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涵养品格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道德与法治》在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设计,以六个活动栏目为线索,统领全册教材。基于“阅读感悟”栏目的特殊呈现方式,尝试发挥“阅读”的功能,引领学生在阅读感悟过程中,提升相关素养,涵养自身品格,以实现“阅读”之后带来的感悟效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阅读感悟;思考;实践
  2017年秋季,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七年级全面开始使用。新教材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在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呈现方式上都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设计,特别是在呈现方式上,全新的栏目设计和内在逻辑的定位,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合理使用教材栏目,有效发挥栏目功能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新的思考点。
  下面,以七年级教材为例,仅就“阅读感悟”栏目的功能定位和使用策略,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阅读感悟”栏目的功能定位
  部编《道德与法治》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以六个栏目为载体,具体包括: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实践、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基于对知识的分类以及对生活经验线索的梳理,教材六个栏目的活动设计不仅仅是对正文观点的论证、体验或延伸,而是承载着“知识”习得的功能(这里的“知识”是指具有主体性特征的“道德知识”);与此同时,每一个栏目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每一个栏目设计都有一定的思想性意图。
  与其他栏目相比较,“阅读感悟”属于“经验扩展型”的链接活动设计,栏目呈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同时,“阅读感悟”只呈现材料的内容,不设计提问,以确保不同学生都能通过阅读材料获得主体性的、个体化的生命感悟,而这也成为“阅读感悟”与其他活动栏目的最大不同之处。
  通过梳理归纳,七年级教材“感悟栏目”内容可以分为四类: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古今中外经典诗歌、美文美篇、典型事例。
  二、“阅读感悟”栏目的使用尝试
  基于“阅读感悟”栏目的特殊呈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发挥“阅读”的功能,引领学生在感悟阅读内容的过程中,提升相关素养,涵养自身品格,以实现“阅读”之后带来的感悟效能的最大化。
  (一)阅读→感悟,搭建道德实践的桥梁
  道德实践是品德习得的重要环节。“阅读感悟”栏目中有一类主要就是古今中外不同时期榜样人物的故事,如毛泽东、钱学森、雷锋、他们的故事在栏目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如同在阅读一本本人物传记,通过与书中不同“榜样”(伟人、古人、身边优秀的人等)的“对话”可以引发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所思、所想、所悟,再经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分享、碰撞,可以生成新的更具感召力的教学资源,在经历了情感体验的同时,更能促进学生崇尚、学习、模仿“榜样”的言行的习得。师生通过这种类似于“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使用方式,在课堂上生成具有主体性的“道德知识”过后,往往起着深化、升华、内化的作用,搭建起通往道德实践的桥梁。
  例如,七年级下册阅读感悟“卡拉扬的要求”,引用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对乐队的“三个音”的要求,即“起音”“专业音”“团队音”,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增强团队意识。再如,通过阅读美文“这是我们的船”,学生们能够真切地体悟到要树立我与集体共成长、在担当中成长的责任意识。这些阅读内容成为引领学生走向道德实践的桥梁。
  (二)问题→阅读,发挥栏目的育人价值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功能在于立德树人、价值引领。阅读感悟栏目中的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德育价值。
  例如,七年级上册教材阅读感悟中有一则“热爱学习的毛泽东”(名人故事)。在“学习点亮生命”一目的教学中,只有一个“留白”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你想过自己为何而学吗?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学习的诸多意义。但是,“学习点亮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能增益他人、服务社会”这种层次和境界,不是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的。此时,阅读感悟“热爱学习的毛泽东”的故事,可以“探究与分享”活动形式进行,适时地将学习意义的讨论引向深入。
  在简介毛泽东学习时代的历史背景之后,设计三个问题:
  (1)学习在毛泽东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毛泽东的学习积淀在他的革命生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毛泽东是怎样学习的?
