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繁重而又艰巨,在管理过程中要面临诸多问题。当代学生受到多重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虽然较多的事物使他们的心理年龄提前,但当他们面临压力或者某些困难时,其承受力是有限的。因此当代学生管理也要“与时俱进”,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管理。
[关键词]学生管理 方法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94-01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及作用
多数学生都是在家庭的呵护下成长,具有很强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缺乏集体感、感情比较脆弱,缺乏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的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尤其是后现代人文主义的影响,格林菲尔德的“人文思想”对教育管理的提示也证明,学生管理的“以人为本”就是“以管理的主体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此过程中凸显其个性化。表现在自主规划、自主管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但是这种学生的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老师管理权力的丧失,恰恰相反,老师的管理起到引导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自我主导和管理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思想意识的偏差,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的纠正,给予正确的引导。
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管理体制,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学习欲望,开发其最大价值。研究表明学习的主导:人的智力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世界上95%的人智商在95-110之间,差距并不大。关键在于自我修养和思想,及自我管理。所以学生的自我主导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发现问题,让学习成为他们的乐趣,在这种乐趣中求得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效果要好于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学生活动中,要让学生自己去策划活动,增强其主人翁的意识。在活动中感受团队协作的快乐和团队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弥补其集体感和团队意识的缺乏。
二、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学生心中老师是一个引导者形象,所以老师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老师如何才能起到关键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呢?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健康情况、家庭状况等方面,以便在管理中能够对症下药。其次,合理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鼓励和批评的教育方法并存。“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是个复杂的社会团体,人数多,而且性格差异较大,需要统一的制度进行限制。当某些同学触犯的时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错误,不应千篇一律地运用硬性制度。表扬和批评是学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方法,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可以激励和鞭策学生,对其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学生管理的“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就是通过心灵沟通、感情认可,从而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成为行动的示范者和宣传员。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管理中,这种管理针对青少年特殊的“自尊心强、敏感、逆反心理强”的特点很有效果。常见的“柔性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心理管理、行为管理等方法。
(一)心理管理方法
心理教育也是现在学校比较认可的主要管理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进行导向教育,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共同心理需要,达到双方的心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它综合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人在情境中”理论、社会角色理论、沟通理论,从人本身、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展开分析,协助案主了解他所处的情境和个人感受,促使案主深切了解他所处情境的真实性质,了解案主本身的性格特点,从而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在适当时候提供给案主直接的建议和劝告,使他能妥善处理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二)行为管理方法
行为管理方法是“在研究和把握人的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和组织以及组织以外的环境达到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即尽可能不干涉学生的具体行为,让学生具有目标制定和选择的权力。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总之,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常常重管理,轻服务,认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起辅助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只要服从管理者的管理安排就够了,停留于“管好学生”“管住学生”,在新的情况下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从实际工作上看,有一些管理者认为学生天生就是“性本恶”,故往往喜欢采取“管、控、压”的方法来压制大学生,随意向大学生发号施令,以显示管理者的权威。殊不知这更加激发了学生的逆反情绪,严重影响管理的效果。总的来看,采用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方式,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情感、生活等需求的心理沟通等有效的工作;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教育管理者应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主动积极地开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创造广阔空间的工作,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潘志安.高职学生管理的探索和体会.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1:89-90.
[2]宋永健.关于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林区教学,2007,8-9:28-29
[3]汤桂香.论“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学生管理 方法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94-01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及作用
多数学生都是在家庭的呵护下成长,具有很强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缺乏集体感、感情比较脆弱,缺乏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的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尤其是后现代人文主义的影响,格林菲尔德的“人文思想”对教育管理的提示也证明,学生管理的“以人为本”就是“以管理的主体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此过程中凸显其个性化。表现在自主规划、自主管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但是这种学生的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老师管理权力的丧失,恰恰相反,老师的管理起到引导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自我主导和管理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思想意识的偏差,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的纠正,给予正确的引导。
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管理体制,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学习欲望,开发其最大价值。研究表明学习的主导:人的智力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世界上95%的人智商在95-110之间,差距并不大。关键在于自我修养和思想,及自我管理。所以学生的自我主导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发现问题,让学习成为他们的乐趣,在这种乐趣中求得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效果要好于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学生活动中,要让学生自己去策划活动,增强其主人翁的意识。在活动中感受团队协作的快乐和团队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弥补其集体感和团队意识的缺乏。
二、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学生心中老师是一个引导者形象,所以老师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老师如何才能起到关键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呢?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健康情况、家庭状况等方面,以便在管理中能够对症下药。其次,合理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鼓励和批评的教育方法并存。“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是个复杂的社会团体,人数多,而且性格差异较大,需要统一的制度进行限制。当某些同学触犯的时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错误,不应千篇一律地运用硬性制度。表扬和批评是学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方法,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可以激励和鞭策学生,对其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学生管理的“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就是通过心灵沟通、感情认可,从而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成为行动的示范者和宣传员。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管理中,这种管理针对青少年特殊的“自尊心强、敏感、逆反心理强”的特点很有效果。常见的“柔性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心理管理、行为管理等方法。
(一)心理管理方法
心理教育也是现在学校比较认可的主要管理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进行导向教育,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共同心理需要,达到双方的心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它综合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人在情境中”理论、社会角色理论、沟通理论,从人本身、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展开分析,协助案主了解他所处的情境和个人感受,促使案主深切了解他所处情境的真实性质,了解案主本身的性格特点,从而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在适当时候提供给案主直接的建议和劝告,使他能妥善处理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二)行为管理方法
行为管理方法是“在研究和把握人的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和组织以及组织以外的环境达到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即尽可能不干涉学生的具体行为,让学生具有目标制定和选择的权力。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总之,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常常重管理,轻服务,认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起辅助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只要服从管理者的管理安排就够了,停留于“管好学生”“管住学生”,在新的情况下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从实际工作上看,有一些管理者认为学生天生就是“性本恶”,故往往喜欢采取“管、控、压”的方法来压制大学生,随意向大学生发号施令,以显示管理者的权威。殊不知这更加激发了学生的逆反情绪,严重影响管理的效果。总的来看,采用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方式,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情感、生活等需求的心理沟通等有效的工作;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教育管理者应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主动积极地开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创造广阔空间的工作,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潘志安.高职学生管理的探索和体会.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1:89-90.
[2]宋永健.关于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林区教学,2007,8-9:28-29
[3]汤桂香.论“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