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品味诗文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与人力相反,它有着人力所不具有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就是自然之美。如,“微风柔柔”“细雨丝丝”“泉水叮当”“落叶簌簌”等,还有“蝉鸣虫唱”“雁叫鸟鸣”等。可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离大自然愈来愈远,对自然的体会就愈加稀少,而走进大自然的意识却逐渐强烈。诗词歌赋、名篇佳作里,不乏自然美景的描寫。那是因为作者徜徉于自然之中,受自然的启迪,才有如此之妙笔。所以只有亲近自然,才能更好地品味写景佳作。
  一、自然之景怡人
  大自然是简单内敛的,它如花蕾般静静地绽放;但又是慷慨热情的,它张开胸怀,热情拥抱每一个走进来的赤子。扑进大自然的怀抱,你会欣喜得无以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惊喜?是悠然?是淡定?是怦然心动?陶渊明只能如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不是“已忘言”,而是无需言,因为大自然会让人的心灵变得澄澈、洁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还有什么比亲近自然更感到安逸宁静呢?古典诗文中,无处不在的春意美景,荡涤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胸!“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张籍《入若邪溪》),“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再没有任何事物比春天勃发的生命更具影响力了。自然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它能够怡人性情。所以很多古文人喜欢游历山水,去亲近自然,净化心灵,从而也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作。东晋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写下了很多山水诗;陶渊明热爱田园风光,留下了许多田园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之所以能异峰突起,与他们用大半辈子的光阴亲近自然密不可分。作家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色中,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会倍感自然之物亲切、有情。事实上,万物和人类本来就有共同的情愫。据科学研究发现,在一个环境优雅、有音乐声的地方,花草长得格外茂盛。相反,在一个尘土飞扬、噪音嘈杂的环境中,花草就显得无精打采。佛教里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大世界,它的变化与人情相通。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景色美好,人的心情也美好。“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也能顺从人意,适时而下。一个情感细腻的人,常常能听到自然之声,感受到万物之情。郁达夫在寓居北京时感受到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爱。陆蠡看到了被囚禁的绿枝条的倔强,从中看到了抗日志士的倔强精神。朱自清在清幽、朦胧、柔美的月下荷塘前,自然生出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会从自然界获得无限的情趣,他们也就懂得了写景诗文的奥妙。
  二、自然之声动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阳光明媚,山色苍翠;幽静的山谷,回荡着悦耳的绝响。进入如此迷人的声色佳境,怎能不让人陶醉?古人称音乐的最高境界为“天籁”,“天籁”本意是自然声响。可以想见,自然之声更加动人。认真揣摸大作家描写音乐的诗文,不难发现,很多是用自然界的声响来形容音乐之声的。白居易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何以如此?是自然界中沙沙的雨声、清脆的鸟鸣声、百花怒放声、小溪淙淙的流水声和冰块消融摩擦的粗粝声启迪了他。其实自然比音乐更动人心魄,音乐能传达出大自然的声响,却不能传达大自然的形象;音乐能描绘自然界的感情,却不能描绘自然界的色彩;音乐可以戛然而止,大自然却是永恒的。
  三、自然之物达理
  文学作品中常用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芳草萋萋代表离别、伤感,黍麦青青是国家衰落的象征;大雁可以象征诗人思乡之情,燕子却能给人家的眷恋;甚至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等等,不一而足。那么,景物何以能承载思想感情?文学作品赋予事物情感,固然是作家情感色彩的体现,但人情物理也是相通相融的。家国有盛衰荣辱,草木同样有盛衰荣枯;人有悲欢离合,飞禽走兽未尝没有;太阳东升西落,人生何尝不是由初生到寂灭。所以,朝阳代表旺盛和希望,落日象征年迈和失落。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都有共同之处。松梅竹菊被誉为高洁的象征,正是与人有着共同之处:松树宁折不弯腰,梅花拒抗严寒的肆虐,竹子挺拔而又有节,菊花不向秋风低头,像人一样不向权势低头,保持高贵的气节。景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又具有不同的情感,甚至同一景物在不同的诗文中,又有不同的情感。流水一去不复返,可又浩浩荡荡,所以既象征无情,又代表无尽的愁情。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人情物情因共通的理而成就了诗歌。情由境生,景随情移。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知自然之物,含情达理。
  自然界是一个大课堂,中学生应多到自然环境中去领略、体验、享受。很多学生只能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机械地背记名篇佳句以应付考试,对大自然的美妙一无所知,甚至把背记当作吃苦药。如果多听听水声、鸟声、虫唱声,把风声、雨声、读书声结合起来,岂不是其乐无穷!
其他文献
河南教育时报大篇幅刊登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名校长、江苏中学特级教师蔡林森老师的教学革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仔细品读,感受颇深,启发很大。在全国推行新课改以来,许多教育机构,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研究、探索。怎样组织高效的课堂,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21世纪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呢。蔡老师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无疑是一条光明之路,是一条成功之路。江苏的洋思中学、永威中学,在
期刊
接受美学理论家尧斯说过:“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它的接受者的主动参与是不堪设想的,只有通过读者的裁决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变化着的经验视界的连续性中。”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学不要像一潭死水,让教学“立”起来,“活”起来,即深层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构建人文精神的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写作及健康成长等方面都受到教益。  一、沟通文本与现实的联系  曹丕有“文章,经国之大
期刊
《荆轲刺秦王》围绕着一个“刺”字展開,波澜起伏,惊心动魂。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神态、动作和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刺客”形象。同时,作者也展现了一个群体形象,并巧妙地运用这些形象来多侧面、多角度地衬托荆轲,使其更加丰满、鲜活。本文试从衬托这个角度,作一些深入分析。  一、樊於期自刎正衬荆轲之义  樊於期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提起家仇,就“仰天太息流涕”,只是面对强秦,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口、耳、脑整体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种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在不经意间对文章中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和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了深切的体验。  在此,主要就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和文言文
期刊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是2009月11月第一版中等职业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第六单元《荀子》《劝学》中的文字,“蟮”出现在小字部分, 而“ 鳝” 出现在正文中,同一篇文章中,同一处却使用了2个截然不同的字。到底是“鳝”还是“蟮”?这一问题值得商榷。  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鳝”的释义,为“鳝鱼,通
期刊
景物托于世,皆有其形;而若感于心,则赖其神。历来,文章家和文学家都推崇写景物要写出其形与神。郑振铎写于1927年的《海燕》,便是一个神形兼具的范例。  形者入眼,不靠五花八门面面俱到,而靠准确把握住景物的特征。“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一只小燕子。作者未写燕头、燕肚、燕爪,但这并不妨碍读者联想到熟悉的、展翅的小燕子,因为作者已抓住了燕子的形体特征,
期刊
古诗中,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传情达意。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而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情、景确实是古典诗词中最基本的内容,于是“情景鉴赏”便成了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常见考查类型。情景交融的诗歌浩如烟海,不妨就现有的教材《唐诗宋词》,进行挖掘指导。下面借《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旅夜書怀》《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扬州慢》等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作文反映的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领悟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抓好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将它作为一种精神贯串于课程标准的始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习惯养成,全面发展  写作中注意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学生的教育者,在整个班级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是班级的“灵魂”。学校、家长把几十名学生交给班主任,在委以重大责任的同时,也寄予班主任无限的希望。班主任从事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切实管好班级,保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团结友爱、身心愉悦、积极健康、勤奋向上的环境发奋求学,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面对现在的学生,最有效的方法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误区,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是教学目标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二是教学过程简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