  通过对前两个问题的思考,引领学生们认识到学习的意义;第三个问题的设计为后面“学会学习”做了铺垫。
  学生在依托问题、学习毛泽东故事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被伟人的故事感动着、激励着、影响着,使学科育人功能得以体现。
  再如,“做更好的自己”一框的阅读感悟“我就是我”(文选)。如果泛泛提问“读后感”就会缺乏实效。如果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就更有效:你怎么理解“我就是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原样,无视缺点和不足呢?我们该怎样理解“接纳”自己?在逐层深入的问题的引领下,让孩子们“做更好的自己”的意识得以培养,学科价值引领的要求得以落实。
  (三)丰富“阅读”方式,落实以文化人的要求
  《道德与法治》教材就其内容特点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凸显以文化人、以情育人的目标。
  “阅读感悟”栏目选取了许多经典的古诗文,学生阅读、吟诵、体悟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过程。例如,七年级上册安排了出自《诗经·卫风》的《木瓜》。《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阅读这篇诗歌时,可以首先从语文的角度与学生共同赏析,再带领学生朗读咏叹,感受古人通过相互赠送礼物来表达的深厚情谊,引导学生感悟“回馈”对促进情感关系的重要性。这番阅读感悟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朋友间要分享和分担”的认识,还对学生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师生共同体验着传统古诗文深邃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材中的阅读感悟当然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以视频、音频、图片等更为多样化的形式给予呈现,营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创设情境氛围,提升阅读感悟的感染力。例如,七年级下册“青春飞扬”一课安排了王蒙著名诗歌《青春万岁》,在使用这个内容时,我们可以播放电影《青春万岁》的片段,视频热情似火的青春氛围营造的影响远远大于文字的呈现。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提升了栏目的情感感染力,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以情育人”的要求。
  (四)搭建“微閱读”平台,培养“阅读”习惯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生们有时会拿着《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作故事书一样看着玩儿,毫无疑问,里面的“阅读感悟”故事起到了一定的吸引作用。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歌德也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引导孩子们热爱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而这不是只有语文课才应该完成的使命。教材选择的故事、诗歌、文选就好似在为同学们提供一本本经典读物,告诉孩子们“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感悟”这个“配角”不简单,它独特的功能定位与栏目的名字密不可分,即创设“微阅读”的平台让师生有所感、有所悟。例如,借助经典诗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通过阅读钱学森的故事,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名人传记;等等。“阅读感悟”栏目犹如一个个小小的“读书会”,让孩子们“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六个栏目活动的设定有其内在逻辑规定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在明确栏目设置意图的基础上,思考栏目使用的合理方式,这样才能发挥栏目的功能,实现教材呈现方式的逻辑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简要回顾和总结我国高职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建设、教师与教材等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问题,也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两年制;人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    由杨载田主持并有多所兄弟院校共同参与的“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号:06Z
摘 要:2020年浙江省各地中考道德与法治疫情题材试题,不仅回溯与聚焦了全民抗疫这一重大社会热点,也是疫情背景下无声的德育载体。综观各地试卷,抗疫题材试题题量丰富,考查立意能力与素养并重,选材视角共性与个性统一,情境形式严谨与活泼共生,知识落点聚焦与发散融合,组题线索明线与暗线交织,展现了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浙江中考试题;抗疫题材  2020年,一场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
摘 要:当教育迈入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题的质量时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倡导有深度、有意义的学习。“问学”课堂是实现“深度而有意义的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有利于活化课堂生态,重建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素养生成。  关键词:问学课堂;有深度;有意义;道德与法治  当教育迈入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题的质量时代,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深度、有意义。有深度的学习,是
摘 要:不同时期数学教学目的的变革反映着相应时期人们的认识发展情况,同时也预示着今后的发展方向。笔者对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现阶段中几个代表性的教学大纲的中学数学教学目的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反思,并获得了结论。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目的  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我国数学教学目的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革,对不同时期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变革的研究,可以增进对我国数
摘 要:笔者对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1009汽修班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存在被动选择专业学习、目标模糊、对自己缺乏信心、缺乏正确职业价值观引导、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专业教育、技能训练、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对策建议,使中职生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关键词:调查结果;分析问题;对策建议  为了了解我校中职1009汽修学生的
摘要:新形势下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南京晓庄学院面向留守幼儿开展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要从设计思路、资源整合、运作模式、组织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做文章,满足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全新要求。  关键词: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支教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  一、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关注学生学习、生存和生长体验与多元发展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学生的学习生态有日益“恶化”和“失衡”的趋势,学生的学习、生存和生长体验以及多元发展状况并没有得到应有改善。从生态学角度看,课堂构成了一个微观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  生态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发展为主体,生态因子之间的有机组合与协调运动,进而产生互相激发、共
在初中阶段,音乐学科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加以设置的。与其他的智育科目不同,音乐是一门美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的初中音乐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很多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普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现状,在有些学校,甚至连正常的音乐课程都无法开展,音乐教学质量的滞后,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那么,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
摘 要: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师”是“信道”的前提。身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项素质,尽最大努力唤起学生对自己的崇拜喜爱之情。只有教师力当学生心中的“星”,学生才会水到渠成地“亲师”“信道”,教育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亲师;信道;崇拜;喜爱     《学记》曰:“亲其师,信其道。”这是中国教育的古训,也是现代教育可资借鉴的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规模性”的顶岗实习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已经成为各中职学校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电脑在教学领域的进一步普及,加之教学软件的不断升级换代及日趋成熟,会计模拟仿真教学实训软件在实训效率方面的优势日渐凸显出来。如今中职学校的教育提倡“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会计模拟仿真教学实训软件恰在很大程度上理顺了教、学、做的关系,满足了教、学、做的需求。文章从采用会计模拟仿真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