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有茶 岁月静好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0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窦唯曾问过:“除了喝茶,中国人还有什么更有趣的事情?”他的答隶是摇滚音乐,而我,则更喜欢读书 可见,每同样爱好茶的基底上,每个人的爱好不同,组成丰富多彩的中闺人内心世界
  据说,我从还没学会叫“妈妈”起就开始“读”书,家人们总喜欢描述我曾经指看图画书中的鸭子哇哇乱叫,却没人知道到底在讲什么意思于是,我总在回想那时自己究竟有;志得意满,多快乐富足只是随着繁忙的学习和工作的渐入,生活中,对于书,似乎已经失去了初次见它时的那份感动与爱不释手 直到,偶然的一天,我路过了汉源书屋。
  名叫书屋,实际上是个茶坊,是上海摄影艺术家尔冬强先生受欧洲书店咖啡馆的启发,于1996年开出来的 绍兴路很短,无论是正中午还是晚上,街道总是特别安静,从拥挤的淮海路走过来,这里的静谧似乎让你感觉有点不太现实,一路的法国梧桐随着风沙沙作响,我们还能从每片梧桐叶中读出些存留的历史韵味。
  汉源书屋的外表装帧古朴,墨绿的繁体字书写的“汉源书屋”四个大字古意中却又夹杂着现代的透明气息,那是一长排落地玻璃门造成的效果 门头上还悬挂着老式马车灯,天色暗下表时,昏黄的灯光会亮起来,带给人温暖的感觉 有客人造来时,门上挂看的牛铃就会发出清脆的“叮当”声音,扑面而来的书香和茶香,给人带来喧嚣闹市中的岁月静好
  
  每一刻都是美妙的茶时光
  
  每一个人在喝茶时都与聊天不同,安静喝茶的时候,茶的清香,茶的回甘。让脸上和唇边的线条都舒展开,不似说话的时候,表情会跟着语境有所收放。这样的状况大略只有在全情投入某件事的时候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吧,这也是为什么。在放松时。人们会选择茶,似是每个中国人的丰富故事里,都或多或少藏有茶所带来的影响,在安静的汉源书屋里,每个人的经历,或精彩。或平淡,或浪漫,或激情,都被手中的那杯茶描上了一层金边,成就了某种光泽,每一口品尝都将生活沉淀为我们称之为“幸福”的东西。
  这里的茶相比较其它茶馆来说或许品种并不是最多,却道道精致,从服务生拿着MENU轻步走近自己,就开始了一场安静美妙的品茶体验。清淡幽香的菊花茶、香甜爽口的玄米茶、姿态曼妙的玫瑰花茶、优雅沉稳的英式红茶、传统淡雅的绿茶……即使不是极茶品之大威者,也能让每个到来的客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不多的品种更可以体现每位茶客的固执。品茶本是件安静的事情,不同的心情品同一款茶,熟悉的茶品渗透进每一壶茶中。散发出的芬芳带着细腻的情感,几乎像是可以与人轻声对话,城市带来的烦恼似可由茶而分担了。就像走进了大户人家的书房
  一脚踏进汉源书屋,仿佛来到了上海上世纪30年代的大人家的书房,既古典又洋派。在这间约100平方米的屋子里。家具的摆设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做工古朴的桌椅设计出几个“圈子”。让不同的读者各自为阵,一点也不受打扰,造型各异的小圆桌,配上几乎只有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绿罩台灯。就像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那个浪漫的年代。
  店里深红色的地毯和褐色的家具给人带来沉静感觉,书架中最大的一个是以半圆的弧线展开的,这使个空间一下子便生动而妩媚起来,据说这是店主亲自设计的,不得不佩服他的艺术匠心。旁边的老式钢琴琴盖上放着一大瓶康乃馨。烂漫而不张扬。汉源书屋里的书很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时尚书,凡是近期荣登书市排行榜的书,这里都有:一类是老板收藏的各种画册和摄影集。多的是建筑摄影集,它们是非卖品,但可以坐下来慢慢看。
  屋子里还有随意散落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古收藏品:明清时代的条案靠椅、简·奥斯汀时代的家具、8MM的电影放映机、古董相机、铜质烟壶、木雕对联、老式红木博古架等,所有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把你带入一种浓浓的怀旧氛围之中,而这氛围,正是沉淀了历史年华,抛却了城市喧嚣,尽情享受安世的美好。
  
