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方从感恩教育的内容表现、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关键词:感恩教育 内容表现 价值取向 策略方法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本人利用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学的尝试,愿与教育同仁共同探讨商榷。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表现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桂林山水》《西湖的“绿”》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二)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养育之恩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何况人呢?我们的教材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的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
  (三)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长城》《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四)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民,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感恩 —— 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还有形式式的犯罪。
  感恩 —— 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弄明白的道理。
  感恩 —— 学会和谐相和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信息筛选 —— 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二)情感体验 —— 感恩
  没有感情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进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得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神奇,如《山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反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雄伟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包括英烈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狼牙山五壮士》,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够激发起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3、在思维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向往奥运》,理解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能更加激发发族自豪感。
  (三)倾诉衷肠 —— 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有:1、保持角色本色衷肠,如,教学《西湖的“绿”》,可以“我为西湖的’ 绿’做贡献为话题,引导小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2、深入角色诉衷肠,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每年扫墓时,史铁生会跟母亲说什么”3、变换角色诉衷肠,如《穷人》的拓展教学,“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
  总之,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只要做有心人,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其他文献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下面,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和谐关系,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要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
期刊
摘要:重视问题情境内容创设的生活化,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与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分析情境中揭示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情境 教学 生活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与境统一方为情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
期刊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已经启动,历史教师如何作出回应,如何按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无疑是处在课改前沿的一线历史教师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作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大潮。  一、教学手段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多地借助于粉笔、板书和老师的言传身教,除非老师的语言生动、幽默、形象,否则是很难打动学生,也未能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
期刊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自己去参与制定,保持对科学、自然界的探索兴趣,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索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  关键词:物理 教学 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优势,以国际视野追求发展,新教材突出三大体现:一是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二是
期刊
高中新课程实践以来,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方面做得很好,却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不少老师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对新教科书中新的史学观点了解不到位,致使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成果严重脱节。这一现象,不符合新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发展的瓶颈,下面就谈谈史学观念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历史新课标新教材,在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
期刊
摘要: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技术特性的教学科学。传统教学设计就是大纲的压缩或翻版.,只有运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才能创新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几个原则: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学设计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关键词: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设计 “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创新
期刊
摘要: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却怨这怨那:学生太坏啦.班干部不得力等等。有的班主任说:“天天讲纪律,讲规范,为什么总不能改变班里的歪风邪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就能建立起来吗?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班主任不要一味埋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赏识教育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和创造。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信息技术     所谓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就是指在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语文新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
期刊
摘要: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育 自然 人性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美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来
期刊
摘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拓展途径,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文 教学 理念       语文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六年,作为一线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