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下生活一片沉寂,这里仿佛没有什么娱乐,尤其是冬天的姥爷家。
地面变得干裂,田野里也没有什么东西。没有生气的田野让我选择继续回屋子里待着,屋里和外面一样的无聊,没有任何玩具,电视也仅仅有几个节目,如此破旧的屋子里,我想不通表哥平时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表哥不善言语,也不擅长发现好玩的事情,大多数有意思的事情都是他跟着我。
我坐在马车上,想到了这车的主人——那头驴。你也许认为这句话写的有问题,你会说马车的主人应该是我的姥爷而不是那头驴。但在我小时候,我心里就是认为这马车的主人就是那头驴,因为马车出来进去都是那头驴来拉着的,当然驴就是车的主人。那么姥爷是谁的主人呢?姥爷是“马车+驴”的主人。
院子里刚好有晒干的棒骨(方言,即玉米芯),我拿起一个,丢到驴的身边。它看着我丢过去,瞪大了眼在地上找,并且用那比骆驼笨拙的嘴唇寻找那棒骨。看着它津津有味地嚼着,嘴唇又开始上下挤压,我更开心了,我又去拿了几个棒骨,但姥爷过来阻拦我。
“凭啥不让我喂驴!?”我继续向窝棚走去。
姥爷没有说明理由,只是说棒骨还有用,并且再次阻拦我。
“懒得听你解释,真没劲,不玩了。”我很烦,鸡也不让追,驴也不让喂。我把手里的几个棒骨都丢给驴,让它多吃点儿。
我跑走了。院子里的东西都让我玩个遍,虽然总遭到阻拦,但还是能找到些有意思的事情做的。也得出结论,姥爷一定是个很无趣的人,明明有那么多好玩的事情他不做,而且还不让我做,这人太无聊了。
我来到了姥爷经常进出的屋子。这是两间小屋子,里面没有灯,而且光照不好,门还小,显得更加阴森。
这是工具间,墙缝上挂着各种工具,比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什么的都要全,都是我叫不上名字的东西,少说有上百种,挂在我拿不到的地方,即便是现在我长大了能拿到了还是叫不上来大部分东西的名字。就知道地上那个是独轮车,纯木质结构,就这玩意一定能推很多棒骨喂驴。另外就是在拿不到的地方有个煤油灯,就知道那玩意是灯,但没见过煤油也没见过它亮过,后来被淘东西的人当文物收走了。其余的上百种“兵器”我都不知道做什么的,偶尔见到姥爷拿出来用几下,还没等我看出端倪,他就又收到这些墙缝里,或者墙上的钉子上了。还能认出一把镰刀,我刚刚追鸭子的时候,要是有个镰刀,中午绝对加餐了。
里屋更加神秘,墙上还有些不知名的“武器”,主要是有两个用不透明塑料布遮起来的庞大机器。两个就塞满了这间屋子。我好奇这俩机器是怎么抬进来的,难道是在这屋子里组装成的东西?我始终也没有掀开塑料布,因为有个毒蜘蛛在塑料布上结网来守着这两台神秘的机器,我打赌那是毒蜘蛛,那大个头是我以前没见过的,而且身上的花纹就是警告我,曾经在屋外见到的蛇皮,也说不定就是被这蜘蛛吃的。
我连忙离开了里屋。外屋我又发现了个工具箱,终于有我认识的东西了,扳手,钳子,比我还长的钳子,我拿不动……我想到姥爷曾经当过兵,那时我对军人的印象还是很高大上的,想必姥爷一定很厉害,不仅仅有这么多武器,还有那两台神秘的机器。想到这里,也不再烦姥爷了。
那古老的木门关上了,姥爷的工具间就一直这样神秘的封存着神秘的东西。
来到大表哥家,显然要现代化很多,至少有三蹦子,巨力牌的,大舅总说:“巨力三蹦子。”这声音中带着骄傲,拉的东西比马车多很多,而且速度快很多。更主要的是这东西有意思,有意思的程度完全大于喂驴吃棒骨。
