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伯特-锡伯人中的大禹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an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常听牛录(满族的一种生产和军事合一的社会组织)的老人,谈起我们锡伯族在200多年前就有个治水大禹——图伯特,可年少的我并不知道他的贡献有多大,一心想着好好读书,远走高飞,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军旅生涯,图伯特的故事也离我渐行渐远……
  30年光阴飞逝,我也从故乡到他乡,从部队到地方,峰回路转,又回到了离家乡不远的伊宁市享受安逸的生活。岁月的年轮转呀转,驿动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开始用心聆听历史的回音,探寻祖先留下的足迹,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图伯特竭尽心力为伊犁人民兴修水利的画面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于是,在这个初春的暖意中开始还原他壮美传奇的一生。
  1757年,清政府平息了准噶尔头目的叛乱,并在伊犁设立了将军府,但由于连年战乱,地广人稀,新疆的军务十分空虚,沙俄又不断觊觎我国西北肥沃的土地。清政府为了尽快加强新疆的兵力,决定于1764年从沈阳及周边城乡抽调骁勇善战的锡伯族官兵及家眷三千多人到伊犁屯垦戍边。同时,口头承诺60年后调回原籍。受命于危难时刻,即将远离故土的锡伯官兵于农历4月18日,在沈阳太平寺举行了大型祭祖活动,后来把4月18日定为“西迁节”,就是为了纪念“西迁”这一壮举。
  在西迁的队伍里,有一位年仅十岁的少年,体格健壮,聪明伶俐,他就是图伯特,乳名叫图克善(牛犊之意),1755年农历3月19日出生在沈阳市北郊锡伯村。这个几天前还和一群伙伴在山坡上放牛、嬉戏的顽皮少年,今天也同父辈们一起去驻守遥远的西北边疆。
  西迁大军牵儿携女,赶着牛车,从美丽富饶的东北一路向西,沿途经历了饥饿、严寒、洪水、瘟疫等自然灾害,历时一年零三个月,行程10000多公里,到达祖国的西部边陲。伊犁将军明瑞将锡伯族军民调驻伊犁河南岸(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组成八个牛录,图伯特一家被编入正兰旗。
  图伯特18岁时通过考试成为披甲(满州兵的总称)。几十年的军营生活锤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长期的农耕生活,加上平时潜心研究天文地理,使他拥有丰富的农业知识,逐渐长成出类拔萃、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从领催、防御、佐领、副总管一步一个脚印,45岁那年荣升为锡伯营总管。
  图伯特上任后很快面临一大难题,就是逐年增长的人口和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务之急就是开渠引水,扩大耕地面积,解决全族的生计问题。他召集各牛录佐领、喇嘛及德高望重的长老,商议开挖大渠,引进伊犁河水,开垦荒地事宜,但遭到了副总管舒尔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甚至上书伊犁将军诬告总管图伯特。他们认为60年后就可以返回东北老家,何必自讨苦吃,况且,如此浩大的工程,劳民伤财,困难重重,根本不可能完成。面对反对派的强大实力,深谋远虑的图伯特凛然以九族性命做担保,发出铮铮誓言:“此时不成,请灭我九族”,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他还亲自上书伊犁将军松筠,重申了开渠引水、垦荒种田对巩固边防与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并保证七年之内完工,最终得到了松筠将军的同意。
  图伯特在反复分析和研究伊犁河南岸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后确定了修渠的路线,决定大渠凿于察布查尔山口,南引伊犁河水。
  1802年,察布查尔大渠正式兴工开挖。在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力不足、工程又浩大的情况下,图伯特决定将八个牛录的400个劳动力分成两组,春秋两季分期换工,采取开一段渠就引一段水进行耕种,力求当年动工,当年受益。这样循循渐进不仅解决了渠道的试水问题,也解决了劳动力的口粮问题。图伯特起早贪黑,白天指挥挖渠,夜晚率领人马测量地形,钉桩,标明翌日开挖渠道的路线,不分昼夜地操劳在工地上。锡伯族妇女把锅灶搬到工地上给官兵们准备热腾腾的饭菜。图伯特率先士卒,锡伯官兵齐心协力,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1808年挖成了深一丈,宽三丈,东西长达100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历时整整七年时间。
  大渠一经建成,人民欢欣鼓舞,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很快就开垦出了七万多亩良田,滚滚麦浪把伊犁河南岸万古荒原变成了金灿灿的粮仓。察布查尔出现了村落相连、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欢乐景象。
  伊犁将军松筠将图伯特的功劳奏报清朝皇帝,皇帝十分赞赏,令其进京朝觐。1809年,图伯特进京时,带去了察布查尔地区的十多种土壤,向皇帝介绍了发展锡伯营农业生产的美好前景。皇帝龙颜大悦,下旨为图伯特画肖像悬挂在紫光阁,并恩准他返回沈阳老家省亲。
  在返回伊犁途中,他受任为塔城领队大臣。图伯特到任后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由于常年风餐露宿,积劳成疾,图伯特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很多时候都是躺在担架上指挥施工,五年后不得不卸任回乡。1823年图伯特在锡伯族营正黄旗家中病逝,享年68岁。
  察布查尔大渠是锡伯族人民的生命线,锡伯族把它称作自己的母亲河。饮水思源,为了纪念图伯特力排众议,兴修水利,造福子孙的功绩,锡伯族人民筹资建立了“图公祠”,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大型祭拜活动。
