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冲击,大众传媒也不例外。为了在市场经济中有所得,出现了单纯为了迎合大众,只追求感官刺激的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大都缺少质量和内涵,很容易让青少年迷失,一味沉浸在虚假的世界中,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所以整顿三俗现象对现代社会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透析三俗文化:第一,三俗文化是什么以及大众传媒中的三俗现象有哪些;第二,三俗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几个方面;第三,整顿三俗文化有哪些措施。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我们要把大众传媒改造成宣传先进文化的平台,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所以对三俗文化进行透视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众传媒;三俗现象;透析
一、三俗文化的内涵和表现
三俗主要是指庸俗和低俗以及媚俗。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文化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三俗文化比较消极,不利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明确什么是三俗文化以及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并对其予以整改,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一)三俗文化的內涵
三俗就是指庸俗和低俗以及媚俗,由此可以得知,三俗文化就是庸俗的文化低俗的文化以及媚俗的文化。
首先谈一下庸俗文化,庸俗就是粗鄙的,没有道德追求的,没有创造力的。就像学术上的庸俗,把庄重的历史事实胡乱夸大,单纯追求利益至上;现在“票房至上”的理念也盛行在大众传媒的圈子,把文艺当做赚取利益的手段,把文学艺术的艺术性和公益性都抛之脑后。
其次谈一下低俗文化,也就是指粗俗或者不文明的东西。低俗的内容容易使人颓废,陷入低级趣味。根据相关官方的总括,低俗内容的特征包括:第一,违反法律法规;第二,引诱青少年进行不良活动;第三,侵犯别人的隐私;第四,扭曲的婚恋观以及家庭伦理道德的丧失。
最后谈一下媚俗。它本来的意思是俗气的艺术。在平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表示蓄意迎合的行为,也就是说为了眼前的利益过分迁就群众。媚俗的基本特征就是虚伪的去迎合别人的需要。更严格的来说,媚俗就是为了讨好别人去放弃自己的灵魂,异化自己。危险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媚俗成风,在此基础上,庸俗和低俗文化也不断发展。
(二)三俗现象的表现
首先谈一下电视媒体中的“三俗现象”。第一就是模式化。现在很多电视工作者都喜欢为了追求利益不走正道,看到别人的电视节目能挣钱,就去追风,这会让很多电视节目都有一样的地方。这类现象在电视剧和娱乐类的节目中盛行,比如穿越电视剧《宫》火了以后,许多写穿越的电视剧的人就盲目跟随,比如《步步惊心》、《步步惊情》、《相爱穿梭千年》、《太子妃升职记》等。娱乐节目更是如此,比如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流行,带动了一系列相亲节目的盛行,比如《非常完美》、《相约星期六》、再到现在的《中国新相亲》,所有的相亲节目都蜂拥而上。
第二就是娱乐化。现在的电视文化以娱乐为主,文化的政治、教育和认知功能都被削弱。为了收视率,电视台请的明星很多都故意扮丑,让大众欢乐,现在的明星真人秀就是这种效应。还有现在有些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注意自己的言辞,犀利刻薄,比如被停播的《康熙来了》。
第三是缺少人文关怀。现在有些新闻报道漠视苦难,比如在一些报道中常说“两车亲密接触”,与惨烈的车祸现场不相符,用轻松和调侃的语气报道这类事件会显得对受害者不太尊重,缺少对人民大众的情怀;还有一些报道侵犯当事人隐私,不分是非曲直。比如在谈论贩卖妇女事件时,一些节目竟然说妇女贩卖出去是让妇女脱离苦海,远离贫困,这类评论明显是有关节目缺少法律意识,不分黑白。
其次谈一谈网络里面的三俗现象。第一是色情信息充斥网络。经过相关调查,在互联网中,除了学术信息以外,将近一半的信息和色情相关,每天都有上万张有关色情的图片流进网络。
第二是存在很多恶性炒作。“水军”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像网络所描述的那样,很多时候都是“炒家”利用“水军”去制造热点,并以此捧红各种人,比如之前的犀利哥,芙蓉姐姐,还有凤姐等。这些人都是被炒红的。而这些假信息会毁掉互联网,导致人民不相信网络上的任何信息。
第三是网络中存在很多恶搞。现在人们都用恶搞来吸引大众眼球,引起人们注意。许多经典著作、英雄人物和标志性图片都遭到大家恶搞,将其歪曲、丑化甚至颠覆。比如把经典著作《水浒传》“恶搞”成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这些问题让许多专家深深担忧,这类问题也是应该被坚决抵制的。
二、三俗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经济的作用
主要是市场经济中的消极作用。文化和经济是相伴相生的,当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变。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经济生活多样化,由此带动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多样化。各种文化的发展揭开了文化曾经的神秘面纱,也打破了文化之前的限制和禁忌,加强了文化的世俗感。
(二)政治的作用
主要是政府的文化建设能力不太够。第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有所欠缺,虽然我国现在是“五位一体”的布局,把文化放在和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在落实过程中,很多地方部门没有意识到文化建设有多重要,没有认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致在这方面的教育有所欠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
第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建设有所欠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充分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就会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得不到实现和维护以及发展,甚至读书看报、听广播和参加文化活动这些基础的东西都得不到保障,这种情况会让人民缺少创造力,只会欣赏那些低俗文化。
