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关键途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传统的单一样式的教学模式的到了很大的改变。它优化了课堂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育;整合;高效课堂
英语是一门以讲解语言规范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高中英语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可以轻松创设教学情境,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与讨论,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信息的变化,特别是計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信息技术有了根本性的革新。因此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根据交际法原则和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改革的要求,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兴趣、听力、阅读与写作中起着积极作用。它更有利于在英语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大量交际活动的展开,充分体验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创造较自然的对话交际条件。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的使用,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献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引入中学英语教学,使得课程教学如虎添翼,更具精神。基于校本资源整合信息技术和中学英语课程。学校课程的执行,须以学校为本,离开了学校这个特定环境,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技术与职业中学英语课程的结合,应将校本开发放在第一位。首先,要结合学校现有媒体资源,例如广播、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平台、局域网等,了解这些教学设备的操作以及可运作的水平,整合视听技术,设计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构成。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时,要把学生放在首位,精心创设合乎学生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引入对话,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英语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到:
1信息技术概述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提升,而且推动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实现信息媒体资源共享。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化的视听技术和形声教材引入教学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英语课堂结构,使英语教学富有趣味性、情景性、交互性,为追求英语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奠定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教育实践的不断开发与深化,建构主义理论为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再次打开广阔的空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英语信息化教学是以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总的来说,整合从目标价值观看,主要着眼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运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件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化教学的成功和失败。制作多媒体课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创设“引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多媒体 CAI 课件设计,能把许多静态的文字、图片设计成动态的生动画面,学生们的想象、理解、思维能力得到开拓,尤其是某些过程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如有亲临其景的感觉。既使学习兴趣加厚,又让学生的直观印象增强,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近作用。
(2) 创设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细心观察情境变化、判断、分析、归纳,思维能力不但得到锻炼,而且对英语语法结构及其内在联系也能梳理清楚,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又提高了整体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3) 创设“释疑”情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释疑”情境,是指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从问题入手,通过情境变化的观察,一层一层进行递进分析,最终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到全面的评价。
(1) 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书面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忽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单一评价令天赋不一、志趣各异的学生高度统一发展方向和学习行为,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个性。我们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困境而异,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论》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与要求中可以看出本门课的教学理念以及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2) 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长期以来,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做出的,往往单赁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中,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功、消极地接受都是的评判,没有评价的权利。这样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培养和发展。
(3) 注重学习的教育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开展动态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往只注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在期末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而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种评价是面向“昨天”的评价,没有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学习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围绕每个阶段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随时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准行评价,并通过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或措施,使学生能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会做学习活动的主人。
(4) 借览文件夹评价,创立学生电子作品集:
借览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将每个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期间做的所有工作总结、整成个人的“文件夹”,并进一步制作成个人和课题组的网上学习主页(包括学习计划、学年论文、学习体会、读书笔记、调查报告、Powerpoint 演示文稿、Flash 动画和资料库等),反映某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取得的进步,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以此作为评定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自觉进行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研究。而教学设计处于教学工作的准备阶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阶段就渗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新课程的理念,并将二者有效整合,这必然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2] 何究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在线(98.4.23);
[3] 王泊文,信息技术与课理整合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6 期;
[4]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1 月第一版;
[5] 史兴松,网络教育利弊观,外语电话教学,2001 年第三期。
[6] 谢桂蓮,浅谈信息技术理念下的英语教学[J];学周刊;2011年11期
[7] 朱莉丽,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育;整合;高效课堂
英语是一门以讲解语言规范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高中英语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可以轻松创设教学情境,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与讨论,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信息的变化,特别是計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信息技术有了根本性的革新。因此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根据交际法原则和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改革的要求,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兴趣、听力、阅读与写作中起着积极作用。它更有利于在英语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大量交际活动的展开,充分体验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创造较自然的对话交际条件。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的使用,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献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引入中学英语教学,使得课程教学如虎添翼,更具精神。基于校本资源整合信息技术和中学英语课程。学校课程的执行,须以学校为本,离开了学校这个特定环境,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技术与职业中学英语课程的结合,应将校本开发放在第一位。首先,要结合学校现有媒体资源,例如广播、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平台、局域网等,了解这些教学设备的操作以及可运作的水平,整合视听技术,设计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构成。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时,要把学生放在首位,精心创设合乎学生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引入对话,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英语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到:
1信息技术概述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提升,而且推动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实现信息媒体资源共享。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化的视听技术和形声教材引入教学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英语课堂结构,使英语教学富有趣味性、情景性、交互性,为追求英语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奠定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教育实践的不断开发与深化,建构主义理论为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再次打开广阔的空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英语信息化教学是以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总的来说,整合从目标价值观看,主要着眼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运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件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化教学的成功和失败。制作多媒体课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创设“引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多媒体 CAI 课件设计,能把许多静态的文字、图片设计成动态的生动画面,学生们的想象、理解、思维能力得到开拓,尤其是某些过程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如有亲临其景的感觉。既使学习兴趣加厚,又让学生的直观印象增强,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近作用。
(2) 创设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细心观察情境变化、判断、分析、归纳,思维能力不但得到锻炼,而且对英语语法结构及其内在联系也能梳理清楚,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又提高了整体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3) 创设“释疑”情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释疑”情境,是指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从问题入手,通过情境变化的观察,一层一层进行递进分析,最终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到全面的评价。
(1) 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书面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忽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单一评价令天赋不一、志趣各异的学生高度统一发展方向和学习行为,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个性。我们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困境而异,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论》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与要求中可以看出本门课的教学理念以及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2) 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长期以来,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做出的,往往单赁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中,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功、消极地接受都是的评判,没有评价的权利。这样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培养和发展。
(3) 注重学习的教育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开展动态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往只注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在期末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而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种评价是面向“昨天”的评价,没有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学习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围绕每个阶段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随时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准行评价,并通过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或措施,使学生能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会做学习活动的主人。
(4) 借览文件夹评价,创立学生电子作品集:
借览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将每个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期间做的所有工作总结、整成个人的“文件夹”,并进一步制作成个人和课题组的网上学习主页(包括学习计划、学年论文、学习体会、读书笔记、调查报告、Powerpoint 演示文稿、Flash 动画和资料库等),反映某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取得的进步,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以此作为评定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自觉进行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研究。而教学设计处于教学工作的准备阶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阶段就渗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新课程的理念,并将二者有效整合,这必然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2] 何究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在线(98.4.23);
[3] 王泊文,信息技术与课理整合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6 期;
[4]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1 月第一版;
[5] 史兴松,网络教育利弊观,外语电话教学,2001 年第三期。
[6] 谢桂蓮,浅谈信息技术理念下的英语教学[J];学周刊;2011年11期
[7] 朱莉丽,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