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其中一项重要手段就是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本文以一堂具体高中生物课为基础,对导学案的设计流程作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导学案;课堂;设计;探究
我校于2010年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案导学”的课改模式。各学科教研组积极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案。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将教材严谨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学生能读懂易懂、通俗具体的知识。尽可能在设计时做到知识问题化,达到对学生尽心思维训练的目的;问题层次化,实现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有成功的愉悦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求编写导学案,应以课堂为中心,并做好课前、课后的“延伸”,即要具有三大主体部分——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作业。在此结合我们的实践,以《生命活动的大分子──蛋白质》这一堂具体生物课为基础,对导学案的编写作粗陋的探讨。
1 编写实例
1.1 预习环节
设计好课前预习,对学生新课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课前预习一般分为学习目标和预习自测两部分。学习目标由教师跟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制定或者是拟定一个示例,其余部分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归纳出来。根据新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预习自测部分,我们设置的内容指向学习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预习自测题可用多种形式呈现,如选择、填空、连线、思考等,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注意:题目要有基础性,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即可顺利完成;问题必须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避免简单的没有思维含量的挖空式练习;题目的设置要根据内容特点灵活多变,避免一成不变,显得死气沉沉;课前预习要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等等。课前预习设计的水平高低往往会影响学生自学的热情,进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设计好了事半功倍。因此在设置这部分的内容时
1.2 探究环节
导学案的核心便是课堂探究,这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是诱导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水平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需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情境,以便教师组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设计问题情境时,必须突出重点。在主干知识部分组织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避免面面俱到、分散重点;必须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问题情境使其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
另外,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灵活多样,避免程式化。严格按步骤进行的学案往往使课堂教学走入程式化的沉闷氛围中,使师生像在共同完成一道道作业题,而不是在张扬生命的活力。 引导学生阅读文字、图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在本节内容中,我总共设置了环环相扣的四个探究内容。
1.3 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以题目的形式出现,除此之外,还有课后探究、课后反思等多种形式。课后作业后面还可以适当补充作为问题探究活动的知识或情境拓展,但拓展要注意时效性、真实性和科学性。鉴于此,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
2 注意事项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的课堂是多元的,开放的,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具有创新和开放性。 在总体设计上要符合学科特点,在内容设置上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问题设置上要注重于生活接轨,联系实际,注重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联系,进一步关注学生智慧的形成和情感体验。如果导学案变得程式化,必然导致课堂模式化,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沉闷。所以,对于导学案的编写,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2.1 灵活把握问题探究的高效性
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体现出问题探究化这一特点,不要只是将不同层次的习题组织到一起,将学案等同于练习题,这是对导学案的一种错误认识。导学案的核心和重点应该放在对课堂上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的设计上,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阅读、观察、对比、讨论、思考、整理、归纳等学习和思维活动才具有高效性。
2.2 科学处理导学案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导学案的“源泉”。如果在编制导学案时,将重点放在了归纳和罗列知识要点、分析和阐述重点、难点上,这种导学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以知识为线索的知识提纲,很像是对教材的浓缩。有的教师在使用这种导学案时,甚至丢开教材,依照导学案去开展教学活动。 而实际上,新课标教材除了进行知识的传授外,有其深层次的思想和内涵。新课标中教材中的各个栏目都有其功能,运用好各个栏目,可达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以将教材浓缩的思路去编制导学案,是对新课标教材本意的曲解,最终会误导学生,使他们忽视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
2.3 坚决摒弃“保姆式”导学案
有的教师为了能把教材中隐含的知识都挖掘出來,编制导学案时,把每一个知识点都作了详细剖析,甚至还作了拓展延伸。这种导学案姑且称之为“保姆式”导学案,使用它进行教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导学案上对教材剖析得过于详细,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没有思考和讨论的必要了,将知识机械地记住,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唯一能做的。显然,这种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也是暗暗挫伤学生学习和探究积极性的课堂。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导学案的设计有一定的模式,但我们绝不能将其模式化。我们只要足够用心,正确把握导学案设计的本质和规律,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就一定能能编制出质优高效的导学案。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吴相钰主编.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导学案;课堂;设计;探究
