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大学生轻生自杀、校园暴力等失范行为,引发了对大学生生命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情感失控等不珍爱生命的现象频发,深究原因,当代大學生缺少中国传统儒家生命哲学的教育,迷失在物欲名利的丛林中,丧失了追寻生命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没有合理定位。文章结合传统儒家的“生生”理念,引导大学生回归珍爱生命的家园。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教育;生命意识;启示
“在当前大家迫切需要,而又束手无策的‘生命教育’的课题,《论语》也提供了简明扼要而完整生动的架构。……由于这个高贵的目标,人可以化解现实的困境与压力,常保心中的喜悦。人生由平面的生老病死,转化为立体的日进于德,在价值的层级上攀升,并且可以衔接于信仰的终极关怀。学了《论语》之后,人不但会珍惜生命,还会燃起奋斗的意志。”
大学的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在认识自然社会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理性,达到生命的最高精神境界,处理各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实现大学生人的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与人际和谐的最高境界。
一、儒家家庭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部分较富裕的大学生就安逸享乐,不顾父母的辛勤付出,拿着家里的血汗钱挥霍,更有甚者,直接让父母到学校来当保姆,还大言不惭的说“母亲不就是保姆么”仅仅从这一个方面看,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就严重缺失。
1.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中国的父母为了子女奋斗一辈子,差不多都是在为自己的子女活着,“子生三年,然后免于怀”。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工作、再到结婚生儿育女,恨不得都给孩子承包下来。其实这并不是一种进步的行为,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惯,表达父母爱的一种方式。可是中国子女家庭教育并不是很成功,这里面父母就有很大的一部分责任。既然父母付出了这么多,那么子女的回报又有多少呢?单说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有多少呢?
孔子认为,孝道是一种美德,孝敬双亲更是人伦的根本,动物还还要奉养父母(乌鸦反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与动物相比就应该惭愧,他们甚至连最起码的尊敬都做不到。更有的把父母当做保姆,这些颠倒人伦的现象是一定要杜绝的。孔子认为人最根本的就是孝亲,孝道是德行的根本,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就算父母作的不对也不能“怨”。敬孝、大孝、至孝就是大学生应该学习和践行的,培养自己的感恩父母亲人的责任意识。
2.大学生正确婚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向往异性对自己的关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结婚成家,是大学生恋人的目标,可是大学生因为恋爱失意轻生的现象很多。那些浪漫的爱情已经被男生为了满足兽性的欲望,逼迫女生残害无辜生灵的恐惧。
这些悲惨的结局,无非就是因为大学生一时的冲动,造成了身心的极大伤害,有的甚至出现了轻生的不归路。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大学生正是处于感性的年龄,很容易冲动。我们人作为有血气的体魄就会有欲望,当欲望没有受到合理的节制的时候,一定会出现很多悲剧。当然儒家以生命关爱为核心不是要求大学生禁止欲望,而是要求大学生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二、儒家社会意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儒家的最高人生目标就是成圣,要成圣就要深入社会去实践,即儒家入世原则。孔子对国家社会的深沉之情与儒家入世修行的分不开的。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克己复礼”,恢复周王朝的礼德之治,他也是按照这个理想去做的。他带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还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去履行一个士者对百姓的责任。
1.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社会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没有正确的认识,因而有很多漠视社会责任感的情况出现,表现为:言行不一,诚信缺失;追求个人利益,出卖集体利益;弄虚作假,言行粗俗;破坏公共环境,缺乏公德意识等几个方面。说到根本上就是没有分清楚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以自身的价值取向去要求自己和他人,最终导致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出现在社会上。
对大学生“唯有使其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才能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任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大学生只有树立其对生命的社会责任意识,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才能随着时代的步伐,树立起与时俱进的生命社会意识。
2.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理念
儒家的中庸之道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其核心就是“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时刻想着别人的想法,多考虑别人再联系自己,这样就能避免很多矛盾的发生。“忠恕”之道正是这一核心的写照,为人诚信、宽容待人、严于利己、处事不偏不倚正是儒家要追求的至高境界。
大学生更是应该去践行这种精神,事事为别人着想,把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反思自己,以自己的能力能为学院学校国家的发展做点什么。摒除那些过激的极端行为,用和的思想来时刻提醒自己,身心和、关系和、社会和、国家和,不正是我辈大学生追求的么?
