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策划来放大版面的视觉效应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版面风格是体现报纸个性化和成熟度的标志。版面是内容的能动反映,一个独具匠心、安排得体、特点鲜明、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版面,夺人眼目,会让读者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因此,一个完美表现内容的版面,能大大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同时,完美张扬的版面风格,有时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广告效应。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版面编排也要与时俱进,《南阳日报》注重对报纸版面的研究和包装,特别是对重大活动报道版面的策划和研究,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强化“品牌、联动、创新”三个意识,树立全新的现代版面理念,积极放大版面视觉效应,形成了自己的版面风格——庄重但不凝重、大气但不夸张、清秀但不轻飘、活泼但不凌乱、简约但不单调。
  强化品牌意识,让版面凸显张力
  强化品牌意识,让版面凸显张力,目的是要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拥有更多的受众,争取更多的广告客户,让领导满意、读者满意、客户满意。
  《南阳日报》从自身定位出发,依托报道对象、读者群体和一支高水平的采编队伍,强化品牌意识,以政治性强、新闻性强、标题与内容安排得当、照片与文字并重、版面整体安排有新意为基本标准,汲取传统版式的精华,借鉴外报版式风格,加上现代的电脑创意,构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版面风格。对于重大活动报道的处理,《南阳日报》通过版面语言的灵活运用,美化、活泼版面,较好地体现了报纸的版面风格。例如2008年4月16日《南阳日报》“两节一会”的版面,该版面采用一四连版图文并重、左右对称的形式,将报头右移至版心上方,两边配以南阳在全国获奖的玉器作品照片,然后用绿色线条把它们穿起来,既增添了版面的美感,又体现出玉雕节的主题。将节会活动的主题消息放在版心位置,出席领导讲话的照片在标题下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节会主题照片以通版四分之一的大小作突出处理,两边各发3条其他相关活动消息并配以照片,既突出了对节会的重点报道,又丰富了版面内容,凸显了版面张力,彰显出南阳第一大报的风范,并将成功实践付诸以后的重大报道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如2004年9月17日的节会开幕版面,就是采取一四连版的形式,以“庄重、大气、清秀、活泼、简约”的版面风格赢得河南新闻奖一等奖,并推选参评中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
  对于重大活动的报道,发挥图像功能,增强版面强势,是《南阳日报》编排版面的重要手段。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南阳日报在10月9日推出特别策划专版,采用图文并重、二三连版的处理方法,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主题,采用市领导感言、长篇通讯、南阳名片、人物介绍、图表、诗歌、精美图片等体裁,以报道改革成就为主线,刊发一组反映南阳改革成就的工业、农业、旅游等方面的照片,并把南阳城市风貌照片突出处理,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外,编辑充分运用编辑手段和版面语言来美化版面,巧妙安排图片和文字的关系,以及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技术处理,使整个版面既重点突出,又内容丰富,增加了美感。在南阳开展的“四城联创”等重大活动中,《南阳日报》采用连版形式,推出一系列视觉影响力极大的版面。特别是2005年10月19日的社会要闻版,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多用图片,对称处理,通版采用25张照片,配以“吃、住、行、游、购、娱”短小精悍文章做陪衬,再在版心位置发“南阳城市夜景照片”,很具视觉冲击力,既保持了版面的清秀,又不失党报的庄重、大气和厚实,为南阳获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世界伏牛山地质公园等殊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审美的角度,以有利读者阅读为原则,《南阳日报》对版面内的一些基本元素如字体、字号、字距等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规范和统一,如改变各种杂乱的字体为便于阅读的清秀字体宋体或黑体为主体字,采用便于读者阅读的模块化组版模式,拉开文与文之间的距离,题区适当留空,线条运用遵循简约原则,尽量以空代线,改变以往因版面密不透风而造成读者阅读疲劳的缺陷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南阳日报》对重大活动报道的版面视觉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读者纷纷表示,较之以前的版面,《南阳日报》对重大活动的报道,版面大气,显得更活、更新、更有张力,充满鲜活气息。
  强化联动意识,让版面形成合力
  为更好地向读者传递报纸的内在理念,通过派人外出学习,借助外报经验,创新思路,对《南阳日报》版面的视觉形象进行策划包装,并在版面编排上强化联动意识,强调各新闻板块之间分工不分家,在遇到重大报道或采访、编辑策划的主题报道时相互联动,互为呼应,形成合力。