三蹦子启动时很费劲,要用一个摇把发动,冬天好像变得更难摇,大舅一个人摇不动了,叫老舅来帮忙,他们倒数着口号,一同使劲。两个人用三只手一同摇,因为大舅一只手扶着车,好像是以免车摇过头然后飞出去。后来才知道,大舅扶着车的那只手其实是在拉保险,不然摇不起来。
大舅和老舅用力压着,然后转了一圈摇把身体随着摇把又弹了上来,然后又同时压下去,两个人这样有节奏的起伏着,而且越来越快。我和表哥看得好开心,因为两人这样有节奏的随后像失控一样的变快,像是在发疯。直到三蹦子发动,我们的笑声也没有停止。这样的有节奏的起伏就算20年后,我仍旧记得,要是按照现在的话解释就叫——神同步。
三蹦子发出“嘣嘣嘣”的声音开走了。也许到这里三蹦子还没有那头驴有意思,但三蹦子还有很多用法,我见过用那摇了半天才发动的发动机来灌溉,而且这东西还能做吃的。
这个发动机能制造拐棍糖。不是那种圣诞拐棍糖,是一种用玉米面做的拐棍形状的膨化食品,并且不是我们所吃的糖的甜度,更多的是玉米面那种单调而无趣的味道,有的地方叫米花糖,但米花糖应该是大米花,确切地讲这个应该叫玉米糖。
大舅在村口吆喝着:“蹦米花糖来!”但三蹦子的声音把他的吆喝声掩盖了。
我觉得太吵,不过回去又太无聊了,就在一旁看着。
不一会儿,有人带着玉米渣过来了。大舅开始做拐棍糖了,就是用三蹦子的发动机,这东西竟然能做出东西来,没想到我曾经见到的拐棍糖就是用这个做出来的,大舅一口气做出了几十根弯度各异的拐棍糖,那个人给了大舅5毛钱,拿着一大堆拐棍糖回家了,然后又有下一个人把玉米渣交给大舅。
“说给我看好玩的,我跟你们出来就看这个?”我觉得这件事很无聊的。
“这个还能给你做‘乖乖’呢。”
“乖乖?这儿小卖部都没有卖乖乖的。”住这里的几天,我已经断零食好久了。听到“乖乖”我开始兴奋起来。
“别走啊,这就给你弄。”于是表哥去找塑料袋,大舅开始弄三蹦子的发动机,好像调到了另外的模式。
于是,像“乖乖”大小的米花糖出来了,黄色的很像“乖乖”,可能是因为离得远,我并没有闻到“乖乖”的味道,但是通过外形和颜色完全让我相信这就是“乖乖”了。
围观的小孩过去要“乖乖”,我等他们散去再过去,这时,表哥已经装好了一袋“乖乖”拿过来。
“给,你吃。”表哥手里拿着一个“乖乖”给我。当我看见他的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食欲了,他从来不洗手,手背很黑很脏,这样的手递给我的东西,怎么接过来?而且我也没有洗手,不想去拿东西吃。
“快点,要不要?”表哥催我。
“我自己拿吧。”我小心的从袋子里找到那个比较干净的一个“乖乖”吃。
我吃了一口,这并不是“乖乖”的味道,虽然是黄的,但上面没有奶油,也不甜,而且没什么味道,像是硬纸板,嚼起来的感觉让我想到了吃棒骨的驴。我扔掉了另外的那半,不想吃这骗人的米花糖,居然冒充“乖乖”,更不想看到表哥那从来没有认真洗过的手就去拿东西吃,太不讲卫生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有些时候还是会回忆一下,虽说有些时候他们让我难以理解,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表哥已经长大了,也知道洗手了。
