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大潮勇往直前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haiyueme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90华诞;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再创辉煌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6-0004-04
  
  斗转星移,乾坤未老;沧海桑田,岁月弥新!沐浴着新时代的灿烂阳光,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的光辉日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激情,载歌载舞,纷纷以各种形式隆重纪念党的90华诞。神州大地,欢歌潮湧!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90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求真务实,走自己的路,成功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90年;是抱定理想和信念,不怕压、不信邪,在逆境中奋发崛起、在拼搏中不断壮大,创造民族复兴辉煌成就的90年!
  90年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之中。自1840年鸦片战争伊始,西方列强以炮舰政策开道,强行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寇蹄所至,鲸吞劫掠,割地索款,肆意横行,中华民族主权丧失殆尽,炎黄子孙倍受欺凌;国内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残民以呈,媚外自保,各路军阀,派系林立,穷兵黩武,斗杀不断。内忧外患,交相逼攻,积贫积弱,危机四伏。“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人民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为了救亡图存、拯救民族命运,以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为先导,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奔走呼号、奋战沙场,同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大大削弱了腐朽黑暗的封建统治,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进程。然而,截止“五四”运动爆发,所有这些斗争最终都毫无例外地归于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并没有改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悲剧结局昭示人们: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的造反起义,还是资产阶级的和平改良乃至革命斗争,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西方资产阶级的反封建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时代在发展,帝国主义侵略者和中华民族、封建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这两大社会矛盾依然存在,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在苦苦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中国先进分子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阳光。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921年,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1514它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事实正是如此,以马列主义为指南,中国共产党创立伊始,就明确提出了要以“劳农专政”的手段推翻资本家阶级统治、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随后又很快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奋斗纲领以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在近代历史上首次正确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从此,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反对国内黑暗暴政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漫长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理想,矢志不渝,立足国情,勇敢探索,在斗争中学习,在斗争中提高,逐步形成了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并在这个思想原则的指导下,排除了形形色色“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的干扰,成功地回答和解决了有关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目标、任务和动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制定和实行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路线、方针和战略策略,引导中国革命的航船破浪前进。期间,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先后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等血与火的考验,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抱定理想和信念,甘冒枪林弹雨和千难万险,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他们正道直行,无私无畏,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忘我奋斗的高尚志节情怀。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惊天地而泣鬼神的英勇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得以由小到大、由弱转强,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得以一次又一次从逆境中崛起,如星火燎原,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辉煌胜利,实现了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救国救民的夙愿。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帝国主义的敌视和破坏,中国共产党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以创业者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顶妖风,战恶浪,展开了巩固人民政权、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从清匪反霸、实行土改,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到实行“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冲破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创造出民族振兴的无数人间奇迹。这一切,使国际帝国主义反动势力企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于摇篮的阴谋彻底破产,古老的中华民族重新焕发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也以她全心全意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忘我奋斗的高尚情怀,以她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决策、严于自律乃至独有的强大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和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毋庸讳言,由于理论准备不足、缺乏对全新创造性事业的实践经验,以及受特定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积淀的制约影响等,我们党在探索和组织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事业过程中,也曾走过弯路,出现不少挫折和失误,甚至酿成“十年文革”那样的严重灾难。但是,一个政党是否伟大,从根本上说,并不在于它是否会犯错误,而在于它是以何种态度来对待错误,以及它最终是否有胆识、有能力发现并纠正错误,走出“阴霾和泥沼”。以此为标准,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尽管在前进途中出现过错误,但仍然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具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优良传统,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特别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大批饱经磨难的优秀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不但割除了依附于自身的“毒瘤”,战胜了错误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而且在澄清原则是非、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为先导,在深刻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认识和把握国情实际、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党发起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指南。在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谷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党不畏高压,砥柱中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狠下一条心,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事,不仅挫败了西方敌对势力搞垮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而且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新景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所未有的强大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风雨征程九十载,拼将热血济沧海。”回顾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年来的艰辛奋斗历程,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巨大牺牲、做出不朽贡献的伟大政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才能走上富裕幸福的光明大道。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形势,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圭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那么,历经九十年艰难曲折的奋斗,历史已经向我们展现了其“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壮丽景观。这一切,为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奋斗,奠定了坚实而雄厚的根基。实践永无止境,奋斗正当其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道路选择,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继续向前,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我们要以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深刻总结、汲取九十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鉴古知今,正道直行,立足新的实践,再接再厉,奋发进取,创造新的辉煌。为此,必须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不渝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走自己的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总结我们党九十年艰难曲折的奋斗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统一,它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选择和必由之路。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有强大生命力。”[2]270事实正是如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乃是关系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否的关键所在,其对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从一个政党政治目标选择乃至政治价值实现的角度看,有什么样的思想路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路线和相应的结果。党的奋斗历史也反复告诉我们,摒弃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万古不变的僵化教条或者可以包医百病的灵丹圣药,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的做法,包括不顾国情实际、机械盲目地照搬照套别人已有经验和模式的做法,真正学会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确立起正确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一次次转危为安、走向成功的枢机所在。