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国论》谈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写作要点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议论文的写作要注重结构的构思,以《六国论》为例,《六国论》用的是议论文中最典型也是常见的三段论模式。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也就是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别从两个论点的角度进行论证。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也是结论部分。总结教训,借古讽今。掌握了这些基本结构,在写作时做到三要素完备、突出;论证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语言准确、鲜明,写好议论文就不难。
  关键词:议论文;《六国论》;论证结构;写作要点
  议论文的写作要注重结构的构思,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对议论文的结构把握不准确,就出现了简单的三段论式,或粗糙的论点加论据式,或肤浅的因果关系式,还有漫天撒网式和片面偏激式等,究其原因,是对议论文基本结构方式的忽视,对逻辑思维品质的忽视。
  下面,以《六国论》为例,谈谈三段论模式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写作要点。
  这篇文章的结构很平常,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模式。
  文章首先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全文共为五个小节,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此为全文的论述树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也紧扣主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方面用直陈的语气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方面先设问,然后指出“不赂者从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即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故日弊在赂秦”。立论之始两个论据,正反对照,虚实结合,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在跌宕中巩固和突出了论点,落笔不凡。
  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2、3节),这一部分分别从两个分论点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分析史实,反复论证。
  文章围绕着一个“赂”字,从正面论证论点,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照应开头的第一个论据,组成论证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的前一节(第2节)可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指出秦之受赂所得百倍于战胜所得,而诸侯因行赂的失亦百倍于战败之所失。本层以“秦以攻取之外”开头,将秦与六国抗衡中的事一笔带过,简洁、明了,而将重点放在“攻取之外而得者”,惜墨如金,又紧扣主题,突出了“赂”。这一层对比文字,通过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从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秦而造成得失远远超过了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大欲,诸侯之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在这里作者有意不讲明这“赂”,故设悬念,以启下文。
  第二层出人意料地先下一笔,从纵处展开,指出六国土地的来之不易,是其先祖“暴霜露,斩荆棘”,辛勤开垦之所得。然后再转入“赂”,指出他们的“子孙视之不甚惜”,竟以地“赂”秦。先对比诸侯祖先得地的艰难和子孙割地的轻易,再写诸侯赂秦求安而不可得,说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至于颠覆”的结果就是必然的了。这层叙述,文势跌宕,波澜起伏,富情于叙议之中,感情激荡,谴责之意溢于言表。
  第三层,引用先人的话为“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语言生动,比喻冶当,论据有力,充分說明了“赂”秦的危害,从而点明“赂”秦的后果。这层论述,简洁有力,斩钉截铁,恰到好处。
  这部分的三层意思,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围绕的就一个“赂”字,先摆事实,再揭原因,最后引出结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接着,文章又以“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再设一问,引出另一层议论,照应第一部分的第二个论据,组成论证的第二部分,在正反对照中使“弊在赂秦”的论点更为突出。
  本部分第3节是从“不赂者”一面来论证的,这一节也可分为三层意思,但内容不同,写法也富于变化。这一节从横的方面展开,就“不赂者”的三国进行分析,围绕“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更加肯定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论点,主战思想,贯穿议论始终。
  第一层意思,从齐国说起。齐国是东方大国,如果齐国要想一心联合其他五国,共同抗秦,那完全是可行的。但是齐国却没有认识到秦的真正意图,也缺乏与五国联合抗秦的诚意,终于在五国破灭之后也灭亡了。齐国虽未赂秦,但也不战,“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灭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作者明显地表示了对齐的不满,而更多赞同主张抗秦的燕赵两国。文笔明确犀利,组材独具匠心。
  第二层意思就围绕燕赵两国展开了,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作者用心良苦,反复分析,一句“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总启全层,先析燕,再谈赵。这两个国家与齐不同,没有“与赢而不助五国”,而是“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这两层文字前后对照,例证有力,充分证明了“弊在赂秦”之论断,充满了作者对燕赵抗秦的褒奖和他们诚不得已而失败的惋惜。
  第三层,作者用“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三句,对照呼应前面两层,从反面将论证又推进了一层,从而得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推论,又突出了“战”的思想,论述更为酣畅淋漓。
  以上三小层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了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正反对照,虚实结合,开合自如,裁剪得体,其逻辑性之强,语言之犀利是非常突出的。   第三部分(第4、5节)着重解决前面所提出和分析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4节)是承上而来,综合前面两节的分析作出论断。前面两节着重论述历史事实,说明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这一节则总结历史教训,指出作者的主张和政见。以“呜呼”的感叹起笔,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力主抗秦,指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向西”,则秦国即使想吞并六国也是难以办到的。第二句承上转折,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以“悲夫”起头,嗟叹六国“有如此之势”,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滅亡。这句话慨叹六国灭亡的可悲结局,揭示“赂秦”的根源在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第三句紧承上句作出论断,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一语双关,似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实则是在告诫北宋的“为国者”,自然地把对历史的评论转到现实上来了,行文流畅、简洁,结构上细密、自然、严谨。加上对偶和句法上的长短错落,不仅透彻地表达了作者的见解,而感情抒发也达到了高潮。
