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望族朱樟兴之子朱立伦:站在历史节点上促进两岸互利共赢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angho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跨蓝绿的政治出身
  和马英九一样,朱立伦也是“外省二代”。他的父亲朱樟兴是浙江义乌人,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到了台湾,任陆军工兵连连长时被派到桃园大溪开路,驻扎在梅鹤山庄,在那里结识了当地望族林家大小姐林桂,彼此相爱、终结连理。
  林家先祖林登云祖籍福建漳州,曾担任台湾巨富林本源家族的总执事,随东家住在台北新庄。后来,林本源家族迁居板桥,人称“板桥林家”。林氏家族全盛时期有30多户,是典型的台湾省望族。
  朱立伦出生在桃园八德市的一座传统三合院。童年时,他在大溪外婆家长大,跟着舅舅们跑进跑出。林家出过多位民意代表及地方官员,立场偏绿。舅舅参加选举,他就帮着发传单。他活泼能干,别人发10张,他能发20张。后来,朱立伦又随父亲搬到外省人聚集的八德眷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八德眷村是为安置大陆去台军人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聚居的老兵多属国民党的铁杆支持者,也就是深蓝。在眷村,朱立伦和爷爷奶奶只说国语。去大溪探望外公外婆时,说闽南语。他并没觉得有什么不便。后来他说,这种成长环境对他的行事方法有影响。在大家族里生活让他学会顾及大家的感受,而闽南、外省等多重背景的影响,让他对事物的看法比较多元和包容。后来,朱立伦选择以国民党人身份步入政坛。他说,自己从小对国民党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爷爷是纯正的外省人,常常抱着他讲国民党的故事。虽然国民党有很多缺点,但他还是很认同它的历史传承。
  跨出从政第一步
  朱立伦起初无意从政。1979年,他考上台湾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后前往纽约大学深造。1986年,他被同学会指派到机场接台湾来的新生,接到的人叫高婉倩,就是他现在的妻子。两人相恋之后,他才知道高婉倩的父亲是台湾政商界名人高育仁。
  可能是看到父亲的人生坎坷,高婉倩起初并不希望朱立伦投入政界,并试图劝丈夫留在美国,担心他一回台湾就难以摆脱政治。但朱立伦坚持回去,并且选择了教书。30岁时,他在美国拿到了会计系博士学位。1992年,他回台大会计系任教,4年后成为台大最年轻的正教授。他热衷评论政事,父亲朱樟兴劝他从政,岳父高育仁也说,当教授虽然稳定,但未免太单调,从政可以让人生有更多的历练。朱立伦被说动了。1998年,他当选“立法委员”,跨出从政第一步。
  朱立伦的政治仕途称得上一帆风顺。2001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力排众议提名40岁的朱立伦参选桃园县长。朱立伦成功当选,成为当时台湾最年轻的县长。他后来在自传中回忆,能当选还要感谢马英九,“要不是他1998年用好形象、高学历打败了民进党的‘明日之星’陈水扁,国民党还不知道可以用年轻的一代,来突破传统。”
  2008年,朱立伦得到马英九重用,出任国民党副主席。2009年9月,因为“八八风灾”救援不力,以“行政院”院长刘兆玄为首的“内阁”集体辞职。朱立伦被召入吴敦义“内阁”,出任“行政院”副院长。2010年,他在新北市长选举中,击败蔡英文成功当选。2014年底,朱立伦胜选连任新北市市长。2015年1月17日,朱立伦成为国民党新任党主席。


  圆融低调的政治性格
  在一次接受采访中,朱立伦笑言,比起主席和县长,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师。与朱立伦接触过的记者也称他是个“温文儒雅的学者”。这份书生气也常被媒体拿来和马英九比较。不过,朱立伦并不太认同:“我的个性跟马英九天差地别。”
  从1998年步入政坛到2015年出任国民党主席的10余年间,朱立伦从一介财经学者迅速成长为一名成功的政治人物,进入国民党权力核心并登上政坛权力高峰,其成功离不开家族政治背景、良好的教育,更与其良好个人特质和从政风格密切相关。
  身高1.82米的朱立伦形象清新,爱说笑话,也爱笑,嘴角一弯便露出两个讨喜的小梨涡。他爱自嘲:“我的口才没有胡市长(原台中市长胡志强)好,他以前做过‘外交部长’的。我也没有马英九认真,我比较贪玩。”
  台湾有媒体评价朱立伦“兼具学者的理想与政客的身段”。和马英九信奉的“君子不党”、要做政坛“不粘锅”不同,朱立伦身段更柔软,在政坛极少与人交恶。由于朱立伦的精明能干,很快就成长为国民党中生代的领头羊,在岛内一直有较高的民意支持度,但朱立伦始终保持低调沉潜的行事风格。在一次民调中,朱立伦的声望超过了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吴敦义。他立即摆出“尊吴”的低姿态,令外界无文章可做。在“九合一”选举后,蓝营一直期待朱立伦能够代表国民党参选2016年“总统”选举,朱立伦也低调予以回应。