第三,文化产业建设不够。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没有建立起来,文化产业还没有达到规模化和专业化,对于文化缺少创新,有的人对文化投入多,有的投入较少,这就容易使一些高尚的文化得不到欣赏,低俗的文化却受到欢迎。很多文化作品都是抄别人的,原创的越来越少,文化生产力存在虚假的繁荣,这背后也隐藏着精神危机。 (三)思想的作用
首先,三俗文化有种滞后性,受到了封建残余的影响。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导致一些人思想观念中的封建成分有所复苏,受到刺激以后就会在特定的时机下表现出来,就像现在生活中的请客送礼、拉帮结伙和迷信等等。
然后,我国的三俗现象还受到了西方思潮影响。从二十世纪末开始,严肃文化和精英文化被商业文化猛烈冲击,并逐渐形成一种感性文化,其特征是:(1)世俗性;(2)大众性;(3)娱乐性。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是指西方的反叛性思潮,反对西方当时的理性主义和传统文化,尤其反对精英文化中的价值追求,比较同意大众文化。其特征有:(1)主体消失;(2)深度消失;(3)历史感消失;(4)距离消失,即各种文化的界限都越来越模糊。这些特征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被片面使用,促使了三俗现象的出现和盛行。
三、三俗现象的治理
占领文化阵地的必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否则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导向,去信仰其他乌烟瘴气的文化,所以我们必须对三俗现象进行治理。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目标。第一个目标,使人们信服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地指导下创造出海纳百川的文化格局。第二个目标是在共同理想的指导下形成文化合力,当然这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步调。第三个目标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实践,开创新的道路,创造一种新局面。第四个目标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是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以及“三贴近”。双百方针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为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三贴近包括:(1)贴近实际;(2)贴近生活;(3)贴近群众。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才能创造出让人民群众喜欢的相关节目并且在其中可以得到教育和启发。
最后是进行文化体制变革。改革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也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创新体制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进一步,呈现出新的面貌。当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齐头并进,不断推进两者的发展。
(二)加强对党风的建设
就目前来看,三俗之风也存在于党政机关中,而且这是造成党风和民风以及社会风气不正的主要原因。要想肃清三俗现象,净化社会风气,就必须整顿党风,以此来带动民风。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第一是理念教育,给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宏大理想,教育他们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杜絕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第二是实践教育,带领党员干部深入贫苦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让他们时刻警醒并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自觉树立起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其次是加强监督,从法律方面来约束党员干部。第一就是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我国现在的监督体系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许多干部总打“擦边球”,在法律和纪律的边缘游走,这种现象极不利于党风的建设。第二是健全我国的法制体系,加强立法,使我国真正实现法治。
最后是党风建设一直在路上。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警醒,追求高尚的东西,抵制庸俗的东西,并把这种精神贯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自己的人生主题。总的来说,在整顿党风的过程中,对策要有针对性、根本性和综合性。只有做到这些,对策才能切实有效。
(三)加强对媒体监管体系的建设
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如果能合理利用大众媒体来监督人们的行为,以此来整顿三俗现象。一定会事半功倍。
首先是国家要提高媒体的监管能力,并且可以从软硬两个方面进行。硬性方面主要是指加强媒体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体制的建设,这样做可以保证信息的影响力以及它的正确性。软性方面主要是指对相关道德理念进行宣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以及文化水平,以此来杜绝三俗现象。
然后是大众媒体要自律,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第一,大众媒体自身要有正确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总之,整顿社会中的三俗现象,构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当代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大众媒体和个人的作用,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我国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并以此实现我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强.论中国网络文学中“三俗”现象的界定、危害及成因[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01):10-13.
