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里·弗雷德里克斯:某处与无处之间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居住在大洋沿岸,但事实上,颇具意味的是,这座巨型岛国的腹心之地却是一片广阔得令人望而生畏,炎热又干燥的平坦大陆。在2003年到2010年期间,默里·弗雷德里克斯(Murray Fredericks,下文称默里)每年都会独自到艾尔湖(Lake Eyre)的巨大湖床上扎营5个多星期。
  艾尔湖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干涸状态。每当雨季过后,湖水蒸发殆尽,湖床就会结上一层含盐沉积物。在这片令人惊叹的人烟寂寥的无垠大地上,盐类沉积物堆积成的千姿百态更为其增添了一道奇幻诡秘的非凡景观。
  平整、毫无主体、貌似无穷无尽—这片区域展现出一种戏剧性的极简主义风格地貌,同时又伴随着不断变换的色彩和色调。若要描述这里亘古不变的特征,那就是刀锋般锐利的地平线将大地与天空切为两半。这是一个无比宁静但又饱藏危险的所在;一个适于冥想,提供强烈感官体验,直接触及生命本质的所在;一个充满巨大可能性和无时不在的危险的所在。
  2010年,为了寻找同样具备这般个性强烈而又质朴单纯的地貌景观,默里来到了地球上与大洋洲完全相对的另一端,驻守在荒无人烟、狂风肆虐的格陵兰冰原,展开一项新的摄影计划。在那里,他发现的不仅仅是壮美绝伦的自然景观,这个尝试本身就是一个发现—如何将他的摄影作品纳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以传达他的核心观念,即超越我们所熟识的风景画般的语汇,真正去了解此地的本质。
  默里的照片曾多次展出,也在全球各地被广泛收藏。他在澳大利亚和格陵兰进行的摄影计划都被拍成了纪录片,其中关于澳大利亚的影片《盐》曾在全世界70多个艺术节上播放,并在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中播出,赢得了诸多重量级奖项。在中国,这部纪录片也被搬上了2010年平遥国际摄影节的银幕。
  与默里交谈之后,你很快就能了解,他的影像不单是高度复杂的图像生成技术的成果。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对于“某地某处”的更博大的概念性理解;当天气和地理环境造就出持续变化的对应景观时,他甘愿彻底敞开心扉去迎接情感冲击—正是这些赋予他的作品最让人难以捉摸的超然世外的特质。
  阿拉斯戴尔对话默里·弗雷德里克斯
  你的成名之作是有关澳大利亚中部地貌景观的摄影照片,但你最近的摄影计划却是在格陵兰岛,是什么让你转向了北边?
  这两项摄影计划之间的关联点是地貌的视觉特质。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平整、看似“毫无主体”的地方,从每一个方向上看都具有完美的、尖锐的地平线。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并不多,格陵兰的冰原就是其中之一(见图08~11)。
  很多风景摄影师都追求生动的画面感,自然造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远近之间的相互透视关系。为什么你却对如此空旷的环境感兴趣?
  具有画面感的风景通过照片再现之后,会让人感觉太过熟悉,毫无新意,这会对参与感造成妨碍—观众只是简单地认出了那些景观,之后便转向下一幅照片。但这些空旷平整的景观却恰恰相反,它们不能被简单地量化。其实它们在很多方面已经趋近于抽象艺术。
  如果换从艺术潮流的角度来看:“极简主义”促使我们对于极其微小的和声变化(从音乐范畴上讲)或线条和色调的变化(从视觉艺术范畴上讲)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说得非常对。我认为较之于其他风格,我的拍摄方式和基本理念更接近于艺术家和艺术史上的“极简主义”流派。但是,我采取的方法更具主观性。
  相对于“高度极简主义”的艺术家而言,我在工作中投入了更多的情感。很明显,这让我成了一名“后极简主义者”。当你把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去掉后(比如视觉上和情绪上的),那些最为细小的变化就会变得异常显著,能量巨大。只要处理得当,简单的色调上的渐变就能为整个画面“画龙点睛”。
  你是怎样准备澳大利亚的艾尔湖和格陵兰岛冰原这两个摄影计划的—心理上和物资上?
