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唱”出来的拼搏精神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河河工号子”是黄河流域历代黄河河工在治黄实践中创作的一种古老的民歌音乐形式,其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很高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黄河河工号子”发展的探索及对其音乐文化的分析,探究“黄河河工号子”的特色所在,从而拓展“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途径。
  关键词:“黄河河工号子”;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注:本文系2020年度焦作市政府决策研究院招标课题“‘喊唱’出来的拼搏精神——探索‘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ZZ2020064)研究成果。
  “黄河河工号子”蕴含着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坚韧的劳动毅力和丰富的文化精神。加强对“黄河河工号子”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河工号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加大保护力度,拓宽传承路径,使之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其一,“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发展中长期积累而来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城市文脉的延续,是打造城市品牌的要素。充分恰当地利用“黄河河工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升焦作市城市文化品牌将具有重要价值。
  其二,“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建设两者相得益彰。在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忆,其文化内涵的传播及形式的传承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助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借助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来促进自身的保护与传承。也就是说,“黄河河工号子”为本地城市文化建设添砖加瓦,锦上添花;城市文化建设为“黄河河工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载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黄河河工号子”的发展探索
  号子也称为劳动号子,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远古时期,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或是庆祝收获的喜悦時,用石块或木棍相互敲击发出有规律的节奏,并伴随这种节奏欢呼、呐喊、歌唱,这就形成了最早时期的号子。号子是人类对劳动的赞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社会功能。号子可以抒发劳动者的真实情感,可以描述地方的民俗风貌,可以反映地理的环境特点。因此,号子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民俗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劳动者坚韧劳作的表现,更是地区悠悠历史中深厚文化的积淀。
  在与洪水抗争,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劳动人民共同协作,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节奏、规律,有一定起伏的声音——黄河号子。
  根据在黄河上劳动的不同分工和不同形式,黄河号子也有不同的分支,比如河工(抢险)号子、土硪号子、船工号子等。“黄河河工号子”是黄河号子中最常用、最有特色的代表之一。千百年来,“黄河河工号子”在修堤筑坝、防洪抢险的过程中曾彻夜响彻黄河两岸,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黄河河工号子”的音乐文化
  “黄河河工号子”是河工以及沿河群众在紧张、繁重的集体劳作中,为协作指挥、激励鼓劲而创作和喊唱的无伴奏的一种民歌。喊唱时通常是“一领众和”,河工们一边劳作一边喊唱,气势恢宏,响彻云天。“黄河河工号子”的音乐形式就像是戏曲中紧张的“锣鼓”,有力、统一的节奏,富有感染力的唱词,可以成为劳动过程中的动力,激发劳动者的奋进拼搏精神。另外,在集体劳作中最常见、最典型的“一领众和”的喊号形式,是“黄河河工号子”音乐的另一主要特点。领唱者通常就是集体劳动中的指挥者。领唱的部分音乐形式灵活,曲调自由,歌词多变,旋律上扬,高亢嘹亮,有号召、呼唤的作用。整首号子的合唱部分通常只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重复进行,歌词大多时候是衬词或者重复领唱中的个别唱词,音乐形式比较固定,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即兴编唱是“黄河河工号子”的一大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可以把每个劳动者都创编成为号子内容里的角色,不仅增强了劳动现场的互动性,更活跃了劳动现场的气氛,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此外,即兴编唱促进了“黄河河工号子”这一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号词不仅在内容题材的运用上更加灵活、宽泛,在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上更加及时、全面,在情感诉求和思想表达上也更加真实、生动。
  多姿多彩的曲调是“黄河河工号子”这一民间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兴编唱是对领号人歌唱艺术功底的考验,运用节奏与曲调的变化,快速构思号词并进行喊唱,需要领号人具有机敏的反应,及掌握大量的号词、曲调,所以河工里好的领号者通常也是一位优秀的民歌艺人。
  四、焦作市武陟县“黄河河工号子”的
  艺术特色
  黄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一条河流,有“悬河”之称。黄河的抢险可以说是世界河流中最惊心动魄的劳作之一,对应繁多工作项目,所创作和喊唱的“黄河河工号子”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骑马号”,它属于快节奏号种,其节奏欢快、明亮,声调上高亢、洪亮,催人向上,激发动力,语调在拉长后可以变换成多个号种,具有多用性;第二种是“绵羊号”,它属于慢节奏号种,其节奏缓慢,在劳动者疲倦困乏时使用,可以起到调节紧张情绪的作用,让劳动者的心情得到一定的放松和休息;第三种是“小官号”,其节奏特点是先慢后快,柔中带刚,起到一种调节气氛的作用,具有娱乐性;第四种是“花号”,其曲调优美,歌词鼓舞斗志,演唱时经常与骑马号相结合,能消除人的疲倦感,但通常是作为汇报表演,所以并不实用。
  根据河工们在劳作中使用的不同工具,来喊唱“黄河河工号子”不同风格。比如在使用油锤打桩时,号子短促有力,简洁、单一,而在使用手硪进行多人劳作时,就会演唱具有情节的、唱词复杂且有一定旋律性的号子。
  “黄河河工号子”的创作是领号者根据劳动者的情绪、劳动的进程、劳动现场的氛围等因素的影响现编现唱。“黄河河工号子”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歌曲音乐,具有不拘一格、丰富多样的曲调,高亢昂扬、富有感染力的旋律,音乐形态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五、拓展“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途径之研究
  “黄河河工号子”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形态,历代传承基本是河工们的口传心授,而现如今优秀的号头或号手很多都已相继离世,在世的也年岁已高,创作与传唱“黄河河工号子”的主体人群正日益减少,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黄河河工号子”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场域已基本不复存在,其原有文化生态无法恢复。那么我们在针对“黄河河工号子”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时,就要明确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现实,积极探索对“黄河河工号子”保护与传承的合理性路径。
  首先,结合当今社会文化环境,在尽量保持其原本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创新。尝试将其与当下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流行音乐元素相融合,或者将其与本地区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以追求达到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其次,要保护并积极培养“黄河河工號子”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最为关键因素,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承担着重任,同时对于“黄河河工号子”的传承与创新也起到关键作用。再次,“黄河河工号子”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基础。在以政府支持为依托的同时,要对“黄河河工号子”的市场潜力进行挖掘,寻求市场化的道路,生产性保护与合理性开发同步进行。最后,还可以将“黄河河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入教材,使其走进课堂。研究、保护及传承“黄河河工号子”对于充实黄河文化,完善中国音乐史有着重大作用。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体会黄河文化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建设,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政府、传承人或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更是当地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积极挖掘“黄河河工号子”的音乐艺术,探索合适的发展路径,让“黄河河工号子”非遗在适应的、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中得到生命的传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李富中.黄河号子[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4.
