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就是生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关于教学的精辟论述是他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晶,也是他从事写作、编辑、理性思考成果的总结。综观叶老关于作文教学的精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他十分强调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是生活”是叶老作文教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一、作文——生活的一部分
  “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要推写作。不论是愚者或文学家,不论是什么原料什么形式的文字,总之,都是由这两个心理才动手写作,才写作成篇的。”①这样看来,人们只要有生活经历,有思想感触,张开嘴巴就是说话,拿起笔来就是作文,那么,写作就犹如说话一样,变得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特殊。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都反复证明了这点。但同时,叶老又强调,我们必须把写作当作一件极严正的事,犹如说话一样。因为,在叶老看来,作文犹如说话一样,是我们有所表白、有所兴感而作文的。所以,为了达到表白、兴感的目的,我们必须秉着“求诚”的态度,我们必须把每次作文的历练作为一次生活的历练、做人的历练,这里其实就是指出了“作文”与“做人”是统一的。他在《答章熊的信》中说“话与文都是不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话,写几分文,不会打折扣,不会超过增多。所以,说和写似技能而又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一封信如此,一部小说如此,一首诗如此。”②这段话极精辟地阐明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说明了在写作活动中人格因素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次历练。另外,叶老还指出,“在作文中我们对语言文字的追求,说得深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追求。”“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良,毛病不仅出在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良,也就是这个人的思想习惯不良,发表习惯不良。”③总之,我们必须把作文看作一件既寻常而又认真的事。他反复告诫我们,这并不是为作文才这样做的,我们要做个有用的人,要做一个健全的现代公民,就不得不这样做。可想而知,一个对待作文随便的人,对待生活也会随便,就谈不上是健全的公民。
  二、生活——作文的源泉
  关于作文教学,叶老在阐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作文源于生活”。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④这非常形象地说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在这里叶老所指的生活不是一般的庸俗虚伪的生活而是指充实的生活,他指出“惟有充实的生活是汩汩不尽的泉源,因为生活充实,除了不写,写出没有不真实,不恳切的,绝没有虚伪肤浅的弊病。”⑤所以,叶老一直认为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要有充实的生活,他明确地告诫我们:“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感来。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性情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⑥只有到这一步才不会再说虚妄不诚的话。这其实是说,只要我们有着充实的生活就可以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只要以充实的生活作为源头,学生才会不息地倾注真实的文字来。在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中,诚实除了要求原料真实、深厚,态度严肃、诚恳外,另外还要求在那旁描述的文章里,观察得周至。要达到后一种诚实必须有较强的发现、观察能力,这也是充实生活的一个表现。在谈到创作时,叶老反复强调“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界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譬如孩子,他熟识了人的眨眼,这回又看见星的妙美的闪耀,便高兴地喊道:‘星在向我眨眼了。’他运用他的观察力、想象力,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这时候自然要倾吐这么一句话,而倾吐出来的又恰好表达了他的想象和欢喜。大文学家写出他的每一篇名作,也无非是这样的情形。”⑦为求得充实的生活,叶老强调作文教学首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向着求生活充实的路走去,从生活中获取原料。怎样才能求得充实的生活呢?为此,叶老已经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途径。
  一是训练思想。一切思想均来源于生活。杜威一派的见解以为思想的起点是实际上的困难,因为要解决这种困难,所以要思想。思想的结果,疑难解决了,实际上的活动照常进行。有了这一番思想作用,经验更丰富一些,以后应付疑难境地的本领就更增长一些。思想起于应用,终于应用;思想是运用从前的经验来帮助现在的生活,更预备将来的生活。叶圣陶完全同意杜威的见解,认为这种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思想必定会使生活的充实性无限地扩大开来。谈到经验,叶圣陶认为不只是零零碎碎地承受种种见闻接触的外物,而是认清楚它们,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我们所有的东西。各人的经验有深浅广狭的不同。所谓愚者,只有很浅很狭的一部分,仅足维持他们的勉强的生活,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了。这个原因当然在少接触,而接触的多少不在乎外物的来不来,乃在乎主观的有意与无意。无意应接外物,接触也就少了。所以,我们要经验丰富,应该有意地应接外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写作须有经验,经验来自观察,要作文必须先做生活的有心人,先获取写作的原料,观察是作文的第一步工作。
  二是培养感情。叶圣陶认为情感与思想是“互相联涉,分割不开的”,“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这喜悦之情的享受与痛惜之后的奋发,都足以使生活愈加充实。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⑧叶老不但指出了情感在作文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还强调了这种情感“不特限于一己”,还应波及“他人”,这实际上已经点明了作文应该受到高尚精神情感的导引和制约。
  三、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学生作文难、怕作文,其中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作文时,不知该写些什么,其实究其底也就是没有找到作文的泉源——充实的生活,生活积累有限,不够丰富。作为写作的主体——学生,若能认真地体会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定能悟出真谛,受到教益,既有求诚的态度又明确了求诚的途径,努力从生活出发,透过观察和思考来训练思想,培养感情,那提起笔来就能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许多教学理念正体现了叶老的一些作文教学思想。
