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的人格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一个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其人格魅力就是他的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质修养、形象气质等综合素质对学生形成的吸引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他所传授知识。
  首先,以高尚的品质影响学生的人格。孔子说过:“其自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教师听其言,而且观其行。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待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信任,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依照老师的言行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其次,以良好的个性影响学生性格。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为人正直,胸怀宽阔。在他的眼里,人无等级之分;在他的胸中,无世俗之染;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寒学生能给予特别的帮助和关怀。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容得下千姿百态的学子;有博大深蕴的爱生情结,解得开学生千差万别的心锁;教师能做到正直、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这种尊重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
  二、利用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一千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四百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一千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應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统一地规律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三、结合德育教育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德育渗透的依附性,不能费时过多,喧宾夺主,要充分把握好时间,让学生觉得自然、恰当,不冲淡主题。不可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那将失去数学课的教学本质。
  (2)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课堂交流中,应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让学生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3)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德育教育不仅渗透在语文、思想品德等课堂中,更需要像和风细雨一样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数学的思想教育功能,使学科教学成为全面提高学生根本素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成为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生活的过程。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细无声,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学科,要掌握好这门语言,不但要有习得这门语言的自然环境,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语言的社会性等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确是有方法,有规律可遵循,而且是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但“贵在得法”,怎样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课堂上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呢?  一、运用大数据,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学生对课堂本身感兴趣时,则然会减少课堂分散
期刊
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结合教材要求和本班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教
期刊
当前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展的方式主要分为独立类课程和渗透类课程两种。独立课程是指将传统文化作为独立学科而开设的课程。渗透类课程是指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现有的各学科教学和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内容相融合的课程。当前学科课程仍然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课程渗透是当前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总原则和目标  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吸
期刊
一、走近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提供帮助,正确引导  教师应主动向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容忍他們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在课堂上,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热心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律,注重学习,培养坚强意志,勇气和信心去克服困难。然而,我们倾向于把他
期刊
一、根据概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引入  ⒈ 从生活实际引入  数学源于生活,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概念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我课件展示了四幅图片:第一幅: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突出散乱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第二幅:斜拉桥上的一根根斜拉的钢索;第三幅:一个女孩打电话,用手指绕着弯弯曲曲的电话线;第四幅:建筑工地上用绳子拴住重物往上拉的画面,突出
期刊
在本学期的期末复习模拟考试中,班里的民族学生古丽的成绩是63分,宣读她的成绩进行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为她鼓掌祝贺,让她非常激动,我也由衷地为她高兴。因为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她的数学成绩只在20~30分之间徘徊,作为一个民族学生,成绩有这么大的进步,怎能不让人欣慰。不过这样的民族学生实在太少,想想我校民族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令人堪忧。  民汉合校以来,我校的教学成绩一直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
期刊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升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拥有教育情怀,提升教育能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的核心素养---教育情怀和教育能力。教育情怀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朽木逢春。教学中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任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
期刊
一、引言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主性”和“自控力”是幼儿健康发展的一体两翼,是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核心所在,“共情陪伴”是发展幼儿“自主性”和“自控力”的有效方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我们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儿童在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在情感层面有所收获,需要教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用“共情
期刊
一、言传身教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渊博的学识、厚重的文化底蕴透射出的高雅气质,整洁的仪表,与人交流时得体的言行举止,以及在教学工作中规范认真的态度等,都能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课堂内外,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
期刊
摘要:科学建立合作小组,精心培养合作技能,教师在合作中恰当把握合作时机进行指导,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合作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学习模式 组建分工 时机效用 激励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思考、表达、动手操作等能力。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近三年参加并承担了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