟着学霸长知识  学霸去快餐店打工,因为待客冷淡,被店长训话时单独拎出来批评:“你是个读书人,‘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你应该懂吧。”学霸:“上帝已经死了。”此后江湖人称学霸为“尼采”。  为了跟学霸沾沾仙气,我尝试着模仿他的说话方式与他沟通:“店长让咱们下班后把没卖出去的巧克力化了,定型重做。这就等于微分完再积分,这不有病么?”学霸:“积分完就有个C,那是积分常数……”我:“跟巧克力有啥关系?”学霸
美国企业的实习期一般是3~4个月,延长到超过一年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不同寻常,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抠门:实习生虽然有工资,但不享受福利。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学生对詹姆斯羡慕不已。詹姆斯是我们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他毕业后找了几个月才找到这份实习工作。如今美国经济不景气,实习工作是年轻人争抢的目标。许多人都认识到,实习工作已经成了进入职场的敲门砖,特别是在创意工业如电影、设计等行业,简历上没有一份两份实习的工
这职场与校园是完全不同的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由学校里的“死小孩”转变成职场人,需要遵循以下八条军规:  第一条军规:新人往往受欺负,不必怨天尤人。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新人坐门口》,大意是,给新人分配的工位往往位置很差,电脑之类的办公用品也可能是别人挑剩的,分配任务也会别人挑了肥肉让你啃骨头。这些事你如果没遇上是幸运,遇上了也不要冒火。现实就是这样的,你不能改变现实,而是需要去适应它——当然,
幸福感、挑战性、行业领先、兴趣所在、自己喜欢!  到底有没有一辈子的好工作?  讨论会参与者:  张彦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大四。  柳叶: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大四。  刘博雅: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管理,大四。  边婧文: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管理,大二。  严晓驰: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二。  刘婷: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大三。  黄礼福: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大二。  好工作有标准吗  主
“跑题跑不停”的《锵锵三人行》开播15年了,不写博客、不开微博、不出书的窦文涛在开播的正日子那期节目里,穿上了当年的制服,算是纪念。播出了4000期节目,《锵锵》可以说是电视圈里迄今为止最长寿的华语谈话节目之一。说起这15年,窦文涛却觉得很平常。“从我的角度来说,积极地讲是我比较老实,消极地讲是我比较懒,就是不大想换。很多人做着做着想做别的了,我也有过这个想法,但是稍微遇到点儿不顺,我就退回去了,
从2010年9月底投简历开始,到12月23日最后一场面试,我参与了70多次笔试、面试。从一开始,我找的就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經历。我只是想去看看,看看各个行业,看看各个公司,以及各个公司里的人。于是我的面经也不把重点放在面试本身或面试技巧,而是记录一下这些难得的见闻、体会和感触,说说我是如何从众多面试中找到自己最终选择的。在新一年的校园招聘季里,我想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参考。    我基本上是一个以
“舞台上灯光很亮,往台下看黑压压的,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就不好找焦点,平衡感会差很多。”张思辰一边说,一边灵巧地单脚跳上红色太师椅的扶手,屈膝做出亮相的动作,摄影师按下快门。“每次演挂画这出戏,我都是这样上上下下的。”说着,她在椅子上交换跳跃,如同平衡木上的体操选手。  这是北京金秋阳光明媚的上午,在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的练功房里,大三的张思辰讲着她学戏这些年的苦和乐。对她来说,追梦戏曲的过程就是成长
书本之外的学习是更重要的学习。所谓四种学习,就是随人学习,随时学习,随事学习,随地学习。  现实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最重要要求,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一个人在追求知识阶段,除了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掌握较为广博的人文与现代社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一个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若能从矛盾、丰富、多彩、广阔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汲取丰富的各种知识,这是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深
各种奖项离我而去,我的骄傲,让我不屑于低下头来承认和改正错误,我依旧按照自己的路线继续前行,还美其名曰“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8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走进了大学校园,这一步就像妈妈的吻,爸爸的拥抱一样,永远记在心底。那个时候,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纪,我当时想过当外企高管,当政府高官,最没出息的想法是当暴雪公司的翻译。当然,在大一那样的青葱年代,我是用无数次的宿舍卧谈、无数次的旷课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