  一是注重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应该注重积累,而且更强调生活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实则在宏观上为学生的生活积累指明了方向,注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点”从方法上强调了观察、思考。“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这些论述与叶老所强调的“我们要经验丰富,应该有意地应接外物,持观察的态度。”“接触的多少不在乎外物的来不来,乃在乎主观的有意与无意”⑨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注重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有了充足的“源”自然有取之不尽的活水来。综合性学习就内容来看,不仅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知识,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更多的是强调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这些理念与叶老所说的“要进一步给经验洗练,不仅是国文和各科的事,而是我们整个生活的事。”是相吻合的,要求把学生的视野投入整个生活。
  综观叶老的作文教育思想,再体会一下《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理念,我们不难发现其间的许多继承性。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是遵循老一辈教育家的思想一路走过来的,这正体现了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飞跃”的一大特点。
  ————————
  参考文献:
  ①②④⑥⑦⑧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版。
  ③⑤《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版。
  [作者通联:湖南湘潭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细雨里的回声  夜晚是一张平躺的琴  在细雨中行走,遍地回声  我们都是雨夜里弹琴的人  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生的事业  秋天最后的声音就这样闯进身体  而我们内心粗糙,常常盛满寒冷  我们的一生似乎还需要更多的打磨  才能让内心如镜,照见更深的世界  影子  白天,我走哪里都带着它  它爱跳来跳去  爱在我身体的四周表演魔术  可一到黑夜  它就对我若即若离  这个任性的小家伙  和我一样  有着不
人活著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读得好不好,要看实践。读死书,读书死,结果造就的是“两脚书橱”,导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葆有读书乐趣,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精华,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请以“读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作为中学生,
文本之外的延伸,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将学生喜欢的影视剧,带进语文课堂,引导他们思考故事情节之外的深刻含义,共同探索影视人生,同样也是一堂精彩的语文实验课。  《大话西游》里搞笑的情节、堪为经典的话语,深为学生喜爱,经常听到他们在传颂电影里台词:“曾经有一份至真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我会对你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
芹菜的话:冬季奥运会冠军周洋在夺冠之后,对着镜头说:“拿了金牌以后可能会改变很多,首先肯定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或许正是发自肺腑之言,周洋的话语感动了现场及电视机前的众多观众。时隔不久,有官员指出,运动员获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但是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官员的话在网上引起广泛的讨论。3月1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训练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师生“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二是提问没有新意或急于求成,让学生生厌;三是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容易挫伤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学的预期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了。优化课堂提问必将使师生
最近听课观摩了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的几个课例。我发现,教学能力强、富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学情,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都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不过,我有个困惑,演讲词和一般的论述类文本的差异究竟体现在哪里?演讲词的课堂教学设计,我们似乎还是在沿袭一贯的解读模式。对于论点、论据、论证的结构分析固然重要,但无法回避的是,演讲词的赏析应该着重探究“言”(公众场合的口语表达)和“演”(演讲,是有声语言和
庄子的《逍遥游》因为电影《大鱼海棠》的热映,再次成为学生们热捧的文章。开学的第一天,连高一的学生都问我,我们什么时候学庄子的《逍遥游》。庄子生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69年,比老子与孔子出生的年代要晚上一百五十多年,但是庄子的学说飘逸倜傥,读来甚是有趣。《逍遥游》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品,它的想象奇特怪诞,全文洋溢着浪漫色彩。  《逍遥游》出自《庄子》,乃是全本三十三篇之第一篇。文章流传久远,妇孺皆知。也
这几天,刚讲到《鸿门宴》一课。在分析项羽人物形象的时候,师生之间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师:大家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项羽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1:从“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一处可见其幼稚。(接着就听到了不少学生发出了一种不屑的声音“傻×”。)  师:(立刻循声而问)你们为什么认为他傻呢?  生2:他太没心机了,完全没有防备之心。像他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吃亏才怪呢!  师:(听到这句话,我顿时感到心头
在教授《合欢树》一课的前几天,有天早上同一办公室的一位语文老师说:“昨晚我读了《合欢树》,忍不住哭了”。记得当时我会心一笑,因为史铁生的文章历来就很打动人心,我也有过阅读他的文章而鼻酸落泪的经历。同时我想到,马上要和我的学生们分享这篇美文了,这样打动老师心灵的文章也必然会打动学生——因为母爱是每个人都在体会着的美好情感。  在正式上课前的早读课上,我预先让学生们朗读了《合欢树》,先熟悉一下课文,但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drink a bottle of water? Maybe just five minutes. But the plastic (塑料的) bottle will stay in nature for 500 years! Plastic does not disappear (消失) easily. It is a big pro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