  图伯特是锡伯族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用超人的勇气和智慧谱写了辉煌的一生。察布查尔大渠的水流的越欢快,锡伯人民的缅怀越深情;察布查尔大渠的水流的越浩荡,图伯特生命的价值越厚重。
其他文献
去年3月,应乌孜别克族朋友的邀请,和他们一起欢度诺鲁孜节。  3月21日,恰逢农历的春分,是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乌孜别克族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撒马尔罕、花刺子模、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族商人,沿着古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其中一部分商人一直和新疆各族人民保持经济和文
期刊
一个25岁左右,戴着面具的英俊男子,在1600年前一个叫营盘的城里死去。他被隆重地埋葬。他享用着中国式的漂亮彩棺,身上穿着来自罗马的织着金线的毛布长袍,里面穿着中国柔软的绢制衬衣,还有中国美丽的织锦,波斯或者印度的毛毯。锦衣华服,刺金缕绣,妙曼纹饰,他的身上至少有世界三大文明成果,他是谁?埋葬他的地方是哪?  戴面具的神秘男人  营盘遗址位于楼兰古城西200公里处的孔雀河北岸,目前,营盘城内所有的
期刊
新疆温宿大峡谷是中国两部最美的丹霞地质奇景、中国最大的岩盐喀斯特地质胜景。有中国罕见的远古岩盐地质绝景、中国西部奇特的稚丹地质怪景、中国独有的巨型岩溶蚀地质秘境,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  温宿大峡谷位于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博孜敦柯尔克孜民族乡境内,观光区域达到了200平方公里。主要由库都鲁克谷、阿奇克苏符两条巨大蜿蜒的峡谷组成,其间分布着千余条形态各异的支谷,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
期刊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我国最大的和田玉雕作品——《大禹治水图》,它高2.24米,宽0.96米,重5330千克。大禹端坐在石上,挥起右臂鼓舞着治水大军奋起拼搏,先民们在悬崖峭壁上锤凿打石,挖土掘沙,用木杠撬石开山,恰似一幅山水画卷。  这件玉料作品的产地,正如它背面所题“叶尔羌密尔岱”,就是著名玉山——密尔岱山。它是我国古代开采时间最早、开采规模最大的和田玉矿山,以盛产数千克乃至上万千克重的大玉山
期刊
在和硕縣曲惠乡的一条山谷里,每年的五六月间,数不清的红蝴蝶群集于此,举手抬足处,红蝶翻飞,那份诗情画意让无数游人心醉。  蝴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精美礼物,无论在田野、森林,还是草原、高山,翩翩飞舞的蝴蝶总能给人美妙的遐想。蝴蝶也是鸟类等动物的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世界蝴蝶约16000种,以南美亚马孙河流域最为丰富。我国蝴蝶最新统计为1339种,以台湾省和西南地区种类最多。在
期刊
有一种叫奥斯曼的草,维吾尔族人称它为“眉毛的粮食”,据说有生眉养眉的功效。在库车农村,几乎每家房前屋后都种一些,女人们用奥斯曼的叶汁涂抹眉毛,久而久之,眉毛便像吸足了养分的庄稼一样,变得乌黑发亮。这种“眉毛的粮食”学名叫菘蓝,株杆粉红,叶子深绿,种在庭院里既可当花欣赏,又随时随地可采叶描眉。一位妇女,只需种三五株就够一年用了,用不完的拿到巴扎上去卖。扎成小束,一束卖五角钱。城里妇女们的眉毛比乡下妇
期刊
新疆回族人民把赴宴叫“吃席”,源自于回族人待客的菜肴多为九只碗盛放的菜,放在61厘米的木质盘中摆成三行,九碗菜同时端上来,呈四边型放置,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三行,故曰“九碗三行子”。它是新疆回族人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席宴,在清朝末年就已成俗。  “九碗三行子”大致分为“花席”和“面子席”。过去,经济实力强的人家待客的席面是满实满载的肉,如羊羔肉、嫩牛肉、鸡肉、鱼各两碗,中间一个凉拌菜,这叫“花席”;经济能
期刊
王雪峰,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員,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夏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宁夏油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夏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封面作品《圣洁》是王雪峰的油画作品,其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身着民族服饰的回族少女端庄秀美的一面,反映出当代回族青年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此作品入选“200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期刊
新疆阿勒泰喀纳斯的深山老林里有棕熊,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喀纳斯相关的资料里也会提到棕熊,并配以并不是很清晰的图片。试想,真有人在喀呐斯的山林里捕捉到棕熊的身影,并眼疾手快的将它拍下来,那也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勇气来。  喀纳斯当地人都将棕熊称为“哈熊”,东疆北疆一带的人们都这样叫熊,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称谓。或许哈熊偶尔叫那么几声,在山林里回荡,会让山林外的人们冷不定的吓一跳,会不自觉地打个冷颤说:“哈,
期刊
行走缅甸,你能体会到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缅甸所有的交易都现货现付,1000元一张,100万元一捆,1000万元一编织袋,一袋钱,合人民币6万多元,用多少钱数多少。  一身笼基走天下  走在仰光的大街小巷,放眼望去,无论是俊男靓女,还是翁叟老妪,缅甸人一律上穿衬衣T恤,下着笼基,脚登人字拖。缅甸人对笼基的热爱超乎想象,世界上不知道还有哪个民族可以将民族服饰使用的如此淋漓尽致,可以说,只要有缅甸人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