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歌,全家嗨翻音乐节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mlp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听点酷酷的儿歌


  刘健与康瑞相识,正因为音乐——2005年,刚从美国来中国不久的康瑞,走进杭州的一家小酒吧,便被台上抱着吉他弹唱的刘健吸引。从此,他们相恋了,音乐也成了共同生活中的必需品。
  他们一起看各种音乐演出,参加大大小小的音乐节,搭起帐篷,在音乐与美酒的陪伴下狂欢至深夜。
  孩子的出生改变了一切。一次他们带着孩子去了音乐节。天下着雨,孩子一直哭,而抱着孩子走到简陋的移动厕所边,刘健才意识到,这里连个换尿布的地方都没有。
  四周的年轻人活力四射,对比衬托下,刘健显得格外狼狈。最后他走进餐饮区,找到一个垃圾桶盖上盖子当操作台,才给孩子换了尿布。
  他叹气:“以后别去这种音乐节了,这里是年轻人的天下。”康瑞很不高兴:“有孩子就不年轻了?生活就改变了?”
  是啊,为什么没有一个音乐节适合全家人参与?念头一闪而过,被刘健搁下了。
  孩子稍大时,刘健在网上搜索儿歌,发现90%的歌都是上个世纪写的。近十几年,中国发生那么多变化,为什么儿歌没发展?在刘健看来,这些儿歌音乐性挺差,传达的价值观也老旧。他隐约觉察,这是一件亟需改变的事。
  一次,康瑞的母亲寄来一张美国儿童音乐CD。刘健看封面设计得卡通化,以为是低龄化音乐,本不想听,但一播放,他震惊了。那是电吉他开头的,非常摇滚。刘健想,是不是放错了?儿歌能这么写?
  那张CD不仅在编曲、结构上遵循成人音乐的标准,价值观也令刘健耳目一新。里面有一首《美丽公主》,其中一段歌词是:“要想成为公主,你必须正义而善良,让所有人快乐地活着。你给予人们的爱,人们都会还给你的。”他连连点头:“我女儿爱美,梦想当公主。这歌可以告诉她,公主不仅需要美丽外表。”

向全球儿童乐队发出邀请


  2015年,刘健夫妻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他们决定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算送给孩子的礼物。他们开始在全世界寻找最棒、最酷的儿童音乐家,来中国开启一个手拉手儿童国际音乐节。
  唱《美丽公主》的乐队是曾获格莱美奖、艾美奖的幸运家庭乐队,刘健第一个就想邀请他们。康瑞是美国一家刊物的驻华记者,联系外籍音乐家这个任务,自然落到她身上。她给幸运家庭乐队发去邮件:你好,我是康瑞,一个美国记者,我想邀请你来中国演出……
  记者邀请乐队来演出,这样不奇怪吗?乐队没回复。康瑞硬着头皮又发了一封邮件解释,才得到回信。对方开始以为遇到了骗子,后来打了视频电话,觉得康瑞一家的主意特别好,也很希望来中国演出。
  但想找到第二个、第三个乐队,便没这么轻松了。要在网上搜寻到合适的儿童音乐,堪比大海捞针。康瑞联系了认识的各国驻华大使馆的朋友,以及各国的记者朋友,请他们推荐各国的儿童乐队。
  一个荷兰朋友推荐了酷哥乐队。乐队五位成员都是荷兰的知名乐手,有了孩子之后,他们组建了酷哥乐队,为孩子们唱歌。
  随着人脉网扩大,刘健夫妻联系的乐队越来越多,随后他们跟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芬兰、西班牙等国家最棒的儿童音乐家签订了中国以及东亚、东南亚的演出代理独家协议。
  如何选择乐队?夫妇俩和大女儿刘纳组成了三人组委会,以音乐性、价值观、现场表现力三个维度判断。有条件时,全家人飞去乐队所在的地方观看表演,没条件时,就看演出视频。刘纳喜欢,就通过;刘纳觉得没兴趣,就算了。