  根本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准备。事实上,越接近出发的那一天,心理压力越大,到最后主要的感受就是焦虑了。在往返冰原途中,总会有好几天需要等待诸如天空放晴,机场跑道上没有积雪等情况。通常我会期待这类的延误发生,好有时间休整,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想想应该怎样工作。开车前往艾尔湖则需要独自一人在车里待上3天,这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就是让思维慢下来。
  而物资上通常需要大量的准备。我需要购买和测试一大堆摄影器材,还要准备电源、电脑、衣服、帐篷、食品等;要把所有的东西装进防水防冻的包装中,确保它们能在严寒环境中工作。这几趟旅途我基本上都是自费的,格陵兰的那几趟开销尤其大,为此我还得努力做一些商业拍摄来赚足路费(我也是一名职业建筑摄影师),确保我出门在外的花销不成问题。
  你在格陵兰岛上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在格陵兰工作比在澳大利亚中部工作难得多!对我而言,寻求冒险和刺激从来都不是驱动力,但在冰原上工作绝对是冒险,有时甚至是“高度冒险”。这一度成了麻烦,因为这个拍摄计划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需要“在环境中感觉放松”,但在拍摄计划的前半段过程中,要做到这一点完全不可能。
  我们在那边还有一个发现,就是两座废弃的核弹监测站,名叫DYE2和DYE3。那可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DYE2和DYE3是冷战时期修建的核弹监测站,现在已经被废弃了。以前它们隶属于“远程早期预警防线”(Distant Early Warning Line,简称DEW),是当时美国运作的一套先进的导弹监测系统的一部分。到了1989年,在天空中侦查核攻击的任务开始转交给人造卫星执行,但出于政治原因,DEW并没有关闭。可是没想到,就在那段时间,DYE2被检查出结构设计上不健全。为了确保安全,需要对它进行大规模的机械维修。于是保险公司告知站内员工,因为DYE2结构上的缺陷,保险公司将不再承担站内员工的人身保险。里面的员工便奉命立即撤离了出来。
  站内的设施为何如此吸引你的注意?   对我而言,那里面的每一件设施都是人类活动与地貌景观的完美交集,是地点和空间的汇聚点。除了作为建筑的意义外,那个工作站仿佛就是一栋汇集了政治、文化和个人记忆的档案库,凝固了曾居住其中的人们的种种往事。当时,工作人员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撤离的,所以很多个人物品都被遗留在原地。25年后,那些物品仅受了少量侵蚀,基本上都原封未动。
  那些曾在里面工作的人想方设法去主宰自己所在的空间,让自己感觉更舒服,这一点让我很着迷。而现在,他们当年的“所作所为”仍留下诸多遗迹,被凝固在时间里,慢慢腐朽……也许这个“地方”正在慢慢变回一个“无名之地”。
  从拍摄缺乏主体的地貌景观转到记录DYE中的技术装备和室内设施,这看上去像是风格转向。
  我不这样认为。直到现在,我作品中最基本的主题都是对于“空间”的印象,而这在本质上是关乎文化的。从概念上看,“空间”的对应物就是“地点”,而“地点”则是通过人类的活动在空间中创造出来的—不论是发生了人类活动还是保存了人类的记忆。对我而言,这些雷达站正是地点和空间的完美交集。所以我认为拍摄这些雷达站,从概念上看,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发展进程。
  人类在浑然一体的空间中创造出某个“地点”,创造的动机被称作“恋地情结”(字面上的解释是“对一地的爱”),现在这套作品的名称就是“恋地情结”。
  你是一个人去拍摄艾尔湖那组照片的,格陵兰岛的拍摄工作也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第一趟去格陵兰岛时只有我一个人,但我发现这件事实在太耗费体能和精力。要完成拍摄计划,我需要进入一种平静和沉思的状态,但那完全不可能实现,旅途中我从头到尾都处在一种轻微的慌乱和疲乏中。所以随后的几趟我都带上了随行人员,这样就有人可以负责照看帐篷,煮雪备水,准备餐食;如果遭遇风暴还能有一个可靠的向导辨明方向……这让我的身心都得到了解脱,拍摄也能顺利进行。第4趟和第5趟时,纪录片团队的导演也跟我一起去了,特别的是,第4趟时我们是乘坐狗拉雪橇穿越冰帽的,所以随行的还有两名赶狗人和40条狗!