  第二层(第5节),讽刺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只是各踞一方的诸侯,力量虽然比秦国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据有一统天下,力量远远强于六国,却“从六国破灭之故事”,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在这层中,文章运用宋与六国相比较的办法,以类比推理,规劝北宋王朝“不要以天下之大”,忍辱求和。这些警告是针对时势,有感而发。
  也正是因为有了第二部分论述的铺垫,才使得上述警告显得十分有力,令人信服。这最后一层是点题之笔,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写好一篇议论文,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论说三要素完备、突出。议论文的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论点最好在文章的开头,用具体的一句话,将中心论点摆出来。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要典型,新颖,表达要精炼,简要。议论文要以理服人,就必须分析说理,论透。论证要合乎逻辑,严密有力,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论证方法。
  2.论证结构要严密,逻辑性要强,合乎规范模式。文章的观点和材料组织安排应该结构严密、完整,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文章的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
  3.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概括,逻辑性强。文体不同,就决定了语言的不同,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概括,生动和符合逻辑。首先,议论文一般是用逻辑推理来阐明事理和观点,需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用词必须准确。其次,论点的表述要鲜明,让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贯穿在行文当中。第三,语言的概括性越强,它所说明的道理的意义就越大。最后,还必须保持议论文的推理严密,判断准确,逻辑性强的语言本质特点。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一篇完整的议论文就呼之欲出了。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中职写作教学生活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字: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实践  引言  中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在日常应用文的写作上,同其他类型的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别,中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需要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因此,中职院校对
期刊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提示阅读方法,要充分开辟多种信息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激发兴趣;阅读习惯;扩大阅读;终生受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
期刊
摘要:同为俄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两人的作品一直被人比较讨论。文章主要从人性视角下比较两者的异同,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其观察人性的视角以及小说中道德观作为人性表征的具体倾向。  关键词:人性描写;比较;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同为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并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双峰”。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坚持以文学作
期刊
摘要:梭罗隐居两年所著的《瓦尔登湖》批判了工业时代的人类过分追逐物质生活而导致精神生活贫乏的现状,并提出了保护自然,追寻心灵本真的命题。一方面,从梭罗对自给自足的生活的描写及瓦尔登湖生态环境的刻画,与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比,显现了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从深入自然的程度的递进,对现世的反省与对生命本源的追溯更值得注意,这种精神的收获可以转化成生活的智慧,有较大的现世意义。  关键
期刊
摘要:《上海往事》以“上海”为名,主体部分(高潮和结局)却在水乡小镇和一座孤岛上展开,并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的大量描写,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饱含乡土元素。本文从“想象”和“现实”两个角度切入,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关系、环境描写以及情节设置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上海往事》中的城乡关系,提出“乡土‘永远’是城市的精神故乡”。  关键词:人物;环境;情节;城乡关系;精神故鄉  一、“想象”——城市与乡村的
期刊
摘要: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主要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意图为“讽喻说”提供更多参考材料,同时对“爱情说”的部分观点进行反驳。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思想;讽喻说;爱情说  《长恨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但关于其主题思想的争论在学术界从未止息。综其要者,主要有“爱情说”、“讽喻说”和“双重及多重主题说”三种。本文通过对诗歌创作背景、诗
期刊
摘要:萧红香港时期的创作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区,一方面是对于故乡童年的回忆;另一方面是战争形态下的国民性书写。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条叙事主线,在内里却有着殊途同归的精神内核,饱含着作家内心对于人性的无力和体味人生百态后日渐生出的同情。  关键词:香港创作;人物分析;悲悯视角  香港作为萧红创作转型的一个基地,在萧红创作生涯中的作用不可估量。香港的稳定和它的自由的政治环境以及文坛的包容,让萧红可以充分展现个
期刊
摘要: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独创《说难》篇针对游说现象进行总结,对上游说需要在把握君主需求的基础上陈述自身观点,达到君主认可自身观点的效果。韩非子详谈游说过程中的“七危”和“八难”。游说的关键不在于“放”,而在于“收”。《说难》一文对后世者游说提出了三个目标,最低追求是保全自身,其次是运用技巧使得君主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最终目的是达到和君主之间“亲近不疑”的关系。体现出的“术”的智慧对后世有着不朽的意
期刊
摘要:残疾曾让史铁生丧失了生的希望,是写作让他重燃生命之火。对死亡的态度让他超越了思维,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他的文字看似朴实淡雅,但里面却流淌了豁达与平静。他已经超越俗世对死亡的看法,化作一种永恒的精神活在人们心中。  关键词:史铁生;写作;生命;死亡  史铁生于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调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期刊
摘要:现阶段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这对于教育界而言,也带来了很多新的事物,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微课”为代表的“微”教育时代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微课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拓宽学生的课后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实时查漏补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