  朱立伦的母族大溪林家立场偏“绿”,出过多位民进党籍的官员。这样的成长背景,使得朱立伦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知道如何沟通和寻求共识。与朱立伦共过事的国民党“立委”朱凤芝说,他“是个非常聪明、有能力又有方法的人”,“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该讲的话会讲,不该讲的话不讲”。就连以“大嘴敢言”著称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与朱立伦会面时也说,“我跟你合作没问题,容易多了”。
  理性务实的两岸主张
  对大陆而言,朱立伦作为国民党主席,其两岸政策格外引人注意。总体而言,其大陆政策较为理性、务实、积极。
  朱立伦明确反对“台独”。2006年2月,朱立伦坚决反对国民党中央出于选举考虑在绿色媒体刊登的把“独立”列为台湾前途选项的广告,明确表示“台独”不但不该是国民党的选项,也不该是台湾的选项。对于2004年和2008年“大选绑公投”,朱立伦均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的“公投没有意义”,并以民意反对为由拒绝配合民进党当局的宣传造势要求。朱立伦还明确表示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管任何人或政党,都会是同一个方向”。
  朱立伦还主张加强两岸经贸与民间交流。2009年5月,朱立伦以国民党副主席身份率团参加福建“海峡论坛”时表示,两岸只要彼此接触就会发现双方“没有顾忌,可以存异,可以求同,可以共同合作”,主张“两岸应搁置争议,结束上一代的冲突与对抗”、“共谋发展、共创双赢”。2009年9月,他在就任行政部门副负责人前夕,接受香港中评社专访时称,希望“两岸高层出访和互访能够有所突破”,认为两岸未来“经济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政治关系会越来越平稳”。就任国民党主席后,还表示“国共论坛一定会持续,该举办的一定会举办”。   朱立伦为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与制度化也做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他曾公开呼吁台湾当局检讨修订“不合时宜法令如探亲、人民往来等规范,该开的门还是要开,该便民的还是要便民”。在出任“行政院副院长”期间,在两岸签署金融合作监理备忘录、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议题的内部整合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朱立伦出任国民党主席之后也多次呼吁,台湾应该尽快通过“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习朱会”背后的趣事
  2015年5月4日上午10点3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到访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习近平亲自走出福建厅,迎接朱立伦及其率领的团队,欢迎仪式在厅外进行。习近平一个个握手欢迎后,再一起进入福建厅,这和习近平见其他台湾政治人物有所不同。
  人民大会堂有33个地方代表厅,以各省市自治区命名,其中福建厅可以说是人民大会堂出镜率最高的一个厅,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且见证了多个历史时刻。
  在两岸关系中,福建厅也堪称“圣地”。2005年4月29日,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到大陆展开“和平之旅”,与时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会面,在福建厅进行了2小时40分钟的长时间会谈。
  习近平和朱立伦当天不约而同地打上了蓝色领带。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朱立伦表示,两岸同为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两岸和平发展已取得很多成果,希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在区域和平、环保、经济整合等方面携手合作,让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群体,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习近平与朱立伦会见结束后,两人在饭桌上谈笑风生。
  餐中,朱立伦笑言:“听闻大陆男生在家里没地位,老婆是书记,小孩是副书记,男人只能算是常委。”
  习近平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并说:“我大概也就是这规格。”朱立伦可能觉得玩笑开过了,补充说:“不不不,您还是总书记。”
  习近平不但没生气,更表示在家被管得严,饮食有限制,还被要求多运动,他指着桌上牛肉笑言:“就像今天这个肉,在家里绝对不让吃。”