  拍摄地点改变了,你的拍摄方式是否也变了?
  一开始我就意识到我想要的那种景观只在某些特定的季节才会出现,那就是稍纵即逝的春季和秋季。我还发现,在澳大利亚中部拍摄时,把相机举到肩部的高度拍出来的效果比较合适;而在冰原上,离地10到20米才能摄取到更好的效果,那就只能站到雷达站顶上。因此,把握时机和准确的拍摄位置至关重要……而这一切都是前前后后跑了5趟,耗费了大量的物资之后才发现的。从技术层面上看,我还发现在格陵兰的环境中使用胶片非常困难,后来我还是改用了高精度的数码相机。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是什么让你踏上了澳大利亚中部的沙漠?
  就是为了去感受纯粹的。作为一种概念的空间,我想看看是否能以地貌景观为媒介,通过摄影表达我对于“空”的感受。我感觉传统景观中的地理元素,比如山脉、河流、冰川、森林等等,对观众来说都太过熟悉,就像表面的符号,反而妨碍核心观念的传达。而一些抽象物质,比如光、色彩和天气产生的瞬间效果,却是需要把握和处理的更宏大的主题。我发现这些物质在平整无垠,“缺乏主体”的场地上才能展现出最纯粹的形态。如果拍摄恰当,这些画面能比地理景致更胜一筹。
  一个人在平整无垠、毫无特色的地方待那么久,是什么样的感受?
  在澳大利亚艾尔湖那边我始终是一个人。每天循环反复的日常活动带给我一种无聊的感觉,渐渐使我的思维变得非常慢,慢到哪怕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丁点变化都会成为一件让我高度兴奋的事。而这正是我展开工作时所需的精神状态—长时间不受到干扰,精神就会变得超级敏感,这也会影响到我对整个现实的反应。有些人会称其为“身临其境”,但你要知道我指的是在很多年里,很多次去那里,而且每次都持续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身临其境”听上去几乎只是一个短暂的临时状态。我要的这种体验绝不是某一次到达那里就突然发现的,事实上,每次从那里回来后,我都要花不少时间去理解和思考。当下次再去时,这些理解和思考的成果会使那种体验得到强化和加深。
  但是第2次和后来几次去格陵兰岛的情况不同,我必须雇佣专业的北极地区向导,这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我发现要想完全“消失”在景观中,完全忘记自我的存在会变得更难。而且不可避免的是,人际交流上的挑战也会时不时地出现。
  这些体验如果推到极致,或者对“空”这个概念穷其究竟,看上去很像某种禅宗冥想,就是排除生活中的一切纷扰,从而寻到心灵的内核和平静。
  没错。在那里待着可以视作一种生活的冥想。但我通常不愿意使用“冥想”这个术语,因为它多多少少被“New Age”运动搞得落入了俗套(编者注:新时代运动是一种提倡去中心化的社会现象,起源于1970年代西方的社会与宗教运动。它所涉及的层面极广,涵盖了灵性、神秘学、替代疗法,并吸收世界各个宗教的元素以及环境保护主义)。但是“排除干扰”的确非常重要。在那边待的时间长了,思维确实会放慢,对于景观中的变化就会看得非常清楚,反应也会变得非常强烈。
  对于年轻的摄影新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学会珍视你天生的恐惧感,并像一名艺术家那样,爱护你对于缺陷和不足的感知,让伴随其间的焦虑感驱使你不断向前。
其他文献
回归胶片是必经之路  “小时候我就喜欢拍照,而不是被拍。” 本科在国内学习法律,后在英国读完管理学硕士,目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宋聚强这样说道,“好像潜意识里就喜欢。”  摄影已经是宋聚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英国居住的三年,他拍遍英伦三岛;回国后,尽管工作很忙碌,但在工作之余,他还是喜欢摆弄相机,即使出门旅游,也要大包小包地背着摄影器材……  对于胶片时代,宋聚强记忆比较模糊,印象里只是小时候用
期刊
许多摄影记者初入行时,没有经验,没有人脉,大多是从社会新闻拍起。而拍摄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扫街”,即在街头巷尾抓拍有新闻价值或视觉价值的画 面,与如今流行的“街拍”其实性质类似。要说街拍大师,布列松当之无愧。他的各种“决定性瞬间”,不就是他在街头偶遇并迅速抓拍到的吗?  近年来,随着具有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出现,普罗大众也轻松加入街拍的行列,进一步打破了专业摄影师对街头摄影的垄 断。  2
期刊