老少皆宜的音乐节,也能很嗨


  从筹备到第一次巡演,刘健夫妻足足准备了两年。
  第一场演出安排在江苏南通。没想到和剧场签好合同后,音乐节开始的三天前,对方突然提出取消。因为这些乐队在国内知名度不算高,又沒有大公司运作,对方担心票房不好。
  刘健不肯退缩,连夜赶到南通。在他诚恳的请求下,对方保留了首演。最终三场门票基本完售,刘健夫妻才踏实。
  2017年5月,幸运家庭乐队、酷哥乐队飞到上海集合,再和刘健夫妻的团队一起,坐上大巴车,驶向南通,开始巡演。
  开演前,他们做了充分准备。比如,音量上限严格控制在85~90分贝,禁用照向观众席的刺激性大灯,并将观众席分成六个区域,特设哺乳、换尿布的地方。现场还有很多保安、志愿者,来维持秩序。
  康瑞给音乐家们打了“预防针”,说中国孩子比较内向,怕互动环节气氛不热烈。没想到,首场开演不到五分钟,观众全激动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让音乐家们意外又感动。之前惴惴不安的康瑞欣喜落泪:“办音乐节这件事我们做对了。”
  此后,大巴又驶到杭州演了几场。
  11月,他们来到成都。演出前,酷哥乐队突然面有难色,问能不能改变出场方式。原本的出场,是灯光一下打到五个人身上,制造震撼效果。乐队希望改成一个一个出场,因为这次来的大部分孩子比较小,被家长抱在怀里呢,他们不想吓到孩子。刘健很感动,“他们不是为了拿演出费,随便演完就走。都是为人父母者,把孩子放在心里。”
  有一家祖孙三代看表演。其中六十多岁的奶奶也上了台,与乐队一起跳舞。轮到孩子们上台互动,奶奶又跑上台来,还想再跳一次。她冲康瑞激动地喊:“我从没看过这样的演出!”她被感染得忘了年龄,仿佛回到了童年。康瑞不禁想:此刻,全家人不再有代际隔阂,能一同分享欢乐与感动,真好。
  现在,音乐节已在十多个城市办过。每到一处,刘健夫妻还会留出一些免费票,给当地的民工子弟学校。为办音乐节,夫妻俩投入了全部积蓄。他们计划在5年里,请到10个国家最好的儿歌乐队,到中国的100个城市演出。
  2018年,芬兰的金属恐龙乐队、英国的海丽女士乐队也加入了巡演。刘健希望未来能办成户外音乐节,让一个个家庭坐在蓝天下、草地上,自在地享受音乐,让孩子通过音乐去认识世界。他也希望“中国音乐人更认真地对待儿歌创作,别故意创作简单幼稚的音乐。孩子们值得聆听更棒的音乐,他们的内心世界比我们想象得更丰富”。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其他文献
惧怕来自陌生,不妨奋力扑入其中  1984年,周晔珺跨出校门,迈入无锡一棉。此前的她,似乎该有另一个人生故事脚本。老师、同学都觉得她很文静,认为她天生适合做文字工作,或做一些科研项目。从纸上谈兵到一线摸爬滚打,从内秀含蓄到深入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如何转换角色?周晔珺不免焦虑。好在,那时厂里的老领导对年轻一代员工很信任,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好似为周晔珺展开一幅宽广白纸,任她去描画,
期刊
吕途本姓林,为了深入调查研究新工人,取名吕途。“吕”来自她母亲的姓氏,“途”意味着永远在路上。  这名字正如她的生活,奔波于不同国家,穿过不同阶层,记录命运与差异,试图消除偏见。深入,工友的未来决定中国的未来  吕途,出生于1968年,从小在吉林长春长大,父亲在报社工作,母亲是老师。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后,吕途留校做了12年老师。其间,她还去荷兰,读了妇女与发展专业的硕士,以及发展社会学博
期刊
“你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了吗?”“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这是电影《无问西东》里抛出的问题。而早在电影开拍前,导演李芳芳就曾一遍遍问过自己这些问题,最终她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对自己真诚,做真实的自己。内心没有了疑问和杂念,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不走到生命尽头,谁都看不清命运的全貌  1997年,一部名为《十七岁不哭》的青春小说轰动一时。第二年,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在中