  [2]孙炜博.“黄河号子”的功能价值及其传承保护之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2):138-141.
  [3]乔云.黄河号子消亡原因之窥探[J].北方音乐,2017(11):24.
  [4]薛华.黄河号子:黄河文化中的璀璨明珠[J].寻根,2018(6):132-138.
  作者单位:
   黄河交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电视选秀节目层出不穷的当下,《中国好声音》因其广泛的影响力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不只是因为歌手会唱和歌曲好听这么简单。节目制作方和表演的学员所传达出来的流行音乐创新的思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关键词:流行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  2012年7月13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首播,该节目自开播以来大受欢迎,击败了众多地方电视节目,收视率居播出时段全国第一,再次掀起了一股电视选秀的浪潮。在
期刊
摘 要:舞蹈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当下,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目标模糊、课程设置失范、人文素养融合不够、舞蹈艺术实践机会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舞蹈素质教育的有效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在高校素质教育中需进一步明确舞蹈教育的定位及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舞蹈观,丰富舞蹈艺术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并强化舞
期刊
摘 要:2018年出现的两部热门IP古装宫廷剧《如懿传》《延禧攻略》引发评论热潮。两部影视剧其实各自具有不同美学风格,文章从服装、美学设计理念两个方面对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剧进行分析,并对清宫剧的一般设计风格进行探讨。  关键词:宫廷剧;服装;美学;《如懿传》;《延禧攻略》  注: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对比粤文化和内陆文化在宫廷影视剧的应用研究”(2018WQNCX2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挖掘儿童的艺术天赋,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使儿童增强自信,提高其交际能力。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声乐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高校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律动情感教学法,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教材、把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挖掘教学深度和完善教学评价等方式实现教育改革,努
期刊
摘 要:韩剧“请回答”系列自播出后取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和评分。文章着重分析“请回答”系列三部曲中的《请回答1988》,从怀旧消费与集体记忆、叙事结构和平民化视角、人物设置和细节刻画、生活哲学和价值立意等方面解读,挖掘该系列在叙事手法和主题意蕴方面的特点,并探究此类题材在创作中可借鉴的成功模式。  关键词:“请回答”系列;《请回答1988》;叙事手法;怀旧;平民化  “请回答”系列从平民视角出发,以友
期刊
摘 要:《青花瓷》获得第1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和最佳作曲人奖三个奖项,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风音乐”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棵小葱乐队在原来的版本上对歌词、旋律和唱法进行二度创作,加入国粹戏曲元素,将其变成一首独具江西特色的古风歌曲。文章对一颗小葱版本的《青花瓷》在B站的传播进行分析,对互联网时代古风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情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青花瓷
期刊
摘 要:海洋科普动画Loop以海洋中的沙丁鱼、鱿鱼、金枪鱼、大白鲨和虎鲸为主角描绘出一条海洋食物链。海洋生物无论是种类,还是它们各自种群的数量,都是非常大的。到目前为止,谁也无法用确切的数字阐明海洋有多少生物个体,同时,也不难看出,海洋生物之间关系十分复杂。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表达生物种群的关系呢?生物学家经过多年观察研究,选择了用海洋食物网的方式来表达海洋生物间的互为依赖关系,具体表达方式是,
期刊
摘 要:一个地区的名人资源是该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体现,绍兴市的大禹文化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震撼力都是相当大的,研究绍兴市大禹文化对于绍兴名人资源的产业化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绍兴名人资源产业化不足的问题明显,主要表现在名人资源吸引力不足、与城市化建设存在矛盾、文化传播不到位等,对此,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文化特色产业、强化使用互联网资源等方面解决。  关键词:名人资源;大
期刊
摘 要:高校开设的琵琶演奏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性课程,其采用一对一面授教学形式。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我们必须对琵琶演奏课的线上教学进行思考、实践和探索。文章以晋中学院琵琶演奏课为例,初步探索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组合式线上教学形式,以更好地开展高校器乐类演奏课程的线上教学及混合教学。  关键词:琵琶演奏课;传统教学;组合式线上教学  高校琵琶演奏课是全国高校音乐院系开设的器乐演奏
期刊
摘 要: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手工业生产基地,以手工造纸闻名天下。文章从石塘镇所产的主要纸品奏本纸与毛边纸入手进行当地纸文化的研究,重点从奏本纸、毛边纸的历史文化意义上去剖析其文化价值,从而论述石塘古镇纸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上意义。  关键词:石塘镇;奏本纸;毛边纸  注:本文系2018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江西铅山县石塘镇纸文化研究”(YG2018253)阶段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