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走进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等功能,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不但改变了古诗词教学一味串讲串读的枯燥,而且有利于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诗境,领悟诗意,表达诗情,使古诗教学恢复了原本应有的“余音袅袅,绕梁不绝”之美,从而使古诗词课堂教学诗意浓浓,画意浓浓,情意浓浓,很大程度地提高古诗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功能;古诗教学;感受意境;激发情感;诗情画意
在中国古代蔚为大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她字字珠玑,句句意浓,情亦美境亦美。曾令多少文人雅士“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直至今天,她依然给每一位亲近她的人以心情的愉悦,灵魂的飞舞。
对于中学生来说古诗那丰富的内涵,瑰丽的语言,有助于培养美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但事实上由于古诗语言的凝练,古今词义的差异等特点,致使古诗教学陷入了一味串讲串读的境地。枯燥乏味的讲解,使古诗理解浮于表面,古诗教学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余音袅袅,绕梁不绝”之美。
随着计算机走进课堂辅助教学,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信息交流,而且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等功能,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诗境,领悟诗意,表达诗情,从而使古诗词课堂教学诗意浓浓,画意浓浓,情意浓浓。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且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并能让学生较直观的体会古诗的情感美以及语言美,很大程度地提高古诗教学效果。
1 解题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的题目简洁凝练,概括了全诗的内容,破题方能入情入境。如果在教学一开始能有一个新颖别致的解题过程,那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登岳阳楼》时,我借助录像创设情境。那高大巍峨的岳阳楼,杜甫站在楼上,远眺长江,那憔悴的身影,那凄婉的音乐,让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无不撼人心魄。这段录像生动的情景再现,让学生视听结合,整体感知,不仅诗题不解自破,还激活了学生思维,激發了学生的情感。
2 理解诗意——能探风雅无穷意 ,字字句句总关情。
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时,很多抽象的知识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且这些知识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把这些抽象知识通过电教媒体的模拟功能加以展示,能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理解古诗时,最忌学生就字论字,而不能真正理解体会诗词的含意。利用电教媒体,就能让学生融入诗的美妙意境之中。
如古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字、“浮”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坼”字是什么意思?洞庭湖是如何把吴楚之地分开的呢?乾坤是如何浮在洞庭湖上的呢?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成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体会到“坼”字、“浮”字的妙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既是写实,有寓想象,一“坼”一“浮”描绘出洞庭湖无比壮阔而又生动的景象。利用多媒体帮助学习古诗“能探风雅无穷意 ”,因为“古诗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
3 拓展阅读——始知所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从阅读、理解到巩固、延伸,都应当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如在学生学完了《十五夜望月》之后,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供几首表达思乡的作品,一方面巩固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迁移,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多读古诗词,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由此教师可以挑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马致远的《秋思》,配上和古诗内容相应的画面做成课件。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诗,自由组合学习伙伴,进行迁移自学,让学生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形成“不及林间自在啼”的课堂学习气氛。
4教学总结——言虽尽而意无穷 。
在优质的课堂教学中,“总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压轴”对于整体优化的作用不可低估。 如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这时教师适时播放一段优美的《高山流水》古筝曲,学生随着乐曲声进入诗境,摇头晃脑地低吟:“几处早莺争暖树……”在古曲旋律与情绪的烘托渲染之下,便能声声震撼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情绪依然高涨。一曲虽终,学生却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优化“总结”环节。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现代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 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情画意,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从而对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多媒体的运用无疑给古诗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使古诗词的教学因有了多媒体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多媒体功能;古诗教学;感受意境;激发情感;诗情画意
在中国古代蔚为大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她字字珠玑,句句意浓,情亦美境亦美。曾令多少文人雅士“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直至今天,她依然给每一位亲近她的人以心情的愉悦,灵魂的飞舞。
对于中学生来说古诗那丰富的内涵,瑰丽的语言,有助于培养美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但事实上由于古诗语言的凝练,古今词义的差异等特点,致使古诗教学陷入了一味串讲串读的境地。枯燥乏味的讲解,使古诗理解浮于表面,古诗教学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余音袅袅,绕梁不绝”之美。
随着计算机走进课堂辅助教学,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信息交流,而且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等功能,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诗境,领悟诗意,表达诗情,从而使古诗词课堂教学诗意浓浓,画意浓浓,情意浓浓。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且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并能让学生较直观的体会古诗的情感美以及语言美,很大程度地提高古诗教学效果。
1 解题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的题目简洁凝练,概括了全诗的内容,破题方能入情入境。如果在教学一开始能有一个新颖别致的解题过程,那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登岳阳楼》时,我借助录像创设情境。那高大巍峨的岳阳楼,杜甫站在楼上,远眺长江,那憔悴的身影,那凄婉的音乐,让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无不撼人心魄。这段录像生动的情景再现,让学生视听结合,整体感知,不仅诗题不解自破,还激活了学生思维,激發了学生的情感。
2 理解诗意——能探风雅无穷意 ,字字句句总关情。
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时,很多抽象的知识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且这些知识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把这些抽象知识通过电教媒体的模拟功能加以展示,能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理解古诗时,最忌学生就字论字,而不能真正理解体会诗词的含意。利用电教媒体,就能让学生融入诗的美妙意境之中。
如古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字、“浮”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坼”字是什么意思?洞庭湖是如何把吴楚之地分开的呢?乾坤是如何浮在洞庭湖上的呢?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成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体会到“坼”字、“浮”字的妙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既是写实,有寓想象,一“坼”一“浮”描绘出洞庭湖无比壮阔而又生动的景象。利用多媒体帮助学习古诗“能探风雅无穷意 ”,因为“古诗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
3 拓展阅读——始知所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从阅读、理解到巩固、延伸,都应当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如在学生学完了《十五夜望月》之后,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供几首表达思乡的作品,一方面巩固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迁移,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多读古诗词,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由此教师可以挑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马致远的《秋思》,配上和古诗内容相应的画面做成课件。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诗,自由组合学习伙伴,进行迁移自学,让学生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形成“不及林间自在啼”的课堂学习气氛。
4教学总结——言虽尽而意无穷 。
在优质的课堂教学中,“总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压轴”对于整体优化的作用不可低估。 如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这时教师适时播放一段优美的《高山流水》古筝曲,学生随着乐曲声进入诗境,摇头晃脑地低吟:“几处早莺争暖树……”在古曲旋律与情绪的烘托渲染之下,便能声声震撼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情绪依然高涨。一曲虽终,学生却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优化“总结”环节。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现代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 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情画意,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从而对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多媒体的运用无疑给古诗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使古诗词的教学因有了多媒体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