  另外,在餐叙中,一位国民党人士讲了一个笑话,说历史上只有一位闽南人当了中国传统帝王时代的太监,后来却被砍头了,因为这名太监在皇帝吃饭时说“皇帝驾崩了”。这则笑话引得习近平和朱立伦同时大笑。
  原来,在闽南语中“吃饭”的发音和“驾崩“非常相像,习近平曾在福建省工作长达17年,听得懂闽南语,轻松理解笑话的笑点。
  此前曾3次访问大陆
  朱立伦此前曾3次访问大陆。第一次是1995年,他以台湾大学副教授的身份,到北大进行短暂的交流访问。第二次是1998年,他作为北大客座教授参加该校百年校庆。因为前两次都是以学者的身份来访,所以并未引起过多关注。而11年之后,朱立伦第3次访问大陆,则是另一种情形。
  2009年5月,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朱立伦率团到福建厦门参加首届“海峡论坛”。尽管当时朱立伦的知名度远比不上马英九,但这张略显新鲜的面孔还是吸引了不少眼球。一位参加过海峡论坛的人士透露:“朱立伦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媒体围堵,他的行程很赶,即使约好的采访活动也只能缩短。”而他的言行也给媒体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思维敏捷,出口成章”“极少说废话,讲话很谨慎,滴水不漏”“圆润通透,为人亲和”等,都是外界对他的评价。
  在论坛开幕致词中,朱立伦说:“60年的分割,上一代的冲突对抗,应该要结束了,让我们这一代,让我们的未来选择共同发展,共创双赢。”两次“我们”意味丰富。而在随后接受采访时,他解释国民党派他来的原因:“也是希望让大陆能够认识我们国民党新一代这些朋友,让大家能够共同来交流。”从“新一代”的表述中看出他对未来的期许。
  朱立伦在两岸关系上一直也不乏前瞻性的理念。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顺说,在担任“立法委员”时,朱立伦就提出不少新想法。当时,台湾当局每年在安置和遣返大陆偷渡客的问题上会有不少开支。朱立伦在“立法院”做质询时提出,应该开放大陆新娘到台湾工作,进一步开放大陆人到台湾工作。张顺说:“他那时就对陆资入岛,开放两岸观光表现得非常积极,呼吁台当局应该放手让两岸市场自然地融合分工,调整戒急用忍的旧思维,促进两岸的互利和共荣。”
  当时还是民进党执政,这些想法无法落实。但在主政桃园县后,朱立伦有了实现理念的土壤。其间,他积极从大陆招商引资,不仅派官员来大陆,还在桃园县举办展销会。2008年两岸开放直航后,朱立伦更是亲自接待赴台考察的企业家。他还打造出专门对大陆团体的观光项目,建设“两蒋文化园”。他请来蒋介石的曾孙蒋友柏设计商品,亲自上阵当导游,录推广视频。
  在两岸交流上,朱立伦最值得一提的是任“行政院”副院长期间,参与和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促进两岸的互利共赢上,朱立伦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5年的“习朱会”,是2009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朱立伦此次大陆行,也受到民进党的阻挠,称他未按规定申报细节。不过,他积极应对,如期来访。在预定的行程中,朱立伦除了参加“国共论坛”外,还会去上海复旦大学演讲、到北京大学与两岸青年座谈,阐述他对青年议题的看法。此外,朱立伦会与近百位台商进行座谈,并前往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张文生说,虽然国民党希望通过国共两党领导人的见面,扭转其政治颓势,但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两岸关系,而是岛内政党恶斗造成的政治困境,以及经济衰退引发的百姓不满,主要的障碍在台湾内部。国民党需从岛内政治、经济及民意等方面下手,才能解决问题,仅靠两岸关系改善来根本扭转国民党面临的困局不太容易。
  “习朱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延续了国共交流的政治基础,巩固了“国共论坛”这一重要的两党交流机制。只要有这样一个平台存在,两岸就能有一个成熟和稳定的交流通道,保证沟通的顺畅。这对于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十分关键。
  (摘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12期,《今日中国·中文版》2015年第2期)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下午,8级特大地震袭来,绵阳市擂鼓镇猫儿石村受灾严重。而当时绵阳市的最高领导人、市委书记谭力正在泡温泉。此后,在灾后重建工作上,谭力大力打造了一座“面子工程”,为猫儿石村留下了祸患。  “谭笑笑”之名  2008年5月12日下午,绵阳市擂鼓镇猫儿石村的平静被打破。8级特大地震袭来,致使这个坐落在山脚下的村落多所屋舍倒塌毁坏,33人在地震中受伤,26人不幸罹难。当夜,老书记王孝万
期刊