FOTON的来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虽然遭到空袭,但工业设施还是完整地保留下来并持续发展着。英国工业品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对此英国人颇为自豪。即使在相机制造领域,英国人似乎也并不把远近闻名的德国产品放在眼里,因为他们同样有优秀的生产技术,在相机高端产品的制造方面并不逊于德国。1947年推出的“徕卡之星”雷德Ⅲ相机(Reid Ⅲ)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美国是世界上的相机生产大国,尽管
期刊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不到喀什,等于没到过新疆”,两句流传甚广的话,显示了喀什对于新疆和维吾尔族人所具有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喀什,古称喀什噶尔,在突厥语、古伊兰语、波斯语等语言中有“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创”等不同的意思,是塔里木盆地西缘最古老的绿洲和西域三十六国中的重要国度、“丝绸之路”的重镇,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  曾在喀什生活过几年,对这里有着特别的情结。
期刊
谁都知道,摄影师对摄影器材的选择,不外乎相机、镜头、脚架、闪光灯……而我之所以突然有一天关注起摄影包来,却是源于多年前的一个故事。  几十年来,我专注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拍摄。那年我去深圳拍摄赤湾港,为了找一个制高点,接待方派小船将我拉到几万吨的巨轮边,陪同我的小伙子仗着多年在海军当水手的资历,执意抢过我那沉重的摄影包,要帮我背上巨轮。我抬头望了望巨轮上放下来的二十多米的绳索软梯,心想这确实该
期刊
新闻摄影或者说报道摄影,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摄影领域之一。出于内心的渴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投入到这个领域中来,为此奋斗终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报道摄影师也是所有摄影领域里面生存条件最恶劣的。当下,他们面临着拍摄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考 验。  我们在这里还要引入编辑类图片摄影(Editorial Photography)的概念,它是指传播或报道客观事实,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摄影行为。总的来
期刊
作为摄影师,我们不仅要将本职工作做好,更要不断挑战自我,丰富自己的拍摄内容,提高自己的拍摄能力;同时还有责任去记录、传播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  我选择了现下中国“老龄化”背景中的老年人作为拍摄对象。我从高龄老人的生活肖像入手,用影像展示这些走过百年光阴的老者们的生活状态,留下他们的身影,也从侧面反映取景地的生态环境、敬老传统以及地方政府给予老人们的优惠政策 。  相遇长寿乡  
期刊
在专业DC市场上,佳能PowerShot G系列已经走过13个年头。从诞生以来,G系列就以沉稳、低调的外观著称,扎实的做工更具专业感。得益于小巧的外观和操作的便利性,G系列相机可以胜任单反相机不便甚至不能完成的拍摄任务。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街头摄影、纪实摄影等方面。今年8月,佳能又推出新款G系列相机—G16。  G16配备92.2万像素、3.0英寸液晶屏,28-140mm镜头(等效35mm焦距);5倍
期刊
思锐作为国产摄影附件厂商中的佼佼者,这些年不断推陈出新。最近,思锐又推出了摄影摄像两用液压云台VH-10。这是其继VH-20之后的又一力作。  现在很多数码单反相机都具备高清摄像功能,专业摄像师也开始用它们拍摄短片。思锐认为,数码相机同时用于摄影与摄像的概率越来越高,有必要生产一款既适合摄影、也适合摄像的云台,VH-10液压云台应运而生。这台为相机、摄像机开发的液压云台既有传统相机云台操作便捷的优
期刊
2013年11月5日,尼康发布全新复古型全画幅单反相机Df。同日,来自中国数十家媒体的记者和编辑,在日本福冈参加了媒体座谈会,与来自东京的尼康映像事业部开发本部第一设计部部长赤木俊昭,及尼康(中国)董事副总经理北端秀行先生,就尼康两款最新产品—Df和D5300—进行了讨论。  尼康Df  尼康Df采用了与D4相同的传感器和处理器,但RGB传感器并没有采用和D4同规格的配置,请问是出于什么考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