  在最里面的角落怀念哥哥
  
  熟悉汉源的人还知道,这里还是哥哥张国荣生前的喜好地,而寻找哥哥当年坐过的位子更是许多人来到汉源的目的。
  汉源书屋的进门处分为左右两翼,右手边的狭长过道全是靠窗的位置,左手边最靠里面的角落则是曾经张国荣坐过的位子,其实,即使你原本并不知道,仅凭猜测也能得出答案。理由很简单,因为相信哥哥的为人不会那么扎眼到坐在窗口,况且最里面的位子很是舒服,是由一张两人椅和两张单人椅拼凑成的,当中是个小圆桌子,铺着墨绿色的桌布。角落的陈设也很上海,一个圆弧的英式老酒柜和一架很有年代的钢琴,上面又放着一张来历不明的上世纪30年代婚纱照。平日里就不多话的张国荣,应是特别喜欢这里的清幽。我们坐在这个角落里,听着若有似无的上海老唱片,就像看到了2000年,哥哥张国荣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上海8万人体育场举办演唱会前,坐在这里,独自泡了茶,安静地翻看藏书,末了还轻声抱怨“要不是晚上有演唱会,我还可以呆上更久的……”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29日,在浙江长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通过了“世界饮茶日倡议书”,倡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世界饮茶日”,希望以此引导人们多喝茶、科学喝茶,从而增进身体健康。  2009年4月20日,谷雨。由杭州市委、市政府与杭州八家国字号茶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在杭州市举办。“全民饮茶日”由浙江杭州的8家国字号茶机构于2006年首次发起倡议设立,2009年4月12日正式发出倡
期刊
天色渐暗,风从山岭吹来,吹过山坡,吹过庭院,吹来满袖清凉和山槐花的清香。农历四月雅称“槐月”,是山槐花开放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簇簇斑白掩映在一处处浅绿中,很是壮观。  吃过晚饭,一个人在茶室坐下,煮水煎茶。  水是山泉水。炉用红泥小火炉。将灶膛中烧剩的炽炭加入火炉,扇尽余烟灰烬,待得炉火通红。就可以煮水了。水煎好了,将水壶提离火炉,放在一边。冲瀹绿茶水温不能过高。以九十摄氏度左右水温为宜。此时恰好
期刊
5月14日,一身体闲的打扮,一脸灿烂的微笑,浑身始终散发着活力与激情的世界级明星成龙走进宣武,在宣武区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老舍茶馆、大栅栏商业街、琉璃厂、湖广会馆等地,体验丰富悠久的宣南文化,  在内联升,成龙试穿过一双传统手工布鞋后说: “我们正在拍摄一部古装戏,做工要求比较高的鞋子准备让内联升来做,”此外,他还观看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影像、欣赏了荣宝斋的木板水印,并在湖广会馆舞台上一试身手。茂
期刊
成都的茶馆历来是艺人会聚之地,城隍庙的茶馆间流落着好些有名的艺人。“忠新金钱板,说书钟小帆。道琴贾树三,川戏康二蛮。”坊间的顺口溜把几位民间艺人传唱得名声响亮。  唱金钱板的艺人叫邹忠新,上世纪40年代,他在城隍庙附近的茶馆唱得红透了天。只要有他的表演,茶馆内定是座无虚席,茶馆外拉客的车子能堵半条街。邹忠新靠着三块竹块和一张嘴皮,唱遍了老成都的茶馆。每逢他表演,茶馆的茶能多卖几百碗,所以各大茶馆竞
期刊
紫砂与文化的关系,古代和近现代都有人做过一些探讨,但远远没有成为系统之学、专门之学。研究紫砂文化不只是今人的追求,也是前人的美好愿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紫砂大师顾景舟就先后发表论文10篇,在垂暮之年编著《宜兴紫砂珍赏》一书,成为紫砂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他本想整理出一部历代名师壶谱并逐件加以评点,还想根据多年积累撰写一部中国紫砂工艺史,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无法弥补的损失。目前
期刊
早在1000多年前,日本遣唐僧侣在携回中国茶种和引进了全套中国饮茶方式(唐式茶会)的同时,也引进了中国茶具。中国茶具成了传播中华茶文化的有力工具。从珠光青瓷到唐物天目,从唐物茶入到交趾香合,古代福建生产的茶具在日本茶道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平和田坑素三彩香合的出土、交趾烧产地的最终确认。为日中茶道文化交流史,增添了至关重要的章节。我们高兴地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日本茶道文化
期刊
清代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春饮宜庭,夏饮宜郊”。时值春末夏初,在树阴下数散落于地的星点日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和煦的春风刚刚好,慵懒的太阳微微暖。只一日,虽说无法品出这深远的成都茶意的真谛,却也被这番别样的舒适陶醉。这一日的美景,端的是“山是眉峰横,水是眼波聚”;这一幕的闲情,忒的是风流浅,云雨深,秋波横,见天真。  相比起中国其它著名的茶与茶道文化城市,成都茶馆的条件可谓相去甚远
期刊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唐·储光羲《吃茗粥作》    这是首极具有隐士恬淡、旷达之风的诗。可以想象当时是这样的一种场景:赤炎的红轮正当空,照得寂静的山野到处是一派灼人的炎热,连山林中的鸟雀也都懒得飞。静静地躲在树林里避暑。在这样炎热的季节里,诗人想起山中的好友家有一棵高大的梧桐可以遮遮阴,避避暑
期刊
双江是太阳转身的地方,其纬度位置正在北回归线上。日照时间长,有得天独厚、无法复制的土壤、气候环境。这里森林茂密,水源清洁,远离污染源,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有机茶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著名的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  源生于双江的勐库大叶茶种,20世纪60、80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勐库
期刊
一年来,为了收集爷爷他们那一代茶人的故事,我走访了北京、上海、浙江的许多茶人,也读过爷爷在上世纪20年代写的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慷慨激昂的为农民呼喊的声音。在他以后的60多年里,无论身处任何情况、任何地位、任何环境,他都在为农民着想。为他们说话。今天想来,那是多么的可贵!  爷爷从小就在田里、在菜园里劳动。他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农民在20世纪初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御风寒,抗炎暑,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