留在我记忆里最深刻的还是姥爷那神秘的工具间和那些神秘的工具,长大后我知道了那些只不过就是普通的农村干活用的农具和一些平常的家用小件,但那种神秘感仍然贮存于我的心间。
地面变得干裂,田野里也没有什么东西。没有生气的田野让我选择继续回屋子里待着,屋里和外面一样的无聊,没有任何玩具,电视也仅仅有几个节目,如此破旧的屋子里,我想不通表哥平时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表哥不善言语,也不擅长发现好玩的事情,大多数有意思的事情都是他跟着我。
我坐在马车上,想到了这车的主人——那头驴。你也许认为这句话写的有问题,你会说马车的主人应该是我的姥爷而不是那头驴。但在我小时候,我心里就是认为这马车的主人就是那头驴,因为马车出来进去都是那头驴来拉着的,当然驴就是车的主人。那么姥爷是谁的主人呢?姥爷是“马车+驴”的主人。
院子里刚好有晒干的棒骨(方言,即玉米芯),我拿起一个,丢到驴的身边。它看着我丢过去,瞪大了眼在地上找,并且用那比骆驼笨拙的嘴唇寻找那棒骨。看着它津津有味地嚼着,嘴唇又开始上下挤压,我更开心了,我又去拿了几个棒骨,但姥爷过来阻拦我。
“凭啥不让我喂驴!?”我继续向窝棚走去。
姥爷没有说明理由,只是说棒骨还有用,并且再次阻拦我。
“懒得听你解释,真没劲,不玩了。”我很烦,鸡也不让追,驴也不让喂。我把手里的几个棒骨都丢给驴,让它多吃点儿。
我跑走了。院子里的东西都让我玩个遍,虽然总遭到阻拦,但还是能找到些有意思的事情做的。也得出结论,姥爷一定是个很无趣的人,明明有那么多好玩的事情他不做,而且还不让我做,这人太无聊了。
我来到了姥爷经常进出的屋子。这是两间小屋子,里面没有灯,而且光照不好,门还小,显得更加阴森。
这是工具间,墙缝上挂着各种工具,比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什么的都要全,都是我叫不上名字的东西,少说有上百种,挂在我拿不到的地方,即便是现在我长大了能拿到了还是叫不上来大部分东西的名字。就知道地上那个是独轮车,纯木质结构,就这玩意一定能推很多棒骨喂驴。另外就是在拿不到的地方有个煤油灯,就知道那玩意是灯,但没见过煤油也没见过它亮过,后来被淘东西的人当文物收走了。其余的上百种“兵器”我都不知道做什么的,偶尔见到姥爷拿出来用几下,还没等我看出端倪,他就又收到这些墙缝里,或者墙上的钉子上了。还能认出一把镰刀,我刚刚追鸭子的时候,要是有个镰刀,中午绝对加餐了。
里屋更加神秘,墙上还有些不知名的“武器”,主要是有两个用不透明塑料布遮起来的庞大机器。两个就塞满了这间屋子。我好奇这俩机器是怎么抬进来的,难道是在这屋子里组装成的东西?我始终也没有掀开塑料布,因为有个毒蜘蛛在塑料布上结网来守着这两台神秘的机器,我打赌那是毒蜘蛛,那大个头是我以前没见过的,而且身上的花纹就是警告我,曾经在屋外见到的蛇皮,也说不定就是被这蜘蛛吃的。
我连忙离开了里屋。外屋我又发现了个工具箱,终于有我认识的东西了,扳手,钳子,比我还长的钳子,我拿不动……我想到姥爷曾经当过兵,那时我对军人的印象还是很高大上的,想必姥爷一定很厉害,不仅仅有这么多武器,还有那两台神秘的机器。想到这里,也不再烦姥爷了。
那古老的木门关上了,姥爷的工具间就一直这样神秘的封存着神秘的东西。
来到大表哥家,显然要现代化很多,至少有三蹦子,巨力牌的,大舅总说:“巨力三蹦子。”这声音中带着骄傲,拉的东西比马车多很多,而且速度快很多。更主要的是这东西有意思,有意思的程度完全大于喂驴吃棒骨。