  为突出报道好移民举家搬迁工作,《南阳日报》在开辟《来自移民一线的报道》、《移民新村探营》、《移民列传》、《移民大搬迁》、《认真做好移民安置》等专栏的基础上,图文并重编发移民特刊,并不时推出移民专版,特别是2009年8月17日的移民迁安特刊,采用两个版面打通的处理办法,运用20多张多角度、全方位、纪实性的照片,并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图和简短文字介绍,浓墨重彩全方位真实记录了库区移民舍小家、为国家,别老家、搬新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整个版面既重点突出,又内容丰富,增加了美感。该报道受到前来视察移民工作的省领导的称赞,认为《南阳日报》在重大报道方面有创新、有气势,处理到位。
  在纪念《南阳日报》创刊60周年报道期间,《南阳日报》精心策划,各部门相互配合,统一版面模式,推出了冠以“激扬南阳60年”为栏题的、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的共30多个版面的纪念特刊,特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百花齐放,深为读者喜闻乐见。与之相匹配推出的“与时代同行·共贺《南阳日报》60周年”大型宣传推介活动,经过版面的精心编排,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图片的再创作和造型设计,如加圆、圆弧、椭圆、菱形及其他不规则线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让人眼前一亮。像这样经过处理的图片,在“体育”、“奥运会专版”、“文化娱乐”等版面上也多有体现。此外,镶嵌在《南阳日报》上的各种小巧精致、富有含义的刊头、题图、栏目,如“新移民、新家园、新生活”、“新春走基层”、“走基层、转文风、改文风”、“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震撼讲述”、“来自移民一线的报道”、“春运直通车”、“特别关注”、“热点追踪”等,也是版面上的一个个亮点。他们和各种图片一起,表情达意、装扮版面,使版面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人感觉“看上去很美”!
  这种各版之间相互联动的组合式报道,具有较强的新闻性、贴近性、开放性和震撼力,形成了较大的宣传声势。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过精心策划、编排的版面在不断冲击读者的视觉神经中,拉近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使广大读者对《南阳日报》新的版面理念产生了认同感。
  强化创新意识,让版面保持活力
  创新,是报纸的生存法则。《南阳日报》经过多年的发展,报纸发行量、广告刊登额已经成功跃居河南纸质媒体前列,成为南阳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伴随着报纸的发展壮大,为了把《南阳日报》的广告“蛋糕”做大,《南阳日报》在坚持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也注重报纸广告的策划包装。
  好的创意不仅可以实现党报的社会效应,而且能很快产生“品牌效应”和“广告效应”。对重大活动的报道,《南阳日报》尤其注重版面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美化版面不可缺少的手段,而最能代表色彩的就是图片和底纹。一个好的版面必然要有好的图片,它以完美的画面、生动的形象、丰富的色彩、简短的说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报道活动营造气氛,刺激读者的视觉,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
  譬如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之年,《南阳日报》精心策划了“礼赞共和国60年”、“10个10”大型系列评选推介活动,并连续推出100多个彩版,每个版面首先由报社电脑创意室统一设计,用一张精美而且能准确表达版面主题的彩色照片作放大处理,并延伸色彩至整个版面,从而确定版面的主基调,再选用其他色彩照片的底纹与之相协调。其次,合理运用其他版面语言,使版面浓淡相间、错落有致、生动活泼,让版面内容与读者的阅读心理形成一种默契和沟通,很具视觉冲击力,强化读者的阅读印象,使报道活动深入人心。统一抢眼的版面风格吸引了更多客户参与活动中,以至于评选活动不得不延期举行,营造了浓浓的庆祝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有诸如“两会大聚焦”、“‘3·15’名品名店名企展示”、南阳房地产评选等活动的版面设计,广告部的编辑通过学习其他报社先进的经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辞劳苦,使版面设计总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彰显了党报的品牌形象和巨大影响力。
  (作者单位:南阳日报社)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摘要】以微博、BBS、QQ、博客等为主体构建的“民间舆论场”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北省遵化市职教中心欠薪事件的网络舆情形成及政府应对行为的全过程为研究样本,从突发性群体事件舆情演变、政府部门应对原则及策略等方面,探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如何正确引导和调控网络舆情,并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参与主体的群
期刊
