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文精神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red0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立足于传统的中国文化思想,画者在自然中感受自然,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中国绘画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有别于以理性科学为主导的西方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之风的兴盛促使中国画的发展无论是技法还是理论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人文精神得到充足的体现。本文分别从绘画理论、“写意”的表现手法、笔墨的变化三个方面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以期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知程度,加深对人文精神的内涵理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传统小农社会的历史背景,人民崇尚中庸之道、渗透着人文精神,注重情感表达。中国传统书画讲究天人合一,人在自然中感悟自然,表达思想、情感、意趣和志向。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渗透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思想以及人文精神,对当今绘画研究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士大夫们从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高山流水、兰亭集会、阔谈老庄、蔑视礼法,形成了独特的魏晋风尚,这一时期艺术发展尤其是美术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们的言行谈吐、风格气度、诗赋画论等都是中国画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绘画风格及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画论中的人文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的动荡和战乱的影响,传统的思想禁锢被打破,人们对个体的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追求,促使了魏晋玄学的诞生。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士大夫们崇尚自然、率真洒脱、超然物外、风流自赏的魏晋风度促使这个时期文艺美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各种书论、画论等新的思想观点的出现使得艺术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中国古代美学“天”“人”“自然”“艺术”的范畴是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中国绘画无论表现对象是自然还是社会,终归落足于人的生活,是生活美的反映,魏晋南北朝的画论借助人物品藻的概念阐述美的本质。顾恺之借人物品藻提出“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的美学范畴,注重人物的精神面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在深度,并在《洛神赋》中进行了绘画实践。王微在《叙画》中也将此观点延续到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中去。谢赫《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置于首位,不仅发展了论顾恺之“传神论”,更将此前散乱、模糊的思想系统化、明确化,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竹林名士嵇康“应美之口,绝于甘境”,将人物品藻引向神、骨、肉多层次的引导,以及对神情和气质的把握,由此确定了中国画“传神”的定性位置,并成为整个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后世理论即使经过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发展,也都围绕着绘画表现人物精神之美的范畴。
  中国画论透露出对人生命的重视、追求和美学上“人的觉醒”,人文精神的表现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与西方科学理性的精神相比,更加连绵不绝、富有生命力,不会轻易断层与变异。
  二、“以形写神”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得传统绘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从“形似”走向“神似”。东晋顾恺之率先提出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的绘画理论,南齐谢赫的“六法”又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宗炳的又提出“言外之象”等。要想达到“神似”的传神效果就要灵活地进行“形似”的描绘。谢赫论卫协时曾说到:“虽不该备形妙,颇得壮气。”苏轼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体现出“神似”不仅是中国画家的审美标准,更是最高的审美追求。
  “神”就是“精神”“神态”,也可以理解为哲学当中的“神韵”,它并不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而是畫家对自然、社会、人情、时代等深刻的观察体验之后,加上自身的文化底蕴、气质精神,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韵味风采。元代画家倪瓒曾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近代学者陈师曾认为所谓的“逸气”,就是一种超世界超社会的思想,脱离物质的束缚,发挥自由的情致。由此可见,“逸气”可以看作是“神韵”的一个方面。如谢赫在评价陆探微时说:“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可见陆探微的绘画不仅技艺精湛,还突破了对外形单纯描摹的限制,同时准确把握了事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说明了画家对“神韵”独到的理解,此处“以形写神”的人文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以形写神”不单单是一种绘画技法的要求,还是在对所描绘的客观物体形象了然于心的基础上充分的主观情感抒发,融合自身文化修养气质,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韵味,其既是一种表现手段,又是一种审美追求。
  具体而言,“以形写神”源于中国传统儒家、道家的融合,画家超然物外,使绘画在风貌上具有一种玄远幽深的哲学气质。“以形写神”在具体表现上,讲究虚实变化,如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又如张僧繇“笔才一二,象已生焉”的疏体,其线条变化婉转安逸,与道家主张“虚静”的思想如出一辙。顾恺之《女史箴图》讲述劝诫宫中妇女的道德规范,通过对贵族生活的描写展现人物的风采,这体现儒家所倡导的“入世”思想,对人民“仁、义、礼、智、信”道德伦理观的呈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描绘。“畅神悟道”的道家思想和“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融会其中,使得画家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脱了对客观物象表面的描绘,但又落足于社会现实,以获得更大的艺术自由,加之画家自身的文化底蕴、学识修养,个性表现等,画家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形成自己的创作意识,创造出富有精神价值的艺术作品。从这点可以看出,相较于西方的现实主义绘画,中国的传统绘画更能体现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笔墨变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绘画由于工具的特殊性,不同于西方绘画立体写实的形态特征,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更具有抒写性和表现性。
  对于中国画所追求的“写意”“神似”来说,笔墨无疑是最好的表现手段。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来的笔有不同的特性,狼毫刚健、羊毫细软、鸡距有弹性,再加上不同的用笔方式,或钩、或挑、或皴、或染,勾勒出轻重缓急、刚柔并济、错落有致、粗细不一的各种线条。画家通过不同线条的性质,模拟不同物体的质感,山的俊挺、水的柔和、石的坚硬等,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墨法干、湿、重、淡、清的结合运用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表现对象的生动刻画。