我校于2010年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案导学”的课改模式。各学科教研组积极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案。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将教材严谨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学生能读懂易懂、通俗具体的知识。尽可能在设计时做到知识问题化,达到对学生尽心思维训练的目的;问题层次化,实现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有成功的愉悦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求编写导学案,应以课堂为中心,并做好课前、课后的“延伸”,即要具有三大主体部分——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作业。在此结合我们的实践,以《生命活动的大分子──蛋白质》这一堂具体生物课为基础,对导学案的编写作粗陋的探讨。
1 编写实例
1.1 预习环节
设计好课前预习,对学生新课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课前预习一般分为学习目标和预习自测两部分。学习目标由教师跟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制定或者是拟定一个示例,其余部分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归纳出来。根据新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预习自测部分,我们设置的内容指向学习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预习自测题可用多种形式呈现,如选择、填空、连线、思考等,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注意:题目要有基础性,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即可顺利完成;问题必须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避免简单的没有思维含量的挖空式练习;题目的设置要根据内容特点灵活多变,避免一成不变,显得死气沉沉;课前预习要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等等。课前预习设计的水平高低往往会影响学生自学的热情,进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设计好了事半功倍。因此在设置这部分的内容时
1.2 探究环节
导学案的核心便是课堂探究,这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是诱导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水平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需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情境,以便教师组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设计问题情境时,必须突出重点。在主干知识部分组织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避免面面俱到、分散重点;必须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问题情境使其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
另外,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灵活多样,避免程式化。严格按步骤进行的学案往往使课堂教学走入程式化的沉闷氛围中,使师生像在共同完成一道道作业题,而不是在张扬生命的活力。 引导学生阅读文字、图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在本节内容中,我总共设置了环环相扣的四个探究内容。
1.3 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以题目的形式出现,除此之外,还有课后探究、课后反思等多种形式。课后作业后面还可以适当补充作为问题探究活动的知识或情境拓展,但拓展要注意时效性、真实性和科学性。鉴于此,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
2 注意事项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的课堂是多元的,开放的,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具有创新和开放性。 在总体设计上要符合学科特点,在内容设置上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问题设置上要注重于生活接轨,联系实际,注重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联系,进一步关注学生智慧的形成和情感体验。如果导学案变得程式化,必然导致课堂模式化,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沉闷。所以,对于导学案的编写,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2.1 灵活把握问题探究的高效性
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体现出问题探究化这一特点,不要只是将不同层次的习题组织到一起,将学案等同于练习题,这是对导学案的一种错误认识。导学案的核心和重点应该放在对课堂上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的设计上,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阅读、观察、对比、讨论、思考、整理、归纳等学习和思维活动才具有高效性。
2.2 科学处理导学案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导学案的“源泉”。如果在编制导学案时,将重点放在了归纳和罗列知识要点、分析和阐述重点、难点上,这种导学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以知识为线索的知识提纲,很像是对教材的浓缩。有的教师在使用这种导学案时,甚至丢开教材,依照导学案去开展教学活动。 而实际上,新课标教材除了进行知识的传授外,有其深层次的思想和内涵。新课标中教材中的各个栏目都有其功能,运用好各个栏目,可达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以将教材浓缩的思路去编制导学案,是对新课标教材本意的曲解,最终会误导学生,使他们忽视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
2.3 坚决摒弃“保姆式”导学案
有的教师为了能把教材中隐含的知识都挖掘出來,编制导学案时,把每一个知识点都作了详细剖析,甚至还作了拓展延伸。这种导学案姑且称之为“保姆式”导学案,使用它进行教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导学案上对教材剖析得过于详细,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没有思考和讨论的必要了,将知识机械地记住,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唯一能做的。显然,这种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也是暗暗挫伤学生学习和探究积极性的课堂。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导学案的设计有一定的模式,但我们绝不能将其模式化。我们只要足够用心,正确把握导学案设计的本质和规律,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就一定能能编制出质优高效的导学案。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吴相钰主编.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