期刊
这世上不乏爱做梦的人,敢于造梦的人却极少。在现实生活中,有位灰姑娘,她仅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硬生生打造出了一个童话世界。贫穷限制不了灰姑娘的想象力  王雪卿自称灰姑娘。一方面是因为她有干不完的活,另一方面,她的确有着灰姑娘般的出身。她生于福建省惠安的一个小渔村,有三个妹妹,因为家庭贫困,她没有正式上过学,只在夜校念过一年扫盲班。她非常喜欢读书,尤其喜欢中外古典文学作品,“我花了3年的时间把《红楼梦》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创变点亮生活  创变者,近两年萌生的词,即“用创造力介入一个社会问题,并带来美好改变的人”。  说起创变者,要先从社会创新说起。社会创新是一种新兴趋势,由民间力量自发形成,通过各种方式,改善某一人群生存状况。它非商业,却不反商业。  创变者们将公益与商业结合,解决了公益组织自力更生的难题,同时,把有意义的事办得有意思。他们都是普通人,对商业、社会做出微变革,累积成为强
期刊
高桥晋平是日本知名的玩具设计大师。多年前,他怀揣着设计玩具的梦想到一家玩具公司入职,可刚入职,他就遇到了难题。  那時,他每天都想出很多新奇的创意交给上司,上司总是看也不看就问他:“你有销量的预测数据吗?你得先分析市场数据,再来考虑产品设计。”无奈之下,高桥晋平只能照做。但那样做之后,他再也想不出新的创意了。  高桥晋平最终决定:舍弃数据,回到过去。他向上司保证:若三个月内推不出一款爆款玩具,就辞
期刊
斯塔特勒出生于美国一个穷苦的牧师家庭。13岁时,斯塔特勒到惠灵镇的一家酒店工作,因为年龄小,只能做夜班服务生。虽然薪水微薄,但他工作起来非常认真。  一天半夜,斯塔特勒值班时,接到一个电话。  “哈米德先生,请问我们有什么能帮助您的?”认真听了对方“要求增加积分”的问题后,斯塔特勒一边说“请稍等”,一边翻阅手边的小本子,然后说:“您于XX日至YY日在分店住宿过,我将给您增加积分。请问我还有别的能帮
期刊
她活生生是玛丽苏小说里的女主角设定。  她曾被评为“全球最有权力女性第四名”,被认为“美过安妮·海瑟薇”。她驰骋于国际法庭和会议,让好莱坞黄金单身汉乔治·克鲁尼深深迷恋。辩论的感觉真爽  1978年,艾莫·阿拉慕丁出生于黎巴嫩的一户富裕家庭。祖国常年战乱,充满危险,艾莫2岁时,全家逃亡到了英国。安定下来后,父亲开了一家旅行社。母亲生性要强,不肯待在家,也找了一份记者工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的
期刊
Q:我妈脾气暴躁,我爸一辈子忍让迁就她。可能因为原生家庭影响,我脾气也不好。老公一开始挺宠我,当他的事业好起来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忍着我了。两年前我产后抑郁时,他与一个女人暧昧,并借钱给对方,我们差点闹到离婚。  我找到工作,慢慢从抑郁症逃离,一切看起来再次风平浪静。可矛盾总会不经意就起。  他稍微做得不好,我就火冒三丈。我们隔三差五大吵、冷战。我不知道我们还能走多远?我该怎么办?  A:著名心理
期刊
我和前夫高中同班,读的也是同一所大学。从穿着校服的天真少年,到身着婚服的浓情伴侣,我以为,我们会像彼此在婚礼上许下的承诺一样——一辈子,不分离。  女儿3岁那年夏天,闺密直言不讳地对我说:“昨天我在一家饭店碰到你家老陈了,跟一个年轻的女孩,彼此那眼神,关系绝对不一般。”我笑得差点岔气,对闺密说:“我和老陈从高一开始谈恋爱,十年过去了,他就是在外面吃了个板栗,回家我都闻得出味来。他如果有外遇,那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