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话春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了《东周列国志》,其中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故事值得回味:三驾马车话春秋。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之无愧是把控方向的一驾马。通晓人心、运筹帷幄的管仲和伯乐慧眼、大局为重的鲍叔牙则是齐桓公左右的两驾马。无疑,桓公是齐国的核心,管仲和鲍叔牙是齐国的股肱之臣,没有他们就没有齐国蛰伏蓄锐的二十年,没有这二十年,就没有一飞冲天的东周霸主。
  但我以为,鲍叔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他洞察入微,宠辱不惊,选择辅佐公子小白,后又辅助管仲,心胸宽广不计较个人得失。管鲍之交的故事妇孺皆知,人们被鲍叔牙的包容和大局观所折服。鲍叔牙识得管仲之才,甘居其下,在桓公面前为管仲说好话,让其赢得桓公的信任,使其得到辅佐国君的大权。这样的胸襟,在调色盘一样的神魔乱舞的官场中,宛如青松翠柏,为千古学子、士大夫传颂景仰!鲍叔牙,确是“齐国”这驾马车的得力辕马。
  而管仲,恃才狷狂,不拘小节。他敢作敢为,使齐国蒸蒸日上。他还认为自家房子建得超过王宫也是应得的,实在狷狂自大。但他又是理性而智慧的,比如在成为齐相之初,向齐桓公要了五个人,组成朝廷的核心,并大加赞扬这五杰在行、田、马、理、谏上的才华。他还“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明确向桓公表明手里所有筹码的轻重。不得不为千古一相的灵活理性折服。
  这辆三驾马车,是春秋首个极具集成性高效性的领导团队。他们不是遥隔万里的明星,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五行。他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这是走出春秋后,绝对看不到的政府。先秦是一个矛盾复杂的时代,刑罚严酷得不可思议,思想又开放得令人惊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千万姿态,众说纷纭。各国政府礼贤下士,非常大胆地尝试新法。首先摸索出治国之道的,便是这辆三驾马车。
  孔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但没有鲍叔牙心怀天下、退居让贤,管仲如何带领齐国走上巅峰?管仲曾说:“人情莫爱于身。”但鲍叔牙之爱国远超爱其身,此真大夫也。所以,我认为,三驾马车,齐桓公、鲍叔牙与管仲缺一不可。三驾马车是春秋古人留给我们的精华。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实验中学,指导老师:张盼盼】
  点评
  此文为作者课外自修了《东周列国志》后写下的感受,实在可喜。作者以清新、凝练的笔触,形象地把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比喻为三驾马车,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相互成就。结尾以孔子的话做了概括: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解题技巧  访谈是由于某个人、某件事、某个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专题性报道的一种新闻形式。访谈的文体特点是:形式多样、内容真实。访谈的形式主要有答记者问、采访紀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其内容要求真实地记录与访谈者的谈话内容,但是对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时,在尊重事实真相、尊重受访者本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剪裁,更好地突出访谈目的。  访谈类文本阅读方法和解题
期刊
古往今来,读书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涌现出了许多妙联。明代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题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数百年来这副对联曾激励和鼓舞过许多仁人志士走出小家为大家,步出书斋奔天下。  清代蒲松龄科举屡试不中,很不得志。为了鞭策自己,他写了一副对联悬于书房:“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
期刊
近日调查发现,公共管网漏水惊人。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而事实上,部分城镇地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仍旧居高不下。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城市、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水量近百亿吨,这相当于700个西湖的蓄水量。  水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自不必说,从公共管网中漏出如此巨大的水量,绝非小事。刚刚过去的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
期刊
王老师:我们现阶段所写的议论文缺少论证意识,论述极少能上升到理性的层面,缺乏一种宏观、哲学、开放的视野和胸襟。  王飞:不擅说理,不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复杂性、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的多样性,无法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不具有任何的创新价值。  林芮:我们所写的议论文,不是从一个观点平行滑到另一个观点,就是理不够,例来凑,大量堆积材料。  王老师:写议论文,必须有论证意识。下面我们来探讨写议论文如
期刊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而且他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  司汤达是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的。他的长篇代表作《红与黑》传世一百多年,魅力分毫未减。同时,他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十分精彩。  司汤达被公认为“心理描写的巨匠”。在《
期刊
外公有一片稻田。  虽说是“一片”,但事实上稻田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只有两亩多。但在年幼的我看来,这简直是一个偌大的游乐场。  放暑假时,妈妈常常骑着电瓶车,载着我一路“兜风”去田里找外公玩。到了那个来过无数次的路口,远远望见那辆熟悉的电动三轮车,我便兴奋地跳下车,一路小跑着来到外公的稻田前。沿着纵横交错的狭窄的田埂,我时而侧身,时而猫腰,小心翼翼地在一块块稻田间穿行,寻找着外公。这时,外公正在田中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南京某高校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1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这件事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学生甲:“这是一种‘隐形慈善’,既帮助了贫困学生,又维护了他的尊严,好!”  学生乙:“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够公开透明,难保公平公正,也可能会出现‘暗箱操作’。”  学生丙:“这样悄悄地进行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
期刊
当下的校外培训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试、超标、超前培训等问题。“唯分数论”的教学方法、包装出来的名校师资……种种套路,让培训内容偏离了教育的目标。培训机构应当回归教育的专业性,将注意力从关注分数的“一时之得”,转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哈佛北大清华名校背景师资,教学质量有保障”“独家大招,秒杀重点题型”……在不少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语上,优质师资和优质教学是招徕家长和学生
期刊
原文呈现  舍小家,筑大爱  【从整篇来看,题目需重新推敲关键词。】“牵妈妈的手”暖心活动由发起到响应,表达了百姓的生活意愿,然而总有那么一些岗位上的人身不由己,他们为了岁月静好,负重前行。他们越来越习惯这份担当,懂得舍小家筑大爱。【如此看来,此文中心论点是“舍小家,筑大爱”,但是关照下文的几个分论点核心词:家国情怀、坚守、奉献等,就会发现中心论点难以引领分论点。】  舍小家,筑大爱,是对家国情怀
期刊
台下几十余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实在让人发憷。他们眼中像有很多情绪,但我一时间没办法分辨。我感觉上了漆的金属讲台泛着黏腻的质感和我的手正一点点丧失热量。不止现在,一进入报告厅,我就开始紧张。站在台上更甚,还在无法克制地发抖。  该开口了!我想。  口是张开了却没能发出声来,喉头燥得几乎冒烟。不知道在台下的人看来,这一幕是不是有一种哑剧般的喜感。我只好用咳嗽掩饰尴尬,然后迅速地瞥了眼揉得发皱的稿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