[2]姚灵丽,冯开甫.大众传媒中的“三俗”文化现象探析[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39(02):59-61+67.
[3]张宏树,李晶莹.娱乐类新闻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娱乐类新闻“三俗”现象考察[J].东南传播,2017(02):83-86.
[4]张婵媛.透视大众传媒中的三俗现象[J].才智,2015(04):300+302.
[5]赖大仁.“三俗”文艺现象背后的观念与机制问题[J].中州学刊,2014(09):15-19.
[6]张九海.当前十大“三俗文化”现象评析[J].编辑之友,2014(09):71-75.
[7]高慧艳.媒体“三俗”现象解读[J].青年记者,2013(14):4-5.
[8]丁元.整治三俗现象,增强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今传媒,2013,21(04):60-61.
[9]张馨月.论我国文化传播产业“三俗化”现象的立法调整[J].吉林农业,2012(05):204-205.
[10]王娜.大众文化中的“三俗”现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1]李萍.完善广播电视管理机制 抵制“三俗”现象的传播[J].当代电视,2011(09):5-7+11.
[12]孙念超.关于“三俗”文化现象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08):119-120.
[13]张雪琴.抵制大众传媒中“三俗”现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J].学理论,2011(20):17-18.
[14]刘小红.浅析文艺创作“三俗”现象及精品匮乏的原因[J].艺术教育,2011(07):8-9.
[15]姚雪岚.芙蓉姐姐·三俗现象·媒体的责任和良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04):58+92.
[16]李臻.论”三俗”文化的理性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大众传媒;三俗现象;透析
一、三俗文化的内涵和表现
三俗主要是指庸俗和低俗以及媚俗。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文化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三俗文化比较消极,不利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明确什么是三俗文化以及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并对其予以整改,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一)三俗文化的內涵
三俗就是指庸俗和低俗以及媚俗,由此可以得知,三俗文化就是庸俗的文化低俗的文化以及媚俗的文化。
首先谈一下庸俗文化,庸俗就是粗鄙的,没有道德追求的,没有创造力的。就像学术上的庸俗,把庄重的历史事实胡乱夸大,单纯追求利益至上;现在“票房至上”的理念也盛行在大众传媒的圈子,把文艺当做赚取利益的手段,把文学艺术的艺术性和公益性都抛之脑后。
其次谈一下低俗文化,也就是指粗俗或者不文明的东西。低俗的内容容易使人颓废,陷入低级趣味。根据相关官方的总括,低俗内容的特征包括:第一,违反法律法规;第二,引诱青少年进行不良活动;第三,侵犯别人的隐私;第四,扭曲的婚恋观以及家庭伦理道德的丧失。
最后谈一下媚俗。它本来的意思是俗气的艺术。在平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表示蓄意迎合的行为,也就是说为了眼前的利益过分迁就群众。媚俗的基本特征就是虚伪的去迎合别人的需要。更严格的来说,媚俗就是为了讨好别人去放弃自己的灵魂,异化自己。危险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媚俗成风,在此基础上,庸俗和低俗文化也不断发展。
(二)三俗现象的表现
首先谈一下电视媒体中的“三俗现象”。第一就是模式化。现在很多电视工作者都喜欢为了追求利益不走正道,看到别人的电视节目能挣钱,就去追风,这会让很多电视节目都有一样的地方。这类现象在电视剧和娱乐类的节目中盛行,比如穿越电视剧《宫》火了以后,许多写穿越的电视剧的人就盲目跟随,比如《步步惊心》、《步步惊情》、《相爱穿梭千年》、《太子妃升职记》等。娱乐节目更是如此,比如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流行,带动了一系列相亲节目的盛行,比如《非常完美》、《相约星期六》、再到现在的《中国新相亲》,所有的相亲节目都蜂拥而上。
第二就是娱乐化。现在的电视文化以娱乐为主,文化的政治、教育和认知功能都被削弱。为了收视率,电视台请的明星很多都故意扮丑,让大众欢乐,现在的明星真人秀就是这种效应。还有现在有些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注意自己的言辞,犀利刻薄,比如被停播的《康熙来了》。
第三是缺少人文关怀。现在有些新闻报道漠视苦难,比如在一些报道中常说“两车亲密接触”,与惨烈的车祸现场不相符,用轻松和调侃的语气报道这类事件会显得对受害者不太尊重,缺少对人民大众的情怀;还有一些报道侵犯当事人隐私,不分是非曲直。比如在谈论贩卖妇女事件时,一些节目竟然说妇女贩卖出去是让妇女脱离苦海,远离贫困,这类评论明显是有关节目缺少法律意识,不分黑白。
其次谈一谈网络里面的三俗现象。第一是色情信息充斥网络。经过相关调查,在互联网中,除了学术信息以外,将近一半的信息和色情相关,每天都有上万张有关色情的图片流进网络。
第二是存在很多恶性炒作。“水军”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像网络所描述的那样,很多时候都是“炒家”利用“水军”去制造热点,并以此捧红各种人,比如之前的犀利哥,芙蓉姐姐,还有凤姐等。这些人都是被炒红的。而这些假信息会毁掉互联网,导致人民不相信网络上的任何信息。