新闻标题制作得好,可以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有人认为应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集中和概括,有人认为应传神生动,有人认为应多做实题少用虚题,还有人认为做标题宁可“以偏概全”,也不要没有特色的面面俱到。  标题的主要功能有:提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和美化报纸版面。[1]其实,标题最大的功能应是吸引读者的关注,并能激发其阅读全文的兴趣。因此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面对公共意识空前提高的大众,新媒体为他们构建了一个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的传播平台。但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情绪表达失控等问题。浩如烟海的信息如果不能经过理性沉淀,势必影响事实的真实与客观。本文重提“小悦悦事件”,从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和新闻传播三方面来探讨如何把握新闻传播行为的理性维度。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理性;“小悦悦
期刊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作品增辉添色。近几年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报纸受众不再像阅读专业书籍那样一一“研读”每一篇新闻内容,而是无意识地用眼睛“扫描”新闻的标题,以期能够快速获得“抓住”眼球的信息。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如何把标题制作得诱人传神,令读者“一见钟情”,是摆在广大办报同仁面前的现实问题。在长期的新闻业务学习和采编实践中,笔者认为,巧妙使用古典诗词制作标题,
期刊
【摘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以正确的舆论影响人,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明确方针。然而在新闻实践中,以正面宣传为主的主题报道和典型报道,常常因为缺乏影响力而难以让人入脑入心。尽管在报道方式方法上有诸多探索和改进,但是大多数报道仍然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提升新闻作品影响力的四种途径。  【关键词】影响力;高度;深度;贴近性;人文情怀  新媒体时代,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有话
期刊
【摘要】新闻话语并非无章可循,尤其是具体到语用实际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与规范。某些传媒关于著名歌唱家“李××”之子涉嫌强奸犯罪的报道却存有一定的偏颇,有损于客观、真实、公平与公正。本文仅就相关新闻语用的把握问题展开一定的分析探讨,进而强调传媒及新闻人法治理念的完善。  【关键词】新闻语用;专业;完善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也是强化法治社会建设阶段。中国传媒及新闻人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期刊
【摘要】本文以“武汉水污染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从舆情传播路径的角度,发现网络舆论生成中的几个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新闻报道、网民讨论(包含意见领袖推动)、政府回应等,并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微博;网络舆论;舆情生成机制  引 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交互式的传播模式为公众所青睐。在突
期刊
电视新闻特写是电视媒体借鉴传统媒体特点,结合自身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进入新时期,我国电视新闻界为顺应新闻改革要求,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增强新闻可视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顺应时代要求,“电视新闻特写”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新闻采访活动中的生力军。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汶川地震救援、抗击非典、“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北京奥运
期刊
【摘要】上海的发展举世瞩目,但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却缺乏与其城市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重量级”媒体。本文对上海主流报纸的社论进行考察,并与《南方都市报》进行比较后发现,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海主流报纸都远逊于《南方都市报》。这一现象值得上海反思。  【关键词】上海;报纸;社论;南方都市报  社论,被誉为“报纸的心脏”。不同于一般的评论性文章,一报之社论往往具有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
期刊
【摘要】批评修辞,又称意识形态修辞批评、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是修辞批评的一种形式,强调透过修辞话语符号发现其背后的理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其中暗示的假设。批评修辞学大体分为两个领域:一是针对话语霸权进行批评的传统意识形态批评,二是针对日常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批评的自身批评。  【关键词】批评修辞;范式;局限;修辞批评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西方修辞批评逐渐发展,如今修辞批评与修辞理论交织在一起,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