  笔墨除了单纯的技法运用,更重要的是对画家思想感情的表达。正如“骨法用笔”,说明线条不单单只是描摹对象的轮廓,它本身就具有一种抽象的形式美。画家利用线条的力度、节奏、气势、韵律等,不仅可以表现出雄伟的气势、灵动的节奏感、无尽幽深的神韵,而且可以表达出作者自己的意趣志向、创作心境。闲适时运笔轻缓、钩皴兼备;激昂时泼墨挥毫、气吞山河;灵感突降时,寥寥数笔,跃然于纸;心中忧苦时,明月相伴,挥洒无尽愁思。此时笔墨就是画家的心绪,相比于素描油画而言,笔墨的运用更为方便快捷,顷刻间的便可挥洒而出,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除此之外,中国画也有着细致而层次分明的描绘。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用笔古朴细劲、深沉凝重,先用细线勾勒轮廓,在逐步渲染着色,既没有皴法,也没有点苔,其采用凹凸法,更加真实地展现出山石明暗的立体感。《洛神赋图》的线描工细匀整,几乎没有粗细轻重缓急的变化,而是利用不同弯曲程度的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动态,衣纹褶皱合乎人体形态,灵动又不失沉稳,现实性寓于造型手法中。时人评“笔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后世称之为“高古游丝描”。由此可见,笔墨看似是绘画技法,实际上是画家思想观念、生活阅历、个性彰显、文化底蕴的综合体现。中国传统的笔墨绘画技法是人文精神表现的重要工具和载体。
  (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简介:李媛琪(1996-),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其他文献
皮影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它在造型上主要吸收了剪纸的造型方式,透过窗花镂空透光的效果。自清中叶后,皮影在造型上借鉴了京剧的造型,出现了生、旦、净、末、丑的脸谱。皮影人物造型以侧脸显影为多,忠良者五分脸显影,奸者以七分显影,少量专用脸以正面显影。雕刻者抓住人物最重要的特征进行适当地夸张处理,充分利用阴阳雕刻的手段,用阳刻表现正面人物清秀纯真的特点,用阴刻表现花脸、丑脸角色的狰狞。  一、各省皮影造型
期刊
“一片式”结构是将服装的前片和后片放在同一个平面内,就是通过裁剪或者分割后展开仍是一片完整的布的服装结构。“一片式”结构是传统服装平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传统服装结构的直线裁剪法得来的,面料的完整性可以在最大程度被保留。其结构比较简单,在设计时受服装的裁剪原理以及人体的制约较少,服装和人体之间也有足够多的松量。这使设计和制作可以不受制约,同时保证了穿着的舒适度。从古至今,人们对“一片式”结构
期刊
声乐演唱是一种具有技巧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人类对自身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呼吸是人类的生理活动,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呼吸技巧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声乐演唱的表现效果。本文详细论述了声乐演唱中呼吸的重要性,并深入探究了声乐演唱中呼吸训练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对声乐演唱中的呼吸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声乐演唱是人类对自身语言进行声音再创造的一种艺术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呼吸,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的生理活动,
期刊
招贴艺术并不属于应用性艺术的范畴,但却有着实际的展示、交流作用,具有媒介的特质,当招贴本身承担起信息交流媒介作用时,其用以表现事物和情感的图形自然而然就被人为赋予了一种叙事功能。本文从招贴中图形语言的表现形式、引发的心理机制与图像的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其叙事性的表现手法。  我国的招贴艺术起源于19世纪初,多被用于商业广告和政治宣传。现今,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需求的影响,招贴无论从用途还是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对于研究人类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文山苗族花山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能够加强苗族的认同感和内部的联系,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发展、融合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新的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本文以人类学视阈探讨文山苗族花山节的举办形式和意义,阐述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为民俗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期刊
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的《德米安》,讲述了一个叫辛克莱的少年在孩提时代伙伴德米安的帮助下寻找本心的故事。虽然这样粗略的概括尚不足以表达出这本书的曼妙与深奥,但过于学究式的分析探索似乎也与读这本书的初衷背道而驰。在此,笔者想尝试用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来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由于笔者自身阅历有限,许多细节和故事的走向都无法完全理解,于是便在网上搜索一些前人对这本书的理
期刊
村上春树作为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大众性和通俗性。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立意新颖独特,寓意缥缈不定,语言细腻但晦涩难懂,小说耐人寻味。《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的压轴之作,正是因为这部小说的成功,他才坚定地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在《寻羊冒险记》中,村上春树将“寻找”作为核心内容。基于此,本文以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的《寻羊冒险记》作为研究对象,对作者隐藏在该作品中的
期刊
文字与图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字起源于原始图形,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表意符号系统,兼具图形之美。本文在分析平面设计中文字图形化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平面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方法和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平面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可行性  (一)文字和图形的联系  最早开始,图形都是由手绘或者印制、刻写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大部分都属于图画类的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图形的
期刊
本文从神话原型的角度研究福克纳的《熊》,以福克纳的宗教神学思想对小说的三大原型意象熊、土地、国家进行神话原型解析,通过坎贝尔神话、上帝契约神话和上帝之城的神话构建出福克纳关于英雄、土地和国家的“理想国”神话。  《熊》是福克纳小说《摩西,去吧》中的一个短篇,是福克纳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熊》五分之三的篇幅描述少年艾萨克在斯潘、康普生等长辈的带领下猎杀熊老本的故事,而其余五分之二的篇幅重点阐述了卡
期刊
门巴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门巴族虽然没有属于本民族的专属文字,但门巴族的神话传说、酒歌、诗歌等独特的民族文学艺术,使门巴族在文化传承中虽有着无本民族文字的弱势,却依然将本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有效积累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艺术,即包含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情况、整体规律的个性,又从侧面提供了了解人类文明全面、整体发展进程,体现了民族特色的真实性。  文字的缺失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悲剧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