第三是网络中存在很多恶搞。现在人们都用恶搞来吸引大众眼球,引起人们注意。许多经典著作、英雄人物和标志性图片都遭到大家恶搞,将其歪曲、丑化甚至颠覆。比如把经典著作《水浒传》“恶搞”成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这些问题让许多专家深深担忧,这类问题也是应该被坚决抵制的。
二、三俗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经济的作用
主要是市场经济中的消极作用。文化和经济是相伴相生的,当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变。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经济生活多样化,由此带动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多样化。各种文化的发展揭开了文化曾经的神秘面纱,也打破了文化之前的限制和禁忌,加强了文化的世俗感。
(二)政治的作用
主要是政府的文化建设能力不太够。第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有所欠缺,虽然我国现在是“五位一体”的布局,把文化放在和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在落实过程中,很多地方部门没有意识到文化建设有多重要,没有认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致在这方面的教育有所欠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
第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建设有所欠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充分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就会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得不到实现和维护以及发展,甚至读书看报、听广播和参加文化活动这些基础的东西都得不到保障,这种情况会让人民缺少创造力,只会欣赏那些低俗文化。
第三,文化产业建设不够。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没有建立起来,文化产业还没有达到规模化和专业化,对于文化缺少创新,有的人对文化投入多,有的投入较少,这就容易使一些高尚的文化得不到欣赏,低俗的文化却受到欢迎。很多文化作品都是抄别人的,原创的越来越少,文化生产力存在虚假的繁荣,这背后也隐藏着精神危机。 (三)思想的作用
首先,三俗文化有种滞后性,受到了封建残余的影响。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导致一些人思想观念中的封建成分有所复苏,受到刺激以后就会在特定的时机下表现出来,就像现在生活中的请客送礼、拉帮结伙和迷信等等。
然后,我国的三俗现象还受到了西方思潮影响。从二十世纪末开始,严肃文化和精英文化被商业文化猛烈冲击,并逐渐形成一种感性文化,其特征是:(1)世俗性;(2)大众性;(3)娱乐性。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是指西方的反叛性思潮,反对西方当时的理性主义和传统文化,尤其反对精英文化中的价值追求,比较同意大众文化。其特征有:(1)主体消失;(2)深度消失;(3)历史感消失;(4)距离消失,即各种文化的界限都越来越模糊。这些特征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被片面使用,促使了三俗现象的出现和盛行。
三、三俗现象的治理
占领文化阵地的必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否则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导向,去信仰其他乌烟瘴气的文化,所以我们必须对三俗现象进行治理。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目标。第一个目标,使人们信服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地指导下创造出海纳百川的文化格局。第二个目标是在共同理想的指导下形成文化合力,当然这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步调。第三个目标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实践,开创新的道路,创造一种新局面。第四个目标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是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以及“三贴近”。双百方针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为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三贴近包括:(1)贴近实际;(2)贴近生活;(3)贴近群众。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才能创造出让人民群众喜欢的相关节目并且在其中可以得到教育和启发。
最后是进行文化体制变革。改革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也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创新体制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进一步,呈现出新的面貌。当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齐头并进,不断推进两者的发展。