三、超越精神的人格理念
孔子认为圣人的境界很难达到,但是人只要通过修养就可以达到君子的境界,所谓君子境界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因此,对于精神境界的生命理念正是为君子设置的。
君子是孔子对于仁、义、礼和智的外化表现。中国古代士人为了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不断的尝试,形成了中国士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在今天,这样的道德标准仍然有时代的价值,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目标有着重要的启示。
大学生如果没有树立崇高的人生和精神目标,那么他的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就无法实现。孔子对君子的追求,正是要求我们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理想的道德境界,超越自己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傅佩荣.解读论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版
[2]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版
[3]徐琦.论高校生责任意识建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01期
[4]周国平.最低的境界是平凡[J].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第07期
[5]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6]张世欣.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教育;生命意识;启示
“在当前大家迫切需要,而又束手无策的‘生命教育’的课题,《论语》也提供了简明扼要而完整生动的架构。……由于这个高贵的目标,人可以化解现实的困境与压力,常保心中的喜悦。人生由平面的生老病死,转化为立体的日进于德,在价值的层级上攀升,并且可以衔接于信仰的终极关怀。学了《论语》之后,人不但会珍惜生命,还会燃起奋斗的意志。”
大学的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在认识自然社会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理性,达到生命的最高精神境界,处理各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实现大学生人的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与人际和谐的最高境界。
一、儒家家庭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部分较富裕的大学生就安逸享乐,不顾父母的辛勤付出,拿着家里的血汗钱挥霍,更有甚者,直接让父母到学校来当保姆,还大言不惭的说“母亲不就是保姆么”仅仅从这一个方面看,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就严重缺失。
1.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中国的父母为了子女奋斗一辈子,差不多都是在为自己的子女活着,“子生三年,然后免于怀”。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工作、再到结婚生儿育女,恨不得都给孩子承包下来。其实这并不是一种进步的行为,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惯,表达父母爱的一种方式。可是中国子女家庭教育并不是很成功,这里面父母就有很大的一部分责任。既然父母付出了这么多,那么子女的回报又有多少呢?单说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有多少呢?
孔子认为,孝道是一种美德,孝敬双亲更是人伦的根本,动物还还要奉养父母(乌鸦反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与动物相比就应该惭愧,他们甚至连最起码的尊敬都做不到。更有的把父母当做保姆,这些颠倒人伦的现象是一定要杜绝的。孔子认为人最根本的就是孝亲,孝道是德行的根本,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就算父母作的不对也不能“怨”。敬孝、大孝、至孝就是大学生应该学习和践行的,培养自己的感恩父母亲人的责任意识。
2.大学生正确婚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向往异性对自己的关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结婚成家,是大学生恋人的目标,可是大学生因为恋爱失意轻生的现象很多。那些浪漫的爱情已经被男生为了满足兽性的欲望,逼迫女生残害无辜生灵的恐惧。
这些悲惨的结局,无非就是因为大学生一时的冲动,造成了身心的极大伤害,有的甚至出现了轻生的不归路。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大学生正是处于感性的年龄,很容易冲动。我们人作为有血气的体魄就会有欲望,当欲望没有受到合理的节制的时候,一定会出现很多悲剧。当然儒家以生命关爱为核心不是要求大学生禁止欲望,而是要求大学生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二、儒家社会意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儒家的最高人生目标就是成圣,要成圣就要深入社会去实践,即儒家入世原则。孔子对国家社会的深沉之情与儒家入世修行的分不开的。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克己复礼”,恢复周王朝的礼德之治,他也是按照这个理想去做的。他带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还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去履行一个士者对百姓的责任。
1.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社会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没有正确的认识,因而有很多漠视社会责任感的情况出现,表现为:言行不一,诚信缺失;追求个人利益,出卖集体利益;弄虚作假,言行粗俗;破坏公共环境,缺乏公德意识等几个方面。说到根本上就是没有分清楚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以自身的价值取向去要求自己和他人,最终导致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出现在社会上。
对大学生“唯有使其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才能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任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大学生只有树立其对生命的社会责任意识,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才能随着时代的步伐,树立起与时俱进的生命社会意识。
2.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理念
儒家的中庸之道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其核心就是“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时刻想着别人的想法,多考虑别人再联系自己,这样就能避免很多矛盾的发生。“忠恕”之道正是这一核心的写照,为人诚信、宽容待人、严于利己、处事不偏不倚正是儒家要追求的至高境界。
大学生更是应该去践行这种精神,事事为别人着想,把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反思自己,以自己的能力能为学院学校国家的发展做点什么。摒除那些过激的极端行为,用和的思想来时刻提醒自己,身心和、关系和、社会和、国家和,不正是我辈大学生追求的么?
三、超越精神的人格理念
孔子认为圣人的境界很难达到,但是人只要通过修养就可以达到君子的境界,所谓君子境界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因此,对于精神境界的生命理念正是为君子设置的。
君子是孔子对于仁、义、礼和智的外化表现。中国古代士人为了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不断的尝试,形成了中国士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在今天,这样的道德标准仍然有时代的价值,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目标有着重要的启示。
大学生如果没有树立崇高的人生和精神目标,那么他的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就无法实现。孔子对君子的追求,正是要求我们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理想的道德境界,超越自己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傅佩荣.解读论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版
[2]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版
[3]徐琦.论高校生责任意识建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01期
[4]周国平.最低的境界是平凡[J].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第07期
[5]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6]张世欣.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