1946年,罗瑞卿和蔡文治在谈判桌上面对面地较量。到了1950年代,在隐蔽斗争战线上,他们又进行了较量,但已不是面对面了。1980年6月,耿飚赴美访问,蔡文治夫妇诚邀耿飚夫妇到他们家做客,二人握手言欢。10月,蔡文治夫妇应邀访华,此时罗瑞卿若仍健在,同蔡文治也是会相逢一笑泯恩仇的。  罗瑞卿,四川南充人,1906年出生;蔡文治,湖北黄冈人,1911年出生。他们虽是黄埔军校校友,但当罗瑞卿在武汉上黄
期刊
2014年6月27日,万庆良在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上落马。有媒体曝料,万庆良生活极其奢华,他去外地考察,规模庞大,必定要包机,航空公司也格外“照顾”。消息人士称,航空公司内部传闻,万庆良出行前,航空公司都会派人送去iPad,向其展示空姐照片,供其“挑选”。  善于揣摩领导心思  万庆良生于1964年,是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河口村人,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6岁时,父母离婚。万庆良1984年毕业
期刊
2015年,全国两会刚刚落下帷幕,中纪委便再抛猛料: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一日打两虎,这是什么节奏?2015年以来,中央高层放出了一系列反腐肃贪的厉言狠话,2015年的两会上,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又在多个场合提及反腐话题。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既然严重违纪违法,仇和、徐建一被拿下
期刊
邓力群在改革开放中虽被认为保守,但在“文革”中,邓力群曾保护过邓小平,甚至是第一个指出反对“两个凡是”的人。可是后来,他与邓小平在理论和政见上产生了分歧,愈演愈烈,就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前一刻,邓力群还曾撰文《重提姓社姓资》……  邓力群在“文革”中帮了邓小平  邓力群在改革开放中虽被认为保守,但在“文革”中乃至改革初期,有着反“左”的另一面,突出表现就是在政治运动中力保邓小平。1975年,邓力群按邓
期刊
邓小平病危的那一天  1997年2月,也即旧历丁丑年正月,全体政治局常委都接到通知不要出京,留在家中待命。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变故,而是一个既定的进程日益迫近终点:邓小平走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医院的报告说他已经病危。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境外的媒体就像那个总是高喊“狼来了”的孩子,至少100次说他“病危”,他却在京城里自己那个四方形的院落中,过得既舒适又洒脱。这一次没有谁说
期刊
蒋介石为蒋经国接班台湾做铺垫  1940年代末,蒋介石从大陆带到台湾的军政人员几乎占据台湾所有官场位置,台籍人士在官场想谋到一个科员位置也不易。此举造成逃台的大陆军政人员与台籍人士矛盾尖锐,台湾民众对此也十分不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日两国尤其是日本右翼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台湾当局施压,要求蒋介石将台湾省长一职交由台湾人做,以缓和矛盾,并力推吴三连、黄朝琴、谢东闵等人选。由于一心想培养儿子接班
期刊
白先勇和白家  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十几天,在广西桂林一家小宾馆里,一个姓马的太太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白崇禧的第八个儿子白先勇。  白家十个兄弟姐妹,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是白先勇,他的功课最好,又最听话,传统的价值评价体系自然偏向他一边。当三姐得病之后,已经年迈的父母才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这个不是那么出色的女儿关怀太少,爱得太少。这种内疚感一直伴随着白崇禧夫妇的后半生,甚至是去世的时候。人走如灯
期刊
充满“意外”的政坛之路  郝龙斌祖籍是江苏盐城,1952年8月22日生于台北市。纵观其从政历程,可说是由一连串的“意外”组成。  “将门之后”从文任教。郝龙斌的父亲郝柏村在20多年前的台湾就已经声名显赫,抗日战争期间曾随中国远征军38师赴缅甸作战,早在1948年就成为蒋介石的侍从官。跟随国民党入台后,他的军事生涯更是达到顶峰,被晋升为“参谋总长”,授予“一级上将”军衔。郝柏村一直期待儿子“从军报国
期刊
成为台湾最年轻的“司长”  说起陈履安,也许在大陆知者不多,但说到陈诚,却知者甚众。陈履安即陈诚的长公子。陈履安,原名履庐,因生于江西庐山而得名。后因庆幸陈诚在西安事变中平安脱险,遂改名履安。  陈诚在大陆时,与胡宗南、汤恩伯同为蒋介石的三大心腹爱将,先后担任过一系列军政要职,直做到参谋总长。蒋介石败退台湾后,陈诚担任过国民党副总裁、“民国副总统”、“行政院长”,而且是党务方面唯一的副总裁,在政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