(二)加强对党风的建设
就目前来看,三俗之风也存在于党政机关中,而且这是造成党风和民风以及社会风气不正的主要原因。要想肃清三俗现象,净化社会风气,就必须整顿党风,以此来带动民风。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第一是理念教育,给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宏大理想,教育他们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杜絕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第二是实践教育,带领党员干部深入贫苦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让他们时刻警醒并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自觉树立起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其次是加强监督,从法律方面来约束党员干部。第一就是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我国现在的监督体系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许多干部总打“擦边球”,在法律和纪律的边缘游走,这种现象极不利于党风的建设。第二是健全我国的法制体系,加强立法,使我国真正实现法治。
最后是党风建设一直在路上。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警醒,追求高尚的东西,抵制庸俗的东西,并把这种精神贯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自己的人生主题。总的来说,在整顿党风的过程中,对策要有针对性、根本性和综合性。只有做到这些,对策才能切实有效。
(三)加强对媒体监管体系的建设
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如果能合理利用大众媒体来监督人们的行为,以此来整顿三俗现象。一定会事半功倍。
首先是国家要提高媒体的监管能力,并且可以从软硬两个方面进行。硬性方面主要是指加强媒体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体制的建设,这样做可以保证信息的影响力以及它的正确性。软性方面主要是指对相关道德理念进行宣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以及文化水平,以此来杜绝三俗现象。
然后是大众媒体要自律,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第一,大众媒体自身要有正确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总之,整顿社会中的三俗现象,构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当代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大众媒体和个人的作用,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我国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并以此实现我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强.论中国网络文学中“三俗”现象的界定、危害及成因[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01):10-13.
[2]姚灵丽,冯开甫.大众传媒中的“三俗”文化现象探析[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39(02):59-61+67.
[3]张宏树,李晶莹.娱乐类新闻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娱乐类新闻“三俗”现象考察[J].东南传播,2017(02):83-86.
[4]张婵媛.透视大众传媒中的三俗现象[J].才智,2015(04):300+302.
[5]赖大仁.“三俗”文艺现象背后的观念与机制问题[J].中州学刊,2014(09):15-19.
[6]张九海.当前十大“三俗文化”现象评析[J].编辑之友,2014(09):71-75.
[7]高慧艳.媒体“三俗”现象解读[J].青年记者,2013(14):4-5.
[8]丁元.整治三俗现象,增强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今传媒,2013,21(04):60-61.
[9]张馨月.论我国文化传播产业“三俗化”现象的立法调整[J].吉林农业,2012(05):204-205.
[10]王娜.大众文化中的“三俗”现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1]李萍.完善广播电视管理机制 抵制“三俗”现象的传播[J].当代电视,2011(09):5-7+11.
[12]孙念超.关于“三俗”文化现象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08):119-120.
[13]张雪琴.抵制大众传媒中“三俗”现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J].学理论,2011(20):17-18.
[14]刘小红.浅析文艺创作“三俗”现象及精品匮乏的原因[J].艺术教育,2011(07):8-9.
[15]姚雪岚.芙蓉姐姐·三俗现象·媒体的责任和良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04):58+92.
[16]李臻.论”三俗”文化的理性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