三蹦子启动时很费劲,要用一个摇把发动,冬天好像变得更难摇,大舅一个人摇不动了,叫老舅来帮忙,他们倒数着口号,一同使劲。两个人用三只手一同摇,因为大舅一只手扶着车,好像是以免车摇过头然后飞出去。后来才知道,大舅扶着车的那只手其实是在拉保险,不然摇不起来。
大舅和老舅用力压着,然后转了一圈摇把身体随着摇把又弹了上来,然后又同时压下去,两个人这样有节奏的起伏着,而且越来越快。我和表哥看得好开心,因为两人这样有节奏的随后像失控一样的变快,像是在发疯。直到三蹦子发动,我们的笑声也没有停止。这样的有节奏的起伏就算20年后,我仍旧记得,要是按照现在的话解释就叫——神同步。
三蹦子发出“嘣嘣嘣”的声音开走了。也许到这里三蹦子还没有那头驴有意思,但三蹦子还有很多用法,我见过用那摇了半天才发动的发动机来灌溉,而且这东西还能做吃的。
这个发动机能制造拐棍糖。不是那种圣诞拐棍糖,是一种用玉米面做的拐棍形状的膨化食品,并且不是我们所吃的糖的甜度,更多的是玉米面那种单调而无趣的味道,有的地方叫米花糖,但米花糖应该是大米花,确切地讲这个应该叫玉米糖。
大舅在村口吆喝着:“蹦米花糖来!”但三蹦子的声音把他的吆喝声掩盖了。
我觉得太吵,不过回去又太无聊了,就在一旁看着。
不一会儿,有人带着玉米渣过来了。大舅开始做拐棍糖了,就是用三蹦子的发动机,这东西竟然能做出东西来,没想到我曾经见到的拐棍糖就是用这个做出来的,大舅一口气做出了几十根弯度各异的拐棍糖,那个人给了大舅5毛钱,拿着一大堆拐棍糖回家了,然后又有下一个人把玉米渣交给大舅。
“说给我看好玩的,我跟你们出来就看这个?”我觉得这件事很无聊的。
“这个还能给你做‘乖乖’呢。”
“乖乖?这儿小卖部都没有卖乖乖的。”住这里的几天,我已经断零食好久了。听到“乖乖”我开始兴奋起来。
“别走啊,这就给你弄。”于是表哥去找塑料袋,大舅开始弄三蹦子的发动机,好像调到了另外的模式。
于是,像“乖乖”大小的米花糖出来了,黄色的很像“乖乖”,可能是因为离得远,我并没有闻到“乖乖”的味道,但是通过外形和颜色完全让我相信这就是“乖乖”了。
围观的小孩过去要“乖乖”,我等他们散去再过去,这时,表哥已经装好了一袋“乖乖”拿过来。
“给,你吃。”表哥手里拿着一个“乖乖”给我。当我看见他的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食欲了,他从来不洗手,手背很黑很脏,这样的手递给我的东西,怎么接过来?而且我也没有洗手,不想去拿东西吃。
“快点,要不要?”表哥催我。
“我自己拿吧。”我小心的从袋子里找到那个比较干净的一个“乖乖”吃。
我吃了一口,这并不是“乖乖”的味道,虽然是黄的,但上面没有奶油,也不甜,而且没什么味道,像是硬纸板,嚼起来的感觉让我想到了吃棒骨的驴。我扔掉了另外的那半,不想吃这骗人的米花糖,居然冒充“乖乖”,更不想看到表哥那从来没有认真洗过的手就去拿东西吃,太不讲卫生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有些时候还是会回忆一下,虽说有些时候他们让我难以理解,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表哥已经长大了,也知道洗手了。
留在我记忆里最深刻的还是姥爷那神秘的工具间和那些神秘的工具,长大后我知道了那些只不过就是普通的农村干活用的农具和一些平常的家用小件,但那种神秘感仍然贮存于我的心间。