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研究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探究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诚信意识培养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守信的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以诚信自律,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诚信 小学生道德教育 渗透 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切良好道德品质都必然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诚信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首先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良好道德习惯、诚信意识的培养与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们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显得苍白无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求一条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的学校德育教育新路子,以此提升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创设师生的平等地位,师生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
  二、小学实施诚信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
  “诚信”单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是不虚假、守信用的意思。美国著名学者查理德·T·德乔治对“诚信”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诚信是指时时处处使自身行为符合道德原理与规范。很显然,这个定义所强调的是行为主体在所有的时空范围自觉自愿地履行行为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其本质是让学生在接近他人、接触社会和认识自我的情感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设计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采用“三主两渗透”的教育方式。“三主”指的是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队活动的特有教育功能;“两渗透”是指道德教育要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去中,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
  (一)让学生牢固樹立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的形成必将成为推动诚信行为的强大动力。不论是谁,如果按所规定的诚信意识去行动时,都会在内心形成一种情绪体验,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感。通过教师的诚信表率,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吸纳国内外优秀道德准则,认真剖析现实社会中不诚信的反面例子,树立诚信榜样等,反复说明诚信是做人、立业的基本准则。学生的诚信意识越完善,对自己行为的诚信意义就理解得越深刻,就会自觉地按正确的诚信规则做事。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是我们开展诚信教育的首要步骤。
  (二)教师是诚信的典范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讲:“耆而信,可以为师。”教师首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教师的工作以“育人”为本,而育人之本就是诚信。常说“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教师,更是给教师的一种责任,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责任。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理论依据,围绕大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区工程目标,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诚信执教”活动,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举办教师学陶论文评选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端正师风,营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氛围,树立教师依法执教的观念,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育德水平。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做到教书育诚
  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还是在课堂,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渠道。在孩子们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动脑技能的同时,兼具着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的内容安排与学科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地渗透一些诚信教育的内容,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结合教学内容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寓诚信人物、诚信事件于课堂之中。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上融入诚信精神,使诚信教育进教材、进课堂。
  (四)寓诚信于活动中,做到活动寓诚
  学生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喜欢活动。如果把活动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诚信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开展有意义的诚信教育活动要因时因人而异,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可以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在文体活动中穿插有诚信教育的节目(讲故事、演小品等)。在高年级学生中可以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知识产权教育的讲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辩论赛,模拟专利申请程序,开展校级专利申请活动。
  (五)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助家教育诚
  小学低段学生主要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遵守诺言、说话算数的优良品质,因为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具有年龄小、自我意识不发达、自我能动性不强等心理特点;高段学生主要养成待人接物真诚的习惯和守时的习惯,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基本习惯已经初步形成。因此,在良好诚信习惯的培养中,我们利用家长学校、教师家访这些平台,指导父母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其自我体验和实践的能力,发挥少年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诚信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诚信的鲜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一个诚信的校园。让每个学生都能以诚信自律,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诚信教育:春风化雨润无声” 潘志民 2003-11-12
  [2]诚信教育的价值与方法”石中英《人民教育》2003年第24期
其他文献
纵观中外古今,凡不朽之作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真情的流露。学生作文,虽非文学创作,也强调真情实感。可是面对初中生的作文,却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不少学生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二是不少学生作文中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我经过一段教学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平时观察积累,因而感悟生活的能力不高。为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把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写作源于生活。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
[摘 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目标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独特的课程目标,即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和实效性。本文讨论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三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去实践。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在课堂上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
目的:观察球囊损伤大耳白兔腹主动脉后,其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表达以及阿托伐他汀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动脉增殖的机制。   方法:将72只健康雄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科特色,找准突破口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必须结合学科的特色,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进行。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
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但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至今在国际上,尤其是在日本,无论当年还是现在,无论政治界还是学术界,都有推卸发动战争责任的说法,如甲午战争是偶然发生,日本伊藤内阁是和平主义,甲午战争日本是被迫防卫,甲午战争是文明对野蛮等等。其实仔细研究下日本近代历史就会发现,甲午战争绝不是偶然,而是明治维新开始的大陆政策的一次重要实践,弄清这样一个原则问题、是非问题,是我们面对两个甲子前的甲午
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对采写新闻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于是便请教有经验的记者。这时候,有经验的记者往往直言相告:“多跑”。我刚到报社的时候,我的总编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2001年5至8月,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农民不断投书或电告随州日报:“感谢党报牵线搭桥,传递信息,为农民解决了大难题……” 曾都区政府领导也专门撰写文章,称赞“随州日报刊登的菜豌豆系列报
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你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办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习惯有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
背景:皮质下缺血性认知功能损害或痴呆是血管性痴呆中最常见的亚型;皮质下缺血性抑郁也在血管性抑郁占有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中,皮质下缺血性痴呆、皮质下缺血性抑郁以及两种临床
数学新课标指出:只有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感受,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浅谈我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能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比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