这其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最具现实意义。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3]11因此,面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条件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纷繁复杂的形势,警惕和防范来自“左”的和右的种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总结党的九十年历史经验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和结论,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第二,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向前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的清醒是党在政治上清醒的前提和基础。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要在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无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党必须在科学思想理论指导下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根据国情实际和形势变化发展制定并卓有成效地贯彻落实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奋斗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国富民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辉煌历史,已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以这一理论体系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当前,立足国家“十二五规划”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直面现实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求真务实,勇于改革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地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始终不渝地坚持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忠实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根本宗旨,为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人民群众是任何时代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变革和文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是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坚信不移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把党的事业同民族、国家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坚持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古今中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党诞生以来全部奋斗历史的真实写照。党九十年来艰苦卓绝、辉煌壮丽的奋斗实践一再深刻地启示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福利,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事业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乃是我们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必须看到,在我们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日趋严峻的新的时代环境下,作为党成长壮大的一条珍贵历史经验,这其中所蕴含的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有着超乎既往的重要鉴戒意义。因此,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尤其是利益格局深刻变动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把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不渝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惟其如此,党的事业才能不断获得强大的动力源泉,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第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立足新的实践,按照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2]271立基于党所肩负历史使命,根据特定历史时期党所处环境和中心任务的要求,以提高领导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基本目标,高度重视并采取种种有效方略倾力搞好党的自身建设,这是九十年来我们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攻坚克难、取得成功的又一重要经验和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并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超乎既往、特殊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49伸而论之,经过九十年的发展,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所肩负的任务以及党员队伍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员人数已发展到近八千万,其中,新党员数量大幅度增加,党员身份及从业方式多样化,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加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既给党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此外,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两大社会意识形态斗争客观存在、明消暗长,民族国家和地区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动荡不宁的当今世界,要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多民族发展中大国,巩固执政基础并成功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重任,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考验更是显而易见。总之,“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3]49为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的战略部署,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注重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直面现实矛盾,强调问题意识,勇于探索创新,下大力气,务求实效,切实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大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我们党90年艰辛曲折而又辉煌壮丽的奋斗历程,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下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奔腾向前的动人景观,我们激情奔涌,对未来充满希望!继承优良传统,牢记历史经验,勇于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会以更加出色的业绩书写出民族复兴的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原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万众一心,励精图治,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朝气蓬勃,坚强有力,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宇 辉]
其他文献
“以读促写”就是教师在开展阅读课文教学时,充分利用阅读文章,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掌握必要的篇章结构、词汇量、话题内容后,让学生进行相关写作,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读促进写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本文以高中英语(NSEFC)必修4“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的教学为例,阐述“以读促写”在课文教学中的具体尝试。  一、课文特点  课文“A Pioneer fo
完形填空是对语用能力进行测试的综合性题型,“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掌握一定的词汇及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1] 近几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趋向于考查语境,在语境中考查考生对上下文的精细理解和缜密的逻辑判断能力,而一个完整的语篇,“上下文是营造语境的基础,也是逻辑推理的依据”。[2] 逻辑关系经常“隐藏在句子内部、句子之间以及段落的衔接中。把握逻辑关系,就可以抓住确切、具体的线索,把答
画主题,理顺序,延分支,小小一张图,巧记知识点!  读了《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我对鄉下的生活很向往。在乡下,可以在树下吃饭,可以一年四季赏花……是不是很美?你想了解这样的生活吗?那就看看我的思维导图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稿,明确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可见,“语文知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其获得经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源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学习语文知识渗透在教学中呢?对此,一些教学观摩活动有许多有价值的案例。  一、重品读,谈启示,把语文知
迎面走来一只腊肠狗,短得不能再短的四肢,撑着圆筒似的长条身体,肚子几乎要擦着地面。华安指着狗仰头问妈妈:“那是什么?”  妈妈说:“腊肠狗。”  华安含糊念了一下“丫长狗”;满意了,又仰头问爸爸:  “Das?”  “Ein Dackel.”爸爸说。  华安点点头。在他的心目中,这世界上一草一木任何东西都同时有几个不同的名字;会跑的两个轮子,妈妈说是“脚踏车”,爸爸称它“Fahrrad”,幼儿园的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而要使用语言自然、灵活、恰如其分地进行交际,则绝对与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听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听中有说,说中有听,说是以听为前提的,因为学生只有在听准、听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运用语言自由地交际。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训练学生,从听入手,先听后说。根据近几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进行听力训练。  一、抓住课堂的前几分钟至关重要 
深夜从滨河公园的空地  核酸检测完往回赶  很多凌乱的想法都被寒风吹走了  只剩一个想法  天宫院融汇社区昨天紧急带来的  再寒的风也吹不走  这个想法可以上升到  自我人生一个全新的课题  44年来第一次面对  提倡就地过年  一个人过年不难  关键是一个人怎么过热闹年  尤其是一个人怎么在异乡过热闹年  回到郁花园二里出租屋,越想越兴奋  决定与小阳台对面毛白杨枝丫间的鸟窩  先研讨一下再说
新课标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学生平等对话,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的课堂教学却陷入了种种误区。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先秦儒家也非常讲究中庸之道,“不够”当然不好,“过头”同样不好。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师的主导角色,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一、走出语文课堂
作文要求“写真实的事”,这已经是个很陈旧的话题了。拿出来重提,是因为当下还有不少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始终走不出“写真实”的怪圈,以至于其所教的学生所写的作文,常常在各类“大考”中得不到其他教师的肯定显得分数平平,反而给学生带来矛盾心理和惧怕心理,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所不希望看到的。  不错,作文教学是要高举“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这面旗帜的,不少作文大家常常撰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
[摘要]教师必要、恰当的指导是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效果明显的保障。编写导学案成了一种有益的尝试。编写导学案要注意明确学习任务、点拨学习方式方法、关照整个学习过程。  [关键词]实用性 编写 导学案 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111  初中地理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学生的需求是导学案